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5 kV系统中铁磁谐振过电压频繁发生,对系统造成很大的危害。利用理论分析和EMTP-RV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中国35 kV系统3种中性点接地方式(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或小电阻接地)下由电磁式电压互感器(PT)饱和引起的铁磁谐振过电压,研究结果表明,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或小电阻接地系统中,只要消弧线圈或小电阻的参数选取合适,能够将中性点位移电压限制在电压三角形内,可有效抑制铁磁谐振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在中性点绝缘及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电网中,常常会由于铁磁谐振过电压造成——电力设备绝缘闪络、电压互感器爆炸及系统大面积停电等事故,对电网的安全供电威胁极大。因此,如何防止和消除铁谐振过电压,是多年来不断研究的一个课题。这种过电压是由电磁式电压互感器过饱和引起的,现行的防振消振办法是在电压互感器外部采取限制措施,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在电压互感器高压绕组中性点串入电阻、电感(即特制单相变压器)或电容(于每相中性点串入电容器)等;另一是在电压互感器的开口三角绕组回路中固定接入线性或非线性的阻尼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分频谐振过电压是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或系统异常运行造成中性点不接地)经常发生的一种过电压。是由系统零序容抗与电压互感器励磁感抗相匹配,在一定的中性点位移电压激发下发生的。其特点是谐振电流大并可长期维持。这种过电压是目前66kV系统电压互感器烧损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将介绍我局预防66kV系统分频谐振过电压的措施。二、分频谐振过电压产生的条件 (一) 66kV网络必须在无消弧线圈或消弧线圈在故障情况下切除时,才可能产生分频谐振过电压。 (二) 系统零序容抗与电压互感器励磁感抗必须匹配在彼得逊分频谐振区域内,才可能产生此种过电压。  相似文献   

4.
在中性点不接地电力系统中,当电网遭受瞬时冲击时,如空投母线、弧光接地和消弧线圈脱落等,会引起电磁式电压互感器铁芯饱和而产生谐振过电压或过电流,特别在雷雨季节,谐振现象频繁发生,将使电压互感器高压保险熔断,保护装置动作,设备解列,有时会引起互感器烧毁,造成大面积停电事故。为了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电力系统设备过电压保护设计技术规程》第8条规定,在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的开口三角绕组中,要装设有特殊要求的阻尼电阻。到目前为止,国内还未产生这种电阻材料。1980年,呼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6~10kV配电网的单相接地自灭弧电容电流限值,中性点绝缘和经消弧线圈接地的弧光接地过电压、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引起的铁磁谐振过电压等的试验情况及数值仿真计算结果作了分析。文章最后部分还对GFSN-300-2型汽轮发电机厂用电系统中性点接地问题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得出的结论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小电流接地系统中,电压互感器铁磁谐振是一种很常见的内部过电压,会严重威胁人身和设备安全。对于电压互感器铁磁谐振的产生机理和抑制措施已经有了一些基础研究,但不同抑制措施对于特定小电流接地系统母线电压的影响尚未有统一的认识。针对某220 k V变电站种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出现的铁磁谐振过电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抑制措施对变电站35 k V母线电压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电压互感器高压侧经零序电压互感器接地相比,系统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对铁磁谐振的抑制效果更加明显;电压互感器高压侧中性点经电阻接地以及互感器开口三角绕组接阻尼电阻两种方法对铁磁谐振有一定抑制作用,但抑制效果与所接电阻值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铁磁谐振引起的过电压是中性点不接地电网中最常见的一种内部过电压故障。对某电厂一起铁磁谐振停机事故进行分析,依据电磁式电压互感器铁磁谐振的发生原因,提出微机消谐装置在消除间歇性接地故障造成的铁磁谐振时存在的局限性,并从一次设备选型、微机消谐装置的完善、继电保护配置角度提出防止铁磁谐振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何颋 《高电压技术》2007,33(9):216-217
瞬时性单相接地故障发生时,可利用消弧线圈实现快速补偿电容电流而自动灭弧,以降低单相接地过电压。但是若自动调谐消弧线圈与系统配合不当,自动调谐消弧线圈在投入时易发生谐振过电压。通过2起典型故障分析,由于消弧线圈投入时系统中性点位移电压超过了自动调谐消弧线圈接地告警整定值,装置判断为接地进行消弧线圈补偿,此时消弧线圈感抗与系统容抗匹配引起谐振过电压。  相似文献   

9.
《高压电器》2015,(1):80-85
在10 k V配电网中,电磁式电压互感器(TV)在一定条件下易产生铁磁谐振过电压,这严重影响了系统的安全运行。笔者通过JDZX9-10型与JSZW-10型电压互感器励磁特性的对比实验,获得了数字仿真所需的电压互感器励磁特性数据,并利用MATLAB建立了10 k V配电网由单相接地故障而引发铁磁谐振的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对比实验和数字仿真可得,对于10 k V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模型,TV开口三角绕组接阻尼电阻对铁磁谐振的抑制具有最明显的作用;而10 k V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模型能够很好地对铁磁谐振进行消除;对于10 k V系统中性点不接地模型,TV高压侧中性点串非线性电阻则是预防或消除铁磁谐振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魏斌  蒲军 《电气技术》2024,(2):74-78
油田电网运行中,35kV系统和10kV系统为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或不接地系统,在电网发展时期,系统参数可能处于谐振区,电磁式电压互感器易发生铁磁谐振现象,产生过电压或过电流,严重时会烧毁电压互感器。本文对顺北油田二区变电站35kV系统发生的3次电压互感器烧毁故障开展研究,得出电力系统处于谐振区,电压互感器铁磁谐振是造成电压互感器烧毁的原因。通过采取投入消弧线圈、应用饱和特性好的电压互感器和4PT改造等措施,有效治理了铁磁谐振。  相似文献   

11.
变电站的10 kV母线上常接有YN接线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在一定条件下容易发生励磁特性饱和从而与系统对地电容形成参数匹配,激发铁磁谐振,导致高压熔丝频繁熔断甚至损坏电压互感器,对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严重影响。以山东省某变电站A为研究对象,利用电磁暂态分析软件ATP-EMTP建立仿真模型,对该变电站10 kV系统不同运行方式下的铁磁谐振及各种抑制谐振措施进行了相应的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单相接地故障清除时易引起系统分频谐振,而在电压互感器中性点经消谐器接地或在电源侧变压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时,可以有效抑制系统的铁磁谐振。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可能引起铁磁谐振过电压,使电网产生虚幻接地现象,而研制出一种新型控制器。其原理是电压互感器在正常运行时,电子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消谐电阻不投入运行,当虚幻接地发生时,由控制器产生的指令,使得电子开关导通,将消谐电阻投入,用电阻来消耗谐振能量,抑制过电压。  相似文献   

13.
10kV配电网铁磁谐振消谐措施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中性点不接地配电系统中,由于电磁式电压互感器(PT)励磁电感的非线性特性,在一定条件下容易产生铁磁谐振过电压,严重影响系统的安全运行。文章以嘉兴电力局斜桥变电所10kV配电网为模型,利用EMTP程序对PT高压侧中性点接非线性电阻、串单相PT、经消弧线圈接地、PT开口三角绕组接阻尼电阻或者分频消谐装置等多种消谐措施进行了详细的仿真分析和综合比较,发现中性点串单相PT的方式在消谐能力和全局性方面不如中性点串非线性电阻方式;在非线性电阻消谐方式下,正温度系数(PTC)热敏电阻和三次谐波滤波器可以较好地解决零序电压偏高的问题。此外,文章还定量研究了采用消弧线圈消谐的有效数值范围,分析了分频消谐装置在实际运行中不能很好消谐的原因,并对其他一些消谐方式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作者的工作可以为电力部门进行铁磁谐振过电压的防治提供较好的参考依据,对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安全可靠性也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对35 kV及以下电网中的铁磁谐振及消谐措施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常立智 《供用电》2005,22(2):33-35
在35 kV及以下的不接地电网中,经常会出现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其中性点接地)的高压熔丝熔断,或者接地指示的误动作,甚至电压互感器本身被烧毁等现象.这些都是由于电压互感器饱和引起的铁磁谐振过电压现象,本文针对这种过电压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实际可行的消谐措施,并对各种措施进行了比较,同时通过实际电网中的运行实例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5.
张军梁  周浩  马皓 《电气时代》2006,(7):I0022-I0022
从石化系统配电网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中性点不接地、通过消弧线圈接地和电阻接地三种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中性点不接地和通过消弧线圈接地两种方式的谐振过电压问题。指出石化系统配电网中性采用电阻接地能有效解决谐振过电压问题,同时采用BZT等技术解决供电连续性。(详见《电气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因单相电弧接地故障或合闸充电过程的激发可能引起铁磁谐振过电压。在分析铁磁谐振产生机理的基础上,对常用的消谐措施进行分析比较,并指出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为了消除单相弧光接地过电压和电压互感器铁磁饱和过电压,而装设消弧线圈。本文分析了因消弧线圈安装调试不当而产生的耦合传递谐振过电压的原因,同时提出了限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引起的铁磁谐振过电压,在国内外的电力系统中均曾普遍发生。电压互感器本身虽小,但其引起的铁磁谐振过电压事故,后果往往十分严重,因此引起了普遍的重视。电压互感器铁磁谐振过电压可分两种:一种是中性点不稳定过电压;另一种是中性点位移过电压。前者多在正常运行的中性点不接地的电网中产生,例如投入空母线时的过电压:后者均在定相的过程中产生,这主要是由于定相的方法不当引起的。  相似文献   

19.
根据铁磁谐振的产生机理,以某35 kV降压变电站为研究对象,利用PSCAD软件建立仿真模型,分析故障消除时刻、对地电容、电压互感器(TV)一次侧对地电阻对铁磁谐振的影响,证明3种因素均会对谐振过电压产生影响。对比分析了TV高压侧中性点接非线性电阻消谐器、增大系统对地电容、开口三角绕组两端接阻尼电阻、系统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4种措施的消谐效果,认为系统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消谐效果最好,为实际工程中消谐措施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的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因单相电弧接地故障或合闸充电过程的激发可能引起铁磁谐振过电压。在分析铁磁谐振产生机理的基础上,对常用的消谐措施进行分析比较,并指出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