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引言一般电动机定子的绕组首、末端均引到出线板上 ,并采用符号D1 、D2 、D3表示首端 ,D4、D5、D6表示末端。电动机定子绕组的六个线头可以按其铭牌上的规定接成“Y”形或“△”形。但实际工作中 ,常会遇到电动机三相定子绕组引出线的标记遗失或首、末端不明的情况 ,此时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予以判别。2 用小灯泡和电池法( 1 )先判断同一相绕组的两线端。用两节干电池和一小灯泡串联 ,一头接在定子绕组引出的任一根线头上 ,然后将另一头分别与其它五根线头相接触 ,如果接触某一引出线端时灯泡亮了 ,则说明与电池和灯泡相连的两根…  相似文献   

2.
薛志勇 《微电机》2004,37(3):51-51,50
一般电动机定子的绕组首、末端均引到出线板上,并采用符号D1、D2、D3表示首端,D4、D5、D6表示末端。电动机定子绕组的6个线头可以按其铭牌上的规定接成“Y”形或“△”形。但实际工作中,常会遇到电动机三组定子绕组引出线的标记遗失或首、末端不明的情况,此时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予以判别。  相似文献   

3.
一般电动机定子的绕组首、末端均引到出线板上,并采用符号D_1、D_2、D_3表示首端,D_4、D_5、D_6表示末端。电动机定子绕组的六个线头可以按其铭牌上的规定接成“Y”形或“△”形。但实际工作中,常会遇到电动机三组定子绕组引出线的标记遗失或首、末端不明的情况,此时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予以判别。  相似文献   

4.
本文讲述并分析了测定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首末端的多种方法,如灯泡检查法、万用表检查法、火花法和转向法等。  相似文献   

5.
我厂生产 Y80~160、YB80~160三相异步电动机,1986年投入生产直至1990年一直采用有绕组定子铁心绝缘浸渍后接线,这样接线缺点是:(1)有绕组定子铁心搬运次数多,增加绕组端部磕碰以及裸铜几率;(2)绑扎后影响美观且引接线绑扎松动;(3)电机出线易断,因有绕组定子铁心在浸渍后长时间烘焙,使铜线增加脆性,给接线造成困难,且在铁心内外膛清理过程也易碰断或折断出线,有时出线在槽口部折断,以至  相似文献   

6.
王宗培  程智 《微电机》1997,30(3):28-31
五相混合式步进电动机绕组电感的测定王宗培程智赵书韬任雷(哈尔滨工业大学150001)1引言电动机绕组的电感可归结为各相绕组的自感,以及每相绕组与其他各相绕组间的互感。在对称的五相电动机中,各相绕组的自感相等,用L11表示,相间的互感也近似相等。用L1...  相似文献   

7.
电动机绕组引出线端一般都带有标志,它表示该接线端子属于某相绕组和该相绕组的首端、末端或是中间接头。三相异步电动机绕组的引出线端标志由字母和数字组成,其中大写英文字母表示U、V、W某相统组,字母右边的数字1、2表示该端子是这相绕组的某端,例如U_1是U的首端、V_2是V的末端等。  相似文献   

8.
1 延边三角形绕组的不足众所周知,现行的三相异步电动机延边三角形绕组是将△连接的定子各相绕组分为在空间同相轴的两部分,并分别连接成内△和外Y形(以下用△符号表示)而构成的,如图1。  相似文献   

9.
我厂3千伏、6千伏高压电动机比较多,大部分已运行二十多年。近年来多次发现定子绕组端部与绑环的接触部位绝缘严重磨损,绕组导线磨伤,也曾发生过两相绕组元件及绑环绝缘同时磨损引起相间短路,使定子绕组端部烧毁。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农村社队工厂,县办企业等单位增设了不少修理网点,他们对修复后电动机应如何检测的方法亟需了解,这里介绍几种常规的简易检测方法,供作参考。为了保证电动机的修理质量,重换绕组的电动机,一般要求作以下检查和试验。 1 一般检查试验试验前首先应检查电动机的装配质量,如转子转动是否灵活、轻快、引出线的标记是否正确等。引出线的标记可用下述方法检查(检查前先用万用表或兆欧表分清每相绕组的二根引线)。 1.1 直流法即将定子三相绕组中任意一相接万用表,另一相与1.5伏以上直流电源或干电池接成直流电源回路,如图1所示。当开关K瞬间通电时,由于定子绕组产生感应电势,此时万用表(毫安档)的指针向正方向偏摆(大于零的一  相似文献   

11.
前言在用电设备中,中小型电动机是应用最广的一种,是最主要的原动力和拖动设备,这种电动机故障很易发生,特别是定子绕组更易发生故障,维修时也最难,本文针对中小型电动机定子绕组的故障进行分析,找出故障原因,指出有效检查的方法。1常见故障分析定子绕组常见故障有:绕组接地(碰壳或漏电),绕组短路及绕组接错,绕组烧毁等,下面就这几种情况进行分析。1.1断路故障的分析检查断路故障多数发生在电动机绕组的端部、各线圈元件的接线头或电动机引出线等处。故障原因是:导线受外力的作用而损伤断裂,接线头焊接不良而松脱,导线…  相似文献   

12.
在农村乡镇,有些三相笼型感应电动机往往因只有单相交流电源而不能使用,尤其是收割季节,大多数农业机械都是靠单相交流电源驱动的,三相电动机派不上用场,如果临时拉三相电源既不方便又不合算。然而如果我们把三相电动机进行恰当的改接,就能用于单相交流电源。下面介绍我们常用的两类方法及具体改接情况,供大家参考。 1.电容分相时接线端的改接 (1)电动机只有三根引出线 这种电动机定子绕组的接法(Y型或△型)已在内部接好,改接时可在某两引出线端之间接上电容器C,然后由电容器的一端引出一根线作为单相接线,如图1所示。如果要  相似文献   

13.
在修理电动机过程中,常遇到需要重新拆换绕组。对于早期的旧电机、烧坏的特种型号电机或者进口异步电动机,它们的定子绕组可能已被拆去或不全:铭牌可能已丢失.修埋这类电机时,定子绕组的技术数据不易从电机维修手册或相关的技术资料中查出,而必须对定子绕组进行重绕计算,确定绕组的匝数及导线截面.现给维修技术人员介绍一种定子绕组重绕的简易计算方法。1 定子绕组的匝数 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每相感应电动势可求得每相串联匝数式中KE-考虑定子绕组漏阻抗压降而取的系 数,可根据定子铁心内径选取,一般 D=11~350mm时,…  相似文献   

14.
胡浩  龙治海 《电世界》2010,(5):40-41
万用表是电工常备的仪表,用它可以对电动机定子绕组的许多情况进行检测。万用表可检测定子绕组的首末端与相序、直流电阻、绝缘电阻与接地故障,还可检测定子绕组的极对数及电动机的转速,不需要某些专用仪表,方法简单,使用元器件少。现介绍检测方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交流同步发电机只能单一地给单相负载或者三相负载供电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可同时输出单相、三相电压的交流同步发电机。通过在发电机定子铁心上设置两套互相独立的单相绕组和三相绕组,实现单相绕组和三相绕组可同时工作;在出线箱设置单相、三相独立的输出端,实现在不切换输出端引出线的情况下,同时输出单相、三相的输出电功率,实现一机两用。型式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发电机性能指标可满足相关国家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6.
1.电动机的内部接线方法 三相异步电动机一般用星形(Y形)接法和三角形(△形)接法,分别如图1(a)、(b)所示。其中D1、D2、D3为三相电动机绕组的首端,在D4、D5、D6为三相电动机绕组的末端。Y系列电动机采用的是国家新标准,U1、V1、W1为电动机绕组的首端,U2、V2、W2为三相电动机的末端。  相似文献   

17.
专利信息     
[11]授权公告号CN2179656Y[54]自耦式内反馈交流调速电动机[21]ZL专利号932410162[73]专利权人北京市水航机电科技公司共同专利人张喜成本实用新型的调速电动机由电动机本体、电子整流器、逆变器、平波电抗器、补偿电容及逆变器的控制装置所组成。其定于绕组由调节绕组和串联绕组所组成,调节绕组和串联绕组串联成定子绕组;串联后的出线为电动机定于出线、调节绕组和串联绕组相串接的接线处为调节绕组的出线,即定于绕组与调节绕组是自耦式接法。电动机没有另外增加调节绕组,而只是把定于绕组中的一部分线圈串接成调节绕组,为调速装置…  相似文献   

18.
三相单绕组双速电动机有不同的变极方法和绕组调制方案,通常为2Y/Y、2Y/Δ、2Y/2Y接法,6个或9个引出端。在日常检修中,对于出线端号丢失的电动机,可采取以下方法对相属及同名端进行判别。 1.2Y/Y接法 (1)绕组连接及引出线端如图1所示。该绕组共6根引出线,高速时为2Y接法,低速时为Y接法。  相似文献   

19.
专家解疑     
问:怎样用万用表测算电动机的转速?答: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在铭牌丢失而不知转速的情况下,可用万用表进行测算。具体方法是:拆开电动机绕组的六个接线头,用万用表的欧姆档找出一相定子绕组,把万用表的量程开关拨到直流最小档,两表笔分别接在同一绕组的两个接头。此时慢慢地转动电动机转子一圈,看万用表指针左右摆动几次(由于转子中的剩磁在定子绕组中感应出电动势,使表针偏转)。如果摆动一次,说明电流正负变化一个周期,那就是两极电机;如果摆动两次,那就是四极电动机。依此类推,就可以判断出电动机的磁极数。再根据电动机的同步转速与磁极对…  相似文献   

20.
洗衣机的电机大都是电容式电机。这种电机定子有两套绕组(主、副绕组),共三根引出线,如图1示。其中一根是两个绕组的公共端点A,一般为黑色或者白色。电机的公共端不能接错,如果接错了,就会导致电机“嗡嗡”响而不能起动,时间长了还会烧坏电机。正确的接线如图2示,绕组公共端A引线接电源线,两个绕组的另两个端B、C引线分别接电容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