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据悉.“嫦娥二号”卫星将试验软着陆技术.专家称这意味着我国将在探月一期工程中提前进行落月  相似文献   

2.
3.
载人登月软着陆中手动控制制导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载人登月软着陆的接近段和着陆段,研究手动控制重新选址方案。首先引入了载人登月阶段划分,建立了登月舱动力学模型,然后对电视制导和舷窗制导2种手动控制选址方案进行了比较。电视制导方案中,宇航员能够直接在视场内选择新的着月点,并由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对目标的制导;传统的舷窗制导要求宇航员全程参与控制,主要约束包括手动控制的延迟以及舷窗的视线范围,并且每次手动调节量有限。对2种制导方案的仿真结果表明,电视制导由于不受视线角约束,着月点可调整范围大于舷窗制导。同时电视制导对姿态机动的要求更高。并且宇航员重新选址操作进行得越早,着月点可调整范围越大。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深空软着陆的一般方式和过程,描述了软着陆制导控制的总体方案。以燃耗最省为性能指标,分析推导了一种用于软着陆动力下降段的多项式制导控制律。以安全可靠为基本要求,分析推导了用于最终着陆段的重力转弯着陆方法。最后通过仿真证明了此模型是合理可行的,且方法简单。  相似文献   

5.
由北京卫星制造厂采用“嫦娥三号”热控系统技术制造的“神舟北极”高效集成冷冻站及其节能信息化服务平台产品在北京地铁9号线等线路上成功应用,实现了该厂产品在轨道交通领域的软着陆,也成为航天高科技服务百姓生活的又一范例。  相似文献   

6.
针对软着陆过程中自主选取安全着陆点的需要,研究了探测器机动能力的评估方法.首先根据软着陆制导律,建立加速度模型积分结果与剩余燃料可生成速度增量之间的数学关系,推导出探测器机动能力的数值计算方法;其次,将软着陆过程中抵消重力作用与位置机动看作两个独立的过程,并假设位置机动过程为理想两脉冲机动,推导出解析的软着陆机动能力表达式;最后,通过数值仿真表明两种分析方法能够得到相近的结果,解析的机动能力分析方法可以实时的对探测器可能着陆区域进行预测,能够为探测器自主的选定着陆点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就业问题既是关系学生本人成才发展的个人问题,也是关系着高校发展和国计民生的社会大问题。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只有不断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提升同学们的就业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帮助同学们化解就业危机,实现大学生就业的软着陆。  相似文献   

8.
10月24日2时00分,我国自主研制的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准确进入近地点高度为209千米、远地点高度41.3万千米的地月转移轨道。我国探月工程首次再入返回飞行试验首战告捷。  相似文献   

9.
一种行星软着陆地形风险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融合的行星软着陆地形风险评估方法.首先,对着陆导航相机采集的地形灰度图像和激光雷达采集的地形高程数据分别进行地形特征提取;其次,建立着陆区地形的模糊变量和隶属函数,利用模糊推理工具,完成相应的局部特征风险评估;最后,利用基于加权均值的决策级融合算法,完成最后的地形风险评估,给出着陆点分布.对三维数字地...  相似文献   

10.
专家认为.由嫦娥一号拍摄的中国第一张全月球影像图是目前世界已公布的各种月球影像图中最完整、清晰度最高、层次最分明、位置最精确的一张全月球影像图。在中国探月工程一期圆满成功的同时.中国探月工程二期也已启动.其中嫦娥二号卫星将于2011年底前发射.用来试验验证探月二期工程轨道、测控和软着陆等相关的五个方面的关键技术.以降低探月二期工程的技术风险。  相似文献   

11.
针对空间自主临近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飞行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空间矢量的防碰撞和防羽流污染安全轨迹控制策略。首先定义了安全域和安全角的概念;然后,确定了防碰撞和防羽流污染的控制参量,提出了防碰撞和防羽流污染的判断原则;最后,提出了综合考虑防碰撞和防羽流污染的安全轨迹控制策略。仿真计算表明,提出的防碰撞和防羽流污染的控制参量、判断原则和安全轨迹控制策略能够实现航天器自主临近操作的安全飞行。  相似文献   

12.
生物柴油生产过程具有小批量、多品种特性,使得模型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机理建模对生物柴油生产过程仿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鉴于生物柴油生产过程中存在高度的非线性、多变量耦合性、条件约束性等诸多问题,采用模型预测算法作为控制策略.实验结果表明:合理的模型预测控制器设计能有效地提升酯交换器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转矩控制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电动助力转向控制系统的综合控制策略进行了理论分析,依据控制时机选择控制模式来确定目标转矩,从而实现转向控制.为改善汽车转向轻便性和路感,设计了在无角度传感器的情况下以转向盘转矩为控制目标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在分析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Simulink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仿真模型,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在改善转向轻便性和路感的同时,控制性能不受系统参数变化的影响,具有稳定的转向盘转矩特性;目标转矩的控制采用PID调节器,应用力矩传感器检测转矩和电机作用转矩来估算转向盘角度,不同的转向盘角度采用不同的助力比,更符合驾驶员的驾驶习惯,使转矩调节更平稳.  相似文献   

14.
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对混合动力汽车布置型式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对混合动力汽车研究中基于规则的稳态能量管理策略、模糊优化控制策略、瞬时优化控制策略和全局优化控制策略等主要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指出了未来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小型固定翼无人机地面滑跑控制

高九州1,2,贾宏光1

(1.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中国科学院大学)

创新点说明:

本文建立了无人机地面滑跑过程中的起落架机轮模型,并将系统非线性模型解耦为横向运动和纵向运动,重点研究了横向滑跑运动的航向和偏距的纠偏控制。

根据滑跑过程中横向运动的模型特征,提出了自适应内模控制算法,将该算法用于横向滑跑控制,非线性系统仿真给出滑跑纠偏控制的策略,半物理试验验证全系统工作的协调性和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研究目的:

解决固定翼无人机滑跑起降过程引起航向和偏距过大的问题,放宽了滑跑起降对跑道宽度的要求,降低了因横向侧偏过大引起起降事故的概率。

研究方法:

(1)建立起落架机轮模型;

(2)非线性模型解耦,提取滑跑空速、侧滑角和航向角为状态变量,建立滑跑过程横向运动的线性模型;

(3)以自适应和内模控制理论为基础,针对被控模型的特点,提出自适应内模控制算法;

(4)非线性系统仿真给出滑跑纠偏控制的策略,半物理试验验证全系统工作的协调性和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结果:

(1)横向滑跑纠偏控制策略是空速小于20m/s时采用前轮进行纠偏,空速大于20m/s时采用方向舵进行纠偏控制;

(2)纵向控制策略,当空速小于33.33m/s时,通过升降舵保持前后轮压力比,当空速大于120m/s时,通过升降舵使无人机瞬间增大俯仰角,达到离地起飞的目的。

(3)在航向偏差10°,偏距2m的条件下或横向风场8m/s的条件下,控制系统横向纠偏控制效果明显,并经半物理试验验证了全系统工作的协调性与控制系统有效性。

结论:

所设计的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通过半物理试验验证了全机系统工作的协调性,为进一步飞行试验奠定了理论基础,所设计的控制算法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关键词:地面滑跑,起落架机轮模型,自适应内模控制,控制策略,半物理试验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基于跟踪负荷电流、根据负荷电流的变化对补偿电流的参考值进行修正的控制新策略.该算法在Matlab7.0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可行,且无功补偿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动力学数学模型,分析了比例控制策略和比例微分控制策略的不同控制效果,研究了比例控制系数和微分控制系数对控制效果的影响,为PD控制器的设计提供了依据.将设计中的力帆7130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结构参数带入模型.仿真结果显示电机助力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含分布式电源的微电网及其对配电网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微电网的主从控制策略方法。该方法可以实现对微电网的电压与功率的平滑控制。主从控制应用于孤岛和并网运行的微电网,通过改进下垂控制和PQ控制结合的方法,提出了基于电压外环、电流内环和功率环等的反馈控制器。该控制器应用于微电网在孤岛模式、并网模式与两种模式之间的切换过程。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分析了微电网运行中各分布式电源的功率、电压和频率的变化规律。仿真结果表明了微电网中分布式电源主从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简述了快速路网导行控制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以可变信息标志(VMS)为诱导手段的快速路网导行控制方法.导行控制以经典的METANET模型作为快速路交通网络模型,采用非线性最优控制方法进行控制问题的建模,采用遗传算法求解优化问题.仿真算例显示了导行控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