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甲状腺功能紊乱患者骨代谢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异常对骨骼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36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12例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患者、3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甲亢组、甲减组、正常对照组,测定骨代谢指标、骨密度(BMD),以直线相关分析法分析上述各变量间的相关性。结果(1)甲亢组尿脱氧吡啶酚(DPD)、血清骨钙素(BG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BMD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甲减组尿DPD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无显著差异;血清BGP低于对照组,BMD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统计学无显著差异。(2)对甲亢组做直线相关分析表明:尿DPD与血清TT3、TT4、BGP之间有显著正相关,而BMD与DPD、BGP、TT3、TT4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甲亢、甲减均可导致骨代谢紊乱;尿DPD、血清BPG是反映骨代谢变化的敏感指标;甲亢患者BMD减低,甲减患者BMD未见明显减低。  相似文献   

2.
段东  陈婉蓉  罗加 《重庆医学》2003,32(12):1710-1711
目的 观察甲亢患者血清BGP的含量 ,探讨其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 2 0 0例甲亢患者血清BGP的含量 ,并与 2 0 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甲亢组患者血清BG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 ,甲亢时BGP的含量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关 ,与年龄、性别及病程无关。结论 甲亢患者血清BGP的含量明显增高 ,血清BGP水平的测定对于甲亢性骨病的诊断、治疗及了解甲状腺的功能状态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甲亢导致肝损伤临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导致肝损伤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80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甲亢患者755例,其中甲亢性肝损伤200例(A组),555例单纯性甲亢(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以及甲状腺功能与肝功能.结果 (1)甲亢导致肝损伤的发生率26.49%;(2)甲亢年龄越大,肝损伤的发生率越高(P<0.05);(3)肝损伤的发生率与甲亢患者性别无关(P<0.05);(4)甲亢性肝损伤与甲亢病程密切相关(P<0.01);(5)甲亢性肝损伤患者血清TT3、TT4、FT3、FT4明显高于单纯性甲亢(P<0.01),而血清TSH则明显比单纯性甲亢低(P<0.05);(6)1980年~2006年我院甲亢以及甲亢性肝损伤的发生率有升高的趋势.结论 甲亢容易导致肝损伤,甲亢并肝损伤与甲亢患者的年龄、病程和病情密切相关,而与性别无关.我院甲亢性肝损伤的发生率有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变化及OGTT对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初发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变化及糖负荷对瘦素分泌的影响 ,进而探讨瘦素与肥胖、2型糖尿病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 4 0例正常对照者 (肥胖与非肥胖各为 2 0例 )及 5 0例初发 2型糖尿病者(肥胖者 2 0例 ,非肥胖者 30例 )空腹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后血清瘦素、胰岛素、血糖水平 ,同时测定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及胆固醇水平。结果  ( 1)对照组和初发 2型糖尿病组肥胖者血清瘦素水平均高于非肥胖者 (均P <0 .0 0 1) ,但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 ;( 2 )不论是对照组 ,还是 2型糖尿病组 ,糖负荷后血清胰岛素水平升高 ,而瘦素水平呈下降趋势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 3)相关分析显示 ,空腹血清瘦素水平与性别、体重指数和胰岛素水平具有相关性。结论 初发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无显著变化 ;短期血胰岛素水平升高对血清瘦素水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男性Graves病患者唾液、血清睾酮与血清T3、T4变化及性功能变化的关系。方法:甲亢患者(均经临床及实验室诊断,无明显肝肾等慢性疾病,生殖器官无异常)30例。年龄23~49岁,平均35.4岁,已婚男性;健康已婚男性30例(年龄与GD组相仿)作为对照。所有甲亢患者用甲亢平治疗后1个月、2个月采集唾液及静脉血,测定唾液睾酮和血清T3、T4及睾酮。结果:①未经治疗的男性GD患者血清TT显著提高(P<0.01),与T3、T4变化呈正相关(r=0.473,P<0.01;r=0.469,P<0.01);治疗后随T3、T4下降而下降,至治疗后2个月接近正常水平。②治疗前男性GD患者ST与ST/TT比值明显低于正常(P<0.01),与血清T3、T4变化呈负相关(r=-0.374,P<0.05;r=-0.364,P<0.05)。治疗后随T3、T4下降,ST、ST/TT比值逐渐回归正常。③治疗前性功能低下组与性功能正常组ST、TT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经2月治疗性功能减退组有11例恢复正常,与未恢复的6例比较,ST、TT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GD男性患者治疗后ST、TT随T3、T4变化发生相应改变,但治疗后性功能减退好转与否与ST、TT变化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CEA水平,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中肿瘤标志物良性升高的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397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390名正常体检者,比较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CEA水平,并分析其特点和相关因素.结果 (1)糖尿病组CA19-9和CEA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2)HbA1c分亚组研究显示CA19-9、CEA水平均为HbA1c高值亚组>中值亚组>低值亚组(P<0.05或0.01);(3)年龄分亚组研究发现糖尿病组CEA水平>61岁亚组高于46~60岁亚组高于<45岁亚组(P<0.05),CA19-9水平在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年龄亚组间无统计学差异;(4)性别分亚组研究显示糖尿病女性亚组CA19-9水平高于男性亚组(P<0.01),CEA组男女亚组间无统计学差异;(5)相关及回归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A19-9、CEA与HbA1c呈正相关,HbA1c是糖尿病患者CA19-9和CEA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在糖尿病人群中,血清CA19-9、CEA等肿瘤标志物可以有低水平的良性升高,与HbA1c存在一定相关性,在糖尿病人群中应动态观察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尿病和以及不同并发症患者血清护骨素(OPG)水平及调脂治疗前后其水平的比较。方法: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以及合并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和冠心病患者各50例,另选年龄性别相匹配的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不同组血清OPG水平;比较辛伐他汀治疗2周后护骨素水平的变化。结果: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护骨素水平在2型糖尿病及不同并发症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DMCVD组与DM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调脂治疗2周后护骨素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血清护骨素在新发2型糖尿病组以及合并神经、视网膜和冠心病组患者中明显升高,与血糖控制指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发2型糖尿病和合并冠心病的患者血清护骨素水平及其相互关系。方法: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各50例,另选年龄性别相匹配的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OPG水平,并计算其与FPG、2 hPG、HbA1C以及Hcy的相关性。结果: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护骨素在2型糖尿病组(DM组)及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DMCVD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DMCVD组与DM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DM组与血清护骨素水平与FPG、2hPG、HbA1C及Hcy呈明显正相关。结论:血清护骨素在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中明显升高,两者有相关性,护骨素可能提示糖尿病患者的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并骨质疏松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骨钙素(BGP)的水平变化与胰岛素抵抗及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5月在本院老年病科住院治疗的108例糖尿病患者,年龄≥60岁,根据骨密度测定结果及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46例,比较两组间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IGF-1、BGP及BMD水平,分析血清IGF-1、BGP水平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FBG、FINS、HOMR-IR、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DL-C、BGP及BM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两组患者血清游离IGF-1、BGP水平与年龄、FBG、FINS、HOMA-IR、LDL-C水平呈负相关,IGF-1与BGP及BMD水平呈正相关(P0.01或P0.05)。结论:低血清IGF-I水平、低血清BGP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并骨质疏松症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男性甲亢性低钾周瘫(THPP)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催乳素(PRL)、孕酮(P)、总睾酮(T)、雌二醇(E2)的水平变化。方法分析了38例男性甲亢患者血清钾、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总甲状腺素(TT4)、游离甲状腺素(FT4)、促性腺激素与性激素的水平,其中THPP患者19例,无THPP的甲亢患者19例。结果(1)甲亢患者中THPP组血清TT3、FT3、TT4及T水平明显高于无THPP组(P均<0.01)。血清LH、FSH、PRL、P及E2水平两组无显著差异性。(2)血清TT3、TT4、FT3及T与血清钾水平呈负相关关系,血清TT3与T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结论男性甲亢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升高者易发生THPP;伴有THPP的男性甲亢患者T水平升高,其原因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甲亢患者血清甲状腺素 (TH)变化对血糖、血脂和总蛋白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本文对 96例甲亢患者血清进行了测定和分析 ,并对 5 6例健康对照者相比较。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对象 :甲亢患者 96例 ,为本院门诊和住院患者 ,其中男 41例 ,女 5 6例 ,年龄 17~ 5 3岁。甲亢病程 1.5~ 34个月。健康组选自健康人 5 6例 ,为本院体检者。男 2 3例 ,女 33例 ,年龄2 3~ 6 0岁。两组间性别、年龄无显著差别 (P >0 .0 5 )两组均无家族性高血脂症、高血压病、肝病、肾病和糖尿病史。近 2个月未服用对血糖、血脂和蛋白质代谢有影响的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BGP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按严格纳入与排除标准选取120例门诊及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男性60岁,女性55岁)患者,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所有糖尿病患者分为组:正常白蛋白尿组(NA)40例(男20例,女20例),UAER30μg/min;微量白蛋白尿组(MA)40例(男女各20例),UAER 30~200μg/min;大量白蛋白尿组(ODN)40例,UAER200μg/min。选取40例(男女各2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NC)。搜集血清BGP及空腹血糖、Hb A1c、血脂、血压、体重指数等相关指标,通过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讨BGP与肾功能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2型糖尿病各组BGP低于健康对照组。BGP与UAER呈明显负相关(r=-0.589,P0.05)。结论:BGP可能影响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参与2型糖尿病患者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BMD)及骨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阐明骨质疏松症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测定129例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和67例正常男性的BMD,并检测生化及骨代谢指标。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组BMD降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钙、碱性磷酸酶(AL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骨钙素(BGP)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血清磷无明显改变(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BMD与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呈负相关关系(P<0.05),相关系数(r)分别为-0.420,-0.341,-0.372,-0.298,-0.285, 与空腹胰岛素(FINS )呈正相关关系,r为0.320;2型糖尿病患者BMD与年龄、病程和血糖控制有关联(P<0.01)。结论: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较正常人群易发生骨质疏松症,BMD、血清钙、ALP、BGP水平是诊断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指标,良好的血糖和血脂的调控及尽可能的保护胰岛β细胞可降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患者中针对发病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 骨质疏松组:T2DM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59例,平均年龄28-80岁;非骨质疏松组:骨密度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61例,平均年龄31-79岁.入组患者均测定糖化血红蛋白、股骨骨密度、腰椎骨密度、骨质疏松四项,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BMI)、腰椎骨密度、股骨骨密度、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25羟基维生素D(VitD),骨钙素(BGP)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及对引起股骨骨密度下降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结果 T2DM合并骨质疏松患者中股骨骨密度下降明显,伴有PINP与BGP的升高(P=0.015、0.011、0.042).骨质疏松组中股骨骨密度下降与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负相关(P=0.002、0.009);与糖化血红蛋白,β-CTX、PINP、VitD、BGP无显著相关(P值>0.05).结论 T2DM患者中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与骨质疏松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骨代谢三项生化指标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 187例糖尿病住院病人 ,根据性别分为两组 ,各组又根据糖尿病类型及年龄分为≤ 5 0岁和 >5 0岁组 ,测定血清中骨钙素 (BGP) ,降钙素 (CT) ,甲状旁腺激素 (PTH)。以同年龄 ,同性别体检正常职工 6 0名为正常对照。结果 : 型糖尿病≤ 5 0岁组 ,无论性别 ,血 BGP、 CT、均低于正常对照和 型糖尿病组 ,PTH高于正常对照组。 型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 型糖尿病组骨代谢血三项生化指标有改变 ,尤其是≤ 5 0岁组 ,主要与胰岛素缺乏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 13 6例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TT3 、TT4、FT3 、FT4及s -TSH的变化 ,并与同法检测正常对照组 5 0例作比较。结果  2型糖尿病及其无严重并发症患者血清FT3 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TT3 、TT4、FT4、s -TSH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2型糖尿病重症组TT3 、FT3 、FT4比轻症组下降更显著 ,P均 <0 .0 1。结论 甲状腺激素测定对预测糖尿病严重程度及其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皮肌炎患者血清肌酶变化与患者性别、年龄的关系,揭示皮肌炎患者实验室检查的特点,从而使国内外的临床医务工作者对皮肌炎的认识和诊断起到一定的参考和辅助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患者中的性别比例、年龄特点、实验室检测结果,对血清肌酶变化与性别、年龄的关系及血清肌酶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比较.结果 (1)患者男:女=1:2.25,女性发病率较高;(2)年龄10~83岁,中位年龄47岁,其中在41~60岁之间发病率最高,达40%;(3)血清肌酶变化与患者的性别无关;(4)41~60岁年龄段患者的CK值与CK-mb值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40岁组和≥61岁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LDH、AST、ALT值各年龄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CK-AST配对比较两个检测结果之间不一致,而CK-CK-mb、CK-LDH、CK-ALT、LDH-AST、LDH-ALT和AST-ALT之间,检测结果的趋势一致.结论血清肌酶可以作为检测皮肌炎的重要指标;血清肌酶变化与年龄相关,其中41~60岁年龄段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张诒武 《吉林医学》2011,(30):6336-6337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测定74例T2DM患者及46例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的骨矿物质密度(BMD)、血清骨钙素(BGP)、抗酒石酸磷酸酶(TRAP)、尿羟脯氨酸(HOP)及TNF水平,两组进行比较。结果:T2DM患者较对照组的BMD显着降低,血清BG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TRAP、尿HOP、TNF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TNF与BMD呈显着负相关。结论:T2DM患者骨矿物质密度降低,其原因与TNF水平升高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部血管的关系,为脑卒中的筛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1年10月至2012年3月本科室住院的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组(11例)及未合并脑卒中组(91例),观察两组患者的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结果。结果 (1)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和糖化血红蛋白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组的高血压合并率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明显高于未合并脑卒中组(P<0.05);而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无明显升高;(2)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组颈部血管狭窄发生率(72.7%)及斑块发生率(72.7%)均较未合并脑卒中组(19.8%、65.9%)高,且发生颈部血管狭窄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升高(P<0.05)。(3)相关性分析提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狭窄呈正相关(r=0.383,P=0.004)。结论 (1)高血压的合并率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脑卒中的发生。(2)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加重了颈部血管斑块的形成,加剧了颈部血管狭窄的发生,是预防2型糖尿病脑卒中的重要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20.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骨钙素与碱性磷酸酶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骨钙素(BGP)和碱性磷酸酶(AKP)的关系。方法测定55例2型糖尿病患者(肾病25例,非肾病30例)和27例正常人血清BGP、AKP)及骨型AKP活性分析。结果两组糖尿病患者的BGP明显降低,血清AKP显著升高,两者间无相关关系,骨型AKP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骨形成降低,呈低转换型骨代谢,BGP可准确反映骨形成和骨转换,且明显优于AK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