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阐述了表面活性剂在浮选法废纸脱墨中的应用.主要介绍了浮选法脱墨剂的要求以及表面活性剂在浮选脱墨中的作用原理、应用范围以及脱墨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许多造纸工厂在除去废纸中油墨时需要采用浮选脱墨方法,但是该法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纤维损失较多、纤维含污染物引起纤维之间结合差以及纸机运转过程中产生泡沫等。废纸脱墨在浮选过程中使用表面活性剂与纤维直接接触可改善脱墨效果,但对除去小的油墨颗粒效果仍较差。美国Georgi技术院造纸科学技术所科研人员在实验室和工厂规模试验了使用表面活性剂喷淋技术,试验表明该技术能降低纤维损失而不影响所得的纸浆白度。  相似文献   

3.
对浮选脱墨工艺改进的尝试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尝试设计了一种新装置,从设计装置中将表面活性剂以喷雾方式加入浮选脱墨塔(或柱),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了这种加入方式对浮洗脱墨过程中的泡沫稳定性、泡沫的流体特性、油墨去除率、纤维污染、纤维和水的损失等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喷雾脱墨方法在保持与传统浮选脱墨方法相同脱墨效果的条件下,可大量减少纤维及水的损失,减少表面活性剂用量,同时,改善了表面活性剂对纤维的污染,而且还可根据不同废纸来源和性质,有效地控制喷雾状况和泡沫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46种表面活性剂和由它们复配的多种表面活性剂组成的脱墨剂。通过正交试验,验证了不同条件下的洗涤法、浮选法二种脱墨剂工艺方法的脱墨效果,筛选出以上二种脱墨法的最佳使用条件,经生产应用并得到很好的验证。  相似文献   

5.
浮选法废纸脱墨机理及脱墨剂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胥成龙  郑德库 《黑龙江造纸》2004,32(1):32-33,37
介绍浮选法废纸脱墨的原理 ,脱墨过程中脱墨剂的作用机理、选择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多组分表面活性剂在废纸脱墨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周立国  刘伟 《中国造纸》2001,20(3):7-10
研究了21种表面活性剂和由它们组成的多组合 分表面活性剂的脱墨性能,从中选出了由5种表面活性剂组成的脱墨剂,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不同条件下的脱墨效果,选出了该脱墨剂的最使用条件。  相似文献   

7.
杨玲  李可彬 《西南造纸》2003,32(6):23-25
研究了四种表面活性剂的脱墨效果,选择出脱墨效果较好的三种表面活性剂由它们复配成双组分脱墨剂.从中优选出脱墨效果较佳的配方,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出了该脱墨剂脱墨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8.
赵会芳  沙力争 《西南造纸》2006,35(2):54-54,56
随着二次纤维回用技术的发展和造纸用水资源的日趋紧张,浮选法脱墨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国内大型的脱墨生产线主要采用浮选脱墨,而脱墨剂以进口脱墨剂为主。进口脱墨剂性能优异,但价格较高。随着造纸工业的快速发展。脱墨剂的国产化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对几种常用的进口脱墨剂和国产脱墨剂的脱墨效果进行比较,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废纸脱墨技术与废纸脱墨剂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伟 《上海造纸》2003,34(1):2-9
叙述了废纸脱黑化学品的作用、机理,脱墨方法,脱墨剂的选择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多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脱墨性能进行了研究,从中筛选出效果优良的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和优化研究,并与几种常用的国内外脱墨剂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本文开发的脱墨剂HG—1性能优良,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新配方。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用于废纸脱墨的实验室浮选柱装置。利用这套系统初步考察了浮选柱用于浮选时的一些特点和性能,如不同的空气流量以及浆料流量下脱除胶黏物和灰分的能力。实验发现,即使在空气贮藏量较低、浮选柱气体流量0.4m3/h时,胶黏物去除率也能够达到83.4%、灰分去除率在50%以上。实验证明这套浮选系统对胶黏物去除具有较好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多组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对旧新闻纸浮选法脱墨效果的影响,主要探讨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平平加(OS)、脂肪酸二乙醇酰胺(Ninol)、脂肪醇聚氧乙烯醚(JFC)、壬基酚聚氧乙烯醚(TX-10)、吐温(Tween)以及双组分复配、三组分复配后的脱墨效果.实验结果显示运用三组分复配作为旧新闻纸的脱墨效果明显优于双组分复配,双组分复配的效果又好于单组分的表面活性荆,并探讨了熟化温度、浮选温度、碎浆时间、熟化时间以及浮选时间等因素对多组分表面活性剂脱墨剂脱墨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月桂醇聚氧乙烯醚(AEO-3)、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聚乙二醇(PEG)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AIP-I-AIP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考察了最佳合成工艺,并对合成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和物理性能检测;研究了合成产物作为脱墨剂在浮选法废纸脱墨中的应用,将其与其他低分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再与市售脱墨剂的脱墨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n(AEO-3)∶n(IPDI)∶n(PEG)=1∶1.5∶1,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2 h,催化剂用量1.0%(对单体总质量分数)时,AIP-I-AIP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可达到较好的脱墨效果;合成产物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及AEO-3按一定比例复配,m(AIP-I-AIP)∶m(AES)∶m(AEO-3)=1∶2∶1,当复配脱墨剂用量为0.2%(其他助剂一定)时,脱墨浆白度可达68.6%,残余油墨量为41.4 mm2/m2。  相似文献   

14.
以月桂酸二乙醇酰胺(LDEA)、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PEG)为原料制备了一系列LIP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探讨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并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和物理性能检测;研究了合成产物在浮选法废纸脱墨中的应用,并将其与复配脱墨剂以及市售脱墨剂的脱墨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使用相对分子质量600的PEG,在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2 h,催化剂用量为单体LDEA的1.0%,n(LDEA):n(IPDI):n(PEG)=1.0:2.0:2.0时,合成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好的浮选脱墨效果;将LIP-600、月桂醇聚氧乙烯醚(AEO-9)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按质量比2:1:1复配,复配表面活性剂总质量占绝干纸质量的0.2%时,废纸脱墨效果进一步提高,脱墨后纸浆白度可达72.3%,残余油墨量为51.4 mm~2/m~2。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水溶液聚合法,以α-烯烃磺酸钠(AOS)和丙烯酸(AA)为原料通过聚合反应制得阴离子共聚物AOS-AA表面活性剂,并将其作为脱墨剂用于废纸脱墨。考察其最佳合成工艺,并研究了该产品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的脱墨效果。用红外光谱对所制备的表面活性剂进行分子结构表征,用凝胶色谱分析仪测得其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并通过扫描电镜对比其与复配脱墨剂及市售脱墨剂的脱墨效果。结果表明,当n(AOS)∶n(AA)=1∶2,引发剂用量为3.0%,聚合温度为85℃,聚合时间为5 h,合成的AOS-AA在pH值为8~9时,脱墨效果最佳;合成的AOS-AA与月桂醇聚氧乙烯醚(AEO-9)进行复配,当m(AOS-AA)∶m(AEO-9)=1∶2,其总用量为0.2%(其他助剂一定)时,旧杂志纸脱墨后白度达72.1%,残余油墨量仅为41.4 mm2/m2。  相似文献   

16.
浮选脱墨流体动力学的基本过程及主要参数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陈嘉翔 《中国造纸》2005,24(2):44-48
介绍了浮选脱墨流体动力学的基本过程及其主要参数.其基本过程为:充气并在纤维悬浮液中形成气泡,气泡与油墨粒子碰撞形成油墨粒子-气泡粘附体(泡沫),泡沫从纤维悬浮液中分离.还叙述了油墨粒子大小、空气比率、气泡大小及其他参数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废纸浆浮选损失在三个工厂中的调查情况 ,并着重在利用界面张力的变化对浮选损失的影响作了一些试验分析。结果发现除了一般的浮选条件以外 ,废纸浆中的表面活性剂和来自废纸的表面活性物质与浮选损失有着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浮选柱脱墨过程的浮选速率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化学反应速率方程,结合浮选动力学相关研究,推导出涉及二个常数的实验室浮选柱对100%ONP以脱墨效率为参数的浮选脱墨过程的浮选速率机理模型,定义了广义浮选速率常数.利用实验室浮选柱进行浮选脱墨,综合浮选时间、实际脱墨效率,验证了理论实验模型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9.
水性油墨废纸浮选过程气泡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不同表面活性剂的起泡能力、泡洙稳定性以及水性油墨废纸浮选脱墨过程中产生的气泡的直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80浮选效果较好,浮选后浆料白度和有效残余油墨浓度分别为53.1%和566.5mg/kg;表而活性剂起泡能力与泡沫稳定性测定结果表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的效果最好,非离了表面活性剂AEO-7次之,非离子表而活性剂Tween80效果最差;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产生气泡的平均直径为0.33 mm,且其直径分布范围较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EO-7产生气泡的平均直径为0.61 mm,气泡平均直径的分布范围较宽.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80产生气泡的平均直径为0.47 mm,平均直径集中分布于0.4 mm左右,且呈较好的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