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不同先验信息下D-优化法的估值精度及其适用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Monte Carlo模拟仿真方法,研究了感度试验在具有不同的先验信息情况下D-优化法对感度总体参数的估值精度的影响.并将其与升降法和兰利法两种试验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D-优化法对初始参数的设置依赖性较小;当具有一定感度总体参数先验信息的情况下,采用升降法进行试验可以得到更准确的均值,而采用D-优化法则可以得到更准确的标准差;在对样品感度信息掌握较少的情况下,D-优化法的估值精度优于其它两种方法,在只掌握试验样品的均值,对标准差不了解的情况下,兰利法可以得到更准确的均值估计,而D-优化法则可以得到更准确的标准差;在任何情况下,D-优化法对标准差及P响应点的估值精度优于升降法和兰利法.  相似文献   

2.
炸药感度测试兰利法与升降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兰利法与升降法的测试原理、设计程序及数据分析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在对某级炸药HMX的撞击感度试验的基础上,对比了两种方法的试验结果,发现兰利法对感度初始估值不敏感,升降法受初始估值的影响很大.另外,根据试验数据,计算了同一刺激量下两种方法得到的试验样品发火率,经过数据拟合得到了感度分布曲线.结果表明,在以计数法为标准进行评价炸药安全性与可靠性时,兰利法估计值的相对误差值比升降法大.当评估0.001响应点时,兰利法比升降法大16%左右;在评估0.999响应点时,兰利法比升降法大21%左右.  相似文献   

3.
采用Monte Carlo模拟仿真方法,分析了GJB/Z 377A-1994《感度试验用数理统计方法》中升降法标准差计算方法—传统法和修正法的估值精度,并研究了传统法和修正法相结合的方法,以提高标准差的估值精度。结果表明:任意样本量下传统法的估值精度优于修正法的估值精度;当样本量在26~59之间时,结合法的标准差估值精度最高,其他样本量下结合法与传统法具有相同的估值精度,并得到了结合法中最优a值。  相似文献   

4.
可靠性的评定结果是否可信,直接关系到火工品的使用安全性和作用可靠性.现有火工品可靠性评定方法中较准确的是步进法,而最常用的是Bruceton升降法.本文假设样本总体符合不同分布的情况下设计升降法试验,通过试验得到的大量感度试验数据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得知,在估计0.999响应点时,升降法比步进法乐观,刺激量比步进法平均低15%~25%;在以错误的样本总体分布设计升降法时,其产生的偏差更大.  相似文献   

5.
火工品感度试验用便携式计算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种火工品感度试验用的便携式计算装置进行了功能及软、硬件设计开发,该装置集成了升降法、兰利法及D优化法3种感度试验方法,并采用与文献值对比和验证试验的方法对装置的使用及计算的准确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装置计算结果准确,可以方便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感度试验并且便于D优化法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利用同型不同批的升降法试验数据进行火工品感度分布检验的方法.先对不同批次的升降法试验数据进行同总体检验,然后通过χ2检验确定感度分布模型.采用这种方法对D-6乙底火进行检验,得到该火工品感度最接近服从对数正态分布,与采用大样本Karber法检验结果一致,表明本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采用Monte Carlo模拟仿真方法,研究了分布选择对D-优化法参数估值精度的影响,进而分析了估值结果对火工品99.9%的可靠性外推结果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D-优化法感度试验中,无论样本的真实分布如何,选择错误的其它分布对均值的影响不大,尤其在样本量较小的情况下;同时,无论样本的真实分布如何,选择错误的其它分布对...  相似文献   

8.
感度试验的Monte Carlo法计算机模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MonteCarlo模拟方法在感度试验中的应用,给出了建模方法以及模拟升降法试验的结果,分析了感度分布参数估计精度与步长、样本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某型针刺雷管的两个批次分别进行了完全步进法及升降法感度试验。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同一刺激量下采用步进法与升降法得到的产品发火率,由Boltzmann模型拟合得到p——x曲线。根据曲线可知,在评价火工品安全性与可靠性时,升降法估计值比步进法偏乐观;当评估0.999响应点时,升降法较步进法对应的刺激量平均低约20%。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给出一种序贯地设计升降法试验和将已经得到的所有样本组合一起分析的方法,试验过程中可以逐次地校正参数d(步长)和y_0(初始刺激量)。这一新方法以合理的试验量使均值和标准偏差的估值逐步接近所要求的精度,从而显著改善了升降法的精度。  相似文献   

11.
硅基微雷管的原位装药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解瑞珍  刘兰  任小明  张方  李先林  金贞淑 《兵工学报》2014,35(12):1972-1977
微机电安全保险机构芯片化集成技术的发展,对基于微机电制造工艺的硅基微雷管提出了需求,雷管装药尺寸的减小要求含能材料感度高、起爆威力大。为解决微小尺寸敏感药剂装填的技术难题,文中采用原位生成多孔叠氮化铜的方法,对硅基微雷管进行装药研究。依据GJB/Z 377A-1994 感度试验用兰利法测试硅基微雷管的发火感度,使用电流环测试硅基微雷管发火实际利用的能量,同时对输出威力进行定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发火电路用充电电容为33 μF时,硅基微雷管的平均发火电压为7.89 V,输出威力可以起爆六硝基杂异伍兹烷(CL-20)装药。  相似文献   

12.
针对工业机器人RV减速器精密零件行星架与摆线轮的加工精度在线测量问题,提出一种位置度极角二分法搜索寻优算法,并研制出一种融合位置度量规、坐标测量技术以及多通道电感协同测量技术的圆周等分孔位置度在线快速测量仪。利用多通道电感传感器采集零件被测孔的坐标数据,通过孔心多边形旋转变换和极角二分法迭代寻优,迅速准确得到各孔满足最优的位置度误差。设置单个零件测量节拍小于10 s,以适应生产线上的测量要求。基于分析测量仪的误差源,完成传感器静态标定实验和非线性误差补偿。算法仿真实验、重复性实验和精度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精度小于1.4 μm,精度较高;测量仪重复性精度小于1.5 μm,再现性小于1.0 μm;测量仪与三坐标测量机结果对比误差平均小于2.6 μm,证明了位置度在线测量仪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MEMS技术制备了一体化集成的EFI芯片,研究了EFI芯片起爆HNS-Ⅳ炸药的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在起爆电压高于2 400V下EFI芯片能够成功起爆HNS-Ⅳ炸药,并且可靠地剪切出飞片。设计了3种桥箔和加速膛尺寸匹配关系的EFI芯片,用兰利法测试其发火感度。结果表明桥箔尺寸为0.3mm×0.4mm、加速膛直径为0.3mm时,EFI试验件的发火感度最高,50%发火电压为1 928V,全发火电压为2 013V。  相似文献   

14.
引信解除保险距离兰利法试验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闻泉  王雨时 《兵工学报》2008,29(7):774-780
在测定引信解除保险距离的感度用数理统计试验方法中,兰利法由于理论上可使用较少的试验样本量而应用日渐广泛。利用蒙特卡罗法对引信解除保险距离的兰利法试验进行了计算机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虽然使用小样本即可实现对解除保险距离50%响应点的准确估计,但对解除保险距离方差的估计却有较大的误差和散布;经模拟计算虽然可以针对统计值得到方差估计值的修正系数,但这样的修正系数对于单次试验却无任何意义;这就意味着用兰利法试验测估引信解除保险距离所得结果会存在较大的误差,并且如果不加修正,则会使测定的解除保险距离上限偏短而下限偏长。  相似文献   

15.
冲击波感度临界隔板厚度的优化试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典朋  田玉斌  刘柳 《兵工学报》2012,33(9):1088-1094
临界隔板厚度是表征含能材料冲击波起爆感度的重要参数。目前估计临界隔板厚度普遍使用的方法是升降法和Neyer方法。然而升降法和Neyer方法需要的样本量较大,并且在试验步长较大时会出现大量的无效试验。为了克服升降法和Neyer方法的缺陷,文中提出了一种估计临界隔板厚度的新方法。该方法基于优化随机逼近思想,不需要用极大似然方法进行参数估计,改进了交错区间的限制,从而有效避免无效试验。通过模拟研究,对比了新方法与升降法、Neyer方法的估计效果,并将新方法应用于实际试验。模拟研究结合实际试验表明,新方法样本量小、估计精度高,能够更精确、稳健地估计临界隔板厚度。  相似文献   

16.
针对兰利法测试引信解除保险距离试验使用的试验样本量较少与评价误差较大的矛盾,提出应用贝叶斯方法处理兰利法测试引信解除保险距离数据.该方法建立贝叶斯数学模型,明确先验分布选择和后验分布形式,利用试验数据确定先验分布超参数,再根据先验信息求解后验分布.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新方法能够改进兰利法本身对方差精度的影响,使方差精度...  相似文献   

17.
针对特种车辆旋转件扭矩测试环境的特殊性,致使普通扭矩仪难以安装使用的问题,基于应变式扭矩测试原理,以嵌入式设计为基本手段,采用自动调零技术和蓝牙无线传输技术,结合温度补偿和低功耗等技术,研制了此专用扭矩测试仪.该测试仪样机经试验室标定,相对误差≤1.4%.将样机安装于某坦克风扇轴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仪器精度高、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稳定可靠、安装灵活方便,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