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结合烷基烯酮二聚体(AKD)的疏水性与瓜尔胶的亲水性能,利用AKD的内酯基与瓜尔胶原粉上活性羟基发生酯化反应,得到了具有一定施胶度的新型表面施腔剂.将改性后的瓜尔胶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施胶液对纸张进行表面施胶,并测定了其施腔效果.讨论了瓜尔胶与AKD的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改性瓜尔胶进行表面施胶时的用量等对施胶效果的影响.同时用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FT-IR)和接触角仪(CA)等测量手段对其结构、性能和应用效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瓜尔胶原粉与AKD质量比为2∶1,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4h时,在瓜尔胶分子上成功接枝了烃基长链,改性瓜尔胶表面施胶用量为0.6%时,纸张的施胶度可以达到52 s.  相似文献   

2.
采用双氧水氧化降解制备了纳米改性羟丙基瓜尔胶,讨论了纳米改性羟丙基瓜尔胶对纸张表面施胶的效果.结果表明:双氧水用量为瓜尔胶质量的8.6%、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4h,制得的纳米改性羟丙基瓜尔胶质量分数为1%的水溶液黏度从2390 mPa·s降到3.47mPa·s.纳米改性羟丙基瓜尔胶对滤嘴棒原纸的表面施胶较佳工艺条件为:表面施胶温度50~60℃、瓜尔胶水溶液质量分数为5%~8%.  相似文献   

3.
采用烯基琥珀酸酐(ASA)对AKD专用淀粉在湿法条件下进行改性,在AKD专用淀粉上引入疏水基团,合成一种新型的淀粉表面施胶剂。探讨了反应过程中反应温度、反应物配比、反应时间、催化剂对施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55℃,AKD专用淀粉:ASA质量比=4:1,催化剂用量为AKD专用淀粉量的4.5%,反应时间2h,表面施胶时,施胶浓度为5%,施胶度可达72s。并利用红外光谱分析仪、接触角测定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ASA改性AKD专用淀粉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4.
对瓜尔胶进行氧化、接枝、交联等改性,制备了一种瓜尔胶改性粘合剂。探讨了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改性瓜尔胶粘合剂性能的影响,得到了黏度及剥离强力较好的粘合剂,用该粘合剂粘接织物,其剥离强力可达25.33 N,且黏度适中,便于施胶。  相似文献   

5.
张继颖 《国际造纸》2009,28(4):58-62
研究了用于纸张表面施胶的疏水改性季铵型淀粉的施胶性能。此类型的淀粉具有热敏性的特点,即冷却时在一定温度下发生胶凝和相分离,在室温条件下疏水淀粉不溶于水的特性增强了其施胶性能。施胶后挂面纸对水的接触角比未施胶纸明显增大。当施胶温度高于临界相分离温度时,挂面纸的接触角明显大于低温施胶纸张的接触角,且不受施胶液pH值的影响。在高温及施胶液pH值较低的条件下进行表面施胶后,挂面纸的吸水量减小,Cobb60值降低。防油纸经表面施胶后接触角减小,与施胶液pH值及施胶温度无关。由于防油纸本身具有疏水性,因此施胶前后的防油纸并无较大差异。但在施胶液pH值较低时对防油纸进行低温施胶,纸张的Cobb60值增大。同时研究了施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对纸张表面性质的影响。加入表面活性剂后,纸张的接触角减小。  相似文献   

6.
改性瓜尔胶是指在瓜尔胶原粉中引入功能基团的一类产品.该类产品能够有效地改进填料和细小纤维的留着,改善纸张的强度、透气度、表面性能等指标.改性瓜尔胶无毒副作用,适合特种纸的生产,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烟草用纸、装饰用纸等行业.  相似文献   

7.
低黏度瓜尔胶的制备及其增强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双氧水为氧化剂,对羟丙基瓜尔胶进行氧化降解,使其黏度从2390mPa·s降到10mPa·s以下。将降解后的瓜尔胶对滤嘴棒纸进行涂布,研究其增强性能,考察其对纸张抗张指数、裂断长、撕裂度、耐破度和耐折度的影响。得出低黏度瓜尔胶氧化降解的较佳工艺为:密封,过氧化氢用量为8.6%、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4h。选出效果较优的低黏度羟丙基瓜尔胶,研究涂布浓度和涂布温度对其增强性能的影响。最后将制备的低黏度瓜尔胶与改性淀粉对滤嘴棒纸的增强性能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为了改善瓜尔胶性能,拓宽其应用范围,对瓜尔胶进行交联改性。以瓜尔胶为原料、三氯氧磷为交联剂、 氢氧化钠为催化剂、乙醇为溶剂,对交联瓜尔胶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三氯氧磷用量 和pH值对交联瓜尔胶沉降积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瓜尔胶交联工艺参数。结果表明, 影响瓜尔胶交联主次顺序依次为:三氯氧磷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pH值。制备交联瓜尔胶的最佳工艺条件 为反应时间75 min、反应温度33 ℃、三氯氧磷用量1.2%、pH 11.5,此条件下沉降积为1.03 mL。  相似文献   

9.
利用苯乙烯和丙烯酸丁酯对从皮革废弃物中提取的胶原蛋白进行改性,得到一种改性胶原蛋白乳液,并将该乳液单独应用于瓦楞原纸的表面施胶。通过考察施胶后纸张的力学性能和抗水性,确定合成的最佳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当胶原蛋白与单体的质量比为1∶1.5,引发剂的用量为单体的3.5%,单体中苯乙烯和丙烯酸丁酯的比例为1∶1,反应时间为2h,此时纸张的力学性能和抗水性最好。将合成的改性胶原蛋白乳液与其他胶液复配,并考察施胶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分别利用硅酸钠、硅酸钠与淀粉复配进行纸张表面施胶,表面施胶体系中有机硅油用量控制为3%(相对于硅酸钠绝干质量);探讨了施胶量和施胶体系对纸张孔隙率、纸张平均孔径、表面平滑度、Cobb30值和表面接触角的影响;依据毛细管现象公式,探讨及分析了表面施胶纸张的防水机理;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分析了表面施胶纸张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硅酸钠-淀粉复配体系中,淀粉最佳用量为33%;随着表面施胶体系施胶量的增加,表面施胶纸张的孔隙率和平均孔径均下降;经硅酸钠和硅酸钠-淀粉复配表面施胶后,纸张的表面接触角较原纸大幅提高且硅酸钠-淀粉复配体系对纸张抗水性的改善效果优于硅酸钠。此外,研究还发现,纸张平均孔径的降低、表面接触角的增加及胶层在纸张表面的覆盖是硅酸盐及其复配体系表面施胶纸张产生抗水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纤维的表面性能及表面分析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纤维表面性能的重要性,并主要介绍了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原子力显微镜(AFM)、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LS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二次离子质谱(SIMS)等现代表面分析技术及其在制浆造纸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石英石板材     
This Mag. 《家具》2007,(3):58-59
石英石板材的主要材料是石英晶体,石英石板材中的石英晶体含量在94%,其余是合成树脂及微量的颜料。  相似文献   

13.
14.
坯革的松面或空松是影响成革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是皮革的表面填充.本文介绍了皮革的表面填充技术,探讨了在此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如材料的筛选、配伍、用量等,并详细介绍了一种切实可行的填充方法.  相似文献   

15.
坯革的松面或空松是影响成革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是皮革的表面填充。本文介绍了皮革的表面填充技术,探讨了在此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如材料的筛选、配伍、用量等,并详细介绍了一种切实可行的填充方法。  相似文献   

16.
江小雷 《国际造纸》2008,27(1):24-28
研究了表面施胶的各种参数,如线压、车速(压区停留时间)以及淀粉的固含量和温度等,测定了纸和纸板的各项强度性能和淀粉的渗透情况。结果表明,线压高达100kN/m时,通过改变运行速度使压区停留时间为原来的2倍,对淀粉渗透的影响比预期的小。但是很多强度性能与线压和压区停留时间的增加有直接关系,较完整的涂膜转移增加了淀粉的施涂量,造成了强度性能的差异,而线压和压区停留时间对淀粉的渗透值无显著影响。可根据中等压区负荷下对机械工程的要求来选择辊的直径和MSP装置的设计。本研究再次证实了淀粉的渗透可通过淀粉的黏度进行调整,但要注意流变学特性,淀粉的温度及固含量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黏度,这对淀粉渗透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评估乳杆菌表层蛋白对菌株特性的影响,该研究通过序列比对筛选出含slp基因的乳杆菌,之后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其中部分菌的slp基因表达情况进行鉴定,并测定了表层蛋白去除前后菌体生长的吸光度值、自聚集率、自成膜量、与致病菌共聚集率等特性。结果表明,4株嗜酸乳杆菌、30株卷曲乳杆菌、3株瑞士乳杆菌、30株鼠李糖乳杆菌都含有slp基因,经过SDS-PAGE鉴定了四种菌的部分菌株均表达表层蛋白,且其表层蛋白与菌株的特性密切相关。比如,在生长方面,瑞士乳杆菌去除表层蛋白前后生长能力差异很大,但氯化锂溶液和蛋白酶K两种溶液处理的吸光度值差距较小,差值仅在0.2以内;在与致病菌共聚集方面,大部分菌株在不同处理过程中没有较大差异,有趣的是,本身自聚能力弱的鼠李糖乳杆菌3-1表现出来的与致病菌极强的共聚能力,这株菌的在口腔方面的防龋潜力值得进一步探究。该研究丰富了人们对乳杆菌表层蛋白的了解,为深入探究表层蛋白的功能和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随着纸产品市场的景气度降低,采取节能降耗措施降低纸产品成本成为造纸企业关注的焦点。其中,烷基烯酮二聚体(AKD)施胶由浆内改至表面施胶,部分或全部取代浆内烯基琥珀酸酐(ASA)或AKD施胶就是重要措施之一,但由此产生的水解严重、与表面增白剂反应、施胶延时、降低纸板强度和假施胶等问题随之而来,造成施胶机上料系统脏、杂质多、压力筛压差频繁升高、密封刮刀堵塞、施胶辊局部断料、断纸多,纸机效率和成纸质量受到影响。该文结合应用实例论述了采用丙烯酸酯类表面施胶剂取代AKD表面施胶,协同浆内施胶一起解决成纸的吸水性,并能有效解决AKD表面施胶产生的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9.
表面施胶淀粉与合成表面施胶剂协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提高纸张抗水性为目的,应用静态接触角、纸张透气度和Cobb值评价淀粉和合成施胶剂的成膜性与抗水性,探讨了淀粉和合成施胶剂的协同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氧化淀粉B和合成施胶剂d的成膜性最好,其混合使用后能有效的提高纸张抗水性,并控制了生产成本;应用于不同原纸时,对含BCTMP原纸的抗水性提高不明显,却能显著改善白牛皮原纸的抗水性;尤其是应用于高强瓦楞原纸时,完全能够取代浆内施胶,其中Cobb值(60s)降低了85%、耐破指数提高了177%、环压指数提高了91%。  相似文献   

20.
对轻质碳酸钙(PCC)和重质碳酸钙(GCC)进行表面改性,通过测定沉降体积和吸油值,研究其与纤维的结合能力。结果表明:PCC经多元有机酸改性后,吸油值提高,沉降体积有所增大;多元醇作为造纸用改性剂比多元有机酸效果略好;经阳离子改性后,无论是PCC还是GCC,沉降体积的下降程度都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