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制冷》2016,(4)
本实验在室内用碘钨灯代替太阳辐射,通过改变碘钨灯与太阳能冷管之间的距离来调节太阳辐射强度。整个周期太阳辐射强度范围为400~1000W/m~2,室内环境温度范围在19~25℃,湿度维持在40%左右。太阳能冷管吸附床脱附过程中的最高温度为120℃;吸附过程中温度下降至20℃左右;太阳能冷管一个周期内单根冷管的制冷量为160k J,制冷系数约为0.15。太阳能冷管可以有效地利用太阳能制冷,是一种对环境友好、没有温室效应和臭氧破坏势的制冷方式,该研究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王彦禹  倪诚明 《制冷》2015,(1):19-23
根据固体吸附式制冷原理,利用太阳光作为热源,对一种新型太阳能冷管的制冷性能进行试验研究。该冷管冷凝器采用薄壁不锈钢材料,利用沸石分子筛—水作为吸附工质对。实验结果表明:在太阳辐射强度为21.01~22.90MJ/m2,室外环境温度最高为31℃时,该太阳能冷管的单支制冷量大约为145k J,制冷温度为11℃,制冷系数约为0.118。  相似文献   

3.
《制冷》2015,(3)
根据固体吸附式制冷原理,介绍了一种以余热为热源的余热吸附制冷管。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余热冷管测试装置,采用该装置对余热冷管的运行过程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吸附环境温度为12℃,设定脱附温度为180℃时,余热冷管单只制冷量为31k J,制冷管最低温度达到3℃,换热后空气温度可达到7℃。  相似文献   

4.
《制冷》2016,(1)
船用轮机尾气余热吸附式冷管实验以船舶轮机余热利用为背景,基于吸附制冷原理,在一支密闭管内通过吸、脱附循环获得冷量的吸附式制冷单元管;该冷管采用13X沸石分子筛-水工质对,在脱附温度为200℃,吸附温度为12℃工况下,蒸发温度达到了3℃,获得了198.8KJ制冷量,有效地实现了轮机尾气余热的再利用,是一种对环境友好、没有温室效应和臭氧破坏势的制冷方式,该研究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具有环保和节能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制冷》2016,(3)
研究吸附工质对的性能对于吸附式干燥、除湿、制冷具有重要作用,而吸附剂的吸附量、导热系数和吸附材料的性质、温度、压力等许多因素有关,因此用实验来测定就变得十分的有必要。本文以3A作为吸附剂,水作为制冷剂,组成吸附式制冷工质对,通过液位法对工质对的吸附制冷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它的最大吸附量为24.5g,最大吸附率为0.112g/g。本实验吸附床中3A沸石分子筛的量为218.5g,在脱附温度为260℃,吸附环境温度为25℃时,根据已有的对太阳能冷管的改进实验,选用同样材料的太阳能冷管计算时,可得其制冷量为147.864J,制冷系数COP为0.116。  相似文献   

6.
低温热源驱动的二级吸附冷冻循环实验研究与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冷冻应用方面,传统的吸附式制冷工质对在热源温度低于90℃、冷凝温度高于25℃的条件下,很难实现-10℃以下的冷冻。为了实现100℃以下的太阳能或废热利用,这里提出了二级吸附式制冷循环,建立了性能测试实验台。采用CaCl2-BaCl2-NH3作为工质对,利用85℃热源驱动,测试不同蒸发温度与冷凝温度下吸附剂的吸附与解吸性能。结果表明,二级吸附式制冷能够实现-20℃下的冷量输出,同时,冷却水温度为25℃时,氯化钙的循环吸附量、二级吸附式制冷COP与SCP分别为0.598kg/kg,0.24,106.6W/kg。  相似文献   

7.
在当前节能减排、大力提倡使用绿色能源的大背景下,太阳能的综合利用显得尤为重要,太阳能制冷作为一种新型绿色制冷技术,必将在未来的制冷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太阳辐射是太阳能综合利用的一个重要指标,准确观测和分析确定太阳辐射参数成为现实需求。国家有一定的区域性太阳辐射参数,但针对性明显不足,对于太阳能综合利用的方案确定产生很大影响。本项目利用PC-2T1太阳能辐射监测系统针对泰安及周边地区太阳能辐射进行数据观测,运用气候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总结其辐射规律。评估认为:泰安市及周边太阳辐射资源属于一般可利用地区,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但年季变化大,这直接影响了对太阳资源的开发利用。这一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定程度上推动太阳能制冷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针对跨临界CO_2压缩制冷系统制取冷量以消耗高品位能量为代价的问题,本文依据能量梯级利用原理,提出双温低品位热源驱动的新型CO_2-[emim][Tf_2N]吸收式制冷循环的新流程,在构建该制冷循环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搭建测试双温驱动吸收制冷循环性能的实验装置,利用模拟和实验方法分析了操作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在定流量的条件下,研究驱动热源温度、冷却水入口温度以及载冷剂入口温度等操作参数对新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双温驱动新型吸收制冷系统不仅可实现高效制冷,而且最低制冷温度可达到-15.2℃,研究结果为CO_2-离子液体制冷系统的理论设计计算提供实用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9.
阐述冷藏车制冷机组设计过程和性能测试结果。性能试验和数据分析表明,在箱内设定温度分别为-20℃(夏季)和-29℃(秋季)的情况下,箱体降温需要2 h左右。制冷机组停机时箱中后部最低温度仍然可以达到设定温度,即该冷藏车制冷机组可以满足物品的冷藏运输需求。  相似文献   

10.
建立一种能够同时输出冷冻温度低于0℃和空调温度为15℃两种冷量的联供制冷系统,采用新型吸附式制冷技术充分利用低品位热源。该联供系统的第一级是采用CaCl2-BaCl2-NH3作为吸附工质对的冷冻系统,第二级是采用硅胶-水为吸附工质对的空调系统。利用吸附与再吸附技术,该系统可以同时输出2种不同温度的冷量。测试结果表明,在热源温度为70~90℃,冷凝温度为25℃时,联供系统的COP为0.13~0.28,与热源温度为90℃,冷冻温度为-15℃时的第一级系统相比,COP提高了130%;在热源温度为90℃时,该联供系统可以输出8.05 kW制冷量,与热源温度为70℃时相比制冷量提高了77%;在上述典型工况下,联供系统的效率为0.11~0.13,热量利用率为0.32~0.42。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shows mainly the demonstration of sola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s in China, which includes LiBr-H2O absorption cooling, silica gel-water adsorption chiller, desiccant cooling and hybrid integrated energy systems for buildings. The match of solar collector types and chiller types have been discussed and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2.
真空冷却技术具有降温速度快、运行能耗低等优点,在食品冷链中得到了应用并迅速发展。本文以蒸煮肉制品为研究对象,开展蒸煮肉制品真空冷却效果实验,分析不同冷阱温度对冷却速率、质量变化和真空室内压力对冷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冷阱温度对蒸煮肉制品冷却速率、冷却前后的质量变化,以及对冷却过程中真空室内的压力产生不同的影响。另外,并非冷阱温度越低冷却效果越好,实验对比了冷阱温度为-15℃、-25℃和-35℃下的真空冷却过程,冷阱温度的最佳值为-25℃,冷却时间最少为320s。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充分利用室外自然冷源,将泵驱动两相循环回路系统用于数据中心自然冷却。本文通过改变系统温差、泵频率、换热面积、高低温水源温度,对工质泵的冷损失性能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高温水源温度不变时,冷损率在温差为16℃、频率为15 Hz及较大换热面时最小;低温水源温度不变时,不同温差下,当蒸发器和冷凝器个数均为5个时系统冷损率最小,且不超过3.20%;高温水源温度越高,冷损率越低,本实验高温水源温度为26℃时,冷损率最低,且不超过2.82%。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啤酒冷冻站工艺,介绍大连冷冻机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工艺冷却冰水分段冷却技术,配套高蒸发温度的内容积比可调的螺杆压缩机组,将第一段冷却蒸发温度提高至+10℃蒸发,在不增加压缩机功耗前提下,制冷量提高了50%。分段冷却后,总体能效比提高了25%以上。冰水分段冷却技术推广应用,不仅提高能效比,还可以降低制冷系统整体投资,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是值得推广的实用新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传统数据中心空调系统能耗高和冷却效率低等问题,本文提出了带有蒸发式冷凝器的制冷剂泵驱动热管与蒸气压缩复合数据中心空调系统,实验分析了不同室外温度与冷凝器风速下系统的运行性能.结果表明:在热管模式下,当室外温度低于0℃时,降低冷凝器风速能够提升系统COP;当室外温度高于0℃时,增大室外机风速能够提高系统节能性.降低...  相似文献   

16.
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的原理和空气流程,并对冷却器进行实验室应用测试分析及其与机械制冷结合应用的实际工程测试,得出以下结论:在西安地区可使送风温度降低7~10℃,冷却效率达85%以上,在3000m^3/h风量下压降只有185Pa;在浙江地区使用露点间接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相结合技术的空调机组,可使蒸发冷却段送风温度降低6~8℃,空调系统节能14.3%;相同测试条件下,露点式比管式或热管式的冷却效率高10%以上。  相似文献   

17.
设计了管内填充吸附剂,管外走传热介质的新型吸附床结构,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以太阳能为驱动热源,分析了吸附床内温度在某时刻的静态分布以及温度、压力和脱附速率随时间的动态变化.通过对吸附床传热效果的分析指出该吸附床结构有较好的传热效果.  相似文献   

18.
倪诚明 《制冷》2014,(4):66-70
太阳能烟囱是一种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设备,它利用太阳辐射作为动力,为空气流动提供浮升力,将热能转化为动能。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技术利用空气的干球温度和不断降低的湿球温度之差进行换热,可以将空气温度冷却到低于环境湿球温度且接近露点温度。本文介绍了太阳能烟囱与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技术的研究现状,提出一套太阳能烟囱与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复合的空调节能系统。分析表明,该系统可合理的利用太阳能解决室内通风降温问题,投资和运行费用都很低,节能环保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presents a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into integration of phase change materials (PCMs) with an adsorption cooling system in order to provide 24-hour air conditioning. A latent heat storage unit containing PCM is used to store solar energy during the daytime, and at nighttime the conserved thermal energy and an auxiliary heater drive the adsorption chiller. The system adopts a cooling channel to reduce the air temperature. The air flow to the channel is provided by use of fans and at different fresh air ratios (FR). Room temperature and the room's maximum cooling demand for which thermal comfort can be achieved are estimated. In addition,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parameters on room temperature and solar fraction are studied. It is indicated that an optimum ACH value exists for which the room temperature is the lowest. Also, rise of ACH and FR decrease solar fraction and increase auxiliary energy consumption. It is found that when ACH = 4 and FR = 20%, daily solar fraction is 0.76 and 217 MJ of auxiliary energy is required during the 24 hours. Under this condition, thermal comfort is achieved for a maximum cooling demand of 4000 W during the 24 hours.  相似文献   

20.
分体式空调在我国建筑中广泛使用,暖通空调能耗占建筑能耗可达到40%~50%,分体式空调的节能优化设计是空调节能的重要环节。分体式空调在湿负荷较大的场所,每1kW冷负荷每小时产生约0.8kg的冷凝水,冷凝水温度较低约为10~15℃。空气露点温度越高,含湿量越大,产生的冷凝水越多,而冷凝水需要设置排水管进行有组织排放,这既造成冷凝水冷量浪费又增加了排水管的管材使用。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湿帘蒸发冷却技术回收利用制冷冷凝水的分体式空调设计与实验应用。通过实验、计算和对比分析出利用制冷冷凝水后的实际节能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利用湿帘蒸发冷却回收利用制冷冷凝水的分体式空调不仅可以提高制冷量约4.612%和能效比约9.302%,降低冷凝温度约4.685%,而且不需要设置排水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