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医临床工作最重要的是辨证,医家对同一病人辨证结果取得一致的认识非常困难,原因是中医辨证方法多样,且从未建立完整统一的诊断标准,各自在行医过程中体验、习惯及心悟不同,且从师医门不同,因而难以统一,经验难以继承,治疗结果难以评估,如何更好的推动中医药的发展,又如何推行科研。  相似文献   

2.
宋金元时期轻灸重针转折因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针灸》2009,29(9):759
研究宋金元时期由重灸向重针转折的因素.从疾病谱变化、灸法局限与弊端、中药与手术治法增多、经络腧穴理论完善等剖析灸法衰落原因.宋金元时期中医病机理论与辨证论治取得重大突破,经络腧穴理论进一步完善,方剂配伍更加灵活,中药与中成药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谱发生改变,热病盛行,外伤与骨折增多,灸法的局限与弊端等成为轻灸重针的重要转折因素.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宋(金)元时期癫痫效方组方选药演变过程及其配伍规律的探讨,认为该时期癫痫方的组方特点是以疏肝平肝熄风居多,同时又涌现出化痰熄风、清热泻火、安神开窍、活血化瘀类方剂,认识到痰、火、惊、瘀是癫痫的重要病机,对提高癫痫方的组方水平、增强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运用中医文献研究方法,分析阐述了宋金元时期中医饮食调护的发展与特点:重视食补食养、提倡食疗食治、强调饮食避忌、讲究饮食有节、注重顺应四时。认为宋金元时期是中医饮食调护研究应用的重要时期,此期中医饮食调护已有了很大发展,为后世中医饮食护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宋金元时期方剂学发展特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金元时期政府对中医学高度重视,组织编写《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神医普救方》、《圣济总录》等方书,成立校正医书局校勘出版方书,将太医局列为独立机构发展中医教育,"经方"崛起,《局方》盛行,民间方书大量涌现,基础理论与临床医学显著进步,重视方剂理论研究,对方剂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宋金元医学文献中治疗带下病的用药规律,为中药临床应用和新方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从宋金元医学著作中筛选涉及带下病的52部古籍,将其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组方规律研究,提取新方组合,总结其带下病的诊治规律。结果 纳入方剂262首,涉及306味中药,方剂多小而精简,以丸散剂为主;赤白带下病(54.2%)较多,其次为白色带下病(26.0%),其归经侧重不同,但总归肝脾肾三经,药性以温、寒、平,药味以辛、甘、苦居多,以补虚类药物为主;支持度≥27的中药药对组合为5对,无监督熵聚类分析得到13首新处方。结论 该研究通过数据分析后得出宋金元时期医学文献中记载的带下病病因多与虚、寒、热有关,病位多在肝、脾、肾三脏,核心药物以补血扶正的四物汤组成为基础,为后世临床治疗带下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传统中医文献研究方法,阐述宋金元时期的中医专科护理,药物护理、精神护理、生活护理和饮食护理的发展与特点,认为中医护理在当时仍未成为独立的专业,更未出现一部完整而系统的护理专著,但作为一门学科已很大发展,为后世形成中医护理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宋金元时期医学文献中治疗胎漏、胎动不安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整理宋金元时期医学文献中有关胎漏、胎动不安的处方397首,分别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通过软件中不同板块,挖掘此时期医学文献中治疗胎漏、胎动不安的用药规律。结果 对397首处方进行药物频次分析,前十味使用的药物分别是:当归、川芎、阿胶、人参、熟地黄、白芍、白术、艾叶、炙甘草、甘草;高频药物功效分析显示以“补血药、补气药、活血化瘀药”为主;四气分析显示以温、平性为主,其次为寒性;五味中以“甘、辛”为主,其次为苦;药物归经以“肝、脾经”为主,心、肾经次之;通过用药模式分析(支持度>15%,置信度为0.9),共有7味核心药物,分别是当归、白芍、川芎、熟地黄、艾叶、阿胶、人参;“规则分析”中置信度设为0.9,提取出4条药物组合规则。基于熵层次聚类分析的组方规律(相关度设为6,惩罚度设为2)得到5首新处方。结论 宋金元时期医家多认为本病病因归于“虚、瘀”,病位着重于“肝、脾”,其次为“肾、心”,核心用药以当归芍药散加减为主,养血补血的基础上,兼以活血化瘀,标本兼施,治病与安胎并举。  相似文献   

9.
气机升降理论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帝内经》奠定了气机升降理论的学术思想,《伤寒论》将升降理论思想贯穿于六经辨证,而对升降学说从理论阐发,当从金元诸家开始,其从不同角度进一步丰富了升降学说,如刘完素之玄府水火升降观、张从正之攻邪升降观、李杲之脾胃为升降枢纽观、朱丹溪之五脏气血升降观,均对后世气机升降理论学说阐发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内经》取象思维方式及其对后世医学认知方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世芹 《河南中医》2007,27(11):7-9
《周易》的取象思维方式对《内经》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主要表现为:①以取象思维方式为指导,形成了《内经》独特的理论建构体系;②取象思维方式贯穿于《内经》阴阳五行学说为中心的中医理论论证过程之中。《内经》取象思维理论建构体系的重要方法有援物比类、司外揣内、揆度奇恒等,其对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形成乃至后代医学认知方法的影响至深至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