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江庆 《抗感染药学》2019,16(10):1798-1801
目的:评价盐酸氨溴索辅助哌拉西林-舒巴坦对2型糖尿病患者伴肺部感染的疗效及其对肺功能与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并肺部感染患者100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即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干扰素-γ(INF-γ)及肺功能指标即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IL-4、IL-6、IL-8、INF-γ、FVC、FEV1和FEV1/FVC水平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IL-4、IL-6、IL-8、INF-γ水平测得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而FVC、FEV1和FEV1/FVC水平测得值均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IL-4、IL-6、IL-8、INF-γ水平测得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FVC、FEV1和FEV1/FVC水平测得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盐酸氨溴索辅助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2型糖尿病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改善了其炎性因子和肺功能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2.
周冰燕 《抗感染药学》2019,16(10):1796-1798
目的:评价布地奈德辅助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急性感染性肺炎患儿的疗效及其对肺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7月间诊治的急性感染性肺炎患儿101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51)和对照组(n=50);对照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与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即第1秒最大呼气容积(FEV1)、第1秒最大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和最大呼气峰流量(PEF),以及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的FEV1、FEV1/FVC、PEF、IL-2、IL-6和TNF-α水平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FEV1、FEV1/FVC和PEF水平测得值均高于治疗前(P<0.05),IL-2、IL-6和TNF-α水平测得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FEV1、FEV1/FVC和PEF水平测得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IL-2、IL-6和TNF-α水平测得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布地奈德辅助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急性感染性肺炎患儿的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改善了其肺功能指标以及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3.
曾利强  薛磊 《抗感染药学》2019,16(5):849-852
目的:探究盐酸氨溴索与阿奇霉素联用对小儿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间收治的小儿肺炎患者87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和治疗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用阿奇霉素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咳嗽、肺部啰音、体温)复常时间的差异,以及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以及IL-23)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肺功能各指标(FEV1/FVC、MVV)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咳嗽、肺部啰音、体温)复常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血清TNF-α、IL-6以及IL-23水平测得值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肺功能指标(FEV1/FVC、MVV)水平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TNF-α、IL-6以及IL-23水平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盐酸氨溴索与阿奇霉素联用治疗小儿肺炎患者的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提高了肺功能,改善了炎症因子水平,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李世平 《抗感染药学》2020,17(2):283-285
目的:探究盐酸氨溴索配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以下简称AECOPD)伴肺部感染患者的肺功能及炎症因子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间收治的AECOPD伴肺部感染患者300例资料,将其根据用药不同分为单用组和联用组,每组150例;单用组患者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治疗,联用组患者给予盐酸氨溴索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方案治疗前后肺功能各指标及炎症各因子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联用组患者呼气峰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高于单用组(P<0.05),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测得值低于单用组(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配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用于治疗AECOPD伴肺部感染患者,有效改善了其炎症因子水平,提高了肺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和祛痰止咳平喘等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盐酸氨溴索。比较2组患者主要症状、体征缓解时间、治疗前后CPIS、APACHEⅡ评分、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比值、血清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主要症状、体征、咳嗽咳痰、肺部啰音、胸闷气短改善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FVC、FEV1及FEV1/FVC比值均高于对照组,CPIS、APACHEⅡ评分、血清IL-6、TNF-α和IFN-γ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盐酸氨溴索可快速缓解症状,降低肺部感染评分,改善肺功能和炎性因子指标,治疗COPD合并肺部感染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抗感染药学》2017,(8):1589-1591
目的:评价孟鲁司特钠与布地奈德气雾剂联用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6岁以上小儿CVA患者60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雾化吸入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如1 s用力呼气量(FEV1)、呼气峰流速(PEF)与用力肺活量(FVC)测得值以及炎症因子,如血清免疫球蛋白E(Ig E)、白细胞介素-4(IL-4)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为63.33%(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PEF、FEV1与FVC)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EF、FEV_1与FVC测得值均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PEF、FEV1与FVC测得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Ig E、IL-4与TNF-α)水平测得值经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g E、IL-4与TNF-α水平测得值均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Ig E、IL-4与TNF-α水平测得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与布地奈德气雾剂雾化吸入联用治疗小儿CVA患者的临床疗效较确切,有效地改善其各项肺功能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7.
熊会平 《抗感染药学》2019,16(5):916-919
目的:探究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联用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间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02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联用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联用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加用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如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肺功能指标(FVC、FEV1、PEF)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IL-1、L-6、TNF-α水平测得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联用组患者治疗后IL-1、L-6、TNF-α水平测得值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和呼气风流速(PEF)均高于治疗前(P<0.05),联用组患者治疗后FVC、FEV1、PEF水平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联用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联用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有效降低了其炎症因子水平,改善了肺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乌司他丁与比阿培南联用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肺功能指标与炎症因子水平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1月期间医院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76例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联合组(每组38例);参照组患者给予比阿培南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即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峰流速(PEF)和最大呼气压(PEmax),以及炎症因子即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FEV1、FVC、PEF、PEmax、CRP、TNF-α和IL-6水平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的FEV1、FVC、PEF、PEmax水平测得值均高于治疗前(P<0.05),血清CRP、TNF-α和IL-6水平测得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患者的FEV1、FVC、PEF、PEmax水平测得值均高于参照组(P<0.05),血清CRP、TNF-α和IL-6水平测得值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采用乌司他丁与比阿培南联用治疗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改善了其肺功能指标与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9.
张宏伟 《抗感染药学》2019,16(3):532-534
目的:评价咳嗽痰喘丸与氨溴索注射液配合左氧氟沙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期间收治的COPD患者合并肺部感染60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氨溴索注射液与左氧氟沙星片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咳嗽痰喘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即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F)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临床症状(咳嗽咳痰、胸闷气短和呼吸困难)复常时间,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FEV1、FVC和MMF水平测得值均大于对照组(P<0.05),咳嗽咳痰、胸闷气短和呼吸困难等症状改善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咳嗽痰喘丸与氨溴索注射液及其左氧氟沙星联用治疗COPD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改善了其肺功能指标和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张立敏  田园 《抗感染药学》2019,16(8):1384-1386
目的:评价哌拉西林-舒巴坦与盐酸氨溴索联用治疗心力衰竭患者伴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间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伴肺部感染98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肺功能(FVC、FEV1、FEV/FVC)水平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1 d后,观察组患者FVC、FEV1、FEV/FVC水平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哌拉西林-舒巴坦与盐酸氨溴索联用治疗心力衰竭患者伴肺部感染的疗效优于单用哌拉西林-舒巴坦,有效改善了肺功能,用药的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盐酸氨溴索加盐酸丙卡特罗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小儿肺炎患儿,采用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加盐酸丙卡特罗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的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为(8.19±1.21)d,短于对照组的(10.21±2.56)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TNF-α、hs-CRP、IL-6、FEV1、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TNF-α、hs-CRP、IL-6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FEV1、FVC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患儿的TNF-α、hs-CRP、IL-6均低于对照组,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7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药物联合盐酸氨溴索加盐酸丙卡特罗对于小儿肺炎的治疗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2.
何瑜  张书场  王娇 《抗感染药学》2019,16(2):294-295
目的:探究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对哮喘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疗效及其对肺功能的改善及细菌清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4月间收治的哮喘并发肺部感染患者96例资料,依据用药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细菌清除率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肺功能各指标(FEV1、FEV1/FVC)和最高呼气峰流速值/预计值(PEF/pred%)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各指标(PEF/pred、FEV1、FEV1/FVC水平测得值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患者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用药后细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与左氧氟沙星联用治疗哮喘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改善了其肺功能,提高了细菌清除率。  相似文献   

13.
陈晓宇 《抗感染药学》2019,16(2):310-312
目的:探究盐酸氨溴索配合抗菌药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及对肺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AE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78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抗生素和氨茶碱及低流量吸氧等基础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sCRP水平和肺功能各指标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血气各指标水平测得值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s-CRP水平测得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气各指标(SaO_2、PaO_2)水平测得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PaCO_2水平测得值低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各指标(FEV1/FVC、FEV1)水平测得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盐酸氨溴索配合抗菌药物治疗AECOPD患者的疗效较确切,有效预防了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改善了血气功能及肺功能各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14.
《抗感染药学》2018,(1):156-158
目的:评价哌拉西林-舒巴坦与盐酸氨溴索联用对2型糖尿病患者伴肺部感染的疗效及其对肺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0月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伴肺部感染患者108例资料,采用随机抽签分类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4例;参照组患者在降糖药治疗基础上给予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而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症状复常时间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肺功能各指标即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水平测得值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肺功能各指标(FEV_1、FVC、FEV_1/FVC)水平测得值优于参照组(P<0.05),临庆症状(体温、咳嗽咳痰)复常时间早于参照组(P<0.05)。结论:采用哌拉西林-舒巴坦与盐酸氨溴索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伴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稳定了血糖值,有效改善了肺功能。  相似文献   

15.
《抗感染药学》2019,(1):178-179
目的:探究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与左氧氟沙星联用对哮喘患者伴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肺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哮喘并发肺部感染患者90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肺功能各指标如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比值(FEV1/FVC)]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FEV1、FEV1/FVC水平测得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左氧氟沙星与注射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联用治疗哮喘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疗效果较为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肺功能各指标水平。  相似文献   

16.
《抗感染药学》2017,(7):1344-1346
目的:评价盐酸氨溴索片与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对老年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呼吸内科收治的COPD患者120例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吸氧、消炎、祛痰、镇咳等)的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肺功能各指标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为75.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EV1、FVC、FEV1/FVC各测得值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EV1、FVC、FEV1/FVC各测得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盐酸氨溴索片与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老年患者COPD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的疗效,有效改善了肺功能各指标,增加了肺部通气量,缓解了COPD患者呼吸困难和供氧不足的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哌拉西林/舒巴坦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2型糖尿病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38例2型糖尿病并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63例和对照组175例.对照组采用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观察组采用哌拉西林/舒巴坦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各项临床症状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1秒用力呼气容积/预期值(FEV1/预期值)、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CT、CRP明显降低,FEV1/FVC、FEV1/预期值显著升高,观察组PCT、CRP水平低于对照组,FEV1/FVC、FEV1/预期值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哌拉西林/舒巴坦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2型糖尿病并肺部感染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耿振川 《抗感染药学》2019,16(5):852-854
目的:探究头孢哌酮-舒巴坦与左氧氟沙星联用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伴有肺部感染的疗效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9年1月间收治的慢性心衰伴有肺部感染患者80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临床症状(体温、肺部啰音、咳嗽咳痰及X线胸片阴影)复常时间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PEF、FEV1、FEV1/FVC及FVC)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体温、肺部啰音、咳嗽咳痰及X线胸片阴影)复常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PEF、FEV1、FEV1/FVC及FVC指标水平测得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左氧氟沙星与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慢性心衰伴有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改善了其肺功能,加快了临床症状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儿童采取氨茶碱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对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儿均进行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氨溴索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氨溴索+氨茶碱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呼气峰流速(PEF)、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水平;临床症状(呼吸困难、喘息、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PEF、FVC、FEV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PEF、FVC、FEV1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呼吸困难消失时间(1.5±0.6)d、喘息消失时间(0.8±0.3)d、咳嗽消失时间(2.1±0.4)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4.1±0.4)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9±0.8)、(1.5±0.4)、(4.9±0.5)、(6.8±0.4)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茶碱可有效改善支气管哮喘儿童肺功能,且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王晓武 《抗感染药学》2019,16(12):2147-2149
目的:探究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与左氧氟沙星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伴肺部感染的疗效及其对病原菌清除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5月—2019年3月间收治的支气管哮喘伴肺部感染患者108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成单用组和联用组,每组54例;单用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基础对症治疗,联用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病原菌清除率差异,以及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如IL-6、TNF-α)和肺功能(如肺活量(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最大呼气流速(PEF))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联用组患者治疗后病原菌总清除率高于单用组(P<0.05);相较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水平测得值均下降,且联用组患者低于单用组(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肺功能(VC、FEV_1、PEF)均得到改善,且联用组患者优于单用组(P<0.05)。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与左氧氟沙星联用治疗能有效提高支气管哮喘伴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的清除率,改善了炎症反应,提高了其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