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 《中国蔬菜》2013,1(13):20-21
瓜类种子性状遗传及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王敏等(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蔬菜》2013(14)种子性状与植物的生长发育、产品器官的产量和品质以及环境适应性等密切相关。探究种子性状遗传和发育调控机制对作物种质改良、提高产量与解决生物能源问题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种子性状研究在瓜类蔬菜作物上取得较快进展,本文综述了瓜类种子性状的遗传特性、发育调控机制及分子  相似文献   

2.
果形是瓜类和茄果类蔬菜作物重要的感官品质性状,也是种质资源分类和消费者感官评价的标准之一。果形是遗传机制复杂的数量性状,对其进行遗传研究相对较困难。本文对蔬菜作物果形的遗传研究方法、生长发育类型和主要蔬菜作物的果形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蔬菜作物的果形研究进行
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嫁接是防治瓜类作物土传病害的重要技术,目
前生产上常用南瓜作为嫁接用砧木,南瓜具有生长
旺盛、根系发达、吸肥能力强、抗病性好等优良特
性,因此,用南瓜砧木嫁接可使瓜类作物抗枯萎病、
耐低温、优化品质、增加产量。然而,近几年调查
发现,南瓜砧木的种子携带病原菌,引起的细菌性
果斑病发生普遍,严重影响了瓜类的种植,经济损
失严重。了解其发病规律,并采取相应的综合防治
措施,可有效地控制病原菌在嫁接过程中的传播,
降低瓜类嫁接作物细菌性果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蔓枯病(gummy stem blight)是近几年在瓜类蔬菜上发生和蔓延较快的一种病害,对生产造
成的损失日益严重。本文对瓜类蔓枯病的病原菌、发病规律及为害症状、抗病性鉴定技术、抗病资源、抗
性遗传规律、抗病基因分子生物学研究及防治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综述。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5.
植物果实发育调控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实的发育与成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果实大小、形状、颜色、品质、风味等都随着果实发
育和成熟而变化,并受一系列果实发育相关基因的影响和调控。研究植物果实发育调控的分子机理对于今
后提高果实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主要综述了拟南芥和番茄中果实发育与成熟相关基因的发掘
与相互作用,以及果实发育调控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为今后的果实发育研究和育种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
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利用SRAP 标记对111 份芥菜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并记载了其形态特征。从300 对SRAP 引物中筛选出21
对多态性明显、条带清晰、反应稳定的引物组合,共扩增出150 条条带,其中106 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70.67%。
SRAP 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11 份芥菜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38~0.89 之间,分为5 大类和若干亚类。对芥菜的叶片性状及根、
茎、叶、薹的发育状况等农艺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11 份芥菜材料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39~1.00 之间,分为4 大类和
若干亚类。这两种方法的聚类结果基本一致,表明SRAP 标记可以应用于芥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7.
对来自黑龙江省和吉林省不同地区的48 份分蘖洋葱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ISSR 标记及农
艺性状观测分析。从51 条ISSR 引物中筛选到13 条多态性高、扩增稳定、重复性好的引物,这13 条引
物共扩增出132 个位点,其中109 个多态位点;应用Nei-Li 相似系数法估算了48 份材料间的遗传相似系
数,结果表明,48 份分蘖洋葱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在0.59 ~ 0.94 之间。对分蘖洋葱的抽薹情况、幼叶
色、鳞茎色和单球质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48 份分蘖洋葱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在0.38 ~ 1.00 之间。
ISSR 标记和农艺性状分析均表明48 份分蘖洋葱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两种方法的聚类结果基本一致,聚
类结果与地理分布有明显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种子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处理是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经济有效的方法,使用生物、物理、化学因子和技术来保护种
子和作物,控制病虫为害,确保作物正常生长,达到优质高产。根据种子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各类种子
处理技术的差异,本文综述了各类种子处理技术的概念、原理、分类、特点及应用情况,为实际生产中进
行种子处理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蔬菜》2017,(3):82-82
<正>植物种子和器官大小是重要的农艺性状,种子和器官大小的调控也是重要的发育生物学问题。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云海研究组的前期工作表明,泛素受体蛋白DA1与2个E3泛素连接酶DA2和EOD1/BB直接互作,协同调控种子和器官大小。此外,DA1通过介导去泛素化酶UBP15/SOD2以及转录因子TCPs蛋白的降解调控种子和器官大小。但是,DA1与两个E3蛋白协同作用的机制以及DA1介导底物降解的机制仍不清楚。  相似文献   

10.
小麦、燕麦残茬对连作黄瓜生长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在瓜类连作土壤中掺入小麦、燕麦及其混合残茬(1∶1)对土壤酶活性
和黄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 种残茬处理均能显著提高瓜类连作土壤转化酶和中性磷酸酶活性,混合
残茬处理显著提高了瓜类连作土壤脱氢酶活性,燕麦残茬处理 显著提高了瓜类连作土壤脲酶活性。燕麦和
小麦残茬处理均显著提高了黄瓜的株高、茎粗及单株鲜质量,混合残茬处理对黄瓜生长影响不大。在连作
土壤中掺入小麦和燕麦残茬后能够起到改善连作土壤生态环境,缓解设施土壤连作障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10 份大白菜杂交种及其亲本为研究对象,基于NCBI 基因组数据库中EST 序列信息,应
用SSR 标记及高分辨 率溶解曲线技术筛选出用于大白菜杂交种纯度鉴 定的SNP 位点及复合 SSR 位 点,并
根据 高通量分子检测技术 种子纯度鉴定的需要 ,对单粒种子育苗条件、单株植株提取 状态、快速DNA
提取方法、复合PCR 体系的建立等关键 技术进行了摸索及优化。结果显示:经过48 h 破壳状态的单粒
种子,采用改良CTAB 法可于3 h 内得到较高质量的DNA;同时经7 d 达到苗期状态的单株叶片,采用
chexe-100 法亦可于40 min 内完成DNA 提取;筛选得到的SNP 位点可对6 份大白菜杂交种进行纯度鉴定,
复合SSR 位点可对10 份大白菜杂交种进行纯度鉴定。  相似文献   

12.
以08-15 西芹为试验材料,用农用磷酸二氢钾和硼钙宝混合配制叶面肥,在芹菜花期不同
阶段进行喷施处理。结果表明:二级花序开花期间叶面喷肥不仅可以提高芹菜种子产量,而且还能够增加
种子千粒重,增强发芽能力,从而有效提高种子质量;而等到三级花序开花末期至四级花序开花初期再喷
施叶面肥,虽然可以使种子产量有所提高,但千粒重、发芽力等种子质量指标却变差。在上述两个时期连
续两次喷肥,增产和提高种子质量的效果更佳,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后一时期喷肥容易碰损花枝,田间操
作不便利,如果确实需要在此时期喷肥,最好将制种田行间距加宽。  相似文献   

13.
海韭2 号是以小黄苗雄性不育无性系为母本,以平韭的优良株系J-95-42 为父本,经过有性
杂交,连续多代优株筛选,优系混合授粉等育种过程育成的深休眠韭菜新品种。植株分蘖能力强,叶色深绿,
平均叶宽0.8 cm,平均单株质量6.7 g,可溶性糖含量1.58%,VC 含量310 mg·kg-1,粗纤维含量0.89%,
北京地区年收割4~5 刀,年产量11 000 kg·(667m2-1 左右,适宜北京、河北和广东等地露地和早春保
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14.
甘甜糯3 号是以彩色糯玉米单交种(白糯J38×紫糯J40)作母本,用具有超甜和糯双纯合
基因的甜糯型自交系甜糯7 作父本选育的彩色糯玉米一代杂种,是目前国内新型的一个鲜食玉米类型。株
高232 cm,穗位高105 cm,抗倒伏,持绿性好,适应性广,品质优良,果穗锥形,一般每667 m2 产鲜果
穗1 100 kg 左右,出苗到鲜穗采收106 d(天)左右,适宜于西北春玉米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以正常土壤中的有机基质栽培为对照(CK),在含盐量分别为5‰(T1)、10‰(T2)、15‰
(T3)的土壤中,利用半隔离式有机基质栽培技术栽培番茄,研究了有机基质栽培条件下盐渍土中盐分的
迁移规律及对番茄的生理生化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T1、T2 和T3 处理的基质下部土壤中的Na+
含量大幅降低,番茄叶片中Na+含量、株高、茎粗、干物质积累量、叶片净光合速率和产量等指标与对照
相比无显著差异。表明在含盐量低于15‰的土壤中,盐分未对半隔离式有机基质栽培的番茄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将烟草TA29 花药绒毡层特异启动子驱动下的核糖核酸酶Barnase 基因,利用农杆菌介导的
方法导入渝丰榨菜幼苗下胚轴中,获得了彻底败育的雄性不育植株。细胞学观察结果显示:转基因芥菜植
株的花药绒毡层细胞提前降解,花粉母细胞退化,成熟花药中无正常花粉粒产生。转基因芥菜植株除了花
药瘦小、开花后无花粉散出、自交不能正常结籽外,还出现了花朵变小、雌蕊变短、种荚变短、结籽量下
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马铃薯/玉米套作体系不同行比对马铃薯商品性状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及筛选适宜与
玉米套作的马铃薯品种,以4 个不同类型马铃薯品种单作为对照,设置2∶2 和3∶2 两种马铃薯/玉米套
作 的行比,研究套作条件下马铃薯商品性和总产值的变化。结果表明:套作极显著降低了马铃薯单个商品
薯质量、单株商品薯数、单株商品薯质量、单株块茎质量、商品薯率和商品薯质量占总薯质量的比率(商
品薯≥ 50 g)。单株商品薯质量、单株块茎数量和单株块茎质量3∶2 行比套作极显著高于2∶2 行比套作,
单株商品薯数和商品薯率两种套作行比之间的差异随马铃薯品种而不同,单个商品薯质量和商品薯质量占
总薯质量的比率两种套作行比之间无显著差异。马铃薯生物产量(干质量和鲜质量)、块茎产量和商品薯
产量套作明显低于单作,2∶2 行比套作低于3∶2 行比套作。套作条件下费乌瑞它商品性较好,中薯5 号
商品性较差,鄂薯5 号、米拉中等。套作总产值的高低并不总与马铃薯的商品性成正向关系。套作总产值
高于单作玉米产值,但与单作马铃薯产值相比存在品种及套作行比间的差异。适合与玉米套作的品种与行
比依次为:费乌瑞它3∶2 行比、中薯5 号3∶2 行比、米拉3∶2 行比、费乌瑞它2∶2 行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