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美皮康在气管切开患者切口换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管切开的护理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操作,而更换切口处敷料是护理中重要的一项内容,门诊换药室经常接诊长期带管的气管切开患者,传统换药方法是常规消毒后,将2块无菌纱布从中间剪开2.5 cm的小口,交叉套于气管套管上覆盖伤口,再固定.但此法须每日更换敷料,加重了患者负担,我科从2006年11月-008年4月对32例气管切开后的患者应用新型敷料美皮康更换切口处敷料,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亲水性纤维敷料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亲水性纤维敷料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将我院重症医学科60例意识清醒的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亲水性纤维敷料+灭菌棉纱布进行气切换药,对照组采用单独灭菌棉纱布进行气切换药.对两组患者气管切开处的伤口粘连、渗出液、疼痛、愈合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换药时伤口粘连少,渗出液少,疼痛减轻,愈合快,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气管切开伤口换药中加用亲水性纤维敷料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灭菌棉纱布的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蝶形透明敷料用于气管切开造口处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急性呼吸衰竭气管切开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蝶形透明敷料覆盖,对照组采取白色医用胶布覆盖造口.对比观察2组患者拔管后无创通气、耐受情况,造口处局部皮肤反应及平均愈合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耐受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局部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平均愈合时间缩短.结论 蝶形透明敷料是一种气管切开造口处良好的敷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优拓敷料对缝合伤口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将缝合伤口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将优拓敷料直接覆盖在伤口上再用无菌纱布覆盖,对照组直接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结果:两种敷料比较,观察组伤口Ⅰ期愈合率高,愈合时间缩短,换药时疼痛减轻,不粘伤口,不出血,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别。结论:优拓敷料用于缝合伤口的换药,可加快伤口愈合,效果优于传统的换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无黏胶泡沫敷料在肺部感染气管切开患者伤口换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因肺部感染而气管切开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选用康惠尔10 cm×10 cm无黏胶泡沫敷料为气管切开换药的敷料,对照组以普通无菌纱布代替。结果实验组切口处皮肤红肿、渗血渗液等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换药间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结论无黏胶泡沫敷料可有效减少气管切开处皮肤红肿、皮疹以及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使气管切开处换药间隔时间延长,减少了换药次数,减轻了患者经济上的负担,降低了医疗费用,减少了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6.
安普贴溃疡褥疮敷料(简称安普贴)为一种无菌粘性的水胶体敷料,现已广泛应用于褥疮的治疗和护理。神经内科行气管切开的病人往往具有年龄大、全身营养状况差、气管切开时间长等特点,从而在呼吸系统症状缓解、取出气管套管后,切口经常规方法处理愈合缓慢,2 0 0 2年1~12月,我科对15例气管切开患者采用安普贴覆盖和保护伤口,获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 材料与使用方法材料:采用法国优格医疗用品公司的安普贴溃疡褥疮敷料,规格为10cm×10cm。安尔碘消毒切口周围皮肤,待干,同时拆开敷料外袋,揭去保护膜,将安普贴敷料贴于切口上,抚平敷料,用透明…  相似文献   

7.
中心静脉置管局部换药敷料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局部不同季节换药的最佳敷料,减少局部感染并发症,使患者舒适,降低医疗费用。方法将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100例,透明敷料组以一次性透明敷料覆盖固定。无菌纱布组以传统的无菌纱布覆盖固定。对两组局部感染情况、与冬春季与夏秋季感染的关系及敷料留置的时间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透明敷料组局部感染9例,无菌纱布组局部感染2例,两组均无严重感染病例,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透明敷料组夏秋季局部感染率明显高于春冬季;两组敷料在使用时间上无菌纱布组明显长于透明敷料组(P<0.05);两组敷料在消耗费用上,透明敷料的换药费用明显高于无菌纱布的换药费用,尤其在夏秋季。结论两组方法对比表明,中心静脉置管局部换药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季节的不同选择敷料,作者推荐春冬季可选择透明膜敷料,夏秋季使用无菌纱布(棉质)敷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康惠尔泡沫敷料在气管切开患者伤口换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气管切开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选用康惠尔12 cm×12 cm泡沫敷料(渗液吸收贴)为气管切开换药的敷料,对照组以普通无菌纱布代替。结果实验组切口处皮肤红肿、渗血渗液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换药间隔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结论泡沫敷料可有效减少气管切开处渗血渗液、皮肤红肿以及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使换药间隔时间延长,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上的负担,降低医疗费用,减少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PICC穿刺点周围局部湿疹的护理对策.方法 将40例PICC穿刺点周围局部湿疹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分别采用地塞米松外涂加IV3000透明敷料外贴换药与倍他米松软膏加炉甘石洗剂外涂加无菌纱布覆盖换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 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ICC置管穿刺点周围局部皮肤湿疹采用地塞米松外涂加IV3000透明敷料外贴换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银离子藻酸盐填充条+无粘泡沫敷料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患者按气管切开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无粘泡沫敷料作为气管切开的换药敷料。观察组采用银离子藻酸盐填充条+无粘泡沫敷料作为气管切开的换药敷料。观察两组气管切开伤口周围皮肤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瘘道口形成时间。结果观察组气管切开后周围皮肤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瘘道口形成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银离子藻酸盐填充条+无粘泡沫敷料可以有效减少伤口周围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换药次数和加速气管切开瘘道口的形成并缩短拔管时间,促进伤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制一种能保持气管切开切口皮肤干燥,且能有效预防和治疗气管切开切口感染的药物垫.方法 根据3L带孔粘贴敷料的制作方法和特点,设计制作成由高级软纸、无纺布、脱脂棉层、药层组成的一次性药物气管垫并应用于临床.选择行气管切开且神志清醒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使用一次性药物气管垫换药,对照组使用自行剪裁无菌纱布块换药.于气管切开后第3、6、10天做气管切口局部细菌培养,并观察气管切口局部感染情况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通过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细菌培养,观察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气管切口局部感染率观察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一次性药物气管垫保护气管切口,操作省时省力,不仅能保持切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改善患者的舒适度,而且能有效预防和治疗气管切开切口的感染,显著降低感染的发生,从而促进患者顺利康复,减少住院时间和患者的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两种不同换药方法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2月我科重型颅脑损伤并气管切开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改进组各50例。常规组即采用纱布块剪成E字形,以套管为中心,分别以开口相反的方向放在气管导管下方切口处及导管上方,然后用胶布固定;改进组即用庆大霉素纱条围于外套管周围,导管下方纱布块同常规法,上面自纱布中心块剪一个与气管套管外口相同大小的孔,穿过气管套管外口覆盖在气管导管上。比较两种不同换药方法的疗效。结果:改进组患者皮下气肿、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改进后的换药方法降低了皮下气肿及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减少了换药次数。  相似文献   

13.
无粘胶泡沫敷料在气管切开换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康惠尔无粘胶泡沫敷料在气管切开伤口换药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0例气管切开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实验组以康惠尔无粘胶泡沫敷料作为气管切开换药敷料,对照组以普通无菌纱布作为气管切开换药敷料。观察两组患者气管切开后周围皮肤情况、切口感染情况、平均换药间隔时间及患者舒适程度。结果实验组6例患者发生皮肤损害,对照组12例患者发生皮肤损害,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86,P〈0.05)。观察组敷料更换时间为(3.63±1.30)d,对照组为(1.28±0.50)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24,P〈0.01)。观察组患者本拔管时间为(15.98±2.54)d,对照组为(21.05±3.15)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86,P〈0.01)。结论泡沫敷料可有效减少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切口感染率的发生。减少了换药次数及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增加了患者的舒适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有黏胶泡沫敷料在喉癌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喉癌气管切开患者,随机等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无菌纱布换药,试验组采用有黏胶泡沫敷料换药。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换药次数、造口愈合时间、感染发生情况、换药费用及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舒适度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造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换药费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有黏胶泡沫敷料可减少喉癌气管切开患者的换药次数,缩短造口愈合时间,提升患者舒适度,降低患者感染发生率,同时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使患者更加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银离子藻酸盐填充条+无粘泡沫敷料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患者按气管切开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无粘泡沫敷料作为气管切开的换药敷料。观察组采用银离子藻酸盐填充条+无粘泡沫敷料作为气管切开的换药敷料。观察两组气管切开伤口周围皮肤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瘘道口形成时间。结果观察组气管切开后周围皮肤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瘘道口形成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银离子藻酸盐填充条+无粘泡沫敷料可以有效减少伤口周围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减少换药次数和加速气管切开瘘道口的形成并缩短拔管时间,促进伤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使用新型气管切开换药方法在气管切开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30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按气管切开时间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使用碘伏消毒后,普通无菌纱布外敷进行早期气管切开护理,观察组在碘伏消毒后,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外涂于管周皮肤,待干后,再使用无菌纱布外敷,进行早期气管切开护理。比较两组气管切开患者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气管切开术后第1周换药的次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管周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第1周需进行气管切开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使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进行早期气管切开护理,可减少管周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减少护士更换气管切开敷料次数,减轻了患者痛苦,减少了护士工作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优拓SSD敷料在外科门诊急、慢性伤口换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1日~2021年1月31日外科门诊收治的100例急、慢性伤口换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无菌纱布、凡士林油纱或海敷康创面敷料,观察组使用优拓SSD敷料覆盖伤口。比较两组伤口粘连、出血、伤口愈合及伤口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伤口粘连发生率、前两次伤口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伤口愈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伤口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拓SSD敷料应用于急、慢性伤口换药中,可有效减少患者伤口粘连与出血情况发生,加快创面愈合,降低患者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恶性腹水腹腔置引流管治疗后拔管时引流口的有效处理方法,以减少腹水外渗、引流口感染.方法 将68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引流管拔除后引流口予3M透明敷料覆盖,在敷料外引流口的正上方置橡胶塞(光滑面正对腹部),外用蝶形胶布固定,健侧卧位12 h;实验组改用用一稍干的安尔碘棉球盖于引流口的皮肤上,予3M伤口敷料覆盖,自由体位,72 h后观察拔管后换药次数、引流口愈合和有无感染迹象.结果 两组引流管拔管后在腹水渗漏、引流口愈合和感染方面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 3M伤口敷料加药瓶橡胶塞处理腹腔拔管后引流口的方法,减少了换药次数,增加了病人的舒适度,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促进了伤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康惠尔透明贴联合藻酸盐敷料在人工肝股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6月~2014年5月90例肝衰竭股静脉置管人工肝治疗的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康惠尔透明贴联合藻酸盐敷料(2 cm×2 cm)覆盖穿刺点,对照组使用3 M透明敷贴联合使用无菌纱布(2 cm×2 cm)覆盖穿刺点。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留置时间及穿刺处感染、渗血、瘀斑及血肿、换药次数。结果:观察组患者穿刺处感染、渗血、瘀斑及血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72 h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惠尔透明贴联合藻酸盐敷料在人工肝股静脉置管中的应用疗效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使用物理抗菌喷雾敷料治疗被污染的开放性浅表伤口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急诊收治的浅表伤口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将抗菌敷料喷洒在伤口及周围皮肤的表面,待干燥形成一层透明薄膜后,外加无菌纱布.而对照组采用现行常规处理方法(碘酒、医用乙醇、新洁尔灭溶液等消毒,纱布覆盖).分别观察2组病例的伤口分布、面积、伤口粘连程度、伤口炎性反应程度、伤口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事件等情况.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伤口分布、面积、伤口粘连程度、伤口炎性反应程度、伤口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事件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物理抗菌喷雾敷料治疗被污染的开放性浅表伤口有效、安全、护理便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