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从病理学角度探讨氮氧化物Tempol对紫外线所致豚鼠皮肤光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36只豚鼠随机分成非照射对照组、照射对照组、Tempol组,除非照射对照组外,其余两组接受紫外线照射共14周。结果:照射对照组豚鼠真皮胶原纤维及弹力纤维增粗、断裂、排列紊乱,同时其皮肤丙二醛含量明显高于非照射对照组和Tempol组(P均<0.01)。结论:Tempol对紫外线引起的皮肤光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三羟基苯乙烯多酚对紫外线皮肤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三羟基苯乙烯多酚抗紫外线皮肤损伤的作用.方法:实验前将12只豚鼠随机分为防护组(三羟基苯乙烯多酚组)和裸照组(对照组),用急性递增剂量的紫外线(UVB、UVA)照射两组豚鼠的皮肤,达到一定累积照射剂量后,将两组动物处死,测定其皮肤内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防护组豚鼠皮肤内MDA含量明显低于裸照组,SOD含量明显高于裸照组(P<0.05),裸照组豚鼠皮肤光老化现象明显.结论:三羟基苯乙烯多酚具有一定的防紫外线作用.  相似文献   

3.
莪术油对中波紫外线辐射致豚鼠皮肤损伤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莪术油对中波紫外线(ultraviolet B, UVB)所致豚鼠皮肤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UVB照射豚鼠皮肤,建立氧化损伤模型(照射30 d,累积28.38 J•cm-2)。实验观察皮肤红斑形成、粗糙程度等外观变化及HE常规染色后光镜下表皮厚度和真皮中成纤维细胞数量的变化。酶法检测皮肤匀浆上清液中过氧化氢酶(CAT)、谷 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 ①光镜下可见UVB照射组和基质空白组照射侧表皮增厚,成纤维细胞数量减少 ,而未照射侧未见此病理变化;莪术油治疗组照射侧未见表皮增厚,而成纤维细胞增多;但未照射侧未见此病理变化。②与正常组比较,UVB照射组和基质空白组照射侧皮肤中MDA含量明显增多,CAT、GSH-Px和SOD活性及T-AOC降低;莪术油治疗组照射侧MDA减少,CAT、GSH-Px、SOD 活性及T-AOC增加;各组未照射侧无明显改变。结论: 莪术油具有对UVB皮肤氧化损伤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抗氧化酶含量及清除体内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脂肪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ADSCs)在SD大鼠放射性皮肤损伤中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剂量为90 Gy的192Ir放射源,对SD大鼠左侧大腿内侧皮肤进行单次近距离照射,建立放射性皮肤损伤动物模型, 并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n=9)。照射后24 h,实验组大鼠照射处注射60 μL(5×105个)脂肪干细胞,对照组注 射等体积的PBS。每隔3~4 d观察大鼠照射处皮肤损伤及愈合情况。照射后第28天,处死所有SD大鼠,取照射处皮 肤组织,同时取未照射的正常组(n=9)相应部位的皮肤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比较3组皮肤组织中α-平滑肌 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表达情况;HE染色观察皮肤组织病理学表现。结果:SD大鼠在受照射后出 现III或IV度放射性皮肤损伤;实验组的创面评级明显低于对照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正常组皮肤组织中不 表达α-SMA,实验组较对照组皮肤组织中的α-SMA表达增强;实验组表皮厚度低于对照组,而血管密度明显增加(均 P<0.05)。 结论:192Ir放射剂量为90 Gy时可以导致大鼠皮肤损伤,而ADSCs可以减轻放射性皮肤损伤,并通过增加微 血管新生促进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对小鼠肠缺血再灌注后肠损伤的作用。方法:建立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为3组。A组:假手术组;B组:肠缺血再灌注组;C组:雷帕霉素3 mg/kg腹腔注射后肠缺血再灌注组。再灌注2 h后处死小鼠,测定血清中IL-6、TNF-α、MDA、GSH-Px;取出肠组织做石蜡切片后HE染色及凋亡检测。结果:术后B、C组血清中IL-6、TNF-α、MDA均增加,GSH-Px减少,肠组织凋亡细胞增多,病理学损伤加重且Chiu’s评分增高。其中C组的损伤程度低于B组(P<0. 05)。术后C组IL-6、TNF-α、MDA、GSH-Px、细胞凋亡及病理学指标均优于B组(P<0. 05)。结论:雷帕霉素可能通过抑制过度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减轻细胞凋亡,从而发挥对肠组织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皮外用异黄酮霜剂对紫外线照射所致皮肤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雄性ICR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2只):对照组小鼠裸露皮肤仅接受纯基质涂布;紫外光照(UV)组、2%异黄酮组和3%异黄酮组小鼠裸露皮肤分别涂布纯基质、含2%或3%异黄酮的药物预处理15 min后,再先后接受长波紫外线(UVA,1.55 J/cm2,18 min)和中波紫外线(UVB,0.95 J/cm2,11 min)照射,制作紫外照射损伤的皮肤模型;连续7d后,取被照射部位皮肤组织行H-E染色,观察小鼠皮肤形态学和组织学变化情况,并测定小鼠皮肤组织中炎症因子白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以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含量.结果 (1)UV组小鼠皮肤呈现红斑、结痂等改变,真皮层可见炎症细胞浸润,弹性纤维断裂;经2%或3%异黄酮预处理后,小鼠皮肤色泽均匀,镜下角质层无明显增厚,真皮层内胶原纤维排列较为整齐,无明显炎症细胞浸润.(2)与对照组小鼠相比,UV组小鼠皮肤组织中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均增加(P<0.05);给予异黄酮预处理能够减弱紫外线照射所致小鼠皮肤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含量的改变(P<0.05,P<0.01).(3)与对照组相比,UV组小鼠被照射皮肤组织中MDA含量增加(P<0.05),SOD和CAT含量均降低(P<0.05);给予对照异黄酮预处理能够减弱紫外线照射所致小鼠皮肤组织中MDA、SOD和CAT含量的改变(P<0.05,P<0.01).结论 异黄酮能够通过减轻小鼠皮肤组织脂质过氧化反应、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预防紫外线照射所致皮肤光老化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雌二醇和中波紫外线( UVB)辐射对豚鼠背部棕色皮肤中黑素代谢的影响,探讨雌激素及UVB在皮肤色素沉着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健康花色豚鼠,设立溶媒对照组、UVB照射组、雌二醇处理组和雌二醇预处理后UVB照射组(雌二醇+UVB组);雌二醇浓度设为3.67×10-5、3.67×10-4、3.67×10-3 mol/L;UVB 照射剂量统一为500 mJ/cm2。采用皮肤在体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简称皮肤CT)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等观察雌二醇和UVB对黑素小体合成及降解的影响。结果①一定浓度雌二醇可加深豚鼠皮肤色素沉着,且随着雌二醇浓度的递增,沉着程度逐渐加深(P<0.05)。② UVB照射组豚鼠皮肤色素沉着较未照射组明显增加(P<0.05)。③ UVB照射后豚鼠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中自噬体增加,而雌二醇处理后自噬体减少。结论雌二醇及UVB照射均可促进豚鼠皮肤色素沉着,其机制可能与促进黑素小体合成有关,黑素小体的降解异常也参与了豚鼠皮肤色素沉着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波紫外线(UVB)造成HaCaT细胞损伤的机制及硫酸锌能否拮抗UVB对细胞的损害作用,为开发预防UVB损伤的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HaCaT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UVB组、加锌(Zn)组和Zn+UVB组。对照组不施加任何处理因素;UVB组细胞进行UVB照射;Zn组只加入终浓度为50 μmol·L-1的硫酸锌;Zn+UVB组,加入硫酸锌24 h后,进行UVB照射。UVB照射时间为6 min,照射后24 h,收集各组细胞,用台盼蓝拒染法检测细胞存活率,TBA显色法检测细胞内丙二醛(MDA)水平,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各组细胞DNA的损伤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UVB组和Zn+UVB组HaCaT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UVB组比较,Zn+UVB组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P<0.05),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结果显示,UVB组和Zn+UVB组HaCaT细胞均出现彗星样拖尾现象。与对照组比较,UVB组和Zn+UVB组细胞尾部DNA尾距、Olive尾距显著增大(P<0.05);与UVB组比较,Zn+UVB组尾距、Olive尾
距显著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VB 能够导致HaCaT细胞存活率下降和MDA水平提高以及DNA损伤,而硫酸锌能够拮抗UVB对HaCaT细胞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人参、黄芩仿生化提取物,对中波紫外线(UVB)照射致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HaCaT)及小鼠皮肤损伤的保护作用进行研究,为中药抗辐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MTT法检测HaCaT细胞生存率,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细胞溶解液中及小鼠皮肤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细胞溶解液中及小鼠皮肤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结果参芩仿生化提取物能够显著提高UVB照射损伤细胞的活性,明显升高细胞溶解液及小鼠皮肤组织匀浆中SOD活力,降低MDA含量。结论参芩仿生化提取物对UVB辐射致HaCaT细胞和小鼠皮肤损伤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够有效的抵抗UVB所致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银杏内酯B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氧化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M199培养液培养贴壁细胞7 d后,采用流式细胞术筛选出EPCs。将EPCs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OxLDL损伤组(含0.05 mg/mL Ox-LDL)、银杏内酯B 0.05 mg/mL组、银杏内酯B 0.1 mg/mL组。干预24 h后,采用CCK8试剂盒测定观察EPCs的活力;取各组细胞裂解液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试剂盒进行SOD活力、MDA含量检测。结果:Ox-LDL损伤组OD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银杏内酯B各浓度组的细胞存活率比Ox-LDL损伤组高(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Ox-LDL损伤组的细胞裂解液SOD活力明显降低(P〈0.01),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银杏内酯B不同浓度组细胞裂解液SOD活力明显高于Ox-LDL损伤组(P〈0.01),而MDA含量较Ox-LDL损伤组明显降低(P〈0.01),两者均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P〈0.01)。结论:0.05 mg/mL浓度的Ox-LDL能诱导人外周血EPCs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氧化损伤有关。银杏内酯B对Ox-LDL诱导的EPCs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
骨碎补外用对实验性豚鼠白癜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骨碎补外用对实验性白癜风豚鼠模型的治疗作用,为中国药典增补其"外用消风祛斑"的功能提供药效学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过氧化氢化学脱色法制备实验性白癜风豚鼠模型,观察受试药物对豚鼠皮肤黑色素形成及血液中酪氨酸酶(TYR)、胆碱酯酶(CHE)和单胺氧化酶(MAO)的影响。[结果]骨碎补外用能够使实验性白癜风模型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与模型组相比,皮肤黑色素分布含量增加,血液中TYR活力增加、CHE活力增加、MAO活力降低。[结论]骨碎补外用对白癜风豚鼠模型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2.
消炎止痒喷雾剂毒理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消炎止痒喷雾剂的毒理学进行研究。方法:参照中药新药研究指导原则,采用最大给药剂量法对大白兔进行皮肤用药急性毒性和刺激性试验;以赋形剂为阴性对照,1%的2,4-二硝基氯苯丙酮溶液为阳性对照,对豚鼠进行皮肤过敏性试验。结果:大白兔未见死亡,皮毛光滑,食欲、排便正常,无急性毒性,对破损皮肤刺激极轻微,对完整皮肤无刺激。对豚鼠致敏性极轻微。结论:中药消炎止痒喷雾剂对大白兔和豚鼠皮肤无毒副作用,使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中药外敷对哮喘豚鼠板层小体及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将40只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中药外敷组、生理盐水组、地塞米松组;除正常组外,各组采用Hutson法造哮喘模型,治疗组用中药敷贴,生理盐水组予氯化钠溶液浸润纱布敷贴,地塞米松组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浸润纱布敷贴。2周后处死豚鼠,取肺组织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哮喘豚鼠肺泡的超微结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豚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磷脂成分的含量。结果:生理盐水组、地塞米松组豚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内板层小体脱颗粒、空泡化严重,与中药外敷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中药外敷组Pc、Pe含量高于生理盐水组和地塞米松组(P0.01);Pi含量高于正常组(P0.01),但低于生理盐水组、地塞米松组(P0.01);各组Ps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药外敷能减轻哮喘豚鼠气道炎症,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磷脂分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复制黄褐斑鼠模型,予熊果苷干预,观察其疗效并探讨可能机制。方法 将50 只SPF 级雌性 豚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以及熊果苷低、中、高剂量治疗组,每组10 只。除空白组外,其他组采用 肌内注射黄体酮法复制黄褐斑鼠模型,并在其皮肤局部分别外涂熊果苷软膏与氢醌霜,连续治疗30 d。末次给 药1 天后处死豚鼠并迅速提取涂药部位皮肤,测定酪氨酸、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 性,并对皮肤组织进行HE 染色以观察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 所有熊果苷治疗组用药处皮肤中酪氨酸、MDA 含量降低,SOD 活性升高,且以中剂量组最为突出;所有熊果苷治疗组用药处皮肤黑色素沉着面积缩小、着色 变浅,尤以中剂量组最为突出。结论 熊果苷对黄褐斑模型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皮肤局部组 织中SOD 酶活性,降低酪氨酸、MDA 的含量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龙胆泻肝汤、消风散、消风散去荆防方对豚鼠急性湿疹的疗效。方法:将7%、1%的2,4-二硝基氯苯(DNCB)-丙酮溶液间隔1周,分别涂抹于豚鼠背部去毛皮肤以复制豚鼠急性湿疹模型,口服灌胃给药,并设外用曲咪新乳膏组为药物对照组,据皮损局部的症状评分和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疗效评估。结果:龙胆泻肝汤组、消风散去荆防方组的症状评分和组织病理学改变均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龙胆泻肝汤组与外用曲咪新乳膏组无显著差异,消风散去荆防方组优于龙胆泻肝汤组与外用曲咪新乳膏组,消风散组与模型组无显著差异,但消风散组组间差异较大。结论:消风散去荆防方对豚鼠急性湿疹的疗效优于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汤与外用曲咪新乳膏疗效相当,消风散疗效不稳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探讨双唑泰阴道泡腾片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方法:检测家兔阴道和眼局部用药有无刺激性以及豚鼠皮肤用药的过敏性反应,同时用生理盐水对照。结果:家兔阴道和眼局部用药以及豚鼠皮肤给药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双唑泰阴道泡腾片对家兔阴道和眼局部刺激性试验为阴性,豚鼠皮肤过敏性试验阴性,提示临床应用具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商品猪饲料对人皮肤的致敏作用.方法 建立豚鼠斑贴试验模型,观察豚鼠局部的超敏反应情况,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受试部位组织病理的改变.结果 高浓度饲料组和低浓度饲料组局部出现超敏反应的阳性率分别为87.5%、80.0%;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高浓度饲料组豚鼠血清IFN-γ和IL-4水平显著升高(P <0.001),低浓度组豚鼠血清IFN-γ和IL-4水平也显著升高(P<0.01);病理检查见饲料组局部出现炎症细胞浸润.结论 商品猪饲料具有致敏作用,主要由Ⅰ型和Ⅳ型超敏反应引起.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豚鼠抗角蛋白自身抗体(anti-keratin au-toantibody,AK auto Ab)滴度的消长对豚鼠银屑病样皮炎转归的作用。方法 应用心得安乳剂涂抹豚鼠耳廓造成银屑病样皮炎,采用腹腔注射纯化的豚鼠AK auto Ab(高滴度组)、皮下植入自身皮片消耗AK auto Ab(低滴度组)以及不作处理(正常滴度组)作为对照,根据组织病理变化评价豚鼠血清AK auto Ab滴度消长对皮炎转归的影响。结果 AK atuo Ab高滴度组银屑病样皮炎的恢复速度明显于对照组,而低滴度组皮炎恢复最缓慢。结论 AK auto Ab具有促进豚鼠银屑病样皮炎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