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青海省谢坑金铜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坑金铜矿产于岗察岩体北接触带,矿体赋存于二叠系大关山群上岩组大理岩、砂板岩与中酸性岩体接触带部位,有3个含矿段,NW向断裂及NE向次级断裂为主要控岩、控矿构造,而NE向主断裂则是主要导矿构造,通过研究地质特征,初步认为矿床属矽卡岩型、热液型、构造蚀变岩型复合型金铜矿。  相似文献   

2.
甘肃徽县桃园金矿床断裂构造控矿规律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银斗 《黄金》2005,26(2):16-18
从断裂构造控制矿床的形成,控制矿体的空间分布、形态、产状,控制金矿化富集规律等方面论述了桃园金矿床断裂构造控矿规律。揭示该矿床在断裂构造变异部位、主断裂上盘次级构造特定部位、线形环形断裂构造与中基性岩体叠加形成的容矿圈闭部位通过主断裂导矿次级断裂容矿方式形成金矿化等富集规律。在研究断裂构造控矿规律的基础上,对桃园金矿床进行了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3.
乔夏哈拉金铜铁矿是新疆富富蕴县以重要的金铜铁矿床,准噶尔褶皱系以及阿尔泰褶皱二者相互交接的部位是该矿的主要所处位置,该区为天山-兴安地槽褶皱区的西侧地带,出露地层主要为中泥盆统北塔山组,夹碳酸盐岩的碎屑岩以及火山岩(海相)是其主要的建造特征,为区内矿床的形成提供了很好的容矿层,石炭纪岩浆岩以及泥盆纪岩浆岩在区内广泛发育,区内没有明显的的侵入岩。该区发育非常突出的断裂构造,主要呈现NNW向以及NW向展布。区内的控矿构造以及容矿构造主要为NW向断裂。本文主要对乔夏哈拉金铜铁矿地质特征及成因进行探讨,旨在为该区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湖北黄石鸡笼山铜金矿区,金铜矿化受花岗闪长斑岩岩株、接触带构造及北西向断裂构造等因素的控制,因其控矿因素的多样性及成因的复杂性,矿化的空间变化很大,选取一个典型矿体研究其品位、厚度的空间变化规律,以期对下一步找矿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苇子沟地区金铜多金属矿主要受闪长岩体控制,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区域上金、铜、铅、锌、银、钼等元素在地层中的高背景值、矿区内矿体受逆冲断层控制、各金属元素地球化学土壤异常值的分带性等,皆为矿区金铜多金属矿体形成的主要因素。利用幔枝构造理论对矿床地质特征及诸多因素进行综合研究,认为苇子沟金铜多金属矿属于断裂—矽卡岩型矿床。NE向逆冲断层的形成是建平—阜新幔枝构造所造成,NE向逆冲断层为幔枝构造的主次级拆离带,为苇子沟地区的导矿、容矿构造,而更次级的拆离带为容矿、控矿构造。通过归纳区内成矿与嘀答水闪长岩体、围岩及NE向逆断层的关系,总结了成矿规律,并探讨了该区进一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6.
郭城金矿床矿体定位于早白垩世受郯庐断裂带左行走滑体系控制下的派生NNE与NEE向两组断裂构造内,位于郭城断裂下盘。研究区的矿体主要赋存在荆山群的野头组大理岩段和陡崖组的大理岩、变粒岩中。郭城金矿受构造控矿明显,NE向控(容)矿构造要较NEE向发育,为矿田内的主要控矿构造。控矿构造发育连续且带窄,水平延长与纵向延深范围较大,含矿断裂面具波状舒缓特点,应属于压性断裂构造。  相似文献   

7.
江西大吉山钨矿容矿裂隙演化及与成矿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吉山钨矿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石英脉型黑钨矿床之一。矿区发育东西、北东、北北东、北西西四组断裂,北东向断裂为矿区主要控岩控矿构造,北东向主干断裂与北西西容矿裂隙构成矿区楼梯状构造格架。北西西向容矿裂隙是区域构造应力场演化与燕山期岩浆上侵顶托耦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招远地区北西向断裂构造控矿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林  马学欣 《黄金》2001,22(4):10-12
在招远地区,北西向断裂是仅次于北东向断裂的控矿构造,该文以原疃、侯西金矿床为例,论述了北西向断裂构造特征及对金矿成矿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余庆老沟矿床位于黑龙江省呼玛县兴隆镇,区内构造比较复杂,近东西向、近南北向、北东、北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均有分布。其中瓦拉里-兴隆近东西向断裂为该区主要断裂,是控岩、控矿构造。其次级与其近于平行的东西向断裂和北西向断裂是岩金矿体赋存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0.
南秦岭金龙山金矿构造控矿作用及成矿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基础地质调查和化探方法,对金龙山金矿区成矿带构造、矿区构造、矿脉、矿体及矿石矿物特征进行研究,得出金龙山成矿带脉赋存规律为NE或NW向断裂构造角砾岩型矿化体与近EW向层间剪切带型矿化体交会,主矿脉呈NE向展布,矿脉延深大于延长,控矿构造以主断裂控矿为主、次级断裂控矿为辅。建立了NE向主构造控矿模式:左行走滑构造带在剖面上呈负花状构造,金矿脉及其上部的汞锑矿脉发育在断裂带中,形成断裂构造角砾岩型矿化体,控矿断裂旁侧层间剪切带中形成层间剪切带型金矿化体。锡铜沟—金龙山成矿带分布着4个应变中心,目前仅东坪—两河应变中心未发现任何矿床(仅有铅锌矿点),所以该应变中心将是下一步找矿的远景区。北侧的镇安—龙王沟和锡铜沟—铁厂构造变形带中同时存在强变形带及弱变形域,这2条变形带也是重点成矿区域,可作为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1.
山东谢家沟金矿控矿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谢家沟金矿位于焦家-新城断裂和招远-平度断裂之间,区内出露的岩浆岩主要为中生代的片麻状黑云母玲珑花岗岩以及酸性、中性和基性脉岩。本区的金矿床主要受到构造、脉岩两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构造是最主要的控矿因素,它不仅影响蚀变岩的分布,也影响着脉岩和矿体的产出分布;脉岩对矿体的产出也有一定的影响。矿脉一般赋存于NE、NNE向的断裂中,在脉岩与断裂的交汇部位矿体矿体明显变富。  相似文献   

12.
汪建宇  贾大成  高文  徐爱军  任德奎 《黄金》2011,32(10):23-26
五凤金矿床是延边地区中生代火山岩金、铜成矿带中典型的金矿床,通过对该矿床构造控矿和矿体富集规律的研究,认为断裂构造是控制矿化蚀变带及矿体的主要因素.百草沟-金苍北东东向深断裂带与北西向小延吉河和朝阳河断裂的组合控制火山盆地的产生,为主要的导岩、导矿构造,小延吉河和朝阳河两条断裂的次级北东和北西向断层为主要的容矿构造.断...  相似文献   

13.
浅议焦家金矿田构造控矿规律及进一步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家金矿田是我国著名的金矿集中区,在焦家金矿田内,岩体的接触带控制断裂构造,断裂构造控制着金矿床的产出.断裂的产状变化、展布规律控制了矿体的形态、产状和富集规律.受主控矿断裂的控制,矿床表现有等间距性;受次级断裂控制,矿体表现有等间距性、斜列性、侧伏性、侧列性等规律.据此,推测焦家金矿田的北段和南段仍有较好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4.
广西乐业县浪全金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详细论述了浪全金矿床地质特征, 该矿床为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规模为中型。从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物质成分、金矿的赋存状态、围岩蚀变、成矿期次以及地层含金性、矿物包裹体、稳定同位素等方面探讨矿床成因,认为浪全金矿床先后经历了沉积、热液和表生3个成矿期富集成矿,矿床主要受地层和断裂构造控制。中三叠统百缝组是主要的矿源层;主要的控矿构造是浪全断裂带,矿体产于构造活动较强部位;热液期可分为4个阶段,金矿化主要与中、低温热液的二、三阶段有关。  相似文献   

15.
以铜钼矿体与磁铁矿的伴生关系为基础,选择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对黑龙江某铜矿深部找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矿床在平面上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具有自岩体中心至片岩地层中“钼(铜)矿体→铜矿体→铜金矿体→金矿体”的变化规律;铜钼矿体中伴生有少量的磁铁矿,使得含矿地质体的磁性略微增加,矿体受断裂控制明显,因此高磁低阻区域是良好的找矿部位;钻探验证效果良好,本文采用的方法在该区域应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西涝口金矿床是产于胶莱盆地北缘的兼有蓬家夼式层间滑动角砾岩型金矿与焦家式破碎蚀变岩型金矿的复合型金矿床,金矿受NE向滑动断裂构造和近EW 向断裂构造联合控制。金矿化主要发育在断裂带内的角砾岩和大理岩质碎裂岩与花岗质碎裂岩等张性构造岩内。通过对该区地质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与分析,指出了该区的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7.
林月钠 《湖南有色金属》2009,25(5):11-14,58
安村金矿区处于华南褶皱系闽东断拗带的周宁-华安断隆带中段。矿体成矿作用与断裂构造密切相关,矿体受北东、北西断裂带控制;围岩蚀变以硅化、绢英岩化、黄铁矿化最为重要。文章阐述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西乾金铜矿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和成矿规律,分析了在安村金矿区寻找隐爆角砾岩矿床的可能性,对进一步寻找隐爆角砾岩型矿床方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三甲金矿床位于胶东隆起东部的牟平一文登隆起南缘、牟乳成矿带上,通过对三甲金矿床地质特征、断裂构造形成机理、控矿因素及成矿规律的研究表明,金矿体赋存于北西向压扭性断裂带中,受断裂带严格控制,该矿区深部南、北两端是找矿的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9.
刘于旺  李洪杰 《黄金》2002,23(10):1-5
通过分析西涝口金矿区内层间滑动构造破碎带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并与典型金矿床基本地质特征进行对比,认为研究区内层间滑动破碎带具双层结构和多层滑动特点;上下主裂面附近破碎蚀变带发育在富含石墨和脆性大理岩层位;石墨可以改变含金热液氧化还原条件使成矿物质沉淀,大理岩的易碎性和活泼性易于矿液充填、交代。指出层间滑动破碎带对金成矿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是区内重要的导矿和容矿构造。  相似文献   

20.
密文天  张雪松  辛杰  穆军青 《黄金》2016,(10):19-24
孔沙湾金矿床位于老挝中辽地区的西部巴莱县,矿床金平均品位达3.65×10-6。在下二叠统的剪切构造带中发现厚度大于300 m的透镜状、细脉状金矿(化)体,判断该地层为矿区主要含矿层位。金矿体的产出受NNE向为主的宽缓复式褶皱、断裂和纵向、NNW向的断裂、次级褶皱以及横向次级断裂控制,同时矿区大量节理裂隙、面理构造以及众多小型次级断裂构造发育。矿区单元素异常总体呈NE向,与矿区大断裂构造方向一致;硅质岩及角岩中的Au元素异常平均值较高,达0.021×10~(-6)及0.022×10~(-6);二叠系玄武岩和硅质岩中Au元素异常值最高,达0.69×10~(-6),具备良好的成矿远景。推断孔沙湾金矿床类型属于为受构造和次级构造破碎带控制的热液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