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近视、近视散光的远期疗效,分析术后远期视力回退的相关因素。方法:测量、比较79例(137眼)不同程度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PRK术后1和7a的视力、屈光度、角膜屈光力、角膜厚度、角膜Haze变化,并对术后视力回退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及回归分析。结果:术后7a视力、屈光度与术后1a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 <0.05);术后不同时期屈光度低组与高组比较视力及屈光度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 <0.01)。角膜厚度术后7a较术后1a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 <0.01),角膜屈光力差异无显著意义(P >0.05)。术后裸眼视力回退(Y)与术后等效球镜屈光度变化(X)呈正相关(r =0.49,P <0.01),与术前球镜屈光度呈负相关(r =-0.20,P <0.05),建立多元逐步回归方程为:Y =0.08 0.12X。结论:PRK术后远期视力及屈光度均有轻度回退,以高度近视眼明显,影响术后远期视力回退的主要因素是术后屈光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PRK治疗近视及散光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1996-11/1998-01PRK手术116例(219眼),按术前等值球镜度分为3组,A组:-1.00D~-3.00D53眼;B组:-3.125D~-6.00D125眼;C组:-6.125D~-16.00D41眼。术后随访10a。结果:术后10a裸眼视力≥0.5、≥1.0者,A组分别为100%、84.9%;B组分别为100%、80.8%;C组分别为92.7%、31.7%。术后10a屈光度在预定矫正度±1.00D以内者,A、B、C组依次为92.5%,74.4%,34.2%。术后10a最佳矫正视力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依次98.1%、98.4%、92.2%。无1例有1级以上角膜上皮下雾状浑浊(Haze)者。结论:PRK是治疗近视安全有效的方法,其预测性及稳定性与近视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近视的疗效.方法 治疗近视198例375眼,术后随访2年,进行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的统计分析.结果 术后裸眼视力达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A组(-1.12D~-6.00D)占96.15%、B组(-6.12D~-10.00D)86.91%、C组(-10.12D~-24.00D)58.92%.实际矫正度在预测矫正度±1.00D范围内者A组95.3%、B组93.4%、C组51.6%.2级以上角膜雾样浑浊A组1.92%、B组2.80%、C组7.14%.一过性眼压升高A组5.13%、B组15.89%、C组21.43%.结论 该手术治疗中、低度近视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111眼屈光范围球镜在-3.00 ̄-17.00D及柱镜在-0.50D ̄-4.50D范围的患者进行了PRK术后的分析。方法 采用美国VISX20/20B准分子激光系统的最新软件包进行角膜切削,并行术前后的主客观验光及角膜透明度检查。结果与结论 准分子激光PRK术是目前理想的屈光手术之一,特别对于中低度近视尤为适合,对高度近视则其预见性稳定性较差,并发症的发生并未成为影响术后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中、低度近视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PRK)治疗中、低度近视眼远期疗效。方法 应用日本 NIDEKEC- 5 0 0 0型准分子激光仪治疗屈光度≤ - 6 .0 0 D近视眼患者 172只眼 ,随访 4年 ,其中 5 3只眼随访 5年以上。结果 术后 1年、4年、5年时 ,裸眼视力≥ 0 .6者分别为 98.3%、95 .9%和 94.3% ;≥ 1.0者为 91.8%、88.9%和88.6 % ;术后裸眼视力大于或等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为 92 .4%、87.2 %和 86 .7% ;等值球镜度为 - 0 .0 9± 0 .44 D、- 0 .18± 0 .2 6 D和 - 0 .18± 0 .2 4D;屈光度在± 1.0 0 D以内者为 94.2 % ,93.6 %和 93.2 %。在第 4、5年时 ,最佳矫正视力无下降者 ,角膜混浊度 (Haze)均小于或等于 1级。结论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是治疗中、低度近视眼较简单、安全的手术方法 ,远期疗效理想。  相似文献   

6.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近视和近视散光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近视和近用光的临床结果。方法307例558只眼按术前散光度数分4组,Ⅰ组:168只眼,无散光;Ⅱ组:268只眼,散光-0.25--1.00D;Ⅲ组:87只眼,散光-1.25--2.00D;Ⅳ组:35只眼,散光-2.25--4.25D。全部病例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近视的疗效。方法治疗近视424例(732眼),术后随访1年。结果术后裸眼视力达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A组(-1.12~-6.00D)90.0%、B组(-6.12~-10.0D)80.0%、C组(-10.12~-21.5D)57.9%。实际矫正度在预测矫正度±1.00D范围内者:A组95.3%、B组93.4%、C组51.6%。2级以上角膜雾样浑浊:A组0.90%、B组2.88%、C组6.11%。一过性眼压升高占14.5%。结论该手术治疗近视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前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excimerlaser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PRK)在临床上逐步开展。现就我院1996年6月~1998年3月所行PRK术902例(1701眼)的治疗情况、并发症处理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行PRK术者90...  相似文献   

9.
LASEK与PRK矫正近视及近视散光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崔馨  白继  贺翔鸽  张怡 《眼科研究》2003,21(6):631-633
目的 比较LASEK与PRK手术矫正不同程度近视及近视散光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稳定性。方法 70名患者(140眼),分为中低度近视组39人(78眼)、高度近视组31人(62眼)。患者一眼行LASEK手术,对侧眼行PRK手术,术后观察术眼疼痛情况、上皮愈合时问、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术后裸眼视力6个月。结果LASEK与PRK术后上皮愈合时间及术眼疼痛指数无明显差异;中低度近视组两种手术后裸眼视力无显著差异;高度近视组裸眼视力及角膜haze程度差异显著。结论 LASEK矫正不同程度近视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术后裸眼视力及视力稳定程度优于PRK,特别表现在高度近视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PRK)治疗低、中度近视的远期疗效。方法 :对 12 80眼屈光度为 -2 0~ -6 0DPRK术后六年以上患者进行视力、屈光度、并发症随访观察。结果 :PRK术后六年裸眼视力 >1 0者 1178眼 ( 92 % ) ,1 0~ 0 8者 5 3眼 ( 4 1% ) ,<0 8~ 0 6者 49眼 ( 3 9% ) ,仅 6眼视力下降一行。屈光度± 0 5D 112 8眼 ( 88 1% ) ,-0 5~ -1 0D15 2眼 ( 11 9% )。结论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低、中度近视的远期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 y,PRK )治疗近视术后角膜表面形态及偏中心切削。方法  76例 (1 5 0只眼 )行 PRK,术前屈光度 (- 3.0 0~ - 1 0 .0 0 ) D,平均 (- 6 .0 8± 1 .2 1 ) D。术后 1、3、6、1 2个月行角膜地形图检查。结果 角膜地形图形态分为平滑型、半圆型、钥匙孔型、肾型、中央岛型和不规则型 6种。角膜地形图形态有逐渐变平滑的趋势。术后 3个月以后 ,各种类型所占比例基本稳定。平滑型术后裸眼视力较好。偏中心距离 >0 .5 0 m m时 ,术后视力恢复不良。结论 角膜地形图分析系统能精确测量、分析全角膜的前表面形态 ,观察术后效果、指导手术设计 ,从而提高 PRK治疗近视的准确性、安全性和预测性  相似文献   

12.
对准分于激光光学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术后随访1年以上的病例,观察和统计分析术后眼压测量值减低的情况。随机抽样156眼,平均年龄30.28.65岁,术前平均眼压2.37kPa,按等值球镜屈光度分为3组统计分析术后眼压。PRK术后1年时平均眼压1.45kPa,较术前减低了0.92kPa有统计学意义。PRK手术后眼压测量值较术前明显减低,在术后6月后趋于稳定。术后1年时眼压测量值与术前近视屈光度成反比关系。  相似文献   

13.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近视的并发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分析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治疗近视的并发症,对139例(257眼)PRK术后随访半年至一年。结果表明:术后一年,低中度和高度组各有1眼最佳矫正视力丢失二行,分别占2.5%和3.3%;低中度和高度组的角膜上皮下1级混浊分别为10.81%和15.16%,2级混浊分别为2.73%和0%;激素性高眼压,在发生率最高的3个月时,可分别达24.37%和25.32%,但这种反应性的眼压升高只是暂时的,容易控制;过矫和散光增加的发生率均较低,主要与术者的经验有关。随着术者经验的提高、手术设计的完善及术后用药的研究,这些并发症会降到最低水平。PRK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We performed a study to evaluate the influence on visual function of intraocular straylight after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 (PRK). We present 4 eyes of 4 myopic individuals, who had contacted our clinic for keratorefractive surgical treatment. PRK's were performed with a Summit laser, using a 5 mm ablation zone. The straylight meter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amount of intraocular scattered light, the physical cause of glare complaints, before and after PRK. This apparatus uses the direct compensation method to assess the amount of intraocular light scatter. The results show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straylight values, in the tested eyes, during the first two weeks after PRK. After the initial rise, straylight values returned to preoperative levels, except for two eyes that clearly developed a haze higher than grade two. Instead of returning to baseline levels, straylight values remained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se eyes.  相似文献   

15.
背景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矫治近视后角膜上皮会发生重塑效应,主要表现为上皮厚度的变化,目前关于单一步骤的经角膜上皮的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TransPRK)后角膜上皮厚度变化的研究鲜见报道. 目的 探讨TransPRK矫治近视术后角膜光学区内不同区域上皮厚度的变化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收集2014年8月至2015年6月在济南市明水眼科医院行TransPRK手术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43例43眼,术前等效球镜度为-1.25~-6.25 D.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应用频域眼前节光相干断层扫描仪(OCT)对患者角膜0~2、2~5及5~6 mm范围内的上皮厚度进行测量,研究术后不同时间角膜上皮厚度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其与屈光度、切削深度、光学区大小以及角膜非球面性变化(Q值)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角膜中央上皮厚度分别为(52.37±3.42)、(53.97±4.33)、(51.03±4.11)、(55.14±5.46)和(56.68±5.09)μm,术后3个月与6个月角膜上皮厚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角膜0~2、2~5及5~6 mm范围内角膜上皮厚度较术前分别增厚(3.69±4.23)、(5.19±3.88)和(6.23±3.91) μm,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角膜上皮厚度与屈光度和Q值变化量均呈正相关,与光学区大小呈负相关(均P<0.05);2~5 mm区和5~6 mm区上皮厚度变化与切削深度均呈正相关(r=0.380、0.383,均P<0.05),而中央区角膜上皮厚度与切削深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 TransPRK术后角膜光学区内上皮增厚的分布呈“负透镜式”的变化,越接近光学区周边增厚越显著,上皮厚度变化量受屈光度、切削区大小及切削深度的影响,且这种不均匀增厚会影响角膜的非球面特性,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掩藏个性化手术应该达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高度近视PRK后重度角膜上皮下浑浊长期变化情况。对象与方法 95年3月-8月在我院眼科激光中心行PRK手术的高度超高度近视患者中,有部分患眼发生了Ⅲ级角膜上皮下浑浊,对其中7例7眼随访5年。结果 全部7眼在3月时角膜上皮下浑浊达到高峰,3-12月虽经局部滴用皮质类固醇,角膜浑浊也无改善,随访至3年时角膜上皮下浑浊开始出现变化,4年时全部7眼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无1眼保持在Ⅲ级,其中4眼降至Ⅱ级,角膜渐显透明,5年时4眼降至Ⅰ级。结论 PRK术后重度角膜上皮下浑浊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低度近视眼行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rans-PRK)中使用0.02%丝裂霉素C(MMC)预防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行Trans-PRK的近视眼患者295例(588只眼), 其中低度近视眼(近视度数<3.00 D)45例(90只眼), 年龄(20.53±4.95)岁(18~41岁);男性37例, 女性8例;32只眼术中使用MMC浸润角膜基质床。中度近视眼(近视度数≥3.00 D)患者250例(498只眼), 年龄(23.66±6.12)岁(18~46岁);男性168例, 女性82例;261只眼术中使用MMC。低度和中度近视眼患者术中MMC的作用时间分别为15和30 s。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 观察指标包括最佳矫正视力、等效球镜度数及haze情况。正态分布资料的比较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 非正态分布资料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 术后haze的发生情况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按照Fantes分级, 将0.5~4级均纳入标准进行haze评估。术中使用MMC的低度近视眼患者术后haze发生率为6.25%(2/32...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后残余近视散光的预测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52 眼 R K 术后残余近视散光患者行再次 P R K 治疗, 并连续随访两年以上。术前残余球镜屈光度- 375±132 D,残余柱镜屈光度- 236±125 D, 最佳矫正视力均≥08。结果: 术后 6 个月球镜屈光度- 032±024 D, 柱镜屈光度- 078±052 D, 裸眼视力≥10 者46 眼 (8846% ), 术后 24 个月球镜屈光度- 037±042 D, 柱镜屈光度- 056±037 D, 裸眼视力≥10 者 42 眼 (8076% )。最佳矫正视力下降 1 行以上者 3 眼 (576% ), 实际球镜矫正度与预期矫正度相差10 D 以内 50 眼 (9015% ), 柱镜相差 10 D以内51 眼 (9807% )。结论: P R K 治疗 R K 术后残余近视散光的两年随访结果表明, 该方法预测性强、稳定性好和安全性高, 特别在矫正残余散光方面, 其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固体激光光学角膜切削术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应用Light BladeTMⅡ固体激光手术系统进行光学角膜切削术治疗高度近视-6.12~-16.00D106 例180 眼,随访12 ~24 月,回顾性评价疗效和并发症。结果:180 眼术前平均球镜屈光度-8.19±0 .53D,术后1 年- 0.47 ±0.42D。术前平均角膜屈光力43 .24 ±0 .26D,术后39 .89 ±0 .50D。在12 个月时,试矫和实矫屈光度相差0 .50D内58 .95 % ,1 .00D内93.33% ,2.00D内98 .33% 。术后1 年裸视力1 .0 占57.22% ,裸视力0 .5 占95% ,最好矫正视力达到术前水平80% ,超过1 行6 .67 % ,超过2 行3.33% ,下降1 行8.89% ,下降2 行1.11 % 。术后角膜Ⅰ级haze1 ,3,6,12 月分别是52 .22 % ,42 .78 % ,45 % ,45 .56 % ,Ⅱ级haze 分别是19 .44 % 、15 % 、12 .78 % 、8 .33 % ,Ⅲ级haze1 眼0 .56% 。10 眼屈光回退6~17 月再手术。4 眼激素性眼压升高,用药后恢复。结论:固体激光治疗高度近视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