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自 1997年 1月~ 2 0 0 3年 1月 ,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2 40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40例中 ,男 82例 ,女 15 8例。年龄 45~ 75岁。双膝疼痛 98例 ,单膝疼痛 14 2例 ;老年性退行性骨关节炎 188例 ,创伤性骨关节炎 5 2例 ;其中关节积液 5 2例。病程1个月~ 11年。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外伤史及慢性劳损史。临床表现以膝部疼痛为主 ,活动时加重 ,局部压痛 ,或伴关节肿胀 ,活动受限 ,主要体征为活动膝关节时有摩擦感 ,髌骨周围压痛。影像学报告有程度不同的关节间隙狭窄 ,…  相似文献   

2.
膝关节滑膜组织挤压综合征是大学校园内及其它劳动者长见病、多发病 ,不易被临床明确诊断 ,容易被误诊为一般性关节炎或骨质增生。我院外科 1996~ 2 0 0 0 - 10共进行关节镜检 30 9例 ,本文就 3例典型病例 ,进行报道。1 病例介绍例 1:女 ,2 2岁。主诉因为打排球外伤后膝髌下疼痛 6个月 ,时有肿胀及绞锁。检查 :右膝无局限压痛点 ,股四头肌明显萎缩 ,髌骨无挤压痛 ,膝屈曲至 90°位时有剧痛 ,但并非每次均发生 ,余症均不明显。右膝X线片正常术前诊断为“膝内紊乱症”。 1994- 0 7- 2 4于硬膜外麻醉下膝关节镜检 ,内、外侧半月板、髌骨等均…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 1 994年以来 ,对 62例髌骨骨折采用钢丝环扎加张力带内固定治疗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临 床 资 料1 一般资料 本组 62例 ,男 48例 ,女 1 4例 ;平均年龄 47.3岁 ( 1 9岁~ 74岁 ) ;骨折类型 :横形骨折 3 2例 ,粉碎性骨折 2 2例 ,上下极骨折 8例 ,所有病例由外伤史和经X线片确诊 ;伤后 3小时~ 3天内手术治疗。2 手术方法沿髌骨内缘作弧形切口[1 ] ,直达骨折端 ,清除血肿 ,冲洗关节腔 ,检查无其它损伤 ,将sharper纤维和股四头肌肌腱髌前扩张部翻起2mm~ 3mm ,将骨折大体复位 ,布巾钳暂时固定 ,用直径 1 .2mm的…  相似文献   

4.
孙敏  林瓒  高志  陈鹏旭  程松苗  胡勇   《四川医学》2021,42(7):721-725
目的探讨初次髌骨脱位同时合并有膝关节游离体的患者,中远期内再次出现同侧髌骨脱位的风险及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到2018年12月膝关节运动损伤科收治的有效随访102例首次髌骨脱位同时合并膝关节游离体的患者,收集患者术前资料:骨骺愈合情况、体质指数、膝关节核磁共振测量指标,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未脱位组及再脱位组,比较两组间的各种测量指标明确髌骨再次脱位的危险因素。结果 102例初次髌骨脱位患者中有39例(38.24%)在术后1~6年的随访期间内再次出现髌骨脱位。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表明,Insall指数(优势比1.98;95%CI 1.31~2.65;(印)P(正)=0.003)、滑车-胫骨结节距离/髌骨关节面长度(优势比3.20;95%CI 1.93~4.47;(印)P(正)=0.012)、髌骨偏移指数(优势比1.85;95%CI 1.03~2.68;(印)P(正)=0.025)、滑车沟角(优势比3.28;95%CI 2.21~4.35;(印)P(正)=0.002)是再脱位的重要预测因子。操作者工作曲线显示分割点分别为:Insall指数1.24,滑车-胫骨结节距离/髌骨关节面长度0.42,髌骨偏移指数>0.44,滑车沟角>150.9°。预测模型显示,当不存在以上4个高危因素时,髌骨再次脱位的风险为0.57%,当存在1个高危因素时,髌骨再次脱位风险为7.52%,当存在2个高危因素时,髌骨再次脱位风险为53.43%,当存在3个高危因素时,髌骨再次脱位风险为94.18%,当存在4个高危因素时,髌骨再次脱位风险为99.56%。结论 Insall指数、滑车-胫骨结节距离/髌骨关节面长度、髌骨偏移指数、滑车沟角是初次髌骨脱位伴有膝关节游离体患者再次脱位的高危因素。合并存在的高危因素越多,髌骨再次脱位的风险越大。  相似文献   

5.
卢红 《四川医学》2004,25(1):25-26
20 0 2年 1月至 2 0 0 3年 1月 ,采用钛镍形状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髌骨骨折 2 1例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1例 ,男 12例 ,女 9例 ;年龄2 8~ 5 6岁 ,平均 4 0 .7岁。左侧 10例 ,右侧 11例 ;无移位的髌骨骨折 1例 ,髌骨横断骨折 12例 ,髌骨纵形骨折 3例 ,髌骨粉碎骨折 5例。所有的病例均为闭合性损伤。1.2 治疗方法1 .2 .1 入院后均行小夹板外固定膝关节于伸直位 ,3~ 5天肿胀消退后行手术切开复位钛镍形状记忆合金髌骨爪内固定。1.2 .2 采用兰州西脉记忆合金股份有限公司设计的钛镍形状记忆合…  相似文献   

6.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僵硬是影响其疗效的重要原因之一,引起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僵硬的原因很多[1],临床处理也较为棘手.近年来,我院对3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伸直性僵硬患者采用针刀闭合松解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0年1月至2011年4月在我院骨科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出现伸直性僵硬的患者3例,男1例、女2例,年龄分别为65、68和70岁.临床表现为膝关节无明显内外翻,关节周围轻度肿胀,皮肤温度正常;中立位0°法膝关节屈曲平均15 °受限;滕前正中切口已愈合,股四头肌萎缩,髌上囊处压痛(+)、质硬,内外侧髁处压痛(+),髌骨下及髌尖、髌韧带双侧、髌韧带胫骨结节止点处均有压痛.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示关节假体位置正常,未见假体周围放射性透亮线和周围异位骨化.  相似文献   

7.
发生在髌骨的骨巨细胞瘤临床较罕见 ,我院 1999年 1月收治 1例 ,报告如下。  男性 ,17岁 ,入院前 18个月开始不明原因右膝酸痛 ,乏力 ,逐渐加重 ,活动后明显 ,偶感右膝关节不稳。局部检查 :髌骨压痛 ,表面光滑 ,未扪及包块 ,右膝无红肿 ,浮髌试验 ( -) ,膝关节活动正常。既往史 :于 2年前有右膝外伤史。X线表现 :右髌骨呈膨胀性、溶骨性囊样破坏 ,其中可见少许高密度条状及点状影 ;边缘不规则 ,病变周围可见轻微硬化带 ,骨皮质变薄 ,无骨膜反应 ,软组织不肿胀。CT :可见膨胀性溶骨性破坏 ,内壁清楚 ,并有骨嵴内突 ;有散在小点状骨化影 …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髌骨环内固定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09年4月我院骨科使用髌骨环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7例均伤口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7~9周,关节面平整,无固定钩拉直、断裂现象.随访3~6个月,膝关节伸屈功能恢复正常.疗效评价优21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2.6%.结论 髌骨环内固定术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符合生物力学要求,操作简单、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快、愈合率高、膝关节功能恢复好,为治疗髌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 例1,女,29岁,因左膝关节反复发作肿痛并血性关节积液9个月入院。9个月来左膝关节经常肿胀、疼痛,活动后加重,时好时坏,一直按“创伤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用中西药治疗,无明显效果。1年前左膝关节有扭伤史,无结核病史。检查:左膝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有波动感,以髌上囊处明显,未扪及包块,稍压痛,浮髌试验阳性。关节穿刺抽出血性积液60ml。化验室检查:多次血象、血沉、抗“O”及类风湿因子检查,均为阴性。X线拍片:左膝关节软组织肿胀,关节间隙增宽,髌骨关节面有2×1.5cm的破坏区,有硬边。术中所见:  相似文献   

10.
20 0 0~ 2 0 0 1年 ,本科应用关节镜下钬激光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40例进行治疗 ,取得良好疗效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40例 ,男性 17例 ,女性 2 3例 ,年龄2 0~ 6 9岁 ,平均 39岁 ,2 8例有明显外伤史 ,30例膝关节有交锁现象 ,所有患者均有髌下前内或前外侧压痛 ,膝关节均有反复疼痛病史约 1~ 6a,其中 2 6例伴有关节软骨面的破坏。X线片示 :全部病例关节间隙基本正常 ,关节未发现明显的破坏。磁共振显示 :33例半月板内有异常高信号区。1 2 手术方式 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行关节镜常规检查 ,确定半月板损伤的部位、…  相似文献   

11.
小针刀加正骨手法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膝关节骨关节炎 ( OA)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关节退化、关节软骨破坏。膝关节周围软组织退变所致的慢性关节炎 ,以关节疼痛、僵硬和活动障碍为特点。治疗方法很多 ,但效果欠佳。我院自 1 997年起 ,用小针刀加手法治疗该病 ,取得满意的疗效。1 临床资料本组共 96例 ,1 1 2个关节 ,男 39例 ,女 5 7例 ,年龄 45~ 83岁 ,平均 5 8岁。双膝发病 1 6例 ,病程 2~ 2 2年 ,平均 6.5年。本组病例均以关节疼痛为主要症状 ,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肿胀、关节弹响等 ,临床检查关节内侧与髌骨上缘压痛 ,髌骨研磨试验阳性 ,有 2 3个关节呈膝内翻畸形。X…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芒硝冷疗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肢肿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护理基础上联合芒硝冷疗,2组均连续干预7 d。比较2组干预前后髌骨上10 cm、髌骨中点、髌骨下10 cm的周围径、VAS评分及皮温。结果与术后第1天比较,观察组术后第3、5、7天髌骨上10 cm、髌骨中点、髌骨下10 cm周围径明显缩短(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干预后第3天髌骨中点、髌骨下10 cm周围径明显缩短(P<0.05),干预后第5、7天VAS评分和髌骨上10 cm、髌骨中点、髌骨下10 cm周围径明显改善(P<0.05),干预后第7天髌骨上缘10 cm的皮温明显降低(P<0.05)。结论芒硝冷疗能够有效降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肢肿痛。  相似文献   

13.
从 1 996年起 ,使用三越了哥王片治疗 50例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患者 ,经临床验证该药清热消肿快 ,无毒副作用 ,值得骨伤科推广应用。1 临床资料  50例 ,男 2 2例 ,女 2 8例 ;年龄 36岁~ 57岁 ;外伤 4 1例 ,慢性劳损 9例 ;右侧 2 9例 ,左侧 2 1例 ;伤后距治疗时间 1周~ 3a。2 治疗方法 均用三越了哥王片内服加外用 ,每日 3次 ,每次 3片 ;用关节穿刺术 ,抽净积液和积血后 ,外用 8片研粉 ,用凡士林调敷于棉布上加压包扎 ,用髌骨固定带固定膝关节 ,每日更换 1次。 7d为 1个疗程 ,一般 1~ 3个疗程。3 疗效观察 膝关节肿胀积液消失 ,关…  相似文献   

14.
<正>髌骨纵行劈裂骨折,临床较少见,误诊率较高。近年我院收治4例。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4例均为男性,年龄20~30岁,右膝3例,左膝1例,2例坠落伤,2例车祸伤,4例骨折均为闭合性,并有关节功能部分障碍,均于轴位片显示:纵形劈裂骨折。外固定5~7周。4例随访半年以上,无1例遗留膝关节功能障碍、畸形,骨折均达完全愈合。 典型病例:患者,男,32岁,施工时从3米高楼上坠下,左足及肩痫部着地,继而右膝关节内侧屈曲位着地,伤后左肩关节、左足跟及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查体:左肩背部皮擦伤,局部渗血,压痛明显,左上肢运动受限,左足跟肿痛、青紫,伴轴心叩击痛,左膝轻度肿胀,内侧皮肤青紫,髌骨内缘压痛。X线摄片示左肩胛骨裂纹骨折,左跟骨结节粉碎性骨折,膝关节正侧位片上未显示髌骨骨折征。跟骨骨折行手法复位石膏靴外固定,十余月后囚右膝活动受限来院复诊,进一步检查发现髌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髌骨骨折使用张力带、髌骨爪和髌骨针3种固定方式的临床比较观察。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10月60例髌骨骨折患者,其中20例采用张力带固定方式,20例采用髌骨爪固定方式,20例采用髌骨针固定方式。观察3种固定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均获得随访,时间3~19个月,平均13个月。按陆裕朴等疗效评分法,张力带固定者术后优良17例,优良率85%;髌骨爪内固定者优良19例,优良率95%;髌骨针内固定者优良19例,优良率95%。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例(15%)、1例(5%)和1例(5%)。结论髌骨爪和髌骨针内固定有较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优于张力带固定方式,大大减轻了对软组织的刺激作用,保证了膝关节的早期功能锻炼,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综合疗法治疗膝关节粘连性僵直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 ,用综合疗法治疗膝关节粘连性僵直 30例 ,治疗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 30例 ,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 2 2~5 4岁 ,平均 34岁。发病腿别 :右侧 17例 ,左侧 13例。病因 :股骨髁上骨折 10例 ,胫骨髁骨折 4例 ,胫骨外髁骨折 3例 ,胫骨内外髁粉碎性骨折 6例 ,髌骨粉碎性骨折 5例 ,胫骨粗隆并腓骨小头骨折 2例。本组病例曾有骨科手术史 2 6例 ,外固定平均时间为 5 .5周。出现膝关节粘连性僵直的时间 30~ 180d ,平均 79d。膝关节屈曲度 :<10°者 5例 ,10°~者 10例 ,31°~者 9例 …  相似文献   

17.
李玲利  宁宁  侯晓玲  刘晓燕  杨慧 《四川医学》2012,33(12):2049-2051
目的探讨冷加压自动循环系统对膝关节镜术后患者的冷疗效果。方法将2009年5~11月的140例膝关节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冷加压自动循环系统试验组与传统清水冰袋对照组,每组70例,冷疗24h后,分别测量两组术前及术后24h髌骨上极2cm、髌骨中点、腓肠肌最粗点周径;对术前及术后24h进行疼痛的静止、运动评分;采用Lysholm评分表评定术前及术后24h膝关节功能及测量膝关节主动、被动活动度。结果术后24h两组髌骨上极2cm、髌骨中点、腓肠肌最粗点周径肿胀值、静止及运动视觉模拟评分、Lysholm评分及膝关节主动、被动活动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肿胀疼痛越严重,膝关节功能恢复越差。结论冷加压自动循环系统较传统清水冰袋更能减轻膝关节镜术后患者膝关节肿胀疼痛程度,提高膝关节功能,并且肿胀疼痛与膝关节功能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化脓性膝关节炎简易冲洗疗法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 996年 8月~ 1 999年 1 2月共收治急性化脓性膝关节炎 36例 ,采用 1次性头皮针闭式冲洗虹吸治疗 ,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 36例 ,男 34例 ,女 2例 ,年龄 1 1~ 2 6岁。单膝关节 34例 ,双膝关节 2例。冲洗时间最长 2 0 d,平均 1 3d。浆液性渗出期 2 0例 ,纤维蛋白性渗出期1 3例 ,脓渗出期 3例 ;治愈 31例 ,好转 5例。2 穿刺方法病人仰卧位 ,膝关节略屈 ,用 7号头皮针自髌骨外上角斜向中心线髌骨上滑囊内刺入 ,抽吸证实在滑囊腔内后 ,固定头皮针 ,接冲洗液。用 8号头皮针头自髌骨外下或内下角髌韧带两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arthro plasty,TKA)术后膝前痛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自2007年1月~2010年1月128例在我院初次单侧膝关节置换术的骨性关节炎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64例,安装骨水泥型髌骨假体;对照组64例,仅作髌骨去神经化处理,不做髌骨置换;观察2组患者膝前痛的发生率。术前膝关节内、外翻畸形和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前痛的关系。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24月,平均16.5月。实验组患者膝前痛发生率10.9/%(7/64),对照组膝前痛发生率为14.1%(9/64);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膝内、外翻畸形患者,TKA术后膝前痛的发生率为21.2%(11/52)。结论 TKA术中在置换髌骨,并不能降低膝前痛的发生率。术前膝内、外翻畸形患者术后膝前痛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射频热凝消融治疗慢性膝关节痛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慢性膝关节痛患者,随机等分为射频组(R组)和对照组(C组)。R组:用长5 cm射频套针分别以髌骨下1/2部中心为目标,胫股关节间隙韧带旁及鹅掌腱压痛点作直刺或斜刺达髌骨尖粗面髌骨垫附着处和鹅掌腱胫骨附着点处,调节温度为50℃,射频消融时间为30 s进行穿刺点热凝消融;C组:常规口服非甾体镇痛药和维生素。观察两组镇痛效果和关节功能评估。结果R组治疗效果优于C组(P<0.05);膝关节功能评估:R组治疗后2周较治疗前和治疗1周有明显改善(P<0.05),与同时点C组相比功能评估好转(P<0.05)。结论射频热凝消融治疗慢性膝关节痛疗效确切、微创、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