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乡镇农资经销商的困惑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最近,笔者针对山东省乡镇农资经销商,特别是农资零售商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与了解,先后走访乡镇农资批发商、零售商200多家。通过与他们的交流,笔者发现,目前许多乡镇农资零售商经济效益并不理想,包括一些从事农资经营二十多年的老板也感到许多困惑。  相似文献   

2.
正前几天笔者和几个包地的朋友聊天,他们说我:你们搞农资零售的,不就是倒腾农药化肥种子的吗?为了赚钱,啥赚钱卖啥!倒腾农药化肥种子的?你们都是这样认为我们农资零售商的吗?那我告诉你:你可能遇到了假的农资零售商!什么是真正的农资零售商?他们会因为你一个电话,饭都来不及吃,就把货给你送到家里;当你说地里有病叶子了,他们会跑得比你还快。什么是真正的农资零售商?他们会  相似文献   

3.
<正>前一段时间,整个农资界都在谈论农资电商这个新生事物,有人欢喜有人愁。说实话,最开始笔者也被吓坏了,因为大家都说电商的实力非常强,会很快打败零售商并取而代之,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笔者认为,即便电商来了,也会有零售商的生存空间。农资电商虽然炒得很热,但毕竟还处于起步阶段,最开始,农资电商大多在打价格战,这着实让不少农户对零售商产生了不满,因为零售商卖的农资价格相对较高。可是慢慢地,笔者发现一些流失的客户又回来了,私下里询问一番,不外乎以下一些原因。  相似文献   

4.
<正>首先笔者想问一个问题,农资零售商做营销,是应该教客户如何选产品还是如何卖产品?可能有些人会说,当然是卖产品了。其实不然,零售商更应该教客户如何选产品。也就是说,零售商在销售过程中要给自己重新定位:我们不是产品推销员!笔者举个小例子:张丽丽和老公吵  相似文献   

5.
<正>阿里巴巴和京东进军农资的消息震撼无数农资人。笔者认为,这对农资人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他们本身打造的是一个开放性平台,自身不生产农资,只是让厂家增加展示空间,零售商和农民多了选择余地。一些农资厂家也开始建立电商平台,主要是卖自己的产品,最多算半公开平台,不会帮他人做嫁衣,这种局限性也制约其发展,只能算厂家推销自己产品、塑造自身  相似文献   

6.
<正>农资经销商在做自我宣传的时候,都会说拥有庞大销售网络,拥有上百个客户,但是在年末或年初,他们心里都会琢磨一个问题,怎么才能让客户多卖自己的产品?怎么才能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经销商不妨把零售商纳入自己员工系统里来,把每一个零售商看成是自己的一名员工,只不过该员工不发工资,工作地点  相似文献   

7.
<正>淘宝上农资店越来越多了,京东农资频道也上线了,这使很多农资零售商很恐慌,到处都在谈论农资电商,讨论能不能活下去,以及怎么才能活下去的事。当然,我们也看到,农资线下本身也是四处战火燃烧,硝烟滚滚。一个乡镇上的零售商,你加盟农一网,我选择田田圈,他跟着农商1号,还有几个在盼着191服务站的到来,今天的农资终端好不热闹。前不久有个零售商朋友在微信群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的年景不好,大多数零售商都反应行情不如往年,从种子和底肥的使用情况就能看得出来,往年买一千吨底肥的,今年只有四五百吨的量,普遍缩水一半以上。但是即使如此也没见有零售商放弃农资,转行做别的,说明农资还是能做的。农资好做吗?好做!会做的风生水起。农资难做吗?难做!不会做的惨淡经营。所以,农资主要是看怎么经营!笔者近一个月走访了千余家农资零售店,通过和老一辈农资人交流,总结出以下几种农资经营方法。一、懂技术。现在的农资零售不比当年,自己卖的产品,必须知道成分是  相似文献   

9.
<正>在中国农资领域,零售商始终是令人起敬的一个群体。他们有着数以万计的庞大数量,深扎农资基层,是农资终端最柔软的触角;他们常被视为一群没有专业学历知识的人群,却在基层辛勤付出,做着最有价值的事情——服务终端农民。近两年,农资零售商逐渐成长为一股不可小觑的"野蛮"力量。有人说,谁离农民最近,谁就掌握了农资的未来。毫无疑问,零售商就是这样的存在。在新零售浪潮袭来的当下,农资零售商的重要性凸显,他们的发展潜力和劲头更为猛烈,成为照亮整个农资经营未来的主力军。他们身上展现的不仅是农资土壤的多样性,更彰显着农资经营的新业态。  相似文献   

10.
正批发商绕开零售商直接对接种植大户已成常态,这是农资界在政策的压力下自我变革的一种真实缩影,而且力度还在不断加大,正在逐步蚕食零售商的销售空间。作为零售商,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才能守住自己的阵地,未来的局面一定是批发商和零售商共生共存。零售商要成为有特色的零售商,绝非是只会卖药的零售商。从2014年起,农资界就开始酝酿自我革命了,跨国企业之间开始整合,优势互补,具有代表性的是陶氏和杜邦的合并以及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毋容置疑,合并后这些企业的实力更加强  相似文献   

11.
<正>20年前笔者辍学在家无所事事,母亲对我说:给你500元钱,你去卖农药吧!就这样开始了笔者的农资路。那个时候是县城经销商业务最好做的时期,不需送货,没有退货,更没有赊欠。当时那种状况也是现在农资人的梦想。那个时候做个小零售商真是不容易,要骑自行车来回30公里跑,旺季一天要跑两趟,现金进货,就这样在农村一个小集镇做  相似文献   

12.
<正>虽然知道赊销一直是农资界的普遍现象,但是对于黑龙江省建三江农场、宝泉岭农场农资零售商洪水猛兽般的赊销现象还是感到触目惊心!走访了这两个地方20多家零售店后,笔者得出了一个结论:不赊销就意味着下滑甚至关门。少的一年赊上百万,多的上千万,而且没有一个保证能百分之百要回来欠款,没有一家能保证没有"坏账",更没有一个人敢说坚决不赊。每个零售店对赊销都是深恶痛绝,可是陷入了这  相似文献   

13.
<正>纵观农资行业的发展过程,结合笔者十多年来乡镇零售商的销售心得,现对农资零售商的困惑畅谈一二。一、农资零售商的现状一般来说,农资零售商普遍具有专业素质不高、业务水平低下、惰性强、缺乏诚信、思想落后、不愿学习等一些通病;当然也有其不可否认的优点,如因为地域优势,零售商比较了解农业、熟悉农村、接近农民。在笔者看来,现在的农资市场并不是竞争激烈,而是混乱。农资零售商包括县级代理商,素质良莠不齐,真正能着眼于大局、有大思维、思路开阔的寥寥无几。  相似文献   

14.
<正>零售商是农资销售的最后一环,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农民和产品销量都主要掌握在零售商手上,"卖谁的产品"和"卖多少"是由零售商说了算的,因此,零售商主动权较大,得到生产厂家和上游经销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同样也面临着较大的困难与挑战,面临着诸多的困惑和疑虑。对于零售商来说,产品的选择和推广主次很关键,有句行话说的非常好:选到好产品、选对厂家、站对队伍,你就能活下去,还能越活越好!  相似文献   

15.
<正>赊欠风险赊欠已经成为农资销售行业的难题,成为经销商、零售商抱怨最多的一个词。很多经销商、零售商年终时收不齐帐,甚至有很多坏账、死账。一提到赊欠,经销商都有说不完的委屈。但是越来越多的时候,这种赊欠变味了,厂家没有现款不发货,零售商不赊欠不发货。经销商夹在中间,有苦没处说。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提高农资销售门槛。目前国家政策调整,农资销  相似文献   

16.
<正>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认识了一位农资零售商,他之前是某化肥生产企业的业务经理,因为家庭原因,辞职后回老家开起了农资店。与其他农资零售商不同,他有知识、有文化,并且积累了丰富的化肥行业经验,掌握着行业大型企业的动向,他的微信群里,就有很多肥料企业的微信公众号。近一年来,农资电商的消息刷爆了人们的手机屏幕,他也紧张了起来,因为他担心农资电商会把零售商这个群  相似文献   

17.
面对不断变化的农资市场,不少零售商都感到有非常大的生存压力,此文的作者便是其中一位,让我们来听听他的心声……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农资行业可能会迎来最苦的日子,洗牌已是在所难免。在这当中,农资经销商何去何从最为引人担忧。当然,渠道商是行业的血管和神经,作为一个整体,他们不可能消失,但在农资链条上扮演不同角色的批发商和零售商,可能会面临截然不同的命运。相比较而言,农资零售商的生存危机远远胜过上游批发商,他们的警钟正在敲响。  相似文献   

19.
<正>前几年,一些零售商苦于当地的农资生意不好做,离开家乡,到外边闯市场,但在外干了几年后,感觉自己这个"外来的和尚"在外地"念经"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农资市场几乎是"天下乌鸦一般黑",哪里也没有净土。所以,只好又打道回府,重操旧业。痛定思痛,作为零售商自己的市场究竟在哪里?该怎样耕耘好自己脚下的这一亩三分地?笔者看来,农资零售商首先要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弱势,到外地开发市场,零售商无论在人脉、资金、人员等各方面都是弱项。但立足本乡本土做农资,  相似文献   

20.
<正>"秋分"节气一过,就到了秋收秋种的大忙季节。收了玉米要种小麦,这是传统的小麦种、复合肥销售旺季。这季销量基本占到了全年农资销量的一半左右,对农资经销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过,这两年旺季不旺,货卖不出去,日子不太好过,很多零售商对未来感到十分迷茫。从种地的农民立场来看,国家对玉米价格不再托底,行情一落再落;从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