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熊果酸对肝星状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体外观察熊果酸对肝星状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探讨熊果酸诱导肝星状细胞凋亡的可能作用机制. 方法 将不同浓度熊果酸作用于肝星状细胞HSC-T6及肝细胞L02,分别在药物作用24、48、72 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熊果酸对HSC-T6及L02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熊果酸对HSC-T6凋亡的影响;光学显微镜观察熊果酸作用后细胞形态学变化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HSC-T6中Bcl-2、Bax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 各种浓度的熊果酸均可抑制HSC-T6细胞的增殖,且呈剂量-时间依赖性;当熊果酸浓度为25、50、75μmol/L时可促进L02细胞增殖,浓度>75μmol/L则表现为抑制L02细胞增殖.在病理形态学方面,熊果酸作用HSC-T6细胞48 h后,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细胞缩小变圆、核浓缩等.25、50、75 μmol/L熊果酸作用HSC-T6细胞48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0.30%±3.85%、21.87%±4.46%、31.33%±6.18%,比对照组(2.93%±1.60%)明显升高(P<0.01).免疫细胞化学显示Bax及Caspase-3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而Bcl-2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体外熊果酸可较明显地抑制HSC-T6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对L02细胞的生长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熊果酸诱导HSC-T6细胞凋亡可能与降低Bcl-2/Bax比值、激活Caspase-3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2.
白花丹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白花丹含药血清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凋亡细胞周期的影响,探讨白花丹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SD大鼠用白花丹水煎液灌胃(大、中、小剂量),取得含药血清.含药血清按不同浓度(50、100、200 mL/L)分组与大鼠HSC-T6孵育.设立空白对照组,并以秋水仙碱和复方鳖甲软肝片含药血清为阳性对照组.孵育后各组采用MTT比色法检测各组HSC-T6的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各细胞周期DNA含量的百分比.结果: HSC-T6白花丹含药血清各组与空白组比较,增殖抑制率和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有显著性差异( P<0.01);并且含药血清浓度增高时,HSC-T6的抑制率、凋亡率也逐渐增强;血清高浓度组的增殖抑制率和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秋水仙碱组( P<0.01),与复方鳖甲软肝片组相当;各组的G2/M期细胞百分比无明显变化.HSC-T6白花丹含药血清各组与空白组比较,G0/G1期的细胞百分比明显增高(55.23%±2.83%,52.60%±2.26%,48.75%±1.37%vs 44.08%±1.41%,均P<0.01)、S期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31.47%±1.26%,34.14%±1.17%,40.28%±1.62% vs 47.36%±1.35%,均P<0.01).并且含药血清浓度下降时,G0/G1期的细胞百分比逐渐下降,S期细胞百分比逐渐增高.同一血清浓度下,与秋水仙碱组比较,白花丹组的G0/G1期细胞百分比明显较高( P<0.01),S期细胞百分比明显较低;而与复方鳖甲软肝片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白花丹含药血清可以抑制HSC-T6增殖,诱导其凋亡,且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白花丹含药血清抑制HSC-T6增殖的机制可能是使HSC-T6细胞周期停滞于G0/G1期,阻止其通过G1/S关卡.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增殖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将HSC-T6与不同浓度NGF孵育后,用XTT比色法检测NGF对HSC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NGF对HSC细胞周期的影响,透射电镜观察经100 ng/ml NGF作用24h后HSC形态学变化.结果 (100、200、400) ng/ml浓度时NGF对HSC的抑制作用经XTT法测得A值分别为0.66±0.03、0.69±0.03和0.66±0.03,与对照组(0.73±0.0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无浓度依赖性(P>0.05).100、200、400ng/ml NGF作用于HSC 24h后,G2期比例分别为14.83%±5.41%、14.73%±2.50%和14.87%±2.06%,与对照组(7.47%±4.39%)比较,明显增加(P<0.05),透射电镜可以见到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 结论 NGF可抑制HSC增殖,通过使HSC细胞周期停滞于G2期而抑制HSC增殖可能为其作用机制之一;经NGF作用的大鼠肝星状细胞可出现明显的增殖受抑、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干扰RNA(siRNA)沉默IKK/NF-κB信号通路对肝星状细胞株HSC-T6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根据GenBank数据库IKKβ的c DNA序列,设计构建合成IKKβsiRNA,采用阳性脂质体转染,设立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及实验组,采用MTT法测定IKKβsiRNA转染后24、48、72 h细胞的相对数量及活力,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1)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不同时间HSC-T6细胞增殖均受到明显抑制(P0.05),且这种抑制效应具有时间依赖性;(2)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实验组G0/G1期细胞比例增多,S期与G2/M期细胞则显著减少(P0.05)。结论 siRNA沉默IKK/NF-κB信号通路能够明显抑制HSC-T6细胞的增殖,这种抑制作用是通过改变其细胞周期来实现的,具有潜在的逆转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胆红素对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及细胞周期影响.[方法]将培养细胞分成正常组和胆红素不同浓度(10 μmol/L、30 umol/L、50 /μmol/L、70 μmol/L、100 μmol/L)干预组,采用MTT法观察胆红素对HSC-T6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观察各组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①不同浓度胆红素对HSC-T6均有促进增殖作用,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10 μmol/L、50 μmol/L、100 μmol/L浓度胆红素作用HSC-T6后,G0/G1期减少,S期增加,G2/M期增加,与正常组比较均P<0.05.[结论]胆红素对HSC-T6均有促进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病毒x影响肝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乙型肝炎病毒x(HBx)导入正常肝细胞后对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探讨HBx致肝细胞癌的发生机制.方法 应用脂质体转染重组质粒pcDNA3.1( )/v5-hisB-HBx后,G418筛选获得阳性克隆L02/HBx,分别用RT-PCR和Western blot鉴定其HBx mRNA与蛋白的表达.噻唑蓝比色法(MTT)及细胞生长曲线观察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其细胞周期特征与凋亡率.结果 构建的L02/HBx细胞中可稳定表达HBx mRNA及蛋白.与对照组比较,L02/HBx细胞增殖速度明显加快(P<0.05);其G1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S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成功构建稳定表达HBx的转基因细胞株L02/HBx,初步显示HBx可促进肝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从而加速细胞周期进程,可能参与肝细胞的恶性转化.  相似文献   

7.
化积汤对肝星状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外培养肝星状细胞株HSC-T6,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的改变。发现化积扬可呈剂量依赖性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化积汤培养后。细胞周期分析发现S期细胞减少,G2/M期细胞显著增加。提示化积汤可以显著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提高肝星状细胞(HSC)中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375,miR-375)的表达水平,探讨miR-375在肝纤维化进程中的作用及其靶向信号通路。方法通过瞬时转染将miR-375mimic或者miR-375 mimic negative control(NC)转染到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将细胞分为mimic组、NC组和空白对照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蛋白激酶B(Akt)基因、3-磷酸肌醇依赖性蛋白激酶1(PDK1)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分别用细胞流式技术、细胞计数实验(CCK-8)试剂盒和细胞迁移实验检测过表达的miR-375对HSC-T6的细胞周期、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与其他两组相比,mimic组细胞中Akt、PDK1含量明显下降(P0.05),细胞停滞在G0/G1期的比例升高(P0.05)、增殖受到抑制(P0.05),细胞迁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R-375可抑制HSC的增殖,负性调控肝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牛磺酸对离体肝星状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牛磺酸对肝星状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并探讨其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用噻唑蓝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 ,丫啶噔活体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 ,免疫细胞化学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检测c jun、c fos表达。 结果 在 5~ 5 0mmol/L浓度范围内 ,牛磺酸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 ,可使G0 /G1期细胞增多 ,S期细胞减少 ,并能明显抑制c jun、c fos的表达 (P <0 .0 1)。此外 ,牛磺酸尚可抑制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B对肝星状细胞的促增殖作用 ,而牛磺酸对肝星状细胞凋亡无诱导作用。结论 牛磺酸可显著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 ,使肝星状细胞阻滞于G0 ~G1期 ;牛磺酸对肝星状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与其抑制c jun、c fos的表达有关 ;牛磺酸不能诱导肝星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氧化苦参碱对肝星状细胞增殖抑制和促凋亡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对体外乙醛造模后的肝星状细胞(HSC)增殖抑制及促凋亡作用的影响,探讨该药抗酒精性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乙醛造模后HSC-T6为体外模型,以四甲基固氮唑盐(MTT)法分别检测800、400、200、100ug/ml浓度氧化苦参碱药物血清对HSC-T6作用48h后的抑制情况,找出最佳含药浓度;根据以上结果,以流式细胞仪检测HSC-T6的促凋亡作用。[结果]800ug/ml氧化苦参碱对HSC-T6细胞生长的抑制率最高,达到51.31%,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碘化丙啶染色流式细胞分析:800ug/ml药物血清作用HSC-T6,其在G0/G1、apop期细胞比例较模型组明显上升,S期细胞明显下降。[结论]氧化苦参碱可明显抑制HSC-T6增殖和诱导其调亡。  相似文献   

11.
牛磺酸通过调控细胞周期蛋白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进一步研究牛磺酸对肝星状细胞(HSC)增殖抑制作用的机制。方法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免疫细胞化学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yclin D1和P21waf1表达。结果牛磺酸对HSC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在浓度为5、10、20,30、40、50 mmol/L 作用48h时的抑制率分别为6.7%、14.4%、23.3%、32.2%、36.7%和45.6%,t值为2.939~6.369,P<0.05~0.01。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牛磺酸可阻滞HSC由G0/G1期向S期转换,使G0/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G0/G1期、S期细胞,牛磺酸浓度为40 mmol/L时,分别为(68.2±1.4)%和(26.2±1.3)%,与对照组分别为(56.2±1.7)%和(38.5±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22,P<0.01。牛磺酸可抑制Cyclin D1表达、促进P21waf1表达,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合数码图像分析系统软件分析发现牛磺酸浓度在40 mmol/L时HSC的Cyclin D1表达的平均吸光度为0.13±0.02,P21waf1为0.19±0.02,对照组分别为0.18±0.02和0.14±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89和t=6.528,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也发现经40 mmol/L牛磺酸处理的HSC的Cyclin D1 mRNA表达量(拷贝数与106磷酸甘油醛脱氢酶比值)降低为5776.7±3345.0,对照组为18 400.6±1374.8,而P21waf1 mRNA表达量(拷贝/106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增多为44 866.7±3910.7,对照组为16 933.3±960.9。结论牛磺酸通过抑制Cyclin D1表达、促进P21waf1表达,使HSC阻滞于G0/G1期,而抑制HSC增殖。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观察曲古菌素A(TSA)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TSA干预人胃癌SGC-7901细胞24 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实时PCR检测细胞周期素D1和p21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经TSA干预24 h后,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受抑制,TSA 0.1、0.5和2.0μmol/L组抑制率分别为3.52%±6.11%、13.29%±4.13%和14.24%±2.80%;同时TSA 0.5μmol/L组(71.26%±0.51%)和TSA 2.0μmol/L组(71.03%±0.12%)的G0/Gl期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51.12%±1.17%);TSA 0.5μmol/L组(13.55%±0.44%)和TSA 2.0 μmol/L组(10.63%±0.63%)的S期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34.60%±0.60%).出现G0/G1细胞周期阻滞.TSA干预后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细胞周期素D1 mRNA表达下调和p21 mRNA表达上调.结论 TSA通过调控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细胞周期素D1和p21的表达,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引起G0/G1期细胞周期阻滞,最终影响肿瘤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检测T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及其细胞周期调节蛋白(CCRP)的表达,探讨发作期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T淋巴细胞过度活化、增殖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碘化丙啶DNA染色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30例发作期哮喘患者(哮喘组)及20名正常人(正常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分布;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同步测定相应T淋巴细胞内CCRP、依赖激酶抑制蛋白(P27kipl)、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 E)、cyclin A、cyclin B的表达水平.比较哮喘患者和正常人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哮喘组S期、S+G2/M期的T淋巴细胞百分率分别为(18±9)%和(25±10)%,对照组分别为(5±4)%、(11±6)%,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哮喘组G0/G1期的T淋巴细胞百分率为(76±10)%,对照组为(90±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哮喘组T淋巴细胞内P27kipl的表达水平为 (4.0±2.4)%,对照组为(6.7±4.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哮喘组cyclin E、cyclin A、cyclin B的表达水平分别为(25±24)%、(9±7)%、(6.4±5.9)%,对照组分别为(6±5)%、(4±4)%、(3.4±1.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结论 T淋巴细胞内CCRP异常表达与发作期哮喘患者T淋巴细胞过度活化、增殖有关,将CCRP作为调控靶点,可望成为治疗哮喘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大黄素对HSC-T6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大黄素干预对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具体机制。方法 应用大鼠肝星状细胞株伪传代培养,采用不同浓度大黄素进行干预,观察各组细胞在形态学、增殖程度、细胞周期、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等多方面的变化。结果 ①5-15Mg/L浓度大黄素干预24h后,对T6细胞的增殖产生显著的抑制效应,同时免疫组化显示PCNA标记指数随着药物浓度的增高其表达阳性率反而逐渐降低。②大黄素同时能够对T6细胞的细胞周期产生阻滞作用,随着浓度的增高,C0/G1期细胞比例逐渐上升。结论 大黄素在体外对于HSC-T6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改变了T6细胞正常的细胞周期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抑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对肝星状细胞系HSC-T6细胞周期、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构建含有靶向CGTF小干扰RNA的重组慢病毒载体并感染HSC-T6细胞,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应用PI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结果抑制CTGF基因表达可抑制HSC-T6细胞增殖,同时显著增加HSC-T6细胞凋亡,凋亡细胞的百分比为17.58±5.81%,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5.12±1.21%)和阴性对照组(1.37±0.31%);抑制CTGF基因表达可显著升高S期细胞百分比(53.24±4.47%),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分别为44.80±4.701%和42.10±1.40%,而处于G2~M期细胞百分比(0.04±0.07%)则较空白对照组(9.03±0.45%)和阴性对照组(12.19±5.62%)显著降低,但抑制CTGF对G0~G1期细胞百分比无影响。结论抑制CTGF可促进HSC-T6细胞凋亡,抑制其活化和增殖。抑制CTGF基因表达有可能作为抗肝纤维化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人结直肠癌细胞中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ERK-MAPK)信号转导途径与组蛋白磷酸化水平及其相关蛋白表达的关系,及其对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培养结直肠癌细胞系SW1116、HCT116,以终浓度分别为0、10、20及40μmol/L的ERK-MAPK阻断剂U0126干预细胞.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CCK-8)检测细胞活力影响,以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研究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免疫印迹法分析组蛋白H3激酶核糖体S6丝氨酸-苏氨酸激酶2(ribosomal S6 kinase 2,RSK-2)、丝裂原和应激-激活的激酶1和2(mitogen-and stress-activated kinase 1 and 2,MSK1和MSK2)、组蛋白H3(Ser10)磷酸化水平及c-Fos蛋白表达变化情况.结果 CCK-8法检测发现ERK-MAPK阻断剂能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方式明显抑制2种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增殖率可下降至对照组的47%;并能明显增加G0/G1期细胞百分比(P<0.01),而S期细胞百分比明显减少(P<0.01).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U0126干预后,H3激酶MSK1和RSK2表达明显降低,分别为对照HCT116的28%和40%,而MSK2蛋白水平在2个细胞系中均无明显变化.相应地,组蛋白H3磷酸化(Ser10)水平亦降低,相关蛋白c-Fos的表达亦明显下降.结论 抑制ERK-MAPK信号转导可能通过抑制组蛋白H3激酶MSK1、RSK2活性而降低组蛋白H3磷酸化水平,进而减少c-Fos蛋白表达,从而抑制人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和生长.  相似文献   

18.
AIM: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ursodeoxycholic acid (UDCA) on apoptosis and proliferation of hepatoma cell lines. METHODS: Human hepatoma cell lines HepG2 and BEL 7402 were cultured in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UDCA, normal human hepatic line L-02 was used as control. Cell proliferation, apoptosis and gene expression were detected using 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 (MTT) assay, flow cytometry, Western blot, DNA ladder assay,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immunocytochemistry. RESULTS: Ursodeoxycholic acid inhibited the proli- feration of HepG2 and BEL7402 cell lines in a dose- dependent manner. Ursodeoxycholic acid can change cell cycle distribution of HepG2 and BEL7402, the proportion of cells in G0-G1 phase increased whereas the proportion of S phase cells and G2-M phase cells decreased. Ursodeoxycholic acid arrested the cell cycle in G0-G1 phase by down-regulating the cell cycle related proteins cyclin D1, D3 and retinoblastoma protein (pRb). The apoptotic rates of HepG2 and BEL7402 treated with UDCA (1.0 mmol/L)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In the HepG2 and BEL7402 treated with UDCA, expression of bcl-2 decreased whereas expression of Bax increased, the nuclear fragmentation and chromosomal condensed, cells shrank and lost attachment, apoptotic bodies and DNA ladders appeared. UDCA had no effect in inducing apoptosis on L-02 cell lines. CONCLUSION: UDCA can selectively inhibit proliferation and induce apoptosis of HepG2 and BEL7402 cell lines by blocking cell cycle and regulating the expression of Bax/bcl-2 genes.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γ-氨基丁酸(GABA)对胰腺癌SW1990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不同浓度(0~320 μmol/L)GABA干预SW1990细胞,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RT-PCR检测细胞MMP-2 mRNA和MMP-9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MMP-2和MMP-9蛋白表达.结果 GABA促进胰腺癌SW1990细胞的生长,使G0/G1细胞减少,S期和G2/M细胞增多.320μmol/L的GABA干预细胞后的A570值为1.11±0.03,较无GABA干预组的0.56±0.01显著增加(P<0.01);G0/G1细胞为(46.18±1.12)%,较无GABA干预组的(87.29±1.34)%显著减少(P<0.01);MMP-2 mRNA、MMP-9 mRNA及蛋白表达分别为8.6、6.8、10.5、8.4,较0~40μmol/L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 GABA能促进SW1990细胞增殖和MMPs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已)酯(DEHP)对胰岛MIN6 β细胞生长活力、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选用小鼠胰岛MIN6 β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DEHP组和对照组,DEHP组分别用0.25、0.5、1、2 mmol/L DEHP作用16、48、72 h.对照组用0.1%二甲基亚砜(DMSO)作用16、48、72 h.通过MTT实验检测细胞生长活力,流式细胞技术测定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在16、48及72 h随着DEHP浓度的增加,MIN6 β细胞生长活力受到抑制,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F=112.25、91.06、589.25,P均<0.01);0.25、0.5、1 mmol/L DEHP组MIN6 β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5.00±0.22)%、(8.33±0.09)%、(19.62±0.44)%,F=3 006.09,P<0.01];0.5、1 mmol/L DEHP组受到MIN6 β细胞周期进程受到干扰,G0/G1期细胞比例[(68.50±0.89)%、(73.63±0.96)%,F=242.46,P<0.01]明显升高,S期细胞[(17.57±1.15)%、(14.40%±0.91)%,F=49.28,P<0.01]与G2/M期[(13.93±0.42)%、(11.97±1.85)%,F=72.70,P<0.01]比例明显降低.结论 DEHP可抑制胰岛MIN6 β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导致细胞周期停滞在细胞间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