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0 毫秒
1.
通过水文、地质、地形等资料进行河势演变分析,在掌握河势演变特点及演变趋势基础上,通过崩岸监测及治理工程措施,采用工程前后测图对比分析工程防护效果,综合河段水沙条件变化、河势演变、崩岸区岸坡稳定状况,提出后续治理工程建议,为新水沙条件下河道治理提供经验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长江芜湖河段进口段右岸繁昌小洲连续崩岸的现象,根据最新资料,分析了上下游河段近期河势变化,初步探明崩岸原因,并预测近期该段河道河势发展趋势,为河道整治及下游芜湖市黄金岸线的利用和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颜国红  胡春燕 《人民长江》2008,39(24):10-13
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主长1 893 km,由于河道冲淤变化、堤防长年失修、以及上游建库拦沙作用等影响,导致河势变化复杂、局部河段崩岸严重、航道淤积阻塞等问题,对中下游防洪与航道安全以及沿岸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1998年大洪水过后,由国家投资完成了以堤防加固为主的护岸工程建设,但由于规划中的后续综合整治工程尚未实施,不利于中下游河道综合治理工程总体效益的发挥。同时,受三峡等上游水库拦沙造成的清水下泄引起的河道冲刷与江湖水沙变化关系的影响,亟待加快后续规划项目的实施,通过加强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确保长江中下游河势稳定、防洪与航运安全,以及沿江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新大圩崩岸段近期河势演变、近岸河床变化情况,并对崩岸发生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分析成果表明:随着上游河势变化,潜洲右汊不断冲刷发展,水流顶冲右岸新大圩,且顶冲点不断下移,而新大圩段土体抗冲能力差,导致近年来新大圩段崩岸频发,且崩岸不断向下游发展。  相似文献   

5.
根据近年来实测资料分析,总结渭河华县段塌岸与河势变化的特点,着重从崩岸的机理及河势变化的影响进行阐述.通过分析,认为渭河华县河段多处河湾受水流顶冲,岸线崩塌迅速.建议尽快对河段冲刷较大的部位、岸线进行护岸加固.  相似文献   

6.
7.
三峡工程蓄水运用以来荆江河段河岸稳定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实测资料分析了三峡工程蓄水运用以来荆江河段水沙输移变化,河道冲淤变化以及典型险工段近岸坡度变化等,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河岸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以来,坝下游河段来沙量大幅度减少,荆江河段普遍发生冲刷,部分地段近岸河床的水下岸坡冲刷变陡,河岸稳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隐患,局部河段甚至发生了崩岸险情,已影响防洪安全与河势稳定等;建议加强荆江险工段的监测,对已发生的崩岸险情进行及时治理,对以往护岸工程的薄弱地段或可能发生崩岸险情的地段需及时加固守护;建议加强三峡工程运用后荆江河道演变与治理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三峡工程蓄水运用以来,荆江局部河段河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影响了长江航运。在以往工作基础上,根据实测资料分析了荆江河段的历史演变、近期演变及三峡工程蓄水运用以来的河道冲刷和崩岸等概况。根据数学模型计算结果,预估了荆江河段的河道变化趋势,提出了荆江河段河势控制的初步方案,对沙市河弯、公安河段、石首河弯及监利河弯提出了阶段性的初步治理设想,可为荆江河势演变研究和工程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预防崩岸的发生,对长江下游扬中河段环形岛屿水动力特性及河势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构建了水动力模型并采用非结构网格中心网格有限体积法求解,对河道断面形态及河坡比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沉船对指南村崩窝处水位、流速场影响不大,崩窝外侧深槽区陡然剧烈冲刷下切是崩窝发生的直接诱因。对于太平洲洲头左右缘、小炮沙左汊出口段、落成洲右汊出口段等部位,应预防大流量级下主流对环岛近岸河床的冲刷,以避免导致岸坡失稳,甚至在滩地狭窄区域直接冲垮洲堤;太平洲洲头左右缘及泰洲大桥左汊大桥下游侧近岸沿岸水流长期流速较大,使近岸河床属于易冲区,应采取措施预防冲刷以免造成边坡失稳。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长江安徽段崩岸特性与建立崩岸预警机制的必要性,总结了安徽实施长江崩岸预警分析、预警发布和响应状况等实施过程,分析了工程措施与治理成效,提出崩岸预警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长江安徽段崩岸原因及治理措施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永 《人民长江》1999,30(10):19-20
近年来在长江干流两岸不断发生崩岸,崩岸次数的与规模亦上升趋势,仅安徽省1995年、1996年期间,长江干流发生中等强度以上崩岸40余处,其中强崩岸有10多处。由于崩岸具有短时性、突发性、剧烈性等特点,因而对长江及沿岸的危害特别大。轻者造成局部的财产损失,重者则直接威胁长江大堤的安全,因崩岸引起的堤基渗漏,在大洪水时则可能引发堤身溃决的除情,水流因素是造成河段崩岸的重要外在条件、主要反映在主流顶冲、  相似文献   

12.
倪明  王俊  王金文 《人民长江》2003,34(2):21-23
安徽省境内长江岸线长,崩岸段多.多年来在长江崩岸治理中做了大量工作,在护岸型式上不断总结改进,护岸材料上不断改进和革新,护岸监测手段上不断提高.护岸一般采用以下几种型式:丁坝护岸、沉排护岸、沉柳护岸、小颗粒石料护岸、土工编织布沙袋护岸、平顺抛石护岸.平顺抛石护岸长期以来一直是安徽省主要采用的护岸型式,实践证明这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护岸工程型式.抛石护岸工程质量的关键是在抛石施工中是否科学"定位"和严格控制"虚吨位".抓好这"两位"就能确保抛石护岸工程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以石首河段为例,针对弯曲河段复杂的地形和河势,基于移动坐标的计算原理,建立移动坐标下的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通过在泥沙运动方程中增加横向输沙项,对该模型进行扩展,使其能较好地模拟弯道环流的横向输沙效应;借助土力学中边坡稳定性理论,对河岸崩塌变形进行数值模拟。对该河段水流泥沙运动过程及河床演变过程的复演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能够模拟该河段水流运动规律,而且还能模拟河道的崩岸。  相似文献   

14.
2016年汛期长江发生大洪水,长江中游韦源口河段左岸黄冈长江干堤茅山堤团林段发生崩岸险情,经现场紧急抢险,情况得到有效控制。对险情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具体的抢险措施,并就此次险情的后续整治和韦源口其他相关河段河道治理措施进行了研究。针对茅山堤团林段的河势情况,提出了今后该河段治理时,应开展水文、水下地形测验,对岸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必要时对险情段抛石加固和对上、下游受回流影响段进行新护,适当平整险情附近段岸线,严禁崩岸附近河段非法采砂;对其他河段现有护岸工程进行加固和延护,稳定现有河势和主流位置,整治牯牛沙水道,改善航道条件等治理措施。其成果可供规划设计单位或管理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主要分析了长江张家港段堤岸发生崩岸的各种原因,并结合对沙钢集团码头进行的崩岸监测工作,研究张家港在崩岸监测工作中采用的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温排水对长江安徽段水温的影响,建立长江干流安庆至芜湖段三维水动力温度输运模型,根据水文实测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率定及验证,分别在纵、横断面上预测分析了不利条件下两种排放工况(减排前、减排后)对周边水域温度的影响范围及程度.结果表明:在两种排放工况下,保护目标水温均未受影响;水体温升分布有显著垂向差异,随着水深增加,...  相似文献   

17.
本文依据现有的11次长江河口全测图,进行对比分析之后发现,上游来沙数量与河口边滩的冲淤存在良好的关系,从而三峡枢纽兴建后对河口边滩影响进行估计,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邓宇  赖修蔚  郭亮 《人民长江》2018,49(15):13-17
崩岸严重影响长江堤防安全,直接制约着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推进。系统总结了长江中下游崩岸的观测及调查工作成果,对已有崩岸监测实施情况、崩岸类型、特点和主要影响因素加以分析,并介绍了多波束测深系统、三维激光扫描仪等先进崩岸监测技术。研究成果可为进一步完善长江中下游崩岸监测体系和监测手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司国良 《中国水利》2009,(12):39-41
长江中下游河道崩岸治理多年来基本采用平顺抛石护岸工程。东梁山崩岸治理试验工程采用全新的水上带锚桩钢筋框架梁护坎和水下充砂管袋软体排设计及施工流程,形成相关技术和质量控制标准。经多年观测,工程效果良好,提高了护岸防护效果,保护了生态与环境,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长江两岸的江堤绝大部分座落在第四次长江最新的沉积层上,堤段土层分布呈二元结构.据地质勘探资料统计,堤基呈二元结构的堤段长度占江堤(不包括河堤)的百分比分别为72.6%(南岸)和83.4%(北岸).因此,堤后冒沙是长江防汛中常见的险情之一.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