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反流性喉炎与声带白斑的关系.方法 2009年3月~2009年11月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耳鼻咽喉科经临床和病理诊断为声带白斑同时合并反流性喉炎的8例患者,予以6~8周的质子泵抑制剂(PPI)抗反流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频闪喉镜检查、嗓音主客观声学评估、嗓音障碍指数以及反流性喉炎症状评分量表和体征发现量表的评估.结果 8例患者反流性喉炎均治愈,频闪喉镜、主客观声学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8例患者声带白斑完全消失,随诊3~5个月未见声带白斑复发.结论 反流性喉炎与声带白斑可能存在某种关联,其在声带白斑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临床中应注意对声带白斑患者进行反流性喉炎的评估,PPI治疗可使部分患者避免手术.  相似文献   

2.
活血化瘀中药组方治疗嗓音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嗓音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社会进步,语言交往越显重要,对嗓音病治疗要求增高,也越来越受重视。近几年我们按中医理论分析嗓音疾病的中心环节是声带充血/郁血,在此基础上考虑采用活血化瘀中药组方治疗嗓音疾病[1]。自1998年至2001年共收治有完整记录病例197例,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3.
近年 ,我科对声带良性增生性病变施行声带整复术 ,在手术前后进行嗓音声学分析检测 ,观察术后嗓音恢复情况 ,旨在对声带整复术治疗声带良性病变、恢复嗓音功能方面疗效评价提供客观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测试对象经临床确诊的声带良性增生性病变患者共 4 0例 ,男 2 6例 ,女 14例 ,年龄 19~ 5 2岁 ,平均 36 .7± 8.7岁。其中带蒂或较小声带息肉 2 6例 (A组 ) ,单侧 18例 ,双侧 7例。广基声带息肉 (B组 ) 8例 ,单侧 2例 ,双侧 6例。声带小结 (C)组 3例 ,肥厚性喉炎 (D组 ) 3例。全部病例均在表面麻醉下行纤维喉镜检查 ,记录声带病变形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中文版嗓音疲劳指数量表(VFI)在职业用声者嗓音疲劳(VF)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观察组为因嗓音疲劳就诊的职业用声者120例,对患者进行电子喉镜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检查,填写中文版VFI量表调查问卷.观察组根据电子喉镜NBI下检查再次分组慢性喉炎组(A组)、声带小结组(B组)、声带肿物组(C组).对照组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嗓音声学分析对中成药治疗不同中医证型慢性喉炎患者疗效评估的意义。方法将80例成人慢性喉炎患者(喉炎组)辩证分型,分为肺肾阴虚型28例、肺脾气虚型25例、气滞血瘀痰凝型27例,根据金嗓灵系列中药制剂(开音丸、利咽丸、散结丸、清音丸)的不同成分,针对不同证型患者分别联合用药(利咽丸、开音丸、清音丸、散结丸中选取2~3种),疗程一个月;30例正常成人设为对照组;应用德国 ATMOS 嗓音测试分析系统对对照组和喉炎组用药前、用药后1月的持续元音信号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前喉炎组各证型患者的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噪谐比(NHR)均较对照组高,最长发声时间(MPT)较对照组短,发音障碍指数(DSI)较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 P <0.05);喉炎组用药后1月,肺肾阴虚型患者除振幅微扰外,其余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喉炎组治疗后1月与治疗前比较,肺肾阴虚型及肺脾气虚型患者 jitter、shim-mer、NHR 均下降,MPT 延长,DSI 值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气滞血瘀痰凝型患者治疗后,jitter、shimmer、NHR 均下降,DSI 值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仅 MPT 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嗓音声学分析可客观、定量地分析不同证型慢性喉炎患者的嗓音质量,评价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嗓音训练应用于声带息肉术后的疗效.方法 选取92例接受声带息肉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46)与对照组(n=46)两组.两组患者均行喉显微声带息肉切除术,对照组术后给予金嗓散结丸口服治疗4周,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1周起联合嗓音训练治疗3周,术后4周两组同时结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嗓音的主观1客观评价方法对30例声带癌患者应用激光或放射治疗前后嗓音分析与动态喉镜检查结果相比,经统计学相关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由于激光或放疗对声带造成的损伤影响声愈合,使喉发音进气体从声门漏出而产生气息型嗓音;(2)声带癌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嗓音声学参数对比分析未见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3)嗓音声学分析参数与G.B.S型心理听觉参数呈正相关;(4)嗓音声学参数与动态喉镜检查结果进行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儿童嗓音情况的调查分析,了解导致儿童嗓音疾病的主要原因及病变,为儿童嗓音保健及嗓音疾病早期干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7月在吉林市中心医院喉科就诊的来自于15个社区、主诉为声音嘶哑的儿童1285名,应用间接喉镜进行检查,其中声门区不能完全暴露者235例,不能配合者351例,均在表麻下经鼻腔电子喉镜检查。对其发病特点、嗓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引起儿童声音嘶哑最常见的病因是声带良性增生性病变,占66.61%,其中包括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等,过度用嗓是造成儿童嗓音疾病的主要原因。结论积极开展社区儿童用嗓保健,加强对高危人群的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嗓音声学分析在声带息肉手术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嗓音声学分析在评估声带息肉手术疗效中的作用。方法采用Dr.speech软件,对86例声带息肉病人手术前及手术后1周进行嗓音声学分析,并与40例正常人对照。结果声带息肉组比正常对照组有较高的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噪声能量(NNE)和较低的谐噪比(HNR),各指标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声带息肉术后1周和术前比较,jitter、shimmer和NNE均下降,HNR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NNE指标的敏感性最高。结论嗓音声学分析可客观、定量地分析嗓音质量,评价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教师声带息肉患者的嗓音声学分析与嗓音障碍指数的相关性.方法 对70例教师声带息肉患者(教师息肉组,男30例,女40例)和70例嗓音正常者(对照组,男28例,女42例)进行嗓音声学分析和嗓音障碍指数(voice handicap index,VHI)评估.嗓音声学分析指标包括基频(F0)、基频微扰(jitter...  相似文献   

11.
声带息肉患者的嗓音声学分析与VHI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嗓音声学分析与嗓音障碍指数(voice handicap index,VHI)用于嗓音质量评估的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并进一步验证VHl的实用性.方法 对35名声带息肉患者(患者组)及35名嗓音正常人(对照组)进行嗓音声学分析和VHI调查,嗓音声学分析指标包括振幅扰动商(amptitude perturbation quotient,APQ)、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噪/谐比(NHR),VHI调查包括功能(F)、生理(P)、情感(E)三个范畴,记录三方面得分及总分(TVH)分值.结果患者组的APQ、jitter、shimmer、NHR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VHI的TVH平均值为43.32±4.66分,而正常组的平均值为12.51±1.88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声带息肉患者嗓音声学分析参数与VHI之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临床上不能以嗓音声学分析为标准来判断或推测声带息肉患者症状轻重;VHI可主观反映患者嗓音障碍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嗓音训练治疗声带小结的疗效。方法对19例声带小结患者进行为期8周的嗓音训练,训练内容包括嗓音卫生教育、改善呼吸支持及增强共鸣等,训练前后分别应用嗓音障碍指数量表、最长发声时间、嗓音声学分析及频闪喉镜检查进行评估。结果 19例声带小结患者接受嗓音训练后嗓音障碍指数值由56.9±15.7分降至23.8±1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长发声时间由11.3±5.5s延长至19.1±8.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频微扰由0.57%±0.04%降至0.33%±0.09%,振幅微扰由1.99%±0.36%下降至1.42%±0.19%,噪谐比由0.175±0.065dB下降为0.131±0.047d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为<0.05)。训练结束后频闪喉镜检查示9例患者声带小结消失,7例小结明显变小,3例变化不明显。结论嗓音训练能够降低嗓音障碍程度并增加发声过程呼吸支持的效率,改善嗓音质量。  相似文献   

13.
倍他米松声带注射术治疗慢性肥厚性喉炎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为了寻找更有效的方法,提高治疗慢性肥厚性喉炎声音嘶哑的疗效。方法自2001年7月—2002年12月底,用倍他米松(得宝松注射液)对46例长期声音嘶哑的慢性肥厚性喉炎患者进行声带注射术治疗,并用嗓音疾病评估仪进行术后疗效观察。对基频、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和声门噪声能量声学参数进行自身对照的t检验,对术后1个月和6个月的嗓音质量评估综合评分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两两比较。结果8例在门诊表面麻醉后间接喉镜下注射,38例是在全身麻醉显微喉镜下注射。经6个月以上的随访观察,患者自觉声音嘶哑明显改善,检查见讲话较前轻松;检查见声带充血或水肿明显减轻,声带边缘变锐。嗓音质量明显改善,基频、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声门噪声能量和嗓音疾病综合评估结果显示,注射后6个月时有效8例(17.39%),显效22例(47.83%),治愈10例(21.74%),无效6例(13.04%),总有效率40例(86.96%)。结论得宝松声带内注射术是治疗慢性肥厚性喉炎声音嘶哑的较为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引起儿童声嘶的疾病中,以声带小结为多见,本组44例儿童声带小结治疗中,24例以喉康中药治疗,20例以声带内注射地塞米松及喉康中药治疗,并对治疗前后应用声图仪进行了嗓音声学分析.本文就儿童声带小结的病因、儿童心理行为特征.治疗前后声学动力分析及儿童声带小结的治疗方法.进行了客观的评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口服中成药(金嗓散结丸)治疗声带小结患者的动态喉镜及嗓音声学分析指标变化。方法采用Xion动态喉镜及嗓音声学分析软件对48例女性声带小结患者治疗前1天及治疗后2周、1个月、2个月进行动态喉镜观察及声学分析,同期选取48例动态喉镜检查声带外观及运动均正常的成人女性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声带小结患者治疗前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均高于对照组,嗓音障碍指数(DSI)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周后动态喉镜观察声带小结无明显缩小,而患者的各项声学参数值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一定程度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动态喉镜观察声带小结明显缩小甚至消失,各声学参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声学参数值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各声学参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成药治疗声带小结有较好疗效,且安全方便,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及DSI声学参数可以作为中成药治疗声带小结疗效评价的客观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6.
病理嗓音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病理嗓音与正常嗓音定量比较分析,探讨各种病理嗓音的特征.方法采用电脑多媒体技术,使用Dr.Speech软件,采样分析105例声带息肉、小结、慢性喉炎、喉癌、声带麻痹男女患者的嗓音资料.结果病理嗓音与正常人比较基频微扰、振幅微扰、谐噪比、信噪比、声门噪声等主要参数及基频方差差异有显著性,其余指标各有不同.结论嗓音分析是客观评估,其中NNE值对喉部疾患音质评估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单侧声带囊肿与声带息肉患者手术前后的嗓音声学分析指标变化特点。方法 单侧声带囊肿和声带息肉患者各25例,嗓音显微外科手术前1天、术后1周、术后1个月行嗓音主观评分及客观声学检测,比较结果。结果 手术前,声带囊肿组的最长发声时间(MPT)较声带息肉组小(P<0.05),两组患者嗓音障碍指数(VHI-10评分)、嗓音嘶哑度评分(GRBAS)及基频(F0)、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噪谐比(N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声带囊肿组GRBAS评分及jitter、shimmer和NHR比声带息肉组高(P<0.05),两组患者VHI-10分级、MPT和F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VHI-10评分、GRBAS分级、MPT、F0、jitter、shimmer及NHR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侧声带囊肿对患者声门闭合功能的影响较单侧声带息肉大,手术后声带息肉患者的嗓音嘶哑度及粗糙度较声带囊肿患者恢复快。  相似文献   

18.
声带小结及声带局部肥厚患儿嗓音声学及电声门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声带小结、声带局部肥厚患儿及正常儿童嗓音声学及电声门图参数之间的差异,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342例正常儿童及76例声带局部肥厚患儿、52例声带小结患儿进行嗓音声学测试及电声门图分析,对三组参数进行方差分析并作两两比较.结果声带小结与声带局部肥厚患儿的嗓音声学分析的标准化噪声能量(NNE)与基频方差(SDFo)无显著差异,频率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在两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声带小结与声带局部肥厚患儿的电声门图频率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NE和SDFo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jitter、shimmer、NNE、SDFo四项参数在区分正常嗓音和病理性嗓音时非常重要而且非常敏感;在病理性嗓音中以上四项参数各有异同;嗓音声学参数较电声门图参数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制剂金喉雾化剂对声带息肉术后嗓音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100例声带息肉术后患者,随机分配为试验组(金喉组)与对照组(西药组)行雾化吸入治疗,术后2周作客观嗓音声学分析及主观嗓音心理听觉评价。结果根据嗓音声学分析,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嗓音数据(Jitter、Shimmer、NNE)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嗓音心理听觉评价,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嗓音恢复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制剂金喉雾化剂在声带息肉术后嗓音功能恢复方面与西药有相同的治疗效果,能促进嗓音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声带小结患者支撑喉镜下显微手术前后嗓音声学分析指标的变化。方法采用Xion声学分析软件对45例女性声带小结患者术前1天及术后第1周、第2周、第3周进行嗓音声学分析,并与45例正常对照组对比。结果声带小结患者术前基频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嗓音障碍指数(DSI)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周患者的振幅微扰及基频微扰与术前1天相比均有一定程度降低,振幅微扰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基频微扰及DSI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与术前1天比较,各声学参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周与术后第2周相比,三项声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声带小结患者术后各阶段嗓音恢复程度不同,术后二周嗓音声学分析结果趋于正常,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及DSI可以作为声带小结手术疗效评价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