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回转窑结圈不仅与回转窑的传热过程有关,还与物料的输送、物料挥发分析出、挥发分燃烧等多种物理化学反应有关。通过研究结圈物的特征,对结圈机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预防回转窑结圈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在回转窑结圈过程中,煤粉对结圈的影响不仅仅是对温度的影响,还使结圈物本身的性质发生改变。随着煤粉含量的增加,结圈物熔点下降;同时,煤粉的增加促进了粉末的固结,更易形成结圈。  相似文献   

2.
在链箅机-回转窑球团工艺中,结圈物侵蚀耐火材料问题是生产潜在隐患。基于年产120万t的链箅机-回转窑球团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结圈物侵蚀耐火材料的路径及机理。结果表明,结圈物中Fe2O3组分对耐火材料固溶矿化是其侵蚀的主要驱动力,并且Fe2O3微晶自由迁移渗透导致耐火材料侵蚀逐步加深;在回转窑喷吹煤粉模式下,整修开炉后失常含壳球团的生成归因于煤粉燃烧产生的低熔点粉煤灰;结合矿相组成分析和失常含壳球团的成因,得知粉煤灰是结圈物对耐火材料侵蚀行为的潜在参与者。研究结果可为回转窑结圈侵蚀控制与预防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由于回转窑结圈现象频发,制约了球团生产水平的提高。通过对回转窑结圈物的显微结构、化学成分及矿相组成进行分析,以揭示物料在回转窑内的固结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结圈物的主要矿物为铁氧化物,外层铁氧化物主要是Fe2O3,内层主要是Fe2O3、Fe3O4,铁氧化物内、外层平均质量分数可达到68.5%、85.05%,而液相量质量分数只有12.2%。结圈物外层存在由煤粉不完全燃烧沉积形成的渣相固结。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国内外有关还原回转窑内结圈的现象作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止结圈的措施。作者认为在窑头喷射还原剂,适当地控制窑头火焰温度,使操作温度低于煤粉软熔点T_1温度以下,采用窑内延长均温区的热工制度,保证入窑原料有良好的强度,尽力降低窑内的粉化率等措施,可以做到不结圈,稳定回转窑操作运行。  相似文献   

5.
昆钢球团回转窑结圈研究与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昆钢球团回转窑结圈,对其结圈机理进行了研究.并据此找到了预防回转窑结圈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回转窑结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直困扰着链篦机-回转窑球团工艺的发展.为深入研究回转窑结圈的机理和影响因素,针对煤气供热氧化球团回转窑结圈,将回转窑分为窑头、窑中、窑尾3段,根据每段回转窑结圈的特征,分别研究了各段结圈形成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缓解回转窑结圈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钢铁》2020,(7)
链箅机-回转窑作为中国主要的氧化球团生产工艺,回转窑结圈问题已成为实现高效低耗生产氧化球团矿的瓶颈。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并结合本课题组相关的研究工作,阐述了回转窑结圈及其危害,综述了回转窑结圈的形成机理及其应对措施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预防和处理回转窑结圈问题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针对鞍钢氧化球团回转窑中的结圈问题,通过对结圈物物化性能和宏观及显微结构的分析,系统地研究了各结圈物形成的机理。结果表明:活性较高的次生Fe_2O_3易形成结构疏松的结圈物,或粘附在球团表面将球团聚形成结圈物;Fe_3O_4粉末由于其再结晶固结作用而易形成结构致密的结圈物,并在此过程中可能包裹少量球团或在高温区与球团一起形成熔蚀葡萄状结圈物。导致结圈的最主要原因是预热效果不良和煤灰的掺入,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善球团预热效果和燃煤量的措施,并取得较明显的缓解结圈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回转窑结圈一直以来是制约煤基回转窑直接还原工艺发展的重要因素,以某低品位铁矿回转窑还原结圈物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回转窑结圈物的特性及其形成机制.从结圈物的宏观形貌、物化性能、软熔特性和微观结构入手对某低品位铁矿球团回转窑结圈物的特性进行分析,并结合热力学相图、化学物相及能谱分析研究了结圈物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结圈物由熔融物包裹球团形成,接近窑壁,其熔融包裹物增多,结圈物中MFe、CaO含量明显增大,软熔温度越低;由球团粉末中FeO与SiO2形成的铁橄榄石及煤灰带入的CaO而形成的钙铁辉石低熔点相是造成结圈的主要原因;低熔点相的存在同时也促进了金属化球团间铁晶粒的相互扩散与迁移,从而加剧了结圈现象.   相似文献   

10.
链篦机—回转窑结圈是该种设备生产球团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试验并根据立新、承德二厂的实践对造成结圈的有关因素进行了研究,并介绍了几种消除结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原料性能对石灰回转窑煅烧及结圈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涟钢田湖铁矿石灰回转窑的结圈问题,进行了各种原料的煅烧性能、石灰石强度和热裂性能、原料粘附的矿泥性能及其对回转窑结圈影响的研究,为解决结圈问题得出了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链箅机-回转窑氧化球团生产过程中回转窑内的结圈物的形成机理,首先采用X射线衍射、显微镜以及扫描电镜能谱对结圈物进行分析检测,发现其矿物组成主要为赤铁矿及硅酸盐相;然后进行含残碳煤灰和球团矿粉末的模拟焙烧试验,为进一步验证FeO对低熔点物质生成的作用,利用FactSage软件中的Phase Diagram模块,计算绘制液相投影图。结果表明,试样在高温过程中其FeO质量分数可达到10%~20%,而FeO可与煤灰中的SiO_2、CaO、Al_2O_3等生成含亚铁相的硅铝酸盐类低熔点化合物;当FeO质量分数从5%到30%依次升高时,SiO_2-CaO-Al_2O_3-FeO四元系相图中的液相区不断扩大,且液相线温度由1 200降低至1 100℃;FeO的存在对低熔点化合物的产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证实喷煤补热燃烧过程中,含残碳煤灰与球团粉末混合后,可生成含亚铁相的硅铝酸盐类低熔点化合物,导致结圈物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通过煤种,入窑球冷态强度和还原过程强度,以及钛精矿与煤灰混合物的软化温度等分析探讨了钛精矿预热球团回转窑直接还原产生结圈的可能性,获得了可以避免结圈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铁精矿冷固球团矿煤基回转窑直接还原新工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铁精矿冷固球团矿煤基回转窑直接还原新工艺的关键技术包括复合粘结剂及相应的配套实用技术,提出了含复合粘结剂的生球强度界面作用力综合模型,冷固球团矿强度的粘结膜机理,含复合粘结剂的冷固球团矿催化还原体积反应机制及全窑高温快速还原热工制度。  相似文献   

15.
煤基石灰回转窑结圈的防止与消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机理和工艺两方面分析了可能导致涟钢煤基石灰回转窑结圈的因素。提出了防止和消除结圈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提出一种基于时序趋势特征的回转窑喂煤支持向量机(SVM)分类方法,根据回转窑多个热工数据之间的动态变化规律预测喂煤变化趋势,指导人工喂煤调节的操作。首先对回转窑热工数据进行预处理,将喂煤时间序列分段线性表示,并提取相应趋势特征,形成训练样本;然后采用粒子群(PSO)算法优化SVM参数,构建SVM分类器,进而对测试样本进行分类,实现对喂煤趋势的分类预测。通过采用现场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证明本文提出的喂煤趋势预测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率,提高了窑前控制的鲁棒性,模型达到了现场应用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西姆双膛窑粉煤燃烧技术是一种新型粉煤燃烧技术,其技术核心是采用数个计量阀加分流器以及"Y"分配器的组合模式进行供应煤粉量的控制及分配,其中计量阀为变频控制,可实现供应煤粉量的区域调节,而"Y"分配器可实现单支管煤粉量调节,而通过分流器及阀门控制能够实现煤粉在两个炉膛间进行有效切换。该技术通过粉煤供应时间与双膛窑周期时间合理匹配,并执行一定的操作步骤,可实现双膛窑的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