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滑膜钙黏素11(cadherin-11)的表达与滑膜炎症的相关性及炎性因子对RA滑膜成纤维样细胞(RAFLS)钙黏素11表达的调节效应。方法收集28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RA患者的滑膜,HE染色后对滑膜炎症进行Rooney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滑膜钙黏素11的表达,分析钙黏素11表达与滑膜炎性评分及系统性炎症指标的相关性。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或白细胞介素17(IL-17)刺激后RAFLS钙黏素11表达的变化。结果不同C-反应蛋白分层的RA患者滑膜炎性评分无统计学差异。RA滑膜衬里层及衬里下层钙黏素11的表达均与D-二聚体、衬里层厚度、新生血管增多、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淋巴细胞滤泡样浸润、淋巴细胞弥散浸润呈正相关,衬里层钙黏素11的表达与间质纤维化呈负相关。经TGF-β或IL-17刺激后RAFLS钙黏素11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上调。结论 RA滑膜钙黏素11的表达明显增加,与滑膜衬里层厚度、新生血管增多及淋巴细胞浸润等密切相关。TGF-β和IL-17可以诱导RAFLS钙黏素11的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TNF)拮抗剂依那西普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滑膜组织炎症评分及相关分子标志物表达的改变。方法行膝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治疗的RA患者16例,其中8例既往接受依那西普治疗,8例未接受依那西普或其他生物制剂治疗。滑膜组织HE染色比较2组患者Rooney炎症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滑膜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血管黏附分子1(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钙黏素11(cadherin-11)的表达。结果依那西普组Rooney评分明显低于非生物制剂组,滑膜衬里层PCNA与cadherin-11表达明显降低,衬里下层PCNA及cadherin-11表达也显著降低。两组间滑膜衬里层及衬里下层VCAM-1与ICAM-1表达无显著性差异。临床炎性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计数(PLT)]及28个关节疾病活动指数(DAS28)与Rooney评分之间无统计学相关性。结论依那西普可抑制RA滑膜细胞增生和淋巴细胞浸润,并降低与增生及黏附相关分子的表达,缓解RA滑膜组织炎性病变;临床炎性指标不能完全反映局部关节滑膜组织学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TNF)拮抗剂依那西普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滑膜组织炎症评分及相关分子标志物表达的改变。方法行膝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治疗的RA患者16例,其中8例既往接受依那西普治疗,8例未接受依那西普或其他生物制剂治疗。滑膜组织HE染色比较2组患者Rooney炎症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滑膜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血管黏附分子1(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钙黏素11(cadherin-11)的表达。结果依那西普组Rooney评分明显低于非生物制剂组,滑膜衬里层PCNA与cadherin-11表达明显降低,衬里下层PCNA及cadherin-11表达也显著降低。两组间滑膜衬里层及衬里下层VCAM-1与ICAM-1表达无显著性差异。临床炎性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计数(PLT)]及28个关节疾病活动指数(DAS28)与Rooney评分之间无统计学相关性。结论依那西普可抑制RA滑膜细胞增生和淋巴细胞浸润,并降低与增生及黏附相关分子的表达,缓解RA滑膜组织炎性病变;临床炎性指标不能完全反映局部关节滑膜组织学改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雄性Wistar大鼠建立Ⅱ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模型,动态观察CIA大鼠关节炎活动指标,并于造模第21、28、35 d取膝关节滑膜分别行HE染色及HIF-1α免疫组化染色,分析HIF-1α蛋白表达与CIA大鼠关节炎活动指标、滑膜病理学评分之间的关系。结果: CIA大鼠膝关节滑膜衬里层和衬里下层细胞胞浆和胞核均表达HIF-1α,且其表达随发病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滑膜表达HIF-1α与CIA大鼠关节炎活动指标、滑膜病理学总评分、滑膜增生评分及血管生成评分呈显著正相关,与炎症浸润评分无明显相关。结论: HIF-1α可能通过促进滑膜增生及血管生成而参与RA发病。  相似文献   

5.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滑膜持续炎症和关节软骨及骨破坏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RA的发展伴随着滑膜细胞增生、新生血管形成,以及局部大量T细胞浸润[1]。IL-17是主要由Th17细  相似文献   

6.
低氧诱导因子-1α在CIA模型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模型中的表达及其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CIA模型,取CIA模型踝关节进行HE染色及HIF-1α免疫组化染色,观察HIF-1α在RA组织中表达的情况.结果 CIA大鼠关节滑膜层和滑膜下层均表达HIF-1α,第21天阳性表达量最高,随病程进展,表达逐渐下降,与滑膜病理学评分、滑膜增生评分及血管生成评分呈显著正相关,与炎症浸润评分无明显相关.结论 HIF-1α在RA组织中的表达与炎症严重程度呈正相关,HIF-1α与RA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EAM小鼠血管紧张素Ⅱ(ATⅡ)水平及其在EAM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首先诱导EAM模型,ELISA检测ATⅡ的表达水平,然后实验分为对照组、EAM组、EAM+氯沙坦(ATⅡ抑制剂)组,第21天处死小鼠,HE染色观察心肌炎症浸润情况;RT-q PCR检测心脏组织中相关炎症因子(IL-1β、IL-6、TGF-β)的m RNA的表达水平;Transwell实验检测ATⅡ对巨噬细胞迁移作用及氯沙坦的抑制作用。结果成功诱导小鼠心肌炎模型,心肌组织中有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ATⅡ水平增高,具有促进炎症因子释放及巨噬细胞迁移的作用;使用ATⅡ抑制剂氯沙坦治疗后,心肌组织炎症评分降低,减少了淋巴细胞浸润;IL-1β、IL-6水平降低,而抑炎因子TGF-β表达高于EAM组;ATⅡ对巨噬细胞的迁移作用受到抑制。结论 ATⅡ可能是EAM发生的重要因素,抑制ATⅡ能够有效缓解心肌炎症损伤。  相似文献   

8.
<正>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关节滑膜炎症为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RA滑膜细胞及滑膜组织中浸润的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产生大量细胞因子作用于多种细胞并相互调节,促进了RA的发生和发展。白细胞介素35(Interleukin-35,IL-35)是近几年发现的IL-12家族新成员,具有EB病毒诱导基因3(Epstein-Barr virus-induced gene 3,  相似文献   

9.
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组织中CD147表达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滑膜组织CD147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双重免疫荧光染色及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分析检测RA患者受损关节软骨-血管翳汇合部(CPJ)滑膜组织中CD147的表达,并与骨关节炎(OA)滑膜组织CD147的检测相对照。结果:SP染色显示3例OA滑膜组织CD147的表达均为阴性,而11例RA滑膜组织中均检测到CD147的表达,表达CD147的细胞为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滑膜成纤维样细胞。双重免疫荧光染色及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分析证实表达CD147的细胞为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及T细胞。结论:RA滑膜细胞CD147的表达增高。CD147可能是导致RA受损关节软骨、骨基质降解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诱骗受体DcR3 对佐剂型关节炎(AA)大鼠模型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 注射弗式完全佐剂建立大鼠佐剂型关节炎(AA)模型,尾静脉注射DcR3蛋白,观察大鼠关节肿胀度、间接 ELISA 检测血清和滑膜液中细胞因子IL-1 β、TNF-α、IFN-γ的变化.RT-PCR检测滑膜和淋巴细胞中DcR3、Fas、FasL mRNA的表达以及脾脏中TGF-β、IFN-γ、TNF-α、IL-4、IL-10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分析滑膜细胞中Caspase-8、Caspase-3、Caspase-9、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DcR3 治疗AA大鼠后,足肿胀度降低;血液和滑膜液的IL-1β、TNF-α、IFN-γ水平下降;脾脏中TGF-β、IFN-γ、TNF-α mRNA 表达下调,IL-4、IL-10 mRNA表达上调;滑膜细胞中Caspase-8、Caspase-3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 结论 DcR3 可以用于实验性大鼠AA的治疗,其治疗机制与调节滑膜细胞FasL、Fas mRNA的表达和血液淋巴细胞中 Fas mRNA的表达,促进滑膜细胞和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的凋亡;调节脾脏细胞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相关.本研究为进一步阐明RA的发病机理奠定了重要基础,为有效治疗RA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复方黑骨藤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模型血清中IL-4、IFN-γ和TNF-α及关节滑膜组织中TGF-β1的表达水平的影响,以深入探讨复方黑骨藤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构建大鼠弗氏完全佐剂性(AA)关节炎模型,通过ELISA与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大鼠血液中IL-4、IFN-γ、TNF-α的含量和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中TGF-β1的含量。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血清的IFN-γ、TNF-α水平升高,IL-4和滑膜组织中的TGF-β1水平降低(P0.01)。复方黑骨藤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中IFN-γ、TNF-α水平显著下降,IL-4、TGF-β1水平上调,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本实验研究表明复方黑骨藤能显著抑制IFN-γ、TNF-α的表达,增强IL-4、TGF-β1的表达,调整大鼠Th1/Th2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失衡,从而减轻关节滑膜炎症的持续发展和软骨破坏,对实验性类风湿关节炎的滑膜组织中T细胞增生及浸润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影响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的微弱诱导剂(TWEAKR/Fn14)在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RAFLS)表达因素的研究,探讨TWEAK诱导RAFLS活化及导致关节炎性破坏的相关机制。方法:将rhTWEAK与FLS共培养,同时加入TNF-α或IL-1β,应用免疫组化法定位检测TWEAKR/Fn14在RAFLS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半定量检测TWEAKR/Fn14在RAFLS的表达。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fn14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TWEAKR/Fn14表达在RAFLS的胞膜及胞质内,100μg/L的TWEAK增加TWEAKR/Fn14在RAFLS的表达及fn14mRNA的表达,TNF-α和IL-1β能够显著增强TWEAK对RAFLS的诱导作用。结论:RAFLS的质膜存在TWEAKR/Fn14表达,在重组TWEAK存在时TWEAKR/Fn14表达增加;TNF-α和IL-1β通过增加RAFLS的TWEAKR/Fn14表达,发挥对TWEAK生物学活性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研究人诱骗受体3(DcR3)在类风湿关节炎(RA)关节液及滑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滑膜炎性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12例RA患者、6例骨关节炎(OA)患者及4例无关节病变的骨折患者滑膜组织中DcR3的表达进行描述分析,并对DcR3表达情况与RA患者滑膜炎性病变程度相关性进行分析.同时用ELISA的方法检测了26例RA及19例OA患者关节液中DcR3的表达.结果:DcR3在RA滑膜组织主要分布于血管翳周围炎性细胞及部分滑膜细胞中,DcR3阳性细胞数约为72%.OA滑膜组织细胞中DcR3也呈现少量的阳性表达,但与RA比较阳性程度较弱,阳性细胞数量较少:对DcR3表达与RA滑膜炎性程度的相关性分析发现,DcR3与RA滑膜炎性程度呈正相关(r=0.832,P<0.01),同时发现RA患者关节液中表达也明显高于OA患者.结论:DcR3在RA滑膜组织炎性细胞及滑膜细胞上的异常表达可能是其参与RA滑膜炎及滑膜组织侵袭等病理过程,从而导致滑膜损伤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4.
CD38是单链Ⅱ型跨膜蛋白,为B淋巴细胞活化的标记物。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滑膜内存在大量B淋巴细胞增生。本研究通过对RA患者外周血及滑膜中的CD38进行表达分析从而探寻RA发病的免疫机制。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RA患者(N=103)及正常人(N=120)外周血中CD38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对5例RA患者、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及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滑膜组织中CD38的表达进行检测;将靶向CD38的SiRNA转入RA患者滑膜成纤维细胞(RASF)(N=5)后,ELISA法检测培养基中TNF-α、IL-1α和IL-β的表达。流式结果显示RA患者外周血中CD38+(P=1.92E-09)、CD3+CD38+(P=0.019)和CD56+CD38+(P=0.007)亚群细胞表达率明显升高,且CD38+细胞的表达率与RA患者类风湿因子(RF)水平显著相关(P=0.026);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CD38在RA患者滑膜中特异性高表达;ELISA实验证实:对CD38基因进行SiRNA干扰后,RASF培养基中的IL-1α和IL-1β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该项研究表明:CD38基因的表达增加可能参与RA患者的免疫激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NLRP3炎性小体及其下游炎性因子IL-1β/IL-18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患者滑膜被覆细胞及滑膜间质中的表达及分布情况,探讨NLRP3炎症复合体在RA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30例RA、10例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A)患者滑膜被覆细胞及滑膜间质中NLRP3、Caspase-1及其下游炎性因子IL-1β及IL-18的表达。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RA患者滑膜组织中NLRP3炎性小体及其下游炎性因子IL-1β/IL-18的表达水平与RA临床和实验室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NLRP3在RA、OA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00.00%和70.00%,Caspase-1在RA、OA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00.00%和50.00%,IL-1β在RA、OA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00.00%和60.00%,IL-18在RA、OA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6.67%和0,NLRP3、Caspase-1、IL-1β及IL-18在RA和OA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β与RF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5);NLRP3与CRP、RF、Caspase-1及IL-1β表达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IL-18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 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因子在RA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且与疾病的活动性密切相关。IL-1β的分泌主要是由Caspase-1介导产生,提示抑制NLRP3或Caspase-1可有效下调IL-1β的表达,可能是RA潜在的治疗靶点,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探讨核因子-κB诱骗剂(NF-κB decoy)局部应用对Ⅱ型胶原诱导关节炎(CIA)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对滑膜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IL-17、TGF-β表达的影响。建立Ⅱ型胶原诱导大鼠关节炎模型,用NF-κB诱骗剂注射到大鼠右后踝关节腔内,并设对照组、CIA模型组和实验组。42d后观察各组关节炎指数、病理指标,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关节液中IL-17、IL-12和TGF-β的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关节组织MMP-3、TGF-β和IL-17表达。与对照组比较,CIA模型组大鼠关节炎指数、关节液中IL-17、IL-12水平均明显升高,滑膜组织MMP-3、IL-17阳性表达的积分光密度(IOD)值明显增加;实验组经NF-κB诱骗剂注射后,与CIA模型组比较,关节炎指数、关节液中IL-17、IL-12水平均明显降低,而TGF-β的含量显著增高,滑膜组织MMP-3、IL-17阳性表达的IOD值明显降低,TGF-β阳性表达的IOD值显著增高。NF-κB诱骗明显减轻CIA大鼠的关节炎症状,延缓关节破坏的进展,对CIA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组织中CD147表达强度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间的相关性,并探讨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表面CD147的水平变化对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15例RA患者滑膜,以4例骨关节炎(OA)患者滑膜作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方法检测滑膜组织中CD147和VEGF的表达;体外原代培养FLS细胞,分别加入CD147抗体,PI3K通路阻断剂,MAPK通路的ERK1/2、P38及JNK阻断剂等作用FLS细胞,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与4例OA滑膜组织CD147和VEGF表达相比,15例RA滑膜组织中均有CD147、VEGF均高表达。其中,表达CD147的细胞主要为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表达VEGF的细胞主要为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微血管周围成纤维样细胞及血管平滑肌细胞。滑膜组织中CD147和VEGF的表达强度间具有统计学意义。ELISA结果显示,在使用LY294002或抗HAb18GmAb阻断CD147表达后,VEGF的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而MAPK阻断剂(PD98059、SP600125和SB203580)等对VEGF表达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147经PI3K-Akt信号通路在RA滑膜组织中上调VEGF促进血管新生。提示CD147在RA血管新生和血管翳形成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yrin重组蛋白是否通过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及Jagged1/Notch1信号通路缓解卵清蛋白(OVA)诱导的慢性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方法选取雄性BALB/c小鼠32只,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为对照组、 OVA模型组、 pyrin重组蛋白治疗组(100μg/kg)、地塞米松(DEX)治疗组(1 mg/kg)。ELISA测定各组小鼠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症因子的表达, HE染色观察小鼠支气管炎症浸润情况,过碘酸雪夫反应(PAS)染色观察杯状细胞数量变化, Masson染色观察胶原纤维沉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 TGF-β1和Notch1蛋白在肺组织中表达分布情况, Western blot法检测肺组织中α-SMA、上皮钙黏素(E-cadherin)、 TGF-β1、 SMAD2/3、 SMAD7、 Jagged1、 Notch1、 Hes1蛋白水平。结果 Pyrin重组蛋白能够改善OVA诱导的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反应,抑制杯状细胞的增生及胶原纤维沉积,降低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 IL-4、 IL-13含量,抑制肺组织中TGF-β1、 SMAD2/3、 Jagged1、 Notch1、 Hes1、α-SMA的蛋白表达。结论 Pyrin重组蛋白通过下调TGF-β1/SMAD及Jagged1/Notch1信号通路减轻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索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膝关节滑膜组织中细胞焦亡标志性蛋白GSDMD-N和程序性坏死标志性蛋白p-MLKL的表达水平和意义.方法 记录入组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红细胞沉降率(ESR)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RA和骨关节炎(OA)滑膜HE染色,用Krenn评分评估病理滑膜炎程度.提取RA和OA...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牡荆素对Ⅱ型胶原蛋白诱导的大鼠类风湿关节炎(RA)的作用及对血浆Th17、Th23和MMPs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大鼠尾根部分皮内注射牛Ⅱ型胶原乳液造模,造模52 d后,给药组每天分别腹腔注射牡荆素1.5、3、6 mg/kg,连续3周;HE染色观察软骨组织病理损伤,Western blot检测Ki67、PCNA、Caspase-3、Caspase-9、MMP-1、MMP-3、MMP-13、TGF-β1和Smad2蛋白表达水平,ELISA检测外周血IL-17和IL-23的表达,流式分选CD4~+IL-17~+和CD4~+IL-23~+,RT-PCR检测MMP-1、MMP-3、MMP-13表达水平。结果:与Model组相比,给药组病理症状明显减轻,Ki67和PCNA蛋白表达显著上调,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表达显著下调,IL-17和IL-23的含量显著降低,CD4~+IL-17~+和CD4~+IL-23~+百分比显著降低,MMP-1、MMP-3和MMP-13 RNA表达显著下调,MMP-1、MMP-3和MMP-13蛋白表达显著下调,TGF-β1和p-Smad2蛋白表达显著下调,且呈剂量依赖性增加。结论:牡荆素对Ⅱ型胶原蛋白诱导的大鼠RA具有缓解作用,且下调RA大鼠血浆中Th17、Th23和MMPs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