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感应电动机(IM)动态负荷模型(IM_DLM)不足以描述综合负荷特性,因而不实用的问题,采用解 耦辨识的方法分析了综合负荷有功功率特性和无功功率特性所对应的IM_DLM的不同;提出了在IM_DLM中引入一个无功功率“静态补偿”(LSVC)项的新模型 (LSVC_IM_DLM),并对引入的LSVC项的物理机理进行了定性分析。通过比较河北于庄和广东郭塘2个变电站的不同类型负荷特性对IM_DLM和LSVC_IM_DLM的辨 识结果,表明LSVC_IM_DLM较符合综合负荷的物理机理,其模型参数分散性小,LSVC项系数能反映不同负荷类型的变化,是一种具有重要实用价值的机理 型动态负荷模型。  相似文献   

2.
在计及传输元件阻抗和负荷阻抗的条件下,从理论上推导了电动机综合负荷模型经过传输元件向高压侧折算的公式。该等值模型没有改变原来负荷模型的模型结构,只需对部分参数进行适当调整,即可等值描述接于高压母线的动态负荷特性。折算公式为电力负荷建模提供了理论基础,算例结果验证了折算公式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同时,从定性和定量2个角度,分析了折算前后参数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基于主导参数选择的参数实时辨识策略成为提升辨识效率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负荷辨识领域,综合负荷模型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这一模型中电动机参数的复杂性,已有文献的主导参数选取策略往往采用灵敏度仿真方法,然而,灵敏度分析依赖于基准参数、扰动形式以及运行状况,难以反映出参数之间的相互影响,也缺乏有效的理论依据,因此存在较大的局限性。针对综合负荷模型主导参数辨识问题,首先分析了其参数的独立性,推导了独立参数集和常规参数集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电动机参数的内在特性,对模型参数进行了合理的简化,提出了一种独立参数个数更少的简化模型,以进一步减少主导参数个数。相比已有文献,文中从机理上对综合负荷模型的主导参数选择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计及转子电磁暂态的三阶感应电动机负荷模型在定子三相接地过程中的响应,指出位于系统送端的感应电动机负荷的无功倒送特性在一定时段内对系统送端电压有一定的支撑作用。分析了电压支撑作用对系统送出极限的影响。将华北电网典型送端张家口地区实测综合负荷模型(以感应电动机为主)应用于沙岭—昌平线极限切除时间的计算,并与采用不同比例ZIP负荷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果。说明张家口地区(送端)负荷模型对系统送出极限的灵敏度很高;动态负荷模型具有静态负荷模型难以模拟的特性。强调了在电网稳定计算中采用动态负荷的必要性,从无功角度研究了负荷模型在暂态稳定计算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针对负荷模型应用这一薄弱环节,进行了负荷模型与《电力系统综合分析软件》 接口诸方面问题的研究。内容包括:仿真计算程序中负荷模型的处理方法;利用综合程序提 供的自定义功能,将辨识出的负荷模型加入到综合程序中;对不同时步模型的转换、不同接 口变量的转换等进行了讨论,文章最后给出的例子说明了负荷模型加入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用时域仿真重现了感应电动机负荷引起的暂态电压失稳现象,进一步改进了感应电动 机暂态电压稳定的判据,以便尽早地中止仿真过程;还提出了暂态电压稳定裕度的概念和定 义,直接求取与暂态电压稳定相应的故障临界切除时间,以及与给定故障切除时间相应的极 限动态负荷。算法的有效性和强壮性在华中系统、浙江系统和新英格兰系统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7.
不利的负荷特性是引起暂态电压稳定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目前尚缺乏用来评估负荷节点暂态电压稳定状况的有效方法。针对3阶感应电动机负荷,给出了一种解析方法。通过把负荷节点及其外部系统等效为2节点简化系统,能够计算出各负荷母线在简化系统中的极限切除时间。所获取的极限切除时间指标反映了各负荷节点的暂态电压稳定状况,从而为动态安全评估提供了有效的信息。在多节点系统中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所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概率分析中目前普遍采用的两种负荷模型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基于K均值聚类分析的负 荷模型。该模型采用负荷比重加权和显著性水平检验,提高了分类的精度和效率;结合正态 相关抽样技术,统一解决了负荷建模的两大难题——相关性和预测不确定性问题。算例分析 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和适用性,阐明了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负荷模型是影响电力系统暂态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迄今为止,暂态稳定计算中通常假定负 荷由代表性的电动机和恒阻抗组成。文中提供了河南电力系统分别以传统的电动机加恒 阻抗模型和实测静态指数负荷模型算得的暂态稳定结果。两者情况有相当的差距,故而何 种负荷模型更适合实际情况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李鹰 《西北水电》2003,(2):60-62
电力负荷预测是电力控制及运行方面的最重要的一项任务,根据不同的预测对象,常用的方法有概率统计法、时间序列分析及灰色系统等等。文章讨论了灰色模型GM(1,1)及其改进模型在短期电力负荷预测中的应用。采用ARIMA(p,d,q)模型与GM(1,1)改进模型对特殊日电力负荷进行组合预测,提出了适合电网特殊日电力负荷预测的数据处理方法。提高了预测的精度。准确度到了95%以上,解决了每日24点正点采样情况下预测精度较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电力负荷建模系统(LOAD98)包括数据采集与处理、电量计算和辨识软件三部分。辨 识软件从可辨识性分析 入手,以基因优化方法为工具,解决了综合负荷常用模型的辨识问题 。文中介绍了电力负荷建模系统的功 能,着重介绍了辨识软件的功能和界面。  相似文献   

12.
为更全面、准确地描述配电网络和电力负荷的结构,已有文献提出了考虑配电网支路的综合负荷模型。文中分析了该模型参数的可辨识性,获得明确结论,即已知配电电抗或电阻、或者已知两者之比时,参数是可辨识的。通过仿真算例和实测数据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
进行实际短期负荷预测时,对某个固定地区,用不同预测方法可能得到不同的预测结果。文中基于对这些不同的预测结果的分析,提出了以得到一个唯一的综合预测曲线为目标的优化模型。根据模式识别的基本原理,这个新模型以待预测日与历史日之间相关因素的最佳匹配为原则。通过虚拟预测结果与实际负荷曲线数据的误差平方和的最小化,可以得到综合模型中各种单一预测结果所占的权重值大小。实际算例研究表明,综合模型的预测结果优于各种单一方法的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三相感应电动机静态模型参数辨识理论进行研究,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实现了静态模型的参数辨识和转矩估计。利用MATLAB中的Simulink建立的模型仿真结果表明,三相感应电动机静态模型的辨识受干扰较小,对于噪声敏感度也较小;静态模型中转子电阻的精度也比较高,因而转矩估计误差比较小;此外,静态模型参数辨识只能离线进行,因而没有考虑温度的影响,但在实际过程中必须根据电机的不同工况,削弱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对电力系统负荷建模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总结和评述,并介绍了作者对负荷建模进一步研 究的一些初步思路。内容包括基本概念,负荷建模研究的重要性,模型结构选择和参数辨识 ,负荷特性的时变性和对进一步研究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应用混沌优化方法进行电力系统静态负荷模型参数辨识的新策略。混沌优化方法利用混沌变量的随机性、规律性、遍历性寻优,能够克服传统的基于梯度寻优的辨识方法容易陷入局部极小点的不足,而且方法简单、快速、易于掌握。实际算例的结果证实了混沌优化方法用于电力系统静态负荷模型辨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负荷作为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模型的精确程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分析的结果。采用电力系统同步数据对电力系统负荷区域进行建模、网络化简和负荷模型辨识,提出了基于电力系统广域测量系统的综合区域负荷模型的概念,分析了该模型的参数可辨识性。确定了综合区域负荷的网络模型,为区域负荷的建模提供了依据。以一个简单电力系统为例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证明了该负荷建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时间序列法(ARMA)对电力系统进行短期负荷预报,着重研究了负荷样本伪数据的处理以 及如何建立从自动搜索定阶到节假日预报一整套的程序化模型,所编制程序在HP486 PC机上 获得通过。采用负荷数据为上海某供电局1995年5月份小时负荷报表,预报结果的日平均误 差为1%~3%,最大误差不超过5%。  相似文献   

19.
重点讨论了BPA与PSS/E综合负荷模型异同,并以IEEE9节点系统为例,进行了两种软件的综合负荷模型仿真对比计算。仿真结果验证了两种软件综合负荷模型对应关系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直接建模与累加建模所建立的灰色模型的模型特性,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这些结论有助于灰色预测模型在有关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