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大叶女贞、国槐、栾树等9种常见绿化苗木的播种繁殖进行研究,并对种子采取了活力测定、消毒、层积、苗后精心管理等措施,提高了苗木的播种成苗率。对红花槐、金枝柳等3种苗木进行嫁接繁殖研究。找出了影响以上12种苗木繁殖成活率的因素及提高苗木繁殖成活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枣粉外发生规律的调查,了解了成虫越冬场所,出蛰转移规律及在树冠中的分布动态,为综合除治提供了依据:即越冬期间树干刮皮并涂白,除灭越冬的成虫和若出;4月中旬涂胶环,阻止出蛰的成虫上树为害;5月底6月初、7月中旬和9月上中旬选用化学药剂喷雾,除灭树冠中的害虫。  相似文献   

3.
5月下旬以后,桃、李、杏等果实先后进入成熟采收。采收后的果树正值新梢生长和花芽分化时期,此期是果树生长的重要阶段,管理好来年果树丰产,管理差来年果树减产或绝收。桃、李、杏果树生长期的管理技术是:一、生长期修剪1.桃树的修剪。摘心:即对树冠上的骨干枝、内膛枝、背上直立生长的枝梢进行摘心,有助于培养开心形树体结构,加快果树花芽分化、促进饱满花芽形成。扭枝:对树冠上的直立旺枝从基部5—10厘米处进行扭梢,有助于缓和树势旺长,促进生长饱满花芽。疏枝:对树冠内过密的已木质化的徒长枝梢或纤细梢、过密的副梢、病虫为害梢进行疏除…  相似文献   

4.
余旭 《安徽林业》2007,(4):31-31
杨梅种植后的管理是否得当,与丰产优质有着密切的关系。现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就其营林管理技术介绍如下。一、整形修剪杨梅生长特别旺盛,营养物质大量消耗于枝条生长,为平衡树势,调节养分供应,缩小大小年幅度,必须整形修剪。1.矮化整形。为控制树冠生长高度,促进树冠横向发展,应疏除直立的中心干,配合拉枝、撑枝等技术,使树冠呈开心形。主  相似文献   

5.
红花槐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红花槐离体培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红花槐离体培养不需要较高质量浓度的矿质营养,使用1/2MS基本培养基较好。对试管苗增殖最佳配方为1/2MS BA1.5mg/L NAA0.1mg/L;高生长最佳配方为1/2MS BA0.5rag/L NAA0.2mg/L;培养最适温度28℃,光照强度3000lx,每日光照16h;在1/2MS IBA0.5mg/L条件下,生根处理7-10d,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6.
本文重点论述了树冠体积在赤松毛虫防治管理中的作用。根据冠幅、冠高确定树冠体积,从幼虫期食叶总量3323.17 cm得出树体最大载虫量,通过回归方程(?)(载虫量)=2.1016+27.1957x(树冠体积)可找出不同树冠体积对赤松毛虫的允许发生量。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高接板栗的除萌时间和除萌次数及高接后解绑时间试验表明,高接后20d左右进行一次除萌较为合理,除萌次数以6次为宜,解绑时间以高接当年6月中旬为好,采用摘心,抹芽,除雄等措施可促进板栗形成合理树冠和提早投产。  相似文献   

8.
厚朴萌条对植株地上部分总生物量、鲜叶重影响不明显,但萌芽条分散养分水分,严重影响主干胸径生长、树冠生长,对主干的树高生长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要防止萌条发生,发生萌条后,要及时“除早、除小、除了”  相似文献   

9.
桃树在幼年和初果期,树冠上部很容易出现强旺枝组,冬季修剪时如果将这些枝组从基部疏除,不但容易造成内膛空虚,还容易刺激伤口附近隐芽的萌发,形成待长枝.若仅疏除强梢,因生长势过强,又处于强势部位,多不易控制,  相似文献   

10.
吴辑 《湖南林业》2002,(8):23-23
1.割若植株营养生长过盛,应在果树主枝或副枝上环割1~2圈,深至韧皮部与木质部交界处,不得损伤木质部这样,叶片制造的营养物质就不再往下输送,全部积累在切口上端,促进其开花结果。2.剪有的果树不结果是因树冠内枝条紊乱,内膛通风不良,细弱枝、枯死枝多造成的,必须剪除树冠外围上部的部分强梢,疏除一些下垂枝、重叠枝、荫蔽枝和细弱枝,截短树冠内膛的徒长枝。通过修剪,使树冠得到充足的阳光,促使有效枝梢积累营养物质,从而为结果创造条件。3.断结合深耕改土,沿着树冠垂直线下挖1条深60~70厘米、宽35~40厘米的环沟,切断土壤下…  相似文献   

11.
种子林(园)除应加强水肥管理外,还必须加强整形修剪、矮化树冠等树体管理,借以改善树冠结构,调节母树营养和结实状况。否则任其自然生长,将会造成树形混乱,通风透光不良,有碍着花结实。目前,在国内有关这方面报道不多,尚无成功经验,在国外虽有些报道,但亦无成熟标准可供遵循。为此我们在种子林经营管理过程中,对移植后4—5年,树令8—20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海岸多变环境条件下不同树种的生长发育潜能和适应能力,为海岸防护林建设的树种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烟台海岸防护林带的主要树种柽柳、黑松、龙柏、白蜡、廊坊杨、红花槐、刺槐和紫穗槐为研究对象,以热值测定、元素分析和生物量建成成本计算为基本方法,对各树种的能量利用策略和生长、适应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试验的8个树种中,叶片碳含量以黑松最高、柽柳最低,灰分含量则以黑松最低、柽柳最高,其他树种居两者之间,叶片氮含量和比叶面积以黑松和龙柏最低,其他树种较高,总体表现为阔叶树种高于鳞针叶树种;去灰分热值大致分为3个层次:紫穗槐、刺槐、红花槐、黑松和龙柏较高,白蜡和廊坊杨较低,柽柳最低;叶片单位面积建成成本表现为红花槐<紫穗槐<刺槐<白蜡<廊坊杨<柽柳<黑松<龙柏;相关性分析显示,去灰分热值与叶片碳含量极显著正相关、与灰分含量极显著负相关(P <0.01),叶片单位质量建成成本和单位面积建成成本均与去灰分热值和叶片碳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与灰分含量显著负相关(P <0.05),单位面积建成成本还与叶片氮含量和比叶面积极显著负相关(P<0.01);单位生物量中含碳化合物比例越高的植物,其能量利用效率越低、构建生物体的成本就越高,而单位生物量中灰分含量越高的植物,其能量利用效率也越高、构建生物体的成本则越低;叶片氮含量高有利于叶片的扩展,降低构建单位面积叶片的能量成本。【结论】本试验中8个树种的生长竞争力表现为红花槐>紫穗槐>刺槐>白蜡>廊坊杨>柽柳>黑松>龙柏;对海岸环境适应能力则以柽柳最强,黑松和龙柏次之,白蜡和廊坊杨第3,红花槐、紫穗槐和刺槐最低;海岸防护林的树种配置应以柽柳作为前沿植物,龙柏和黑松在柽柳之后,廊坊杨和白蜡居第3层,刺槐、紫穗槐和红花槐则可以种植在防护林的后部。  相似文献   

13.
1春季跟雷烧除技术的科学依据 所谓的春季跟雪烧除技术,就是在由春季融雪开始到林内和山阴坡地表积雪尚未融化之前这段时间内,在不打防火隔离线的条件下,以林内积雪为依托,对林外地表可燃物进行大面积计划烧除,以保证一旦发生火情后便于扑救。其依据是:由于树冠(树于)  相似文献   

14.
提高大树移栽成活率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影响大树移栽成活率的主要因素,并从起苗运输、树冠修剪、生长素使用、栽植环境消毒、移栽季节选择以及移栽后水分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大树移栽成活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青梅幼年树的管理,主要是促进树体的速生快长,迅速扩大树冠,培养良好的树形,为早结果、早丰产打好基础。因此,青梅幼苗定植后,在管理技术上应做好以下几点: 1.整枝定形,建立良好树冠。从幼年树开始进行合理整枝,可以培养矮化、自然开心形树冠。一般主干高20~25厘米,留3条主枝,每条主枝留2条副主枝,形成树冠骨架。以后每次分枝留20~25厘米进行摘顶或短截,促使次生分枝抽发。树冠中心保持空虚,徒长权应及时除去。如次年结果投产的,下丰年应停止短  相似文献   

16.
低产茶园改造,是一项较复杂的工作。实践证明,从茶树、土壤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同时进行综合改造,效果更好。实施常现改造措施1.更新树冠更新树冠常用的技术措施是修剪。南修剪主要用来抑制茶树顶端生长优势,更新树冠上局部出现的细弱分校,是常年生产性栽培技术措施。而深修剪、重修剪、台州、抽刈以及经修留养等方式,则是更新改造低产茶树树冠的重要手段。深修剪:适宜于茶树树冠“鸡爪技”丛生,生产核细弱,育芽能力降低,新梢出现大量的单片和对夹叶,而茶树骨干技仍然生长比较旺盛的茶树。一般应剪去树冠顶部10-15厘米新梢。重修…  相似文献   

17.
在对碧桃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的基础上,开展整形修剪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整形修剪对碧桃树冠内枝条的组成、枝条的着花量、花期都有影响,通过抑上缓下、疏外缓内、缩前截后的综合修剪方法,能够改变树冠枝类比例,明显减少旺花枝的量,增加有效花枝的量,使花期延长;通过疏除上部旺枝和密挤大枝,回缩外围枝可以调整树冠的结构,使碧桃光秃带减少,观赏价值提高。  相似文献   

18.
计划烧除是指在既能将火限制在预定区域内,又可使该火产生资源管理所需要的火强度和蔓延速度的特定环境条件下,对自然或人工改变状态下的野生地可燃物进行控制性用火。烧除的目的在于科学地用火,以最小损失和合理费用实现最大收益。计划烧除可分为低强度计划烧除和高强度计划烧除。本文中低强度计划烧除,是指在不损害优势林木的树冠、树干或不造成其他重大火灾损失的情况下,烧除树冠下地面积累的可燃物、林缘的沟塘草甸、道路两侧的杂草以及一些荒地、茬地和牧场等,达到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和蔓延,防止病虫害发生以及其他生产性等目的。内蒙古地区低强度计划烧除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林木树冠形态对外界环境适应的可塑性机理。[方法]以小兴安岭地区的长白落叶松为研究对象,利用详细的树冠半径调查数据,研究长白落叶松的树冠偏冠现象,分析树冠偏冠与林木大小和竞争之间的关系。[结果]在单木水平上,不同林龄样地中林木的树冠变异系数的平均值均大于20%,大部分林木的树冠半径变异系数较大,只有不到1/5的林木的树冠半径变异系数小于15%。不同林龄样地中长白落叶松偏冠距离的平均值在0.35~0.51 m之间,各样地中林木偏冠距离的最大值均在1.2 m以上,其中成熟林中林木偏冠距离的最大值达到1.73 m。树冠的偏冠方向没有特定的方向偏向,是均匀分布的。在幼龄林中,林木的偏冠距离与胸径、冠长、平均树冠半径呈显著正相关,树冠偏冠距离随树木增大而增大。在中龄林和近熟林中,偏冠指数与胸径、树高和平均树冠半径呈显著负相关,与高径比呈显著正相关,树冠偏冠程度随树木增大而减小。在成熟林中,偏冠程度与林木大小的相关性不显著。在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中,树冠偏冠与竞争压力呈显著正相关,在成熟林中树冠偏冠与竞争压力的相关性不显著。基于树冠中心坐标计算的林分平均竞争指数均小于基于树干坐标计算的...  相似文献   

20.
秃杉遗传基因变异潜能显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秃杉遗传基因变异潜能显著王殿遴在进行秃杉引种栽培试验中,经常看到同一种源的种子繁殖的秃杉苗木。在一块林地上,采用统一的栽培管理技术,生长出来的秃杉单株幼树,出现一些相异的生态生物学特征,树冠、树枝、叶形、叶色都有明显差异。树冠有窄冠、宽冠、球形冠、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