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玉洁 《佛山陶瓷》2023,(1):144-146
陶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器具,陶瓷器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陶瓷烧制技术历史悠久。非遗保护传承中了解河南陶瓷烧制技艺,有助于感受中原历史名窑陶瓷旺盛的生命力,促进河南陶瓷烧制技艺非遗的传承。研究介绍河南陶瓷烧制技艺,论述非遗保护背景下河南陶瓷烧制技艺传承的意义;分析河南陶瓷烧制技艺传承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非遗传承的河南陶瓷烧制技艺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
近代以来,受西方思想和教育模式的影响以及在陶瓷工业化的推动下,传统的父传子、徒承师的陶瓷技艺传承方式被打破,陶瓷教育进入了全面的革新时期。对陶瓷教育的改革首推在景德镇试点,之后推广到全国并带动了其他手工业技艺传承的改革。因此,可以说陶瓷教育的变革不但推动了陶瓷工业的发展,而且对其他手工业技艺的发展起到一个划时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陶瓷绘画历史悠久,题材广泛,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已经成为极具特色的艺术门类,受到大众的喜爱.陶瓷绘画根据不同类别主要分为人物、山水、花鸟画三大类.  相似文献   

4.
在陶瓷艺术装饰中,以釉上彩和釉下彩两种彩绘技法为主要形式。传统陶瓷装饰技艺,是以师徒相授,子继父艺的方式继承下来的,有程式化的特征。现代陶瓷绘画技艺,可以从多种途径中学到,既能在陶瓷院校中学习,也可以通过陶瓷技艺画册、书刊掌握,自学成才。还可以观看陶瓷艺术工作者的绘画演示,了解装饰技艺的工艺流程。这样,传统封闭式的技艺保守的陋习,就被改革开放的陶瓷技艺传授所取代,显示出新的工艺继承规律。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陶瓷艺术家和科技人员在传统釉上彩技艺的基础上,研究探索出新的工艺技巧,以新的技艺和艺术手法,创作出一批令…  相似文献   

5.
潮州陶瓷生产与潮州其它工艺美术门类相得益彰,并受到"潮文化"的薰陶,使潮州陶瓷更具"潮文化"的特性,成为潮州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潮州朱泥壶作为潮州工艺美术的一个主要门类,经过了若干代人的努力和积累,其制作技艺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朱泥壶的独特的艺术语言。  相似文献   

6.
正千年瓷城,百年名校。湖南陶瓷技师学院(筹)隶属湖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是一所培养高级技能人才的综合性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其前身是1905年民国总理熊希龄创办的"湖南官立瓷业学堂",是中国最早的陶瓷学校,建国后续建于1958年,已为社会培养输送各类毕业生4.5万余人,被誉为是培养陶瓷技术人才的"黄埔军校",学校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传承基地,中国陶瓷工匠的摇篮。学院坐落在享有"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美誉的瓷城一醴陵,目前主要开设有陶瓷产业系、机电工程产业系、现代  相似文献   

7.
<正>千年瓷城,百年名校。湖南陶瓷技师学院(筹)隶属湖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是一所培养高级技能人才的综合性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其前身是1905年民国总理熊希龄创办的"湖南官立瓷业学堂",是中国最早的陶瓷学校,建国后续建于1958年,已为社会培养输送各类毕业生4.5万余人,被誉为是培养陶瓷技术人才的"黄埔军校",学校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传承基地,中国陶瓷工匠的摇篮。学院坐落在享有"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美誉的瓷城—醴陵,目前主要开设有陶瓷产业系、机电工程产业系、现代  相似文献   

8.
正千年瓷城,百年名校。湖南陶瓷技师学院(筹)隶属湖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是一所培养高级技能人才的综合性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其前身是1905年民国总理熊希龄创办的"湖南官立瓷业学堂",是中国最早的陶瓷学校,建国后续建于1958年,已为社会培养输送各类毕业生4.5万余人,被誉为是培养陶瓷技术人才的"黄埔军校",学校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传承基地,中国陶瓷工匠的摇篮。学院坐落在享有"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美誉的瓷城—醴陵,目前主要开设有陶瓷产业系、机电工程产业系、现代  相似文献   

9.
正千年瓷城,百年名校。湖南陶瓷技师学院(筹)隶属湖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是一所培养高级技能人才的综合性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其前身是1905年民国总理熊希龄创办的"湖南官立瓷业学堂",是中国最早的陶瓷学校,建国后续建于1958年,已为社会培养输送各类毕业生4.5万余人,被誉为是培养陶瓷技术人才的"黄埔军校",学校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传承基地,中国陶瓷工匠的摇篮。学院坐落在享有"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美誉的瓷城—醴陵,目前主要开设有陶瓷产业系、机电工程产业系、现代  相似文献   

10.
正官润窑创立于"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醴陵。官润窑致力将中国传统绘画与釉下五彩陶瓷技艺完美结合,不断创作出既具有中国古典人文气息又符合现代审美要求的陶瓷作品。官润窑拥有众多名家精品陶瓷绘画作品,名家精品绘画藏品,作品涵盖花鸟、山水、走兽、人物各题材,形式内容多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传统陶瓷彩绘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传统陶瓷彩绘技艺的发展历程、传承现状以及创新与发展进行分析,探讨了传统陶瓷彩绘技艺在当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研究表明,传统陶瓷彩绘技艺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与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同时也具有广阔的创新空间。因此,应当加强传统陶瓷彩绘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并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其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围绕"中国气派"的审美意象对陶瓷绘画的源流、形式语言、风格传承进行释读,以其构筑构成今日陶瓷绘画形式语言多元景观。  相似文献   

13.
《墨荷》     
正官润窑创立于"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醴陵。官润窑致力将中国传统绘画与釉下五彩陶瓷技艺完美结合,不断创作出既具有中国古典人文气息又符合现代审美要求的陶瓷作品。官润窑拥有众多名家精品陶瓷绘画作品,名家精品绘画藏品,作品涵盖花鸟、山水、走兽、人物各题材,形式内容多醴陵市官润窑艺术瓷厂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工艺博大精深,技艺精湛,凝结着高超的集体智慧和非凡的创造力,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是中国传统工艺的优秀组成部分,凭借其丰富的造型、奇妙的釉变、多样的装饰和精湛的绘画技巧,成为文化史上一朵奇葩。陶瓷绘画是泥、釉、坯、瓷胎、色料、火与绘画结合的艺术。现代陶瓷绘画以特殊的陶瓷材料作为主要创作媒  相似文献   

15.
卢德国 《山东陶瓷》2012,35(3):31-32
正2011年5月,由淄博泰山瓷业有限公司申报的淄博陶瓷烧制技艺被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次"申遗"成功在淄博陶瓷发展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作用。它标志着具有一万年历史传承有序的淄博陶瓷烧制技艺为我国最高层次所赏识,所彰显。对于提高淄博陶瓷的知名度和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千年瓷城,百年名校。湖南陶瓷技师学院(筹)隶属湖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是一所培养高级技能人才的综合性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其前身是1905年民国总理熊希龄创办的"湖南官立瓷业学堂",是中国最早的陶瓷学校,建国后续建于1958年,已为社会培养输送各类毕业生4.5万余人,被誉为是培养陶瓷技术人才的"黄埔军校",学校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传承基地,中国陶瓷工匠的摇篮。  相似文献   

17.
<正>景德镇四大名瓷青花釉里红装饰,是当代瓷器绘画装饰技艺的高峰,特别是青花绘画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青花的静雅与釉里红的浓艳相配,更是相映生辉,令人百看不厌。随着青花制釉的发展,各种色料的青花研发成功,投入市场,如仿古青花、现代青花,各种深浅浓淡的料色一应俱全。为弘扬千年陶瓷文化,为传承创新和发展青花和釉里红装饰技艺提供了物质材料方面的保障。青花和釉里红属两种色彩门类,是有静谧与奔放相搭配在一起的,形成一种独特的工艺艺术语言,一种景德镇所独有的陶瓷装饰技艺。  相似文献   

18.
正千年瓷城,百年名校。湖南陶瓷技师学院(筹)隶属湖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是一所培养高级技能人才的综合性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其前身是1905年民国总理熊希龄创办的"湖南官立瓷业学堂",是中国最早的陶瓷学校,建国后续建于1958年,已为社会培养输送各类毕业生4.5万余人,被誉为是培养陶瓷技术人才的"黄埔军校",学校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传承基地,中国陶瓷工匠的摇篮。  相似文献   

19.
<正>千年瓷城,百年名校。湖南陶瓷技师学院(筹)隶属湖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是一所培养高级技能人才的综合性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其前身是1905年民国总理熊希龄创办的"湖南官立瓷业学堂",是中国最早的陶瓷学校,建国后续建于1958年,已为社会培养输送各类毕业生4.5万余人,被誉为是培养陶瓷技术人才的"黄埔军校",学校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传承基地,中国陶瓷工匠的摇篮。  相似文献   

20.
《陶瓷科学与艺术》2020,(3):I0006-I0006
千年瓷城,百年名校。湖南陶瓷技师学院,隶属湖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是一所培养高级技能人才的综合性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其前身是1905年民国总理熊希龄创办的"湖南官立瓷业学堂",是中国最早的陶瓷学校,建国后续建于1958年,已为社会培养输送各类毕业生4.5万余人,被誉为是培养陶瓷技术人才的"黄埔军校",学校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传承基地,中国陶瓷工匠的摇篮。学院坐落在享有"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美誉的瓷城—醴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