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在手术室管理中应用品管圈对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临床应用管理效果。方法于2018年3月在手术室医护人员管理工作中建立并应用品管圈办法,将2018年3月—2018年12月应用品管圈后和2017年3月—2017年12月应用品管圈前两时期的手术室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情况开展分析比较。结果应用品管圈方法后,手术室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知识掌握评分为(91.89±2.86)分,显著高于应用前的(82.43±5.72)分(P0.05);应用后,手术室医护人员在无菌操作、接触患者、手术结束等过程中的手卫生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应用前(P0.05);应用后,接受手术病患伤口愈合不良率及抗生素使用率分别为0.85%(3/353)、11.90%(42/353),均显著高于应用前(P0.01)。结论对手术室医护人员进行品管圈管理可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知识掌握情况并显著提升医护人员在手术过程中的手卫生工作依从性,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4):4636-4638
分析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与切口引流术的临床效果。从收治的肛周脓肿患者中随机抽取实施切口引流术患者44例作为对照组,实施一次性根治术患者44例作为观察组,评定术后结果。观察组、对照组好转率分别为95.5%、77.3%,差异显著(P0.05);术后,观察组肛门失禁(3.25±1.15)分,肛门形态(0.65±0.24)分,收缩功能(0.87±0.32)分;对照组肛门失禁(3.30±1.25)分,肛门形态(0.70±0.30)分,收缩功能(0.90±0.38)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2.3%、18.2%,差异显著(P0.05)。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能预防疾病复发,促进切口愈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体检中心护理质管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1日~2017年5月1日期间我院体检中心接收的88例体检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应用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44例,采用PDCA循环法进行护理管理。比较两组体检者的满意度、护理质管效果与护理服务水平。结果:观察组体检者满意度为97.7%(43/44),高于对照组86.4%(38/44)(P0.05)。护理质管效果、护理服务水平评分:观察组分别为(88.76±9.21)分、(89.25±5.37)分;对照组分别为(72.44±4.57)分、(65.39±4.26)分(P0.05)。结论:在体检中心护理质管工作中,落实PDCA循环法,可明显提高护理水平与护理质量,深受体检者的认可与好评,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在目标管理在提高西藏地区护士交班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西藏自治区一家三级乙等医院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2017年6月—2017年9月采用目标管理进行交接班,并与未实施目标管理时护理交接班评价量表得分、交接班引起的不良事件发生例数、交接班时间进行对比。[结果]实施目标管理后交接班评价量表中信息质量得分提升至5.488分±0.339分、互动和支持得分升至5.520分±0.375分、效率得分提高至4.996分±0.491分,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施目标管理后虽然各班次交班时间较实施前明显延长(P0.01),但由交接班引起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实施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结论]将目标管理应用于西藏地区护士交班中能有效提高护士的交班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自我健康管理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282例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自我健康管理问卷进行自我健康管理状况调查,分析自我健康管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患者情绪管理、日常生活管理、医疗管理、运动管理和自我健康管理问卷总分分别为(9.85±2.07)分、(11.18±2.12)分、(11.20±2.09)分、(13.69±2.15)分和(45.92±5.41)分;自我健康管理状况不佳者占比为69.50%,与良好者相比在高龄、文化程度、居住地、社会支持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高龄、初中及以下、乡村、无社会支持均是自我健康管理状况不佳的危险因素(OR=6.666、4.162、7.192、4.978,P0.05)。结论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自我健康管理状况有待改善,且高龄、初中及以下、乡村、无社会支持均是其危险因素,应开展针对性工作,以增强其自我健康管理观念,改善其自我健康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专科护理小组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分析专科护理小组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建立4个专科护理小组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糖尿病、静脉治疗、慢性伤口造口和危重症护理小组,共纳入护理人员120名,进行专业性的培训和指导,并对每个科室的专科护理质量进行巡查评分,将评分结果与2015年1月~2016年1月即实施前的护理质量对比。结果:实施后的病区管理评分为(96.05±3.21)分,基础护理评分为(95.27±2.54)分,危重症护理评分、消毒隔离评分、急救质量评分及护士操作技能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95.92%,明显高于实施前的84.97%(P0.05)。结论:专科护理小组对护理质量管理具有积极作用,且可显著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在手术室外来器械管理中应用价值。方法:由8人组成主题为"外来手术器械持续质量改进"的QCC,调查手术室外来器械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整改措施。通过比较QCC实施前后手术室外来器械的应用、护理人员素质和医师满意度的变化,评价QCC的效果。结果:QCC实施前手术室外来器械准时配送率、器械清点率、湿包率、手术排序调整率及医师满意率分别为76.03%、0、0.53%、1.33%和78.03%;QCC实施后则分别为87.05%、100%、0.13%、0.60%和92.01%。QCC实施后各项指标均有改善(P<0.05)。QCC前护理人员的外来器械的准备意识、发现并解决问题能力、QCC活动能力、持续改进能力、合作能力及学习新知识新理论能力的评分分别为(52.32±5.02)分、(65.30±8.10)分、(54.62±6.01)分、(40.32±7.20)分、(60.12±4.32)分和(55.49±6.32)分;而QCC实施后评分分别为(75.62±7.30)分、(90.30±2.31)分、(88.52±5.31)分、(76.54±4.32)分、(88.52±4.11)分和(79.21±8.55)分。在QCC中护理人员各项素质明显提高(P<0.05)。结论:"外来手术器械持续质量改进"QCC对外来器械的质量管理有持续改善作用,具有明显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杨兰  蒋冰莹  王颖 《全科护理》2020,18(26):3434-3437
[目的]探讨阅读疗法对手术室年轻护士职业压力与压力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9月32名手术室年轻护士为研究对象,2017年6月—2018年1月为干预前实施常规管理,2018年2月—2018年9月为干预后实施阅读疗法。干预前后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工作压力反应量表以及压力知觉量表对护士进行相关指标评估并比较。[结果]手术室年轻护士干预后护理专业和工作方面的问题评分为(1.43±0.52)分、工作量和时间分配问题评分为(1.65±0.63)分、病人护理问题评分为(1.53±0.62)分以及人际关系和管理问题评分为(1.44±0.39)分,低于干预前护理专业和工作方面的问题评分(2.74±0.58)分、工作量和时间分配问题评分(2.82±0.75)分、病人护理问题评分(2.38±0.42)分、人际关系和管理问题评分(1.95±0.43)分(P0.05)。手术室年轻护士干预后压力知觉(25.47±4.18)分、心理反应(8.13±5.09)分、生理反应(4.98±3.62)分以及行为反应评分(2.01±1.12)分,低于干预前压力知觉(34.78±4.32)分、心理反应(12.26±5.43)分、生理反应(8.92±4.19)分、行为反应(3.15±1.49)分(P0.05)。手术室年轻护士干预后满意度为96.88%,高于干预前的81.25%(P0.05)。[结论]阅读疗法能够减轻手术室年轻护士的职业压力,对直觉压力和压力反应有调节作用,有助于护士保持身心健康,提高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五常管理在肿瘤病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比较实施五常管理前后环境舒适度、病人满意度、摆放有序度以及病人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医疗纠纷发生率。[结果]实施后环境舒适度98.57%、病人满意度97.50%及摆放有序度99.96%,明显高于实施前(81.43%、74.83%、99.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病人SAS评分(30.15±4.93)分、SDS评分(41.53±3.48)分、VAS评分(3.48±0.36)分,均低于实施前[(49.63±8.23)分、(50.38±3.51)分、(9.52±0.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过程中1 200例病人护患医疗纠纷发生率仅为1.67%。[结论]在肿瘤病房护理管理中实施五常管理可有效改善环境舒适度、病人满意度及物品摆放有序度,降低病人疼痛程度,改善病人不良情绪,促进护理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系统追踪法在手术室护士手部卫生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方法]2017年1月-2017年6月对手术室护士手部卫生采取追踪法追踪洗手全过程,并调查分析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制定及落实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实施后6个月对手术室护士感染防控管理进行评价。[结果]实施后手术室护士手部卫生知晓率、洗手依从性、洗手合格率、无菌操作合格率、手卫生操作正确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病人医院性感染率、多重耐药菌感染、医疗纠纷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病人满意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系统追踪法能有效提高手术室护士手部卫生知晓率,降低手术室护士手部感染率,提高手术室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流程改善急性脑梗死病人护理的效果。[方法]将86例急性脑梗死病人按是否采用急诊护理流程分为实施前组(n=42)和实施后组(n=44)。实施前组予以常规护理,实施后组予以急诊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意识恢复时间、抢救成功率、植物生存率,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结果]实施后组意识恢复时间为34.81h±9.53h,快于实施前组(t=5.672,P0.05);实施后组抢救成功率和植物生存率分别为95.45%、2.27%,均好于实施前组(χ~2=4.710、4.399,P0.05)。两组经治疗后CSS评分、NIHSS评分和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实施后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MMSE评分和CSS评分分别为17.41分±3.68分、28.14分±5.02分、16.54分±3.63分,均好于实施前组(t=4.676、4.736、4.369,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护理,急诊护理流程能够更好地提升急性脑梗死急救效率,改善急救结局。  相似文献   

12.
陆盈 《当代护士》2017,(12):176-177
目的探讨急诊-ICU患者转运交接中应用无缝隙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以本院急诊-ICU病室2015年8月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为界限,记录无缝隙护理管理实施前后病室科室间电话询问次数、责任推诿次数和危急值漏交次数。使用自制的《转运交接满意度问卷表》,对设备转运、电话询问、患者生命体征、患者衣服清洁、贵重物品、交接时间等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后,科室间电话询问发生率、责任推诿发生率、危急值漏交发生率分别为2.42%(5/207)、0.97%(2/207)、0.48%(1/207),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5、4.283、4.122,P0.05)。无缝隙护理管理实施后,护理人员对设备转运、电话询问、生命体征、衣服清洁、贵重物品、交接时间评分分别为(4.89±0.21)分、(4.90±0.24)分、(4.93±0.25)分、(4.36±0.34)分、(4.94±0.17)分、(4.95±0.23)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t=3.076、3.153、2.964、2.756、2.145、3.174,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管理可以改善急诊-ICU患者转运交接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及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2019年4月本院消毒供应中心15名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依据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工作中实施的时间点,将入选者分为管理前组(2018年11月—2019年1月实施常规管理)与管理后组(2019年2月—2019年4月实施细节管理),分析管理前后护理质量以及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管理后组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安全意识、风险意识及操作能力分别为(96.96±2.25)分、(96.65±2.12)分、(97.40±2.22)分、(96.54±3.42)分,均高于管理前组的(80.56±5.75)分、(81.32±5.23)分、(80.28±4.66)分、(82.36±6.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管理后组消毒物品存在光洁不佳、污渍、异味及异物等风险事件发生率分别为0.12%、0.15%、0.19%、0.12%,均明显低于管理前组的1.67%、1.99%、1.99%、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细节管理运用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工作中,具有提高护理质量,并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多学科协作联合危急值管理模式用于肝移植病房多重耐药菌(MDROs)感染防控的效果。方法 :以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某医院肝移植病房患者为研究对象,自2018年7月开始将多学科协作(MDT)联合危急值管理模式用于肝移植病房MDROs感染的防控,并从2019年7月起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比较实施前、实施后、持续质量改进后肝移植病房住院患者MDROs感染率、隔离措施落实率和漏报率。结果 :实施前、实施后和持续质量改进后肝移植病房患者MDROs感染率分别为2.88%、1.84%、1.39%,呈下降趋势(P0.05);肝移植病房MDROs接触隔离措施整体落实率呈上升趋势(P0.05),其中手卫生依从性、手卫生正确率、穿隔离衣依从性、外出检查告知依从性等明显上升(P0.001);实施前、实施后和持续质量改进后MDROs感染漏报率分别为28.57%、16.00%、4.76%,呈下降趋势(P0.05)。结论 :建立MDT感染管理小组,纳入危急值管理模式,加强院科两级督查,可明显提高肝移植病房MDROs接触隔离措施落实率、降低肝移植病房MDROs的感染率和漏报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对急诊科护理质量及医疗纠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实施风险管理前)本院急诊科收治的3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实施风险管理后)本院急诊科的3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及医疗纠纷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的基础护理评分为(84.72±2.40)分,低于观察组的(94.20±2.57)分(P 0.05);对照组的消毒隔离评分为(82.14±2.13)分,低于观察组的(95.25±2.71)分(P 0.05);对照组的健康教育评分为(85.72±2.08)分,低于观察组的(95.20±2.77)分(P 0.05);对照组的病房管理评分为(84.21±2.13)分,低于观察组的(96.26±2. 2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的医疗纠纷发生率(21. 05%)高于观察组(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急诊科患者护理环节中实施风险管理,可有效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并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理念的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影响。方法:本院于2018年4月开始实施基于循证理念的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干预,将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实施常规干预控制的80例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纳入实施前,将2018年4月至2018年12月实施基于循证理念的手术室感染控制管理干预的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90例纳入实施后,比较两组病原菌检出率、消毒合格率、术后感染率以及护理质量。结果:实施后病原菌检出率5.56%,低于实施前的18.75%(P0.05);实施前后空气、无菌包消毒检测合格率比较(P0.05);实施后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部、消毒液检测合格率分别为94.44%,98.89%,96.67%,高于实施前的81.25%,90.00%,85.00%(P0.05);实施后患者感染发生率6.67%,低于实施前的16.25%(P0.05)。结论:手术室感染控制路径可降低老年患者病原菌检出率,提高消毒检测合格率,降低术后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产房中实施舒适护理对助产质量及产房内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24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舒适组,每组各12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舒适组实施舒适护理,对比两组产妇护理效果。结果舒适组患者生理舒适度、心理舒适度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0.42±7.29)分、(90.38±7.34)分、95.83%,显著高于常规组的(48.70±6.42)分、(49.80±5.42)分、81.67%(P0.05)。舒适组产妇感染率、新生儿感染率分别为0.83%、0.83%,显著低于常规组的5.83%、6.67%(P0.05)。结论产房中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8.
廖亚显  罗艳  陈丽莉  韩伟婵 《全科护理》2020,18(23):3091-3093
[目的]探讨循证实践护理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层级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医院ICU护士22人作为研究对象,在2018年6月开展ICU循证实践护理层级培训,比较培训前后ICU护士的循证实践能力。[结果]培训后护士的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分别为(89.25±3.32)分和(88.47±3.01)分,均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ICU护士循证护理知识、循证护理态度、循证护理技能评分分别为(92.44±5.17)分、(94.18±2.92)分、(90.75±4.61)分,均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ICU护士的基础护理质量、专科护理质量、安全管理质量、文书书写质量、护理服务质量评分分别为(92.18±2.86)分、(91.57±4.55)分、(93.73±4.61)分、(94.98±3.67)分、(93.79±4.13)分,均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在ICU开展循证实践护理层级培训可有效提高ICU护士的循证能力,提高ICU护士的专业技能,从而提高ICU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并评价基于问题导向的临床护理安全管理方法的构建与实施成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由专人负责调阅收集2017年5月—2017年9月实施问题导向安全管理方法前在科室进行就诊的490例病人的病历相关资料作为对照组;以2017年10月—2018年2月实施问题导向安全管理方法后在科室就诊的510例病人的病历资料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病例资料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及护理安全工作质量情况。[结果]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得分从对照组的(92.35±1.35)分提高至观察组的(94.87±1.76)分(P0.05);在护理安全工作质量中,护理纠纷发生率由对照组的1.84%下降至观察组的0.39%(P0.05),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由对照组的2.24%下降至观察组的0.59%(P0.05),护理流程改进率由对照组的0.81%提高至观察组的2.94%(P0.05)。[结论]基于问题导向的临床护理安全管理方法能有效提高病人满意度,保障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是临床安全管理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联合责任制护理管理在泌尿外科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本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责任制系统管理并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手术前后焦虑、抑郁及躯体化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手术前焦虑、抑郁及躯体化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手术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躯体化评分分别为(32.40±8.10)分、(35.40±6.90)分和(15.50±10.40)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焦虑、抑郁、躯体化评分分别为(44.60±5.90)分、(45.80±6.10)分和(22.30±6.6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52,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42,P0.05)。结论对泌尿外科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联合责任制系统管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