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刘杰  傅强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10,14(33):6218-6222
背景:下尿路损伤、炎症、肿瘤以及先天性畸形等原因常可造成下尿路组织的严重缺损。传统手术对于下尿路修复重建存在诸多弊端。组织工程利用脱细胞基质与复合种子细胞的生物支架构建组织器官,为下尿路的临床修复与重建开辟了新的治疗思路。目的:就组织工程技术在男性下尿路修复重建中成熟技术做简单概述,并指出现阶段组织工程在临床应用之不足。方法:以“tissue engineering,urethra engineering,bladder;urethra,testicle”为英文检索词;以“组织工程;尿道重建;膀胱;尿道;睾丸”为中文检索词。应用计算机检索1994-01/2009-06 PubMed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到文献72篇,排除重复性研究,最终纳入29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目前用膀胱替代材料重建膀胱的实验主要有两种模型,即脱细胞基质支架模型和复合种子细胞的生物支架模型。脱细胞基质支架材料主要有膀胱细胞外基质、尿道细胞外基质、小肠黏膜下基质等。复合种子细胞的生物支架则是将种子细胞接种与相应的支架上,经过相应的处理再回植入体内。这两种模型目前正处于实验与临床研究中。组织工程化尿道方面的应用技术与组织工程化膀胱类似。睾丸组织工程研究目前还处于萌芽阶段。目前组织工程“替代品”还无法与正常的组织器官相媲美,还有一定的缺陷。  相似文献   

2.
背景:由于尿道狭窄的治疗中缺乏理想的尿道修复及重建材料,疗效均不满意。组织工程技术在尿道修复重建的应用近年来发展迅速,因此寻求理想的尿道狭窄修复替代材料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 目的:总结并探讨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及在尿道狭窄修复中的应用。 方法:由第一作者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89/2009)和Medline(1989/2009)数据库,检索词分别为“尿道修复,组织工程,干细胞”和“tissue engineering,urethra engineering,BMMSCs”,语言分别设定为中文和英文。主要从干细胞技术,生物支架材料以及自体组织器官的构建3个方面对组织工程技术进行尿道狭窄修复重建做了阐述。从国内外最新研究及临床应用两方面进行总结,着重评价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效果。 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96篇文章,按纳入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共纳入30篇文章。干细胞技术对于长期的尿道狭窄修复重建在疗效评估欠缺较可靠的证据,生物支架材料作为新兴材料,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在临床应用中已经取得了较好效果。尿道组织化器官的构建对于尿道狭窄修复重建长期的疗效缺乏有效的评估。结果表明生物支架材料用于尿道狭窄的修复重建时效果较好,而干细胞技术和尿道狭窄修复重建治疗尿道狭窄时,其疗效评估欠缺可靠的证据。  相似文献   

3.
学术背景:喉结构和功能的修复与重建是喉部分切除术中的关键,近年来各种修复材料和修复方法层出不穷。 目的:综合分析组织移植在喉部分切除术后修复与功能重建中的应用现状,为喉部分切除术后选择应用喉功能修复材料及重建技术提供参考。 检索策略: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 1997-01/2007-07有关喉部分切除术后功能重建的文章,检索词“laryngectomy, laryngeal carcinoma/cancer, reconstruction”,限定文献语种为“English”;同时检索本校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01/2007–07有关喉部分切除术后功能重建的文章,检索词“喉部分切除术,喉癌,修复/重建”,限定文献语种为中文。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60篇,其中英文文献69条,中文文献91篇,选择与喉部分切除术后修复或重建有关的文章。初步筛选后,英文文献再进一步查找全文,主要选择权威杂志发表的临床研究类文章,排除综述和重复文献。最后共纳入31篇文献进行综述。 文献评价:31篇文献中英文16篇,中文15篇,所有文献均为临床研究类文章。 资料综合:功能重建是喉部分切除术中的关键,术后残喉结构修复技术迅速发展,以肌筋膜、带状肌瓣、颈前皮瓣、会厌等自体组织材料修复喉癌术后残喉应用广泛,功能良好;组织工程材料和其他异体材料在喉部分切除术后的应用目前也正在研究。 结论:随着部分喉切除术的快速发展,各类修复材料及技术的应用日益成熟。残喉的修复没有固定的模式,行喉部分切除术时如何考虑肿瘤的类型、侵犯的程度、切除的范围等诸多因素,选取合适的修复材料及重建技术,恢复喉的发声、呼吸、吞咽保护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仍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谢伟  李盛宽 《中国神经再生研究》2009,13(53):10469-10472
背景:脱细胞羊膜的抗原性低,组织相容性好,在眼科眼表疾病及大面积烧伤中有较多的研究和临床应用,但在泌尿系统中的组织缺损修复较少报道。 目的:通过脱细胞羊膜修复兔尿道组织的缺损实验,探讨去细胞人羊膜是否能作为修复尿道组织缺损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支架材料。 设计、时间及单位: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实验于2007-04/06在广西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 材料:新西兰兔32只由广西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新鲜人羊膜取自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产科。 方法:脱细胞羊膜的制备:新鲜羊膜先使用1%甲醛-0.2%戊二醛交联保护,再使用0.125%胰酶-0.05 mol/L EDTA消化,最后使用0.5%曲拉通洗涤。32只新西兰雄兔分为3组,实验组12只,对照组12只,假手术组8只。前2组制备尿道缺损模型,实验组以脱细胞羊膜修复兔尿道组织缺损,对照组直接吻合尿道,假手术组仅游离尿道组织,不行尿道手术。 主要观察指标:术后10,21,42 d行修复尿道病理组织学检查观察上皮细胞血管及平滑肌细胞生长情况,炎症细胞浸润情况。术后42 d行尿道造影﹑尿动力学检查观察尿道压力变化及膀胱容量和称膀胱质量。 结果:①制备好的脱细胞羊膜白色半透明,无细胞及碎片残留。②脱细胞羊膜修复兔尿道组织缺损实验组一病理切片检查:10 d脱细胞羊膜周边已有尿道上皮细胞生长,未见急性排斥反应。21 d脱细胞羊膜处尿道表面已被尿道上皮细胞覆盖,小血管生长,炎症细胞浸润减轻。42 d实验组一少量平滑肌长入,血管生长良好,少量炎症细胞。3组尿动力学结果,尿道最高压,尿道最低压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称膀胱质量,假手术组和对照组膀胱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脱细胞羊膜修复兔的尿道组织缺损,上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生长良好,未出现排斥反应和毒性表现,尿道通畅无狭窄,证实脱细胞羊膜是一种前景良好的尿道组织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5.
应用组织工程技术进行泌尿系统重建的研究开展已有多年,但取材不便,细胞材源不足等问题始终未得以解决,从而限制了其进一步向临床推广。干细胞由于具备的自我更新及定向分化潜能,及对供区较小创伤等优势,为今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可能。研究者尝试以干细胞与脱细胞基质复合构建组织工程膀胱,适当诱导环境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向内胚层起源尿路上皮细胞分化。干细胞在尿道组织工程的研究中尚无相关动物模型的报道,但考虑到尿道与膀胱在组织结构及体内诱导环境上的相似性,推断干细胞在体内尿道组织中可能具有与膀胱间质中相似的分化能力。尿道超声引导下尿道周黏膜下层、横纹肌括约肌内注射自体肌源性干细胞、成纤维细胞是一种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有效方法。间充质干细胞在海绵体组织中具有分化潜能外,还可促使一氧化氮分泌以改善勃起功能,并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转染情况下,可通过进一步提高一氧化氮水平达到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摘要 背景:目前应用何种尿道组织工程修复重建支架材料更为合适的争论仍不断出现,其生物相容性及力学特性的评估也鲜见报道。 目的:评估应用于尿道修复重建多种生物材料的力学特性及生物相容性。 方法:脱细胞法制备小肠黏膜下层组织、膀胱脱细胞基质以及脱细胞尿道海绵体基质,同时编织法制备聚乙醇酸支架。单轴拉伸测试测定各类支架生物力学特性,光镜及扫描电镜测定支架表面孔径大小。线粒体代谢活性MTT法检测各种生物材料的细胞毒性。所有支架表面接种海绵体平滑肌细胞,体外培养14 d后进一步评估细胞渗透情况。 结果与结论:生物力学评估显示脱细胞尿道海绵体基质在弹性模量以及断裂强度方面的检测结果明显优于其余材料(P < 0.05)。MTT结果显示所有支架材料均支持正常的细胞生长代谢,并未发现存在明显的细胞毒性。聚乙醇酸在扫描电镜中显示出最大的孔径(> 200 μm),同时脱细胞尿道海绵体基质的尿道面(< 5 μm)和海绵体面(>10 μm)观察到明显不同的孔径大小。细胞接种14 d后聚乙醇酸材料的内部可见种子细胞的广泛分布,在膀胱脱细胞基质以及脱细胞尿道海绵体基质的尿道面未发现有明显的细胞渗透迹象,而小肠黏膜下层组织和脱细胞尿道海绵体基质的海绵体面观察到明显的细胞渗透生长表现。提示所有支架材料显示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同时在力学特性方面也与正常尿道组织相仿,但脱细胞尿道海绵体基质在力学和组织学的诸多参数上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关键词:尿道重建;支架材料;力学特性;生物相容性;组织工程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1.03.007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周围神经修复与重建。方法我院神经解剖室选择健康SD大鼠62只,将所有大鼠建立为双侧坐骨神经缺损模型,并创建可吸收甲壳素神经再生室,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只。实验组向甲壳素神经再生室注入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和神经营养因子,对照组注入等渗生理盐水。观察2组大鼠的存活、足部溃疡以及肢体坏死情况;比较2组6周、12周后的神经传导速度。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存活率和肢体坏死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足部溃疡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和神经营养因子对周围神经修复与再生有确切疗效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选择5例骨盆骨折、尿道炎等病因引起的男性长段前尿道狭窄患者,应用舌黏膜瓣移植修复治疗。在狭窄段尿道的背侧剖开,取舌侧面黏膜条吻合于尿道断端。移植后随访6个月~2年,无尿道狭窄复发,无需尿道扩张,无尿道憩室形成。提示舌黏膜瓣移植修复长段前尿道狭窄成功率较高,创伤小,并发症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根治手术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生理和心理上的创伤。乳房重建的目的是在不影响预后和肿瘤复发的基础上重建乳房外形并保持生活患者质量,让患者保持积极的心态、消除患者焦虑的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乳房重建可以分为置入物乳房重建和自体组织乳房重建,也可以按照重建的时间分为即刻乳房重建和延期乳房重建。即刻乳房重建适合不需要进行放射治疗的患者,而延期的自体组织乳房重建是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后最安全可靠的重建方式。在临床治疗中,具体选用何种治疗方法,需要综合考虑一系列的问题。不仅要考虑自身乳房的大小和外形、肿瘤的类型和分部、乳腺周围及其他部位的可供使用组织的多少、患者的年龄和医疗的危险因素、辅助治疗的类型等诸多客观因素,还要考虑患者的自主决定权,这样才能使乳房重建达到最好的美容和心理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0.
组织工程尿道在裸鼠皮下的埋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由于创伤、先天畸形、肿瘤或手术继发的尿道缺损、狭窄、憩室等病理状况下,需要采用自体组织修复其缺损。 目的:验证构建组织工程化尿道的可行性。 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性实验,于2005-01/2006-01在中山大学林百欣医学研究中心完成。 材料:雄性新西兰兔10只,体质量3.0~3.5 kg,用于制备脱细胞尿道;4~6周龄BALB/cA-nude裸鼠20只,体质量18~20 g,与细胞外基质材料复合体进行体内培育。 方法:取新西兰兔完整尿道,脱细胞后形成细胞外基质材料,切取成体新西兰兔阴茎头约1/2大小,组织块法培养扩增兔平滑肌细胞;之后将尿道海绵体平滑肌细胞种植到脱细胞尿道基质上,将其植入裸鼠背部皮下进行培育。实验分为2组,实验组埋置细胞材料复合体,对照组埋置未接种细胞的单纯脱细胞尿道基质。 主要观察指标:植入后1,2,4,6,8周取材,行大体和组织学及电镜观察细胞材料复合体的生长情况,免疫组织化学鉴定平滑肌细胞的表达。 结果:①大体观察裸鼠背部切口愈合良好,饮食活动正常。植入后1,2周实验组脱细胞基质表面已有少量的组织膜形成; 4周组织膜逐渐增厚,有小血管长入;6,8周脱细胞基质材料逐渐被新的细胞替代。②苏木精-伊红染色可见,随着时间延长,脱细胞材料逐渐被吸收,被各种细胞代替。其中平滑肌细胞最多,并可见大小不等的血管长入基质,部分有形成血窦的倾向;提示复合材料在裸鼠体内逐渐形成类似正常尿道的组织结构。③电镜观察从第4周有血管长入基质,可见较多的平滑肌细胞和内皮细胞及少量的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并有部分平滑肌细胞凋亡。④α-平滑肌肌动蛋白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可见有平滑肌细胞生长。 结论:采用组织工程技术可再造出类似于正常尿道的海绵体组织。  相似文献   

11.
背景:由于缺乏血管和淋巴分布,关节软骨组织的自我修复能力较差。目的:概述自体软骨细胞移植的研究进展,介绍基质诱导自体软骨细胞移植、内置支架、以及应用于软骨损伤修复的组织工程技术;并对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展望。方法:以articular cartilage, transplantation, stem cells, tissue engineering为检索词,检索ISI Web of Knowledge,PubMed数据库(1979/2009-02);以关节软骨、修复、组织工程为检索词,检索CNKI数据库(1979/2009-02)。文献检索语种限制为英文和中文。纳入自体软骨细胞移植、基质诱导的自体软骨细胞移植、内置支架技术和相关组织工程技术的内容。排除关节软骨损伤的医学成像观察、细胞信号转导路径、基因治疗等研究。结果与结论:计算机初检得到824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自体软骨细胞移植、基质诱导自体软骨移植、内置支架及相关的组织工程技术进行分析。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是过去10年中临床修复关节软骨损伤的最佳方案。近年来,传统的软骨细胞移植出现了很多改进和发展,其中基质诱导自体软骨移植、内置支架技术和相关组织工程技术是目前发展得相对成熟的几个方面,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基质诱导自体软骨移植目前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自体软骨移植,但其长期效果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和确认。新的内置支架技术和相关组织工程技术也从材料学、细胞生物学及分子遗传生物学的方向,推动了关节软骨损伤修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背景:置入正常皮肤软组织下的皮肤软组织扩张器,通过定期向扩张囊内注入生理盐水使其不断扩张,可获得“额外”皮肤软组织。目的:对传统皮肤扩张器进行改造并应用于构建自体复合皮。方法:将传统单注射壶皮肤扩张器改造成双注射壶,原有的注射壶通向扩张囊内,添置的注射壶通向囊外,扩张囊容量10 mL。将改造后的扩张器埋植于1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背部皮下,扩张器埋置2周后,经注射壶注入原代培养的自体表皮细胞悬液,即种植于扩张囊和纤维包囊的腔隙内。结果与结论:新西兰大耳白兔完全存活,扩张器未出现破损渗漏,伤口均愈合,无排异反应。注入表皮细胞种植1周后,纤维包囊表面可见较多的上皮细胞岛,但未形成完整的细胞层;2周后的纤维包囊表面可见完整的类似于假复层鳞状上皮的细胞层,两者结合紧密。提示经改造的新型皮肤扩张器用于体内构建自体复合皮是可行的,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Previous tissue-engineered nerve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artificial nerve and nerve cell cultures.The effects of regeneration chambers with autologous nerve bridging for the repair of nerve defects remain unclear.OBJECTIVE: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and advantages of chitosan tube bridging autologous nerve segments for repairing 12-mm sciatic nerve defects in rats.DESIGN,TIME AND SETTING:A randomized,controlled,animal study using nerve tissue engineering was performed at the Animal Laboratory and Laboratory of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Liaoning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June 2008 to March 2009.MATERIALS:Chitosan powder was purchased from Jinan Haidebei Marine Bioengineering,China.METHODS:A sciatic nerve segment of approximately 8 mm was excised from the posterior margin of the piriformis muscle of Sprague Dawley rats.The two nerve ends shrank to form a 12-mm defect,and the nerve defect was repaired using a chitosan tube bridging autologous nerve segment (bridge group),a chitosan tube-encapsulated autologous nerve segment (encapsulation group),and a chitosan tube alone (chitosan tube alone group),respectively.MAIN OUTCOME MEASURES:Histological and ultrastructural changes of the injured sciatic nerve;number of regenerated myelinated nerve fibers;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leg muscle atrophy; and sciatic nerve functional index.RESULTS:At 4 months after implantation,the chitosan tube was absorbed.The tube was thin,but maintained the original shape,and vascular proliferation was observed around the tube.In the bridge group,regenerative myelinated nerve fibers were thick and orderly,with a thick myelin sheath and intact axonal structure.The number of myelinated nerve fibers and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were significantly greater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groups (P< 0.01).Moreover,nerve and muscle function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following chitosan tube bridging autologous nerve segment treatment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groups (P< 0.05 or P < 0.01).CONCLUSION:Chitosan tube bridging autologous nerve segments exhibited better repair effects on nerve defects compared with chitosan tubeencapsulated autologous nerve segments and a chitosan tube alone.This method provided a simpl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long-segmental nerve defects.  相似文献   

14.
背景: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自体或异体植皮治疗,往往需要多次植皮。而国内临床上应用人工真皮较少,应用经验亦不足。 目的:评价人工真皮治疗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 方法:收集因皮肤软组织缺损,行人工真皮结合自体薄皮移植修复创面的22例患者,其中骨外露6例,肌腱外露2例,表皮肿瘤切除3例,其他11例。一期清创移植人工真皮,2~4周后局部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外露肌腱、骨组织被类真皮组织覆盖,二期移植自体薄层皮片。观察取皮部位、损伤部位、操作性能、密封性、不良反应情况,结合评价临床效果及综合评价。 结果与结论:20例患者人工真皮结合二期自体薄皮移植全部存活,至二期植皮所需时间(18.50±4.27) d,其中1例患者因感染再次手术,2例患者行人工真皮后未行二期植皮,而自动上皮化;随访至3个月,21例损伤部位表皮生长性、外观性均良好、无瘢痕增生,1例因感染而致瘢痕增生严重、外观不良,但生长性良好;20例患者取皮部位无明显的色素沉着及色素脱出,无严重增生性瘢痕,上皮形成时间为(15.35±4.67) d。说明人工真皮结合自体薄皮移植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操作简便,创面愈合质量高,供皮区损伤轻微,至二期植皮时间较长,总体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损伤神经周围注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对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7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周围神经损伤患者130例,随机分为手术组、PRP联合组各65例,手术组患者进行显微外科手术,PRP联合组患者在手术基础上注射自体PRP进行治疗; 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并对2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下肢运动功能、基本功能优良率以及肌电图疗效进行检测。结果 治疗1、3、6、12个月后PRP联合组患者CRP、TNF-α水平均低于手术组,IGF-1、VEGF表达水平均高于手术组(P<0.05); 治疗1、3、6、12个月后PRP联合组患者感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基本功能恢复优良率、肌电图愈显率均高于手术组(P<0.05)。结论 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注射自体PRP对周围神经损伤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炎性损伤程度,上调IGF-1、VEGF的表达水平,加快神经传导速度,促进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比较自体骨瓣、普通钛网和预塑二维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11年3月行颅骨修补术3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使用自体骨瓣修补168例、普通钛网122例和预塑二维钛网45例.结果 普通钛网组单侧颅骨缺损修补时间(92.5 min)和预塑二维钛网组(85 min)较自体骨瓣组(65 min)明显延长(P<0.05).三组之间术后并发症如头皮下感染、材料外露、再手术取出材料、癫痫、颅内血肿和皮下积液等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自体骨瓣组术后外观缺陷率最高,普通钛网组次之,预塑二维钛网组最低,三组之间差异均明显(P<0.05).结论 自体骨瓣、普通钛网和预塑二维钛网等材料与颅骨成形术后感染、癫痫、颅内出血等无明显相关性;额颞颅骨缺损首选预塑二维钛网,非额颞颅骨缺损修补应首选自体骨瓣;普通钛网逐渐淘汰,但可使用于颅骨缺损急诊一期修补.  相似文献   

18.
摘要 背景:心肌组织缺乏再生能力,受损后通过组织工程方法进行修复,而血管化在修复中起着重要作用。 目的:就受损心肌组织工程修复的支架材料设计、输送血管生长因子、体内预血管化和体外预血管化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方法:以“Vascularization; Myocardium; Tissue Engineering; Regeneration Medicine”为检索词,应用计算机检索1995-01/2010-04 Sciencedirect数据库和Archive of Issues Nature数据库,检索到文献150篇,保留32篇进行分析。 结果与结论:支架的结构、成分和物理性质影响着血管化的速度以及新生血管的完整性和功能。合理添加各种不同的血管生成因子能加快血管化进程。目前的研究表明,体内预血管化是最高效的,但患者需要承受两次外科手术和部分血管缺失。体外预血管化技术风险小,但普通医院无法满足苛刻的培养条件。另外,有必要建立一种能模拟体内微环境并且没有异源物质的基质。直至今日,所有模型都只能达到微米级的厚度,离真正的临床治疗还有很远的差距。 关键词:心肌层;组织工程;血管化;血管生长因子;综述文献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34.0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