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0 毫秒
1.
该研究旨在提高一株环境分离菌株的产酶效率,为后续菌株及其蛋白酶的应用提供前期实验基础。通过水解圈法初步检测菌株S8的产蛋白酶能力,并通过16S rRNA序列比对确认其为波茨坦短芽孢杆菌。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最佳培养条件和培养基添加成分。并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和最陡爬坡试验对培养条件和培养基进行响应面优化。优化结果显示,在发酵时间为38.70 h、菌液接种量为1.84%(V/V)、发酵温度为35 ℃、酵母粉添加量为23.70 g/L、胰蛋白胨添加量为11.70 g/L、MgSO4添加量为20.20 g/L的条件下,菌株的产酶活力可达到114.79 U/mL,相比优化前提升了209.70%。研究结果为该菌株的后续发酵应用提供了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2.
1 株产壳聚糖酶细菌的分离、鉴定和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烟台海岸带沙质土壤中分离筛选壳聚糖酶产生菌株,对其进行分类鉴定,优化其发酵条件,为酶法生产壳寡糖提供技术依据。通过透明圈法初步判断产酶能力,液体发酵复筛测定酶活力,筛选到酶活力达36.20 U/mL的菌株amyP216。通过菌体形态、菌落特征、生理生化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菌株amyP216为莫哈韦芽孢杆菌(Bacillus mojavensis)。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发酵条件为:胶体壳聚糖添加量20 g/L、酵母浸粉添加量12.5 g/L、吐温-80添加量1.0 g/L、初始发酵pH 6.0、发酵温度30 ℃。在最优条件下利用5 L自控发酵罐培养45 h壳聚糖酶活力可达到80.60 U/mL,较优化前(36.20 U/mL)提高了1.2 倍。莫哈韦芽孢杆菌amyP216是一株壳聚糖酶活力较高的生产菌株,具有潜在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一株产吲哚乙酸耐盐促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碱蓬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获得一株能产吲哚乙酸(IAA)的促生菌株BG-5,对该菌株进行了16S rDNA序列分析。以IAA的产量作为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分析法对发酵条件及培养基成分进行优化。结果表明,BG-5菌株被鉴定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最佳培养条件为装液量30 mL/250 mL、初始pH值为8、培养温度37 ℃;优化后的培养基成分为酵母提取物7.3 g/L,胰蛋白胨8.8 g/L,七水硫酸镁7.2 g/L;在此最优条件下,BG-5菌株的吲哚乙酸产量为87.86 μg/mL,约为优化前的2倍。  相似文献   

4.
将分离自白酒大曲中的产香谢瓦散囊菌(Eurotium chevalieri) CICC 41584应用到浓香型白酒大曲生产中,以期改善大曲风味特征。该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并结合感觉阈值和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探讨菌株在液体摇瓶发酵培养基及固态发酵大曲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Eurotium chevalieri CICC 41584液体发酵液关键性风味化合物(ROAV≥1)为1-辛烯-3-醇、芳樟醇(里哪醇)、癸醛和香茅醇,其中1-辛烯-3-醇和芳樟醇的ROAV值分别为100和26. 87,对发酵液整体风味贡献巨大,呈现青草香或绿茶青香风味;通过Eurotium chevalieri CICC 41584固态发酵大曲的关键风味物质为1-辛烯-3-醇、芳樟醇、异戊醛、4-乙基愈创木酚、乙酸和异戊酸,ROAV值分别为100、19. 83、19. 38、11. 39、6. 88和3. 93,呈现了以1-辛烯-3-醇和芳樟醇为主导的茶香型风味。可见,Eurotium chevalieri CICC 41584可以改善白酒大曲风味,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对10种不同的米酒曲和黄酒曲中的高产酸酵母菌进行了分离、筛选及鉴定,并以酵母菌的生物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菌株的液态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经过分子生物学鉴定,共分离获得6株扣囊复膜酵母(Saccharomycopsis fibuligera)。通过菌株产酸能力和耐受性的比较,筛选到一株产酸率高、耐高温和乙醇能力强的扣囊复膜酵母菌株3-1,其总酸(以乳酸计)产量达5.4 g/L。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糖蜜7.5 g/L,葡萄糖7.7 g/L,大豆蛋白胨1.7 g/L,酵母浸粉1.7 g/L。在此优化条件下,菌株3-1的生物量达2.45×108个/mL,总菌数比对照培养基提高了63.3%。  相似文献   

6.
由山东滨海盐碱地菊芋生长的根际土壤中分离得到高产菊粉酶的菌株,经形态学观察、18S rDNA全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该菌为泡盛曲霉(Aspergillus awamori SD1222)。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其进行了产酶条件优化,确定该菌株产菊粉酶的发酵条件为:菊粉浓度30g/L,蛋白胨浓度6g/L,氯化钠浓度7g/L,250mL锥形瓶中的装液量为40mL,初始pH值为5.0,30℃下160r/min振荡培养72h。  相似文献   

7.
以10种酵素样品为菌源,经分离纯化、产酸定性和定量试验,获得1株高产酸量醋酸菌LMY-1,对其形态学、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及16SrDNA鉴定,确定其为芝庇侬醋酸杆菌(Acetobacter cibinongensis);以苹果、梨、黄瓜作为果蔬培养基,研究菌株LMY-1的产酸特性。结果表明,菌株LMY-1的最适产酸温度为30℃;菌株LMY-1在乙醇含量为4mL/100mL时,产酸量最高(22.72 g/L),比对照菌株CICC7015(Acetobacter pasteurianus subsp.pasteurianus)(19.05g/L)产酸量高;在底酸浓度为1~5 mL/100 mL时,菌株LMY-1和菌株CICC7015的产酸量随发酵时间的变化趋势均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相同条件下,菌株LMY-1产酸速率优于菌株CICC7015;两菌株均产2种有机酸,分别是乙酸和草酸,且乙酸量远高于草酸量。菌株LMY-1更适宜于果蔬酵素的酿造。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从自然界筛选出一株脂肪酶产生菌株,鉴定其种属并对其发酵培养条件进行研究。采集富油水样,利用罗丹明B培养基进行初筛,结合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分析进行菌种鉴定,建立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筛选出一株产脂肪酶的细菌U5,经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设计对发酵培养基中三丁酸甘油酯、葡萄糖、尿素添加量进行发酵优化。结果表明,最佳的发酵培养基组分为:三丁酸甘油酯2.0%(V/V),葡萄糖9 g/L,尿素8 g/L。在此优化条件下,粗脂肪酶酶活为4.3 U/mL,比优化前的酶活提高了16.22%。  相似文献   

9.
李朔  李潇  张晓黎  吴兴壮 《中国酿造》2022,41(10):183-188
该研究从东北酸菜中筛选出高产γ-氨基丁酸(GABA)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AG-1003,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法对菌株LAG-1003发酵培养基成分进行优化,以提高该菌产GABA的能力。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成分组成为:复合碳源(葡萄糖与丁二酸钠比例为3∶1)添加量26 g/L,复合氮源(酵母膏与小米糠比例为1∶1)添加量26 g/L,谷氨酸钠添加量16 g/L。采用优化后的培养基,33℃条件下培养48 h,发酵液中的γ-氨基丁酸的含量为6.15 g/L,是优化前的2.91倍。  相似文献   

10.
为丰富高效产果胶酶的微生物种质资源,该研究采用刚果红染色法从采自菠萝地的土样中分离产果胶酶微生物,通过测定菌株产果胶酶能力对其进行筛选,并对其进行形态学鉴定、生理生化特征分析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最后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设计对其发酵产酶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经初筛与复筛得到一株产果胶酶酶活最高的菌株XW-18,经鉴定,该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其最佳产酶条件为:蔗糖添加量40 g/L,蛋白胨添加量20 g/L,发酵温度30℃,培养基初始pH 7.0,在此最佳条件下,所产的果胶酶活力达到(1 804.32±55.28)U/mL。  相似文献   

11.
枸杞果酒低温发酵工艺优化及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枸杞汁为原料,感官评价为考察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优化枸杞果酒的发酵工艺,同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分析枸杞果酒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及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枸杞果酒最佳发酵工艺为初始pH值6.0,初始糖度16%,接种量0.7%,18 ℃条件下静置发酵8 d。在此优化条件下,枸杞果酒的感官评分为96分,酒精度为6.28%vol,残糖量为8.33 g/L;通过分析其挥发性风味物质发现,枸杞果酒中共检测出40种化合物,相对含量较高的为醇类和酯类,共占总挥发性成分的71.09%,发酵过程对酒体产生了影响,醇类和酯类对枸杞果酒的香味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介绍新型造纸法再造烟叶涂布量在线检测控制系统的构成、设备结构原理及应用效果,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减少人工取样次数,实现实时在线检测涂布前后扫描架的定量、水分和涂布量,生产运行数据统计结果表明,涂布量的精度可控制在±1.5 g·m-2。  相似文献   

13.
研究超声波协同微波辅助提取蝉花孢梗束中麦角甾醇的工艺。考察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液料比、超声波功率对麦角甾醇提取得率的影响,然后选用提取时间、液料比、超声波功率3个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表明,蝉花孢梗束中麦角甾醇最佳工艺为提取时间15min,超声波功率120W,液料比80∶1(mL/g),提取溶剂95%乙醇,微波功率100W。此条件下,麦角甾醇提取得率为2.68mg/g,与超声波破碎法的麦角甾醇提取得率2.13mg/g相比,高出25.82%。  相似文献   

14.
该试验选取一株分离自辽河油田原油的菌株ZY-1,分别补加培养基碳源(木糖、淀粉、葡萄糖),于60 ℃静置培养7 d,通过测定发酵液的菌体密度、表面张力、乳化活性以及石蜡的残留量,考察菌株ZY-1利用上述碳源的生长以及发酵液表面活性情况。结果表明,菌株ZY-1可利用木糖生长,并代谢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补加木糖能明显促进细胞生长,减慢对石蜡的利用,使发酵液表面张力降至49.5 mN/m,发酵液的乳化活性提高至61.3%。补加葡萄糖或淀粉虽不能明显促进细胞生长,但能明显减少石蜡消耗,都能将发酵液表面活性提高至63.3%。木糖、葡萄糖和淀粉都能减少石蜡的消耗,木糖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生物酶降解技术处理海带,研究海带酶解产物对海参的生长及其免疫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为饵料添加剂的 应用前景。 结果表明,酶解海带寡糖和酶解海带泥在海参生长方面均有促进作用,其中分别添加10%和25%的海带寡糖和酶解海带 泥的效果最佳(海参生长率分别为76.60%和40.30%)。另外,酶解海带寡糖可以提高海参体壁组织中免疫相关因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通过减少丙二醛(MDA)的产生保护 机体免受氧化损伤(添加10%海带寡糖使MDA释放量降低至0.002 2 μmol/mg)。  相似文献   

16.
从2018年津冀两地市场上共采集312批次动物源性食品样品,进行氯霉素、氟苯尼考、硝基呋喃类和瘦肉精类等项目的监测。监测结果显示,312份样品中,合格300份,合格率96.2%。通过以上监测标明,津冀两地动物源性食品的质量安全总体较好,检出超标样品12批次,不合格项目包括氟苯尼考、硝基呋喃代谢物、恩诺沙星及瘦肉精等。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天然纤维床垫的抗菌防螨性能,对棕纤维床垫、纯黄麻床垫及黄麻艾叶混合床垫进行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压缩性、透气透湿性、抗菌防螨等性能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从床垫结构和化学物质作用两方面分析了抗菌性和防螨性的机理。结果表明,在几种床垫中棕纤维床垫具有最优的透气透湿性能,纯黄麻床垫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达到80%,驱螨率达到98%,均达到国标标准的要求,具有优异的抗菌防螨性能。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更加重视,绿色防控是一项解决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技术。烟草在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效。本文综述了潍坊烟区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工作,烟区以"健康烟"栽培理念为核心,减少农事操作,集成并优化了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生物、物理防治为重点,科学化防为辅助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为烟草行业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推广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植物提取物具有抗氧化能力强、抗菌性强、抑菌谱广、低毒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肉制品中,该文介绍香辛料提取物、中草药提取物、茶叶提取物3种类型植物提取物在肉制品中的应用现状,为植物提取物在肉制品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准确测定加热不燃烧卷烟烟草材料中1,2-丙二醇、丙三醇和烟碱的含量,以1,4-丁二醇和2-甲基喹啉为内标建立了同时测定加热不燃烧卷烟烟草材料中1,2-丙二醇、丙三醇和烟碱的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法(GC-FID),并测定了5个不同品牌的12个烟草材料样品。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在0.02~0.22 mg/g和0.06~0.74 mg/g;回收率84.74%~98.81%;日内、日间精密度在0.15%~0.86%。所测样品中1,2-丙二醇、丙三醇和烟碱的含量分别在0~82.45 mg/g、116.31~204.98 mg/g和7.06~15.26 mg/g。所有样品中均检出丙三醇和烟碱。国内样品中1,2-丙二醇的含量比国外样品高。该方法前处理简单、灵敏度和准确度高,可满足不同加热不燃烧卷烟烟草材料中1,2-丙二醇、丙三醇和烟碱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