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劳动最有滋味》(六年制八册第24课)第四段(5—7节)紧扣课题,层次分明地叙述了作者对劳动的三点体会:①首先是我们过年的那一点费用是我们自己的劳动换来的,来得硬正。②劳动使我们穷人骨头硬,有自信心。③劳动会使我们心思细腻。由于课文写的是旧社会的事,作者的生活环境与现在不同,加上如今的孩子生活条件好,缺乏劳动,要理解这三  相似文献   

2.
《劳动最有滋味》第四段(5—7节)紧扣课题,层次分明地叙述了作者对劳动的三点体会:①首先是我们过年的那一点费用是我们自己的劳动换来的,来得硬正。②劳动使我们穷人骨头硬、有自信心。③劳动会使我们的心思细腻。由于课文写的是旧社会的事,作者的生活环境与现在不同,加上如今的孩子生活条件好,缺乏劳动,要理解这三点体会有一定的难度。如何突破教材的这个难点呢?我们认为可采用设问、对应、对比、点拨、分步引导、联系实际等方法来层层剖析。  相似文献   

3.
课文分析《劳动最有滋味》一课是从老舍的《天窗》中节选而来的。它是体现第八单元训练项目“一要真实,二要具体”的重点讲读课文。本文按“总起——分述——总结”的顺序,一开头就点明中心,总述“肯  相似文献   

4.
《劳动最有滋味》(第八册)是一篇讲读课文,选自老舍先生的作品《贺年》。作者以朴实的语言,真实具体地叙写了儿时为筹备过年一家人的辛勤劳动的事,道出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启迪人们要热爱劳动。作者一下笔就直言自己的体会“劳动是最有滋味的事”。紧接着用“肯劳动,连过年都更有滋  相似文献   

5.
教学要求: 1.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劳动的“滋味”,从中受到热爱劳动的思想教育。 2.学习按内容给课文分段。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句子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教学重点:学习分段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相似文献   

6.
一篇文章无论长短,大至谋篇布局,小至遣词造句,都离不开作者的思维活动,而这种思维又总是遵循着一定的路线。正如叶圣陶所说:“看整篇文章要看明白作者的思路,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这条路,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会乱走的。”显然,教学中注意探索、理情并学习作者的思路,在探索作者思路的过程中去疏理文章线索,领会作者的创作匠心,对于理解语言文字所负载的思想内容,学习作者观察、思考和表达的方法,进而使学生的读写能力及思维能力都得以培养,无疑大有神益。(劳动最有滋味)是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三个面向”的方针,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方面全面发展,以培养合格的“四有”人才,国家教委公布了《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大纲》指出:“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社会主义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劳动教育除劳动课之外,其他各科教学也应根据自已的学科特点,适当向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是很好的进行劳动  相似文献   

8.
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24课《劳动最有滋味》一课中,讲到全家人高高兴兴地忙着筹备过年时,有这样一段话:“我们的收入有限,当然不能过个肥年,可是,我们也有非办不可的事,灶王龛上总得贴新对联,屋里总得大扫除一次,破桌子上已经不齐全的铜活总得擦亮,猪肉与白菜什么的也总得多少买一些。从大户人家看来,我们这点筹办工作的确简单得可怜,我们自己却非常兴奋。”这一段在全文来说不是重点段,但在理解上却是个难点。为什么在灶王龛上贴新对联,屋里进行大扫除,破桌上不齐全的铜活总得擦亮,猪肉白菜什么的  相似文献   

9.
2001年10月9日星期二晴今天,学校组织学生到王家峰梨园进行实践活动,我们都很兴奋。乘着汽车,经过一段时间的颠簸,我们来到了目的地。一下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神农园”。进了果  相似文献   

10.
新疆堆吾尔自治区沙湾县第一小学特地为学生们开辟了一个综合生态园,学生们在这里可以体会劳动的滋味,感受丰收的喜悦,从播种到收获,都由学生自己操作,每到收获时节.同学们品尝着自己种出来的劳动果实,那滋味,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到。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个小学生,参加过学校无数次的大扫除,但是每次大扫除留给我的感受就是一个字——累!唉,真没意思!不过这次不一样,因为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劳动最有滋味"。这天下午,全校都要大扫  相似文献   

12.
《劳动最有滋味》是一篇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好教材.如何使学生在学习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我是这样处理的:一、紧扣题眼,通览全文、让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接爱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3.
《劳动最有滋味》是七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此课继续承担落实“练习给课文分段”的任务。根据课文特点、训练重点、课后思考练习 ,遵循“教为主导 ,学为主体”的原则 ,教学时可采取“抓整体 ,做细究 ,重梳理”的思路。即抓好整体感知与回归整体两大环节 ,展示学习全过程 ;注重训练点 ,做好品词析句 ,细读深究 ,把握好引导体会的认知过程 ;梳理所得 ,落实叶圣陶先生“课文是个例子”的思想 ,让学生有所得。教学程序设计如下 :一、整体感知 ,理清文路。1 揭题。板书 ,齐读 ,思考 :读课题你觉得课文会讲些什么内容?你是怎样认识“劳动…  相似文献   

14.
《劳动最有滋味》(第八册第24课)一课,层次清楚,重点突出,真实感人,教学中,可利用教材的这个特点,以课文作为学生写“心得体会”之类文章的借鉴。写心得体会是写作议论文的起步,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写起来往往是内容不具体,重点不突出。引导学生学习写这种文体的文章,以范文为借鉴是有益的。指导学生写作,可抓住这篇课文的写作特点,从“点、记、议、感”四个方面加以考虑。点:第一段的两句话,第一句就开门见山点题,第二句写肯劳动,才有滋味,更多乐  相似文献   

15.
16.
《喜鹊》这篇课文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写出了喜鹊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与人类的关系.教学时,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喜鹊这种鸟类的有关科普知识,还要学习本课简洁、准确的语言,以及初步了解本课的表现手法.全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布局谋篇.先总写"大家都把喜鹊看成预兆吉祥的鸟儿",并带出"喜鹊"为什么能引起人们的吉祥感觉"这一问题,引出下文;再分别从喜鹊的外形、造巢、捕食和"语言"等方面加以叙述和说明;最后,照应全文,总括喜鹊的特点:"朴素洁净、无忧无虑的喜  相似文献   

17.
笔者有幸观摩了“浙江省第四届小语阅读教学评比活动”,觉得《鸬鹚》一文的教学设计独具匠心(此文由绍兴钱清镇小金明东老师执教,获第一名),尤其是对文中“一抹”的理解,更是让人听后难以从脑海中“抹去”。现将有关教学片段介绍如下:一、辨析“一抹”,体会内涵1.这些列队的士兵,这些灰褐色的鸬鹚在等待一个什么命令?(引出“一抹”,请一位学生板书“一抹”二字,其他学生在自备本子上写两次,老师特别提醒“抹”字右边两横上长下短。)2.“一抹”是什么意思?生:“一抹”就是一搞。生:“一抹”就是某样东西在某样东西上摩…  相似文献   

18.
《劳动最有滋味》这篇课文,节选自“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的优秀散文《贺年》。文章写作者回忆小时候为筹备过年参加劳动的事及其体会。内容真实具体,结构严谨完整,语言精炼,寄情深远。教学时,要积极引导学生自觉读懂课文内容,领会思想感情,从而受到有益的启示和美的熏陶。一、分清层次,理解结构。作者采用先总后分的方法,按事情发展顺序组织材料,层次分明,精严细密,匀称饱满,首尾圆合。第一段(第一自然段),概述“肯劳动,连过年都更有滋味”,这句话,既点明课题,又引起下文,是全文的总起。第二段(第2、3自然段),用“记得”一词转入对童年生活的  相似文献   

19.
二年级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比较低,因此,在教学《丑小鸭》一课时,教师应根据本课的特点,突出重点,强化词句训练,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席慕蓉借一个皓月当空的夜晚,漫步沙滩,感受浮面沙粒的温热干爽和松散,感觉再下一层沙粒的湿润清凉和坚实,享受月夜沙滩的静谧与轻柔,感悟生命的无限滋味,抒发了一种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之情。然后,作者插上联想的翅膀,深情地叩问海洋,叩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