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肺通气/灌注(V/Q)显像在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怀疑CTEPH的76例患者(男46例,女30例,年龄27~84岁)的肺V/Q断层显像结果,与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别计算核素显像与CTPA诊断CTEPH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应用SPSS 11.5软件行x2检验,对2种方法诊断效能进行比较.同时对CTEPH患者V/Q显像受累肺段的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最终确诊CTEPH 47例(肺动脉造影或病史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确诊),非CTEPH 29例.V/Q显像对CTEPH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9%(46/47)、86.2% (25/29)、93.4%(71/76)、92.0%(46/50)和96.2% (25/26),CTPA的检查对应结果分别为78.7% (37/47)、93.1% (27/29)、84.2% (64/76)、94.9% (37/39)和73.0%(27/37),V/Q显像的灵敏度(x2=5.818,P=0.012)和阴性预测值(x2=5.693,P=0.017)均高于CTPA.V/Q显像可以对CTEPH和特发性PAH及遗传性PAH进行鉴别诊断:CTEPH患者灌注显像呈肺叶、肺段分布的稀疏缺损区,而通气显像基本正常,特发性及遗传性PAH灌注显像则表现为不呈肺段分布的多发、散在的“斑片状”稀疏缺损区或血流灌注基本正常.在47例CTEPH患者的940个肺段中,肺灌注断层显像共检出585个(62.2%)受累肺段,平均每例患者有12.4个肺段受累,右肺受累比例明显高于左肺[36.2% (340/940)与26.1% (245/940);x2=40.85,P<0.01].结论 V/Q显像在CTEPH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V/Q显像正常可排除CTEPH的诊断;而在临床高度怀疑CTEPH、CTPA与肺动脉造影检查均为阴性时,V/Q显像对CTEPH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 (CT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与慢性血栓性肺动脉高压血流动力学关系.方法 回顾性纳入2006-01-2009-10慢性肺栓塞患者55例,评价CT肺动脉栓塞指数(CT pulmonary artery obstruction index, CTPAOI)及CTPA参数.根据CTPA图像采用Qanadli栓塞指数和Mastora栓塞指数计算 CTPAOI.CTPA参数均在轴位图像测量,包括主肺动脉直径、主肺动脉与升主动脉直径比、右室左室直径比等.结果 55例CTEPH患者Qanadli栓塞指数为(37.60±15.22)%,Mastora栓塞指数为(30.02±16.43)%,Qanadli 栓塞指数高于Mastora栓塞指数, Z=-6.296,P=0.000;但二者显著正相关,r =0.875,P=0.000.无论Qanadli栓塞指数还是Mastora栓塞指数与血流动力学参数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CTPA参数与血流动力学参数相关分析显示右室左室直径比与肺动脉收缩压(r=0.240,P=0.021)、肺动脉舒张压(r=0.255,P=0.014)、平均肺动脉压(r=0.217,P=0.037)、肺毛细血管嵌压(r=0.318,P=0.002)、肺血管阻力(r=0.369,P=0.000)呈正相关;右肺动脉干直径、右室与左室比、右室前壁厚度为平均肺动脉压的独立因素.结论 采用Qanadli栓塞指数和Mastora栓塞指数不能反映慢性血栓性肺动脉高压血流动力学变化,但CTPA参数能够从不同方面反映血流动力学状态.  相似文献   

3.
<正>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CTEPH)是指因血栓在肺血管床中沉积、纤维化造成肺动脉狭窄或闭塞而引起的肺高血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属于第4类PH[1]。文献报道CTEPH的发生率为0.57%~9.1%[2-3]。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活动耐力减低及右心衰相关症状,如不早期干预,其预后很差,  相似文献   

4.
5.
正摘要目的比较肺动脉高压(PAH)与外周型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压(p CTEPH)双能CT肺灌注的特点。方法 31例病人(第1组为19例PAH;第2组为12例p CTEPH)接受双能量胸部CTA扫描,并进行扫描后诊断及灌注图像的重组。对灌注参数的分析进行至肺段水平。22例病人行通气-灌注(V/Q)核素闪烁扫描(其中第1组13例,第2组9例)。结果CT灌注异常的病人中,第1组阳性率为52.6%,第2组阳性率为100%,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 1);且灌注异常的表现类型在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  相似文献   

6.
正摘要目的用MR心肺成像评估肺动脉内膜剥脱术(PEA)效果。材料与方法经伦理委员会批准,20例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病人在PEA手术前、术后分别进行1.5 T MR动态对比增强三维快速小角度激励序列扫描(第25到第75百分位范围:11~16 d)。对术前目测为低灌注的肺段行PEA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E-MRA)、磁共振平扫相对于CT肺动脉成像(CTPA)在诊断慢性血栓性疾病(CTE)病人时的准确性和优势。方法对53例因可疑肺动脉高压而行CTPA和MRI检查的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选择性肺动脉造影及右心导管为标准,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肺动脉成像(CTPA)评价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及右心功能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确诊CTEPH的患者24例,均行右心导管及肺动脉造影、CTPA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CT Qanadli栓塞指数为(37.16±8.77)%,CT Mastora栓塞指数为(38.14±21.56)%,Qanadli栓塞指数高于Mastora栓塞指数(Z=-4.107,P=0.000),且二者正相关(r=0.734,P=0.000)。CTPA测得主肺动脉/升主动脉直径比与右心导管测定肺动脉平均压(mean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mPAP)正相关(r=0.461,P=0.036)。CTPA测定右心室前壁厚度与mPAP成正相关(r=0.515,P=0.018)。CTPA测得肺动脉直径大于超声测肺动脉内径(t=3.485,P=0.002),且正相关(r=0.588,P=0.002)。CTPA测得右心室最大短轴直径大于超声测右室横径(t=2.647,P=0.016),且正相关(r=0.429,P=0.031)。CTPA测定右室前壁厚度小于超声测值(t=3.768,P=0.001),且成正相关(r=0.551,P=0.004)。CTPA测室间隔厚度略低于超声测室间隔厚度(t=2.941,P=0.007),两组资料正相关(r=0.751,P=0.000)。Qanadli栓塞指数和Mastora栓塞指数与肺动脉压、主肺动脉直径、肺动脉/主动脉直径比、右室横径、右室前壁厚度等参数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CT肺动脉造影不仅能够明确诊断慢性血栓性肺栓塞,而且能够提供肺动脉树的阻塞程度、右心功能改变信息,为临床决策和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但慢性血栓性肺动脉高压肺栓塞程度与右心功能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患者肺灌注SPECT/CT显像肺灌注体积及视觉评分与右心导管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9年7月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51例连续CTEPH患者的资料,其中男17例,女34例,年龄(59±12)岁。所有患者均行肺灌注SPECT/CT显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肺V/Q显像与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对慢性血栓栓塞性PAH(CTEPH)的诊断效能.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疑诊为CTEPH的PAH患者133例[男54例、女79例,15~78(43.1±14.9)岁]均在7d内接受肺V/Q显像、CTPA和肺动脉造影检查.以肺动脉造影为“金标准”,评价其他2种方法诊断准确性.V/Q显像结果包括CTEPH高度可能性、中度可能性和低度可能性;CTPA结果包括CTEPH阳性、阴性及不能诊断.应用Kappa检验分析这2种方法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其中51例患者被最终确诊为CTEPH(38.3%);其余82例中,60例诊断为IPAH,19例诊断为肺血管炎,3例为房间隔缺损.以CTEPH高度可能性作为阳性标准时,V/Q显像的诊断灵敏度为96.1%(49/51),特异性为75.6%(62/82),准确性为83.5%(111/133);以CTEPH高度和中度可能性均作为阳性标准时,V/Q显像的诊断灵敏度为100%(51/51),特异性为73.2%(60/82),准确性为83.5%(111/133).CTPA的诊断灵敏度为92.2%(47/51),特异性为92.7%(76/82),准确性为92.5%(123/133).V/Q显像以CTEPH高度可能性作为阳性标准时,V/Q显像与CTPA的诊断符合率为80.5%(107/133),Kappa=0.612,P<0.001.结论 对于CTEPH的诊断,V/Q显像灵敏度较高;而CTPA则特异性较高,且对肺血管炎等其他PAH疾病鉴别力较好.两者结合可能有助于提高对CTEPH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 MSCT 诊断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 CTEPH 患者24例及其他原因肺动脉高压患者8例。分析 CTEPH 患者 CT 肺动脉造影(CTPA)图像特点,总结其直接和间接征象,并与非 CTEPH 患者进行对比。采用 SPSS17.0统计软件,对各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TPA 24例,744支动脉;CTEPH 直接征象以附壁栓子为最多见,占受累支数的55.35%,其次为完全闭塞,部分充盈缺损,中心型部分充盈缺损,血管壁不规则增厚及偏心性充盈缺损;35.01%的栓塞血管管腔变细,0.89%的血管管腔扩张,无任何变化的占45.24%;CTEPH 最常见的间接征象为肺动脉增宽(100%)及右心增大(95.83%),其次为马赛克征,心包腔或胸腔积液,肺内磨玻璃样影,肺梗死及肺不张或实变。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肺动脉压力升高,最常见的 CTPA 征象依次为肺动脉增宽、右心室增大、下腔静脉及肝静脉显影、支气管动脉扩张及室间隔位置异常。结论(1)CTPA 能够清楚地显示 CTEPH 的类型、直接和间接影像学征象;(2)心脏的 CT 表现不足以鉴别 CTEPH 和非 CTEPH;(3)慢性肺栓塞的程度并不能够反映 CTEPH 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2.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是导致严重肺动脉高压的主要原因之一.CTEPH病人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由于对其认识不足,可因延误诊治导致病人最终死亡.因而,加强对CTEPH的诊断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影像学检查能较好地发现和提示CTEPH,就CTEPH在CT方面的诊断价值及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的双能量CT表现.方法:对经临床及心脏超声证实的13例CTEPH患者进行双能量CT扫描.由两位放射科医师以肺叶为单位独立分析双能量CT肺血容量灌注成像(LungPBV)肺灌注缺损的数目、位置,分析CTEPH患者的CT肺动脉成像(CTPA)表现.利用Kappa检验分析两位阅片者诊断CTEPH的一致性.结果:13例CTEPH表现为血栓沿肺动脉内壁分布,呈不规则偏心性、附壁性充盈缺损或肺动脉突然狭窄.肺梗死1例,“马赛克”样肺灌注6例,胸腔积液1例,肺动脉主干直径/同层主动脉直径(PA/AA)>1者12例,对比剂腔静脉返流3例.以肺叶为分析单位,阅片者1、2利用双能量CT肺灌注成像均发现21个肺叶出现灌注缺损,两位阅片者联合发现20个肺叶有灌注缺损.两位阅片者诊断的一致性Kappa值为0.918(P<0.001),灌注缺损主要为分布于肺外带的楔形灌注减低区.结论:双能量CT能同时获得CTPA及肺灌注成像图像,可为CTEPH的诊断提供重要信息,可作为临床CTEPH疑似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肺血栓栓塞症(简称VIE)血管造影中的扫描技术及其对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6例临床疑诊为肺血栓栓寒症的患者进行螺旋CT血管造影,其中有4例在溶栓治疗后进行血管造影复查,患者常规先进行螺旋CT平扫,然后经肘正中静脉由高压注射器注入对比剂120ml,扫描延迟时间为20-25秒,注射速度为3ml/s,由膈顶上扫描至主动脉弓下,扫描范围约12—16cm,层厚为2—4mm,果:26例患者中6例血管造影显示肺动脉正常,16例均显示有肺血栓典型症状,呈条状或不规则的充盈缺损影像表现,4例经溶栓治疗后,肺血栓有不同程度的吸收。结论:一应用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技术,能够对肺动脉血栓栓塞症进行较精确的定位诊断。  相似文献   

15.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欧美国家多见,在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死亡原因中,仅次于心肌梗塞和脑卒中位于第3位[1].由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6.
肺血容量在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中的可能作用[英]/Ou LC……//JApplPhysiol.1993,74(6).3020.慢性低氧会引起全血容量增加、肺动脉上升和肺血管改变。为研究低氧时肺血容量的变化和肺血容量在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发生中的可能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肺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BPA)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前瞻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5例CTEPH患者,均接受BPA治疗,其中男10例、女15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BPA治疗前后患者脑尿钠肽(BNP)、平均肺动脉压(mPAP)、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6 min步行实验(6WMD)、右心室基底内径、WHO心功能分级的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差异。结果25例患者共接受50次BPA治疗,12例治疗次数≥2次,其mPAP由术前的(50.4±9.9)mmHg(1 mmHg=0.133 kPa)下降到(39.9±10.6)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P<0.001);BNP由术前的(513.5±357.3)pg/ml下降至(106.3±137.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P=0.006);TAPSE由术前的(16.2±2.8)mm增加至(18.0±2.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P=0.002,);右心室基底内径由(45.9±6.9)mm减小至(41.2±7.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P<0.001,);6WMD由术前的(371.1±86.8)m增加至(467.7±76.1)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P<0.001);WHO心功能分级由(2.4±0.7)级改善为(1.2±0.4)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P=0.021)。3例患者出现肺动脉损伤,其中2例表现为咯血,行动脉栓塞后咯血停止;本组患者未出现肺水肿等其他并发症。结论BPA能改善CTEPH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肺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可作为不能手术切除的CTEPH患者的选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作者为探讨CTPH的CT表现和CT对CTPH的诊断价值,研究了8例CTPH患者和8例对照病例的不同层面肺动脉的表现。病变组男、女各4例,平均年龄46±16岁。对照组为胸部外恶性肿瘤为除外肺转移而作胸部CT扫描患者,男3例、女5例,平均年龄50±11岁。CTPH诊断由肺灌注扫描、右心导管和肺动脉造影证实。作肺功能检查以除外严重的阻塞性肺疾病。每一例均在深吸气末作两个系列CT扫描:①层厚5mm、间隔10mm、140kV、170mA、26和32cm的观察野、扫描范围从肺尖至肺底、骨算法重建,用肺窗观察(1500/-500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比肺通气/灌注(V/Q)显像与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CTPA)诊断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的准确性,评价2种影像学方法的诊断符合程度.方法 49例肺动脉高压患者,经超声心动图排除瓣膜性心脏病和先天性心脏病,既往无急性肺栓塞病史.所有患者先后行肺V/Q显像和CTPA检查,并以肺动脉造影为"金标准"进行对比评价.对V/Q显像和CTPA检查结果比较进行χ2检验,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结果 肺V/Q显像对CTEPH的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100.0%(17/17),71.9%(23/32)和81.6%(40/49),CTPA分别为94.1%(16/17),81.2%(26/32)和85.7%(42/49).肺V/Q显像与CTPA的诊断符合率为75.5%(37/49),Kappa值为0.513,2种影像学方法的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5,P>0.05).结论 肺V/Q显像和CTPA均是诊断CTEPH有效的无创性影像学方法,两者结合应用有助于更好地诊断CTEPH.  相似文献   

20.
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MSCT肺血管造影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 Ⅰ组25例采用2.5 mm准直,3.2 mm层厚扫描.Ⅱ组10例采用1 mm准直,1.3 mm层厚扫描.2组中5例患者在MSCTPA后行下肢深静脉扫描.结果 2组对主肺动脉、叶肺动脉显示无差异,对段、亚段及5级分支显示,1 mm准直优于2.5 mm准直.MSCTPA显示受累肺动脉486支,肺动脉充盈缺损包括中心型(276支),锐角附壁型(87支),钝角附壁型(12支),完全附壁型(111支).急性肺栓塞31例,慢性肺栓塞4例.间接征象包括肺梗死、肺少血征、马赛克征、胸腔积液、主肺动脉和/或叶肺动脉扩张、右心室增大、室间隔移位等.CTV显示双侧股静脉栓塞3例,单侧股静脉及股深静脉栓塞2例.结论 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能清楚显示肺栓塞的直接征象及间接征象,1 mm准直薄层扫描能发现更多外围肺动脉栓塞,MSCTPA与CTV联合成像有助于肺栓塞的确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