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死亡与并发症的关系,改善预后。方法分析230例肝硬化患者的年龄、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和常见死亡原因。结果其中以50~59岁和40—49岁年龄组患者发病率高达33%、30.9%。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166例(72%),血吸虫性肝硬化23例(5%)。并发上消化道出血28例(12%),肝昏迷15例(6%),感染29例(13%),原发性肝癌16例占7%。230例患者中院内死亡25例,死亡率11%,死因中:上消化道大出血17例(34%);肝昏迷13例,感染20例,占死亡病例80%。结论预防和治疗肝硬化患者的并发症是提高肝硬化患者存活率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酒精性肝硬化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爱贤  李明 《江西医药》1996,31(6):327-329
总结48例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转归,并将其分成两组进行比较,发现与肝炎后肝硬化或血吸虫病肝硬化并存的复合组,在腹水出现率和肝失代偿方面,比单纯型酒精性肝硬化,在统计学上分别有非常显著(P〈0.01)和显著性意义(P〈0.05)此外,还就两组肝硬化病理学上的关系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3.
肝硬化1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的长期或反复作用造成弥漫性肝脏损害。临床以肝功能损害及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晚期常出现严重并发症,并因此而死亡。我院自2005年1月-2007年1月,共收治资料完整的肝硬化患者115例,经过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B型超声检查、食管吞钡X线和CT检查综合分析得出诊断,部分病例得到病理证实,现将其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分析153例藏族肝硬化患者临床特点。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2月~2010年3月住院确诊的藏族肝硬化患者153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153例患者中乙肝后肝硬化40例(26.1%),丙肝后肝硬化2例(1.3%),酒精性肝硬化42例(27.5%),酒精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所致肝硬化54例(35.3%),隐原性肝硬化10例(6.5%),其他原因肝硬化5例(3.3%)。肝硬化并发症为上消化道出血33例(47.8%)、原发性肝癌23例(33.3%)、继发感染17例(24.6%)、肝性脑病16例(23.2%)、肝肾综合症5例(7.2%)。结论 153例藏族肝硬化病因中,以酒精合并乙型肝炎病毒共同损伤所致肝硬化为主;并发症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其次为肝癌及感染;住院患者的肝功能多为A~B级。  相似文献   

6.
张兵 《中国医药指南》2013,(18):111-112
目的研究女性肝硬化患者的病因,并发症和死亡原因。方法分析80例女性肝硬化患者的病因、并发症和死亡原因,并随机抽取50例男性肝硬化患者作比较。结果发病高峰:女性40~59岁,占61.2%;男性40~59岁,占75.4%,发病高峰年龄相同,肝硬化并发症患者中上消化道出血率女性17.5%,男性40%,P<0.05有统计学意义;肝性脑病发生率女性患者12.5%,男性患者42%,P<0.05有统计学意义;女性患者中肝功能分级childAB级为77.5%,男性患者为52%,P<0.05有统计学意义;死亡原因都以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为主,女性患者病死率20%,男性48%,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女性患者肝硬化进展速度、并发症及病死率均低于男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胃镜检查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发现许多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并非是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其中30%~50%来源于门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PHG),PHG是指门脉高压患者发生的胃黏膜的特殊病变,表现为胃黏膜无明显炎性反应,可见黏膜下血管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对大理州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的78例AL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酒精性肝硬化发病有增多趋势,男性占绝大多数,1/2 ALC病例合并胃黏膜糜烂或溃疡,肝脏酶学以AST和GGT升高为主,AST/ALT≥2为诊断ALC的重要参考指标,ALC主要死亡原因是上消化道出血和肝性脑病。结论酒精性肝硬化病情和预后与长期饮酒史(包括饮酒量、饮酒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9.
肝硬化并发细菌感染7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朝敏  张燕 《河北医药》2000,22(9):667-667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并发细菌感染的常见部位及细菌。方法 通过对186例肝硬化患者,其中代偿期20例,失代偿期126例,慢性重症肝炎40例,找出各部位感染情况并采取相应部位标本行细菌培养。结果 186例肝硬经患者发生细菌感染者79例、91例次,感染部位分别为腹腔、消化道、胆道、呼吸道、泌尿道,培养阳性42例次,以大肠杆菌为主。结论 肝硬化患者由于机体免疫功能减退,肝功能严重损害下,肝脏解毒功能减退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合并有胆囊结石的肝硬化患者其发病机制以及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肝硬化并胆囊结石患者135例作为观察组,选取进行体检的肺肝硬化患者140例为对照组。将肝硬化患者根据Child-Pugh分成Ⅰ级、Ⅱ级、Ⅲ级,并且分析单纯胆囊结石以及合并有胆囊结石的肝硬化患者的发病率有无统计学差异,比较不同类型的肝硬化其发病率,比较各个级别患者期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比较和分析不同类型的肝硬化患者其胆囊结石发病率差异。结果合并有胆囊结石的肝硬化组患者的发病率是44.44%,而对照组患者的发病率是7.86%,肝硬化组要明显高于对照组。肝硬化患者的类型不同其发病率不同,不同类型的合并胆囊结石的肝硬化患者其发病率都不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合并有胆囊结石的肝硬化患者其发病率和肝功能损害程度相关,这其中肝功能损害为Ⅰ级的其发病率是50.79%、肝功能损害为Ⅱ级的其发病率是39.22%、肝功能损害为Ⅲ级的其发病率是38.10%,3个级别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并发有胆囊结石的肝硬化患者由于其临床症状不明显,所以很容易漏诊,经常被医师所忽略,所以在临床诊断时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1.
肝硬化并贫血10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贫血的病因.方法:选择105例肝硬化并贫血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骨髓涂片为增生性贫血者98例,增生不良性贫血7例.红细胞形态学分类:正细胞贫血30例,大细胞贫血32例,小细胞低色素贫血35例,不能分类8例.结论:肝硬化并贫血病因是多方面的,临床要结合骨髓象、红细胞形态学分类、网织红细胞分类等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相似文献   

12.
探讨肝衰竭、肝硬变患者继发感染的部位、病原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收集我院199例肝衰竭和438例肝硬变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肝衰竭、肝硬变患者继发感染率分别为43.72%和23.06%,常见的感染部位依次是肺炎、自发性腹膜炎、胆管感染、败血症、尿路感染、其他感染;病原菌检出率45.45%,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杆菌、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真菌、其他病原体;肝衰竭患者合并感染的死亡率63.22%,未合并感染的死亡率30.36%;肝硬变患者合并感染的死亡率23.06%,未合并感染的死亡率3.56%,合并感染的患者死亡率均显著高于未合并感染者(P<0.05)。肝衰竭、肝硬变患者容易继发感染,肺炎、腹膜炎、胆管感染、败血症和尿路感染等是常易出现继发的感染。继发感染的病原体复杂多样,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45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毅 《中国医药指南》2010,8(7):24-24,61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可能诱因和病因,指导临床的治疗。方法收集整理45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其胃镜检查结论及其他可能的诱因和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男性占较高的比例,与女性之比为2∶1;其中有饮酒史患者21例,占患者总数的46.67%,HP感染患者12例(26.67%),服用NSAID患者23例(51.11%),无明显的其他诱发因素的有3例,占6.67%。胃镜下表现4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其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GEVB)29例,占64.44%;门脉高压性胃病(PHG)出血9例,占20%,消化性溃疡出血14例,占31.11%,其他未发现明显原因的2例,占4.44%。结论临床上应根据其较高的诱发因素进行有效的预防,针对临床病因的确诊进行一系列对因治疗,尤其是应对临床常见的原因如静脉曲张性破裂、门脉高压、HP感染、消化性溃疡进行有效的控制,改善肝功能对减少肝硬化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等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产后出血2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衡阳市雁峰区妇幼保健院23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选择同期无产后出血的24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结果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1.43%,92.2%发生于产后2h内。其中宫缩乏力引起的出血占69.6%,软产道裂伤21.7%,羊水栓塞7.4%,子宫破裂1.3%。结论产后出血与多种因素相关,重视孕前保健,减少宫缩乏力的发生,做好分娩的每一个环节对减少产后出血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认识,总结PBC的诊治经验.方法:分析25例PBC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生化指标、免疫学异常及病理学改变.结果:PBC是肝内胆管进行性破坏并以慢性胆汁淤积为主要特征的不明原因的疾病,中年女性多见,易并干燥综合征(SS).胆管酶升高及抗线粒体抗体M2型阳性、肝脏病理活检有助于本病诊断.治疗首选熊去氧胆酸,皮质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对部分病例有效.结论:早期诊断、治疗是防止PBC发展为终末期肝硬化的关键.?档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62例肝硬化腹水并低钠血症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肝硬化腹水患者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为42.2%(62/147),随低钠血症的加重,疗效明显降低,病死率增高(P<0.01),低钠血症的程度与肝功能分级、肝性脑病及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等显著相关(P<0.01)。结论低钠血症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应高度重视。正确诊治肝硬化腹水低钠血症,对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的诊疗要点,为肝硬化患者自发性腹膜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药学服务和支持。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肝硬化伴自发性腹膜炎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药学干预。鉴于检出的克雷伯杆菌和大肠埃希菌,临床药师建议医师将最初的第1代头孢菌素改为第3代头孢菌素,使用氨曲南腹腔灌注有助于渗出性肝硬化腹水治疗,阐明抗菌药物在肝硬化伴肾功不全患者中的合理应用。结果:患者经抗生素腹腔热灌注后腹水未再培养出细菌,腹水细胞数明显下降,血培养阴性。结论:临床药师与临床医务人员的密切配合可以提高肝硬化伴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原因,为临床诊疗提供必要的指导.方法 选择2011年7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52例,通过对其进行胃镜检查以及Child-pugh分级,并安排专人对所得数据进行及时的登记与分析.结果 引发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因素中,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50%,非静脉曲张破裂导致患者出血占5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致患者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因素可以分为消化性溃疡出血以及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两大原因,且Child-pugh C级的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的概率高于消化性溃疡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引发患者出现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不仅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还与消化道溃疡以及门静脉高压性胃病有关,特别是在Child-pugh C级中,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情况相对较多,广大医师在临床治疗中应该对其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炎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以及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41例肝炎后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1例患者多临床表现不典型,腹水细胞计数和腹水细菌培养作为主要诊断依据,治愈好转35例,死亡6例(Child-Pugh分级B级全部治愈)。结论及时观察临床表现,进行必要的腹水检查,早期明确诊断、针对性的治疗有助于肝炎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