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经过多年的努力,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的单项工程已经全部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行,在全国各级防汛抗旱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目前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经编制完成并上报国家发改委.从工程的建设、管理、成果,效益等方面做了综合叙述,并展望了二期工程建设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2.
《中国水利》2006,(24):27-27
自1997年水利部成立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项目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部项目领导小组)以来,在水利部项目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经过各级项目办的共同努力,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以下简称工程)取得了积极进展.特别是2003年成立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项目建设办公室(以下简称部项目办)以来,各项工作稳步推进.一期工程共有单项工程280项,总投资8.02亿元,其中中央投资5.71亿元,占总投资的71%;地方配套投资2.31亿元,占总投资的29%.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项庞大、复杂的信息化应用的国家重点工程,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项目具有技术难度大、地域分布广、专业基础要求高、新技术应用多、学科交叉、涉及不同部门等特点。发挥监理在项目建设中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协调组织、规范管理、技术咨询等作用是项目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与管理是在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的总目标下,结合本省实际,确定建设目标。系统结构应包括信息采集、通信、计算机网络、决策支持四个系统。要重视总体设计工作,根据经济实力,确定分期建设目标.尤其要注重系统建成后的运行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5.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作为金水工程龙头项目,其建设范围广、工程规模大、参建单位数量多,形成了大量工程档案。全面阐述了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的档案管理工作,包括档案管理模式和保障体系、档案质量控制措施、档案收集整理与归档、档案评价结论和档案移交等内容。  相似文献   

6.
管怀民 《中国水利》2005,(14):65-65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是水利信息化建设的骨干工程,也是防灾减灾的重要非工程设施.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专业基础要求高,高新技术应用多,学科交叉,涉及多部门,地域分布广,工程建设地点分散.为确保如此庞大复杂的信息化工程建设成功,保证工程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信息化工程监理应运而生.承包方通过自身项目管理机制对工程质量和进度进行控制,监理方再从更高层面上协助承建方对工程建设加以监督和再控制,并协助承包方解决工程建设中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7.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一项庞大、复杂的信息化应用的国家重点工程,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项目具有技术难度大、地域分布广、专业基础要求高、新技术应用多、学科交叉、涉及不同部门等特点.在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应加强组织机构建设,注重对已有系统、资源的整合,统一技术标准、规范,加强系统的运行管理,避免重建轻管.  相似文献   

8.
2011年12月9日,水利部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会议在武汉召开。水利部副部长、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刘宁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国家防办常务副主任张志彤主持。湖北省副省长赵斌、长江水利委员会副主任魏山忠分别代表湖北省人民政府和长江委致辞。国家防汛抗旱督察专员、水利部防汛抗旱指挥系统项目办主任邱瑞田作工作报告,项目领导小组成员或成员单位代表,7  相似文献   

9.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的工程建设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治清 《中国水利》2005,(14):29-32
根据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的特点,从管理机构及职能、管理程序、工程招投标、工程监理、资金管理、工程质量控制、监督检查、工程验收、资产移交、运行管理等10个方面全面论述了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的建设管理.  相似文献   

10.
11.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水利信息化工程,全面介绍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建设取得的成果和社会经济效益,一期工程为水利信息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提供了1套成功的建设管理模式。二期工程在一期工程成果的基础上,将继续扩展功能,扩大信息采集范围,形成较为完善的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  相似文献   

12.
张海斌 《中国水利》2005,(11):36-38
防汛抗旱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用系统的观点将防汛抗旱工作发展分为"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和"又见树木,又见森林"三个阶段,从哲学、基础理论、技术科学、工程技术四个层面构建防汛抗旱工作体系,对认识防汛抗旱工作提供了全新的方法,为推行"两个转变"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对新时期防汛抗旱工作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简要概述了我国现有的防洪抗旱方面的标准,总结了这些标准在防汛抗旱实际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防洪抗旱标准,对比分析了国内外防洪抗旱技术标准及其体系的异同和特色,指出我国防洪抗旱标准体系应继续深入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高邮市防汛防旱现代化建设的需求条件和目标、思路及任务内容,具体阐述了实现防汛防旱现代化的五大建设任务。  相似文献   

15.
防汛抗旱水文气象综合业务系统简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防汛抗旱水文气象综合业务系统》是在计算机网络和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以50年以来的历史和实时雨情气象信息综合数据库为核心,集水文气象信息的收集、处理、管理和应用为一体,为国家防汛抗旱工作及时准确地提供雨情、水情和天气的实况、预测及分析成果的综合信息服务业务系统。由于系统体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先进水平并在防汛抗旱工作中发挥了显著效益,被评为200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长江水利委员会防汛抗旱办公系统现状和需求的基础上,开发了防汛抗旱移动办公系统,此系统在3G通信平台上建立,基于TCP/IP协议连接方式,利用服务器转发(同时传送语音及数据信息,并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多客户连接,服务器端开发采用.NET平台,数据库采用SQLServer产品,采用数据整合、跨平台服务、访问安全等技术,有9大功能模块。系统以多种方式为防汛抗旱提供移动的实时信息服务,提高了防汛抗旱工作效率和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统一通信技术的特点,分析了防汛抗旱工作中对通信技术的需要和依赖,统一通信技术对防汛抗旱工作效率的提高,并简要地阐述了统一通信技术如何实现防汛抗旱业务中实用的视频会商、电话传真、协同办公等功能,以及建立统一通信系统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两个转变"对福建省防汛抗旱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的探索中,工程体系是基础,管理规范化是关键,洪水资源化是方向,技术现代化是动力.在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中,福建省提出了全社会协同抗旱、以人为本抗旱、抗旱效益最大化的抗旱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