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后位置难以维持,时有骨折再移位发生,导致骨折畸形愈合、腕关节疼痛、关节僵直等并发症,目前多采取手术治疗口]。我院2005年6月-2010年9月,对42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采用T型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临床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手法复位加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治疗体会。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32例,均为AO分型B3、C2型新鲜闭合骨折,采用局麻下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4周后去除外固定,早期腕关节功能恢复锻炼。结果复位6个月后复查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优良率达87.5%。结论应用手法复位加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疗效满意、经济性好。  相似文献   

3.
桡骨远端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6.7%,其中有1/4累及关节面,提高复位质量和疗效正日益受到重视。对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关节内粉碎骨折、严重短缩型骨折等,传统手法复位、夹板、石膏等固定易发生移位。2002年以来,笔者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配合中药内服治疗23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老年患者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T型钢板掌侧内固定治疗效果,以提高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2006年1月-2008年12月我科使用掌侧T形钢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32例,均采用掌侧切口T型钢板内固定,其中25例因骨缺损较严重同时植骨。结果:平均随访20~36个月,远期疗效按Dienst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良者29例,优良率90.63%。结论:老年患者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手法复位较困难,并因外固定难以维持复位而常发生再移位。这类骨折应尽早切开复位内固定,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具有复位满意、固定可靠、有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是治疗老年患者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有效方法,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6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其发生率约占急诊骨折的17%。大多数病例通过传统的闭合复位石膏或夹板外固定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但对于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尤其是关节内骨折,手法复位困难,复位后丢失率高,容易遗留肢体短缩、关节畸形、活动受限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后遗症。  相似文献   

6.
桡骨远端骨折是最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所有骨折的1/6[1]。也是上肢最常见的骨折,多见于老年人。绝大多数简单的骨折,通过手法复位,石膏或小夹板等固定,取得满意的疗效。但对于部分不稳定骨折,特别是粉碎严重的年轻患者,  相似文献   

7.
桡骨远端骨折是非常常见的骨折,大多数采用非手术治疗能获得满意效果。然而许多不稳定骨折,经手法复位往往不能恢复桡骨远端骨关节的解剖,远期影响关节功能。近年来我科采用切开复位有限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取得满意疗效,本文就此进行回顾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2月~2009年2月来本科治疗的50例明确诊断为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观察组),采用手法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辅以石膏外固定进行治疗,随访12~24个月;同时回顾性分析既往的50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均采用闭合复位后石膏外固定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观察组优良率为92.0%,明显优于对照组(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闭合复位后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单纯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与手法复位经尺骨交叉克氏针内固定加石膏托外固定2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0年8月~2005年10月收住46岁以上桡骨远端骨折145例。AO分型:A型37例。B型30例,C型78例,113例采用单纯于法复位石膏固定术(石膏固定组),32例采用手法复位经尺骨交叉克氏针内固定加石膏托外固定术(克氏针内固定+石膏托外固定组),随访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随访5~18个月,平均11.5个月,按照Dienst疗效评价标准,手法复位经石膏固定组优良率为62.8%,手法复位经尺骨交叉克氏针内固定加石膏托外固定组优良率为87.5%。结论:手法复位经尺骨交叉克氏针内固定加石膏托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治疗效果可靠等优点,为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微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34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孝英  尹东  梁斌  莫冰峰  陈峰  李宏宇 《广西医学》2007,29(10):1584-1585
桡骨远端经关节面的粉碎性骨折,累及关节面移位的骨折,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很难达到理想的复位,后遗畸形错位导致桡骨短缩、关节面不平整,进而造成桡腕关节及桡尺关节创伤性关节炎[1],是目前桡骨远端骨折治疗上的一个难题和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克氏针十外固定架固定、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108例135侧60岁以上的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手法复位石膏固定71侧,外固定架加克氏针固定34侧,切开复位钢板固定30侧,随访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患者随访10~24个月,平均13个月,腕关节功能按Dienst评估标准进行评估,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组优良率76.1%,外固定架加经皮穿针固定组优良率85.2%,切开复位钢板固定组优良率76.7%.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组疗效明显优于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或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手法复位石膏固定组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外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组疗效明显优于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或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  相似文献   

12.
桡骨远端骨折临床上常见,大部分骨折可通过闭合复位、石膏或夹板固定治疗;而不稳定粉碎性骨折仅手法复位保守治疗难以达到解剖复位。2000年1月至2006年10月我院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用AO.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32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局麻下手法牵引复位、“糖钳”式石膏夹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5月采用局麻下手法牵引复位、“糖钳式”石膏夹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130例,复位前后拍摄腕关节正侧位片了解骨折复位情况。结果桡骨远端骨折复位愈合良好,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手法牵引复位、“糖钳”式石膏夹外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一种既安全经济有效,又能充分减轻患者痛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性总结分析手法复位后早期石膏托外固定后改用小夹板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3月-2013年10月,采用手法复位后早期石膏托固定后改用小夹板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120例。按Jakim桡骨远端骨折疗效评分标准,从疼痛、活动范围、抓握、放射学检查对获得随访的患者进行评分,观察疗效。结果:12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3个月~3年,平均21.4个月。按Jakim评分标准:优46例,良62例,可8例,差4例。结论:采用早期石膏托外固定后改用小夹板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可缩短腕关节肿胀时间,即时调整桡骨远端骨折的再次移位,恢复腕部功能,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比较手术与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数据。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15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78例,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掌侧锁定加压钢板( LCP)固定治疗,回顾性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情况、腕关节主活动范围、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的疼痛情况、腕关节主活动范围、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其疗效比石膏外固定的治疗效果更确切,且并发症发生率低,直接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30例手法复位后骨折不稳定或掌倾角、尺偏角丢失的患者作为实验组,采用外固定支架手术进行治疗,同时选择30例行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骨折端缩短的时间延长,骨折端下沉的幅度增大(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手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可获得良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稳定骨折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局麻下小切口开放撬拨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稳定骨折26例。结果:23例获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0个月),腕关节功能良好。结论:局麻下小切口开放撬拨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稳定骨折创伤小,操作简单,经济安全,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多发骨折,约占全身骨折发生率的1/6,也是上肢最常见的骨折。目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仍以传统的手法复位夹板或石膏外固定居多,此方法对桡骨远端关节外的简单骨折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但对不稳定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尤其是关节内骨折,此方法往往难以维持复位,晚期易导致腕关节畸形、慢性疼痛、活动障碍等后遗症。近年来运用腕关节外固定架治疗该类型骨折越来越广泛,现就相关问题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9.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稳定骨折多采用传统手法整复、石膏外吲定,而远端严重粉碎不稳定骨折多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而并发舟骨骨折并有移位者,单纯内、外同定均存在缺陷,总结外固我院自1999年7月至2007年8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此类病9例,效果满意,特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分析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和掌侧斜"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0年10月—2011年6月分别采用手法复位加石膏托外固定及切开复位"T"形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146例,采用Gartland等腕关节评分进行功能评定,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5个月,平均11.3个月。X线显示骨折全部愈合。Gartland腕关节评分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组优良率为72.2%,掌侧斜"T"形钢板内固定组优良率为8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尽管钢板内固定的优良率较高,但除少数经关节面且有明显关节面移位,非手术治疗失败的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可采用手术治疗外,大多数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经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非手术治疗即可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手术的选择应慎重,应尊重患者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