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院前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6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救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急救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的院前急救效果。结果观察组从接诊到院前急救时间、接诊到接受专业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致残率、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采用急救护理路径,可明显缩短急救时间,减少致残率、病死率,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标准化院外急救流程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3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52例为观察组,2014年9月-2015年8月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52例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救治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标准化院外急救流程进行救治。比较两组患者救治反应速度、总耗时、住院天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院内外死亡率和急救成活率。结果:观察组的急救反应速度、总耗时、住院天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院内外死亡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急救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院外急救流程有效缩短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救治时间,减少或者死亡率,提高急救存活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内七科就诊的42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1例。给予对照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早期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起效时间,护理满意度,并记录两组肺水肿、脑水肿、肾功能不全以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以及起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水肿、脑水肿、肾功能不全以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4.76%(1/2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29%(3/21)(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急救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标准化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急诊危重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选择300例,并采用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1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抢救期间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而观察组患者在抢救期间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标准化急救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心肺复苏时间、生命体征判断时间、吸氧时间、静脉开放时间及气管插管时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均明显更短,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7.33%,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96.67%,两组均具有较高的抢救成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84.00%,P<0.05。结论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加强标准化急救护理能够在保证较高抢救成功率的同时缩短抢救时间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急诊时护理方法分为两组,以其中行传统护理的41例患者为对照组,以应用急救护理路径护理的41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急诊停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急救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无1例死亡,对照组4例死亡,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急救护理路径展开护理工作,可缩短急诊停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及急救时间,尽快缓解疼痛,对于降低病死率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在医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9月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选取94例作研究对象,并依据护理模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n=47)采取常规急救护理模式,研究组(n=47)应用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就两组患者的溶栓等待时间以及救治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研究组患者的平均溶栓时间是(57.67±10.73)min短于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溶栓时间(105.75±16.56)min(P <0.05);②干预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平均ESS(欧洲卒中量表)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干预后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平均ESS评分分别是(49.83±2.05)分、(43.89±3.89)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院内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救治效果有正性影响,可缩短患者溶栓等待时间,帮助患者在最佳"时间窗"中接受溶栓治疗,从而改善溶栓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系统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患者在急救时实施一般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急救时实施系统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救治情况、症状缓解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溶栓时间(22.53±8.24)h、急救时间(24.61±5.36)min、住院时间(5.36±2.08)d,各项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缓解症状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护理可以显著缓解急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患者的急救时间,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值得临床广泛实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成人脑卒中新急救流程构建的绿色通道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救中的应用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以2019年1月~8月在某院通过新急救流程收治的缺血脑卒中患者106例作为观察组,以2016年2月~11月通过旧急救流程收治的缺血脑卒中患者102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急诊入室时间、到达科室时间、急诊绿色通道救治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上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病情观察准确性、急救护理配合主动性、急救护理处置措施有效性、抢救医嘱执行准确及时性、护理抢救配合组织有序性、辅助检查标本采集送检及时性、抢救现场环境管理合理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应用新急救流程所构建的急诊绿色通道救治中有效的缩短了救治时间,提高了救治效果,改善了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进行急救和护理,观察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急救和护理,对两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急救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住院费用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探讨精细化护理在急危重症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急危重症老年患者78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在急救护理的过程中展开常规化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急救护理的时候实行精细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急救措施所花时间与抢救成功率.结果 急救护理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接诊时间、抢救室护理时间以及总急救时间都要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基本生命支持5 min内完成率与抢救成功率分别为87.2%、92.3%,对照组患者基本生命支持5 min内完成率与抢救成功率为56.4%、7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为急危重症老年患者实行急救护理的过程中,采用精细化护理模式,可以为患者迸一步抢救赢得时间,促使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生命支持,提高抢救成功率,精细化护理在老年急危重症患者急救护理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分析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改善急救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40例急救患者,应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接受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急救护理质量作研究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急救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5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救患者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可有效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提高急救效果,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护理满意率,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创伤性窒息的急救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创伤性窒息患者共124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6.8%(60/62);对照组患者总满意率为69.4%(43/62),两组间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创伤性窒息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同时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能够提升患者满意度,为患者争取宝贵抢救时间,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改良急救护理措施在食物中毒急救中的效果和优势。方法选择2011年至2014年间,本卫生院收治的110例食物中毒病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给予改良急救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实施抢救所用的时间显著缩短,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食物中毒事件中实施改良急救护理,能明显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急救链式护理管理流程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4年8月收治的122例急诊抢救患者,根据急救管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66)、对照组(n=56)。观察组采用急救链式护理管理流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抢救有效时间与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为89.39%,高于对照组的78.57%(P<0.05);观察组的抢救有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满意度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83.93%(P<0.05)。结论急救链式护理管理流程在基层医院抢救过程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提高抢救成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医药科学》2016,(15):126-128
目的探讨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管理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接收的符合标准的147例严重创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81例)和对照组(6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急救护理模式进行抢救,观察组实施无缝衔接一体化急救模式进行抢救。结果观察组急诊抢救时间、辅助检查时间、多科会诊时间、急诊到手术室时间以及有效救治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并发症、满意度等情况均显著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缝衔接一体化创伤急救模式是严重创伤患者急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的急救方法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64例骨盆合并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动脉栓塞方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外科常规治疗,并均给予外科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24 h输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骨盆骨折合并大出血患者动脉栓塞方法急救,并给予外科综合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抢救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提高溶栓治疗效果,分析精细化急救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共有60例患者被纳入此次研究,均是某院2019年8月~2020年10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护理干预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实验组(精细化急救护理)各30例,分析两组护理方式对急救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结果:两组救治时间、进出急诊室时间、溶栓开始时间、卧床时间相比均较短,且实验组溶栓成功率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转运成功率高,急救成功率高,抢救发生医疗争议率低(P0.05);两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方式满意度评价,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较高(P0.05)。结论:从预后角度来说,予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精细化急救护理,能缩短患者的溶栓治疗时间,提高溶栓效果,利于患者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精细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疗效。方法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6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急救护理中是否行精细化护理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未行精细化护理)与实验组(32例:行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急救成功率(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抢救护理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精细化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不同时间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本院诊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根据治疗时间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入选患者均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对照组发病后3~6h内进行溶栓治疗,观察组发病后3h内进行溶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7及14 d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7、14 d 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6.7% (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3h内采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分工定位抢救配合在急诊急救中的护理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未实施分工定位抢救配合护理的110例急救患者作为对照组,并选取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实施分工定位抢救配合护理的110例急救患者为观察组,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医患满意度等方面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4.55%,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81.82%,数据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医师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分工定位抢救配合在急诊急救中的护理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