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天祥的《集杜诗》200首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被公认为文山代表作;而文天祥的另一组集杜诗《胡笳曲》十八拍也堪称诗苑奇葩,却较少有人谈及。本文拟对《胡笳曲》作具体探讨,以抛砖引玉,共同填补文天祥诗歌研究中的这一缺憾。  相似文献   

2.
新版《鲁迅全集》第十卷内有《古籍序跋集》,收入1912年至1935年间鲁迅为自己辑录或校勘的十九种古籍而写的三十二篇序跋。这些序跋如实地纪录了鲁迅整理古籍的经过,显示了他在学术工作上的成就。读了之后,在为何整理古籍,如何对待文学遗产,如何治学等方面,都给我们许多启发和教益。一、“深入于国民中”,“回到古代去”鲁迅整理古籍,就其方式来说,有搜集、辑录、校勘、考证、评论等方面;就其内容说,主要有三种:一是乡邦文献,二是古代小说,三是文人专集。此外,还有汉碑帖、汉画像、  相似文献   

3.
欧阳修文章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修,我国古代杰出的文章家。他的文运比韩柳要好,当时就被公认为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一代文章宗师。时至今日,此论仍很公允。他一生文章著述数百万言,文备众体。1986年中国书店出版的《欧阳修全集》(以下所引欧文出自此集)载他的文章2651篇(则),占全集的72.3%。另外,还撰有《新五代史》74卷,《新唐书》75卷,《诗本义》14卷。他的文章卓然自成一  相似文献   

4.
陈子昂向来被视为唐诗风气转变的关键人物。这一结论的由来,主要凭据是陈子昂在《修竹篇序》中呼唤诗歌革新的言语。然而通过细读《修竹篇序》,并考察陈子昂生平为人,却能发现陈子昂引领唐朝诗歌理论革新的定论值得商榷。其真实情况是《修竹篇序》对于齐梁诗歌的批判有失偏颇,而陈子昂只是口号式地提出“风骨”、“兴寄”,相关诗学理论的总结和提升有赖他人创作实践的弥补与总结,由此成为盛唐诗歌努力追求的精神方向。  相似文献   

5.
王回考     
王回(1023—1065年),字深父,福州侯官(今福建闽侯)人。他与欧阳修、王安石和曾巩等人都有交往,与其弟王向、王同并称“三王”。其先辈出自太原,后迁至侯官。其32Y_平葬于颍州(今安徽阜阳),其家遂定居于此。嘉祜二年(1057年),王回进士及第,授卫真县主簿。王回是北宋著名的文人和经学家,著有《丈集》20卷、(《清河崔氏谱》1卷,现都已经佚失,今仅存诗歌25篇,文章2篇。  相似文献   

6.
王奕考     
王奕(?——1306),字伯敬,号斗山,信州玉邑(今江西玉山县)人。他是南宋未年的一位爱国诗人,“素与文山(文天祥)、叠山(谢枋得)、欧阳野翁(欧阳殉)诸先生酬答往来。有文章,有词翰,著作甚富。”鉴于他的诗风文采和爱国壮举,时人曾将其与文山,叠山合称“三山”。但他作为一位南宋的爱国志士,历来均乏褒表,甚至在一些主要典籍中,对他的记评亦有不少缺谬之处。笔者本着尊重史实,力图恢复历史本来面目的意  相似文献   

7.
文天祥年谱     
南宋理宗(赵昀)端平三年丙申(1236)一岁。五月初二日,文天祥诞生于吉州庐陵县(今江西吉安县)淳化乡富田村。出生前夕,祖父文时用梦见他“腾紫云而上”,乃“命名云孙”,成人后朋友们为他起率天祥。文天祥祖籍四川成都,其五世祖文炳然迁居庐陵县永和镇,高祖文正中迁富田村,这定居于此。村后有风景优美的文山。文天祥号文山,即取家乡这座山名。文天祥的父亲名仪,字上表,学识渊博,人称本斋先生。母亲曾氏是泰和县梅溪曾任的女儿,叫曾德慈。他有三个弟弟──文璧、文霆孙、文璋和三个妹妹。这年,四川二十多个州县被蒙兵杀掠,…  相似文献   

8.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一生写了大量的通俗诗歌,被誉为“大众诗人”。《陶行知全集》(四)诗歌卷中收集了作者从一九一八年至一九四六年期间写的六百六十八首诗歌(不包括译诗)。最近通读了他的诗集,感到他是一位出色的大众诗人,又感到各种版本的“现代文学史”没给陶诗一席之地,这不能不说是遗憾的缺漏。郭沫若曾经说过;“陶行知  相似文献   

9.
杜甫在中国古典写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地位早已为世人公认,但他在写实主义诗歌理论上的特殊贡献,却未受到普遍重视。诚然,杜甫没有如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白居易《与元九书》那样的论诗专章,他的论诗主张只是散见于某些诗篇或诗句里,体现在他的创作倾向中,但这些主张却代表着崭新的也是正确的理论方向,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张远芬《文天祥手卷真伪辨》一文,在手卷书写时间和背景的考述上有对误,该文认定新发现的文天祥手卷“写于南宋德被二年(1276)他在杭州任右丞相时”,这是不符合史实的。“手卷”落款本身也有疑点,在景炎改元之后,文天祥不可能以“德二年秋九月”来签署日期。  相似文献   

11.
丰子恺先生的散文创作开始于二十年代中期,一九三一年出版了第一个散文集子《缘缘堂随笔》。以后,他的大部分散文收集在《随笔二十篇》、《缘缘堂再笔》、《教师日记》、《率真集》等集子里。一九七九年香港中文大学卢玮銮女士为了更全面地体现丰先生散文的貌,从她多年来收集的资料中选取了四十二篇丰先生未曾收入集子的作品,合成一集,出版全了《缘缘堂集外遗文》从这些集子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见,丰子恺先生经过艰苦的艺术磨炼,已成为一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散文作家。他在艺术上不仅继承了我国散文的优秀传统,而且以独特的面貌给我国现代散文百花园里增添了一朵绚丽的鲜花。  相似文献   

12.
白居易诗歌流传至今者近三千首,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数量最多的一位。白居易的作品,在唐穆宗长庆年间由好友元镇协助,编成《白氏长庆集》五十卷,当时白居易将他的诗歌分为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四类。前三类都是古体诗,又按题材分为三类:讽谕诗注意反映种种政...  相似文献   

13.
《文山先生全集》收录诗词九二六首。这是诗人平生遭遇和思想性情的真实写照。它的最大特点就是成功地运用了别具一格的典型化方法,鲜明地塑造了诗人的自我形象,突出地表现了这一形象的个性特征及其典型意义。(一)一部自传体史诗文天祥的诗歌所抒写的是作者的自我性情,所刻画的是作者的自我形象,几乎每一  相似文献   

14.
文天祥可歌可泣的事迹与不屈不挠的性恪本身就具有无限的诗意,描述这种事迹,抒写这种性情的诗歌,尽可不必使用那些华丽的词藻,进行那些过分的修饰,更可不必运用那些失实的比喻和夸张,就能赢得读者的赞叹。胡云翼先生在《宋词选》中介绍文天祥的词说:“这一类的词作反映了作者生死不渝的民族气节和顽强的斗志,感染力极其强烈,简直使读者觉得艺术技巧和修辞是多馀的了。”文山词如此,文山诗更是这样。那么,是否可以说,诗人文天祥因此就不讲究艺术技巧和修辞了呢?是否可以说文天祥就仅仅满足于诗的质朴的  相似文献   

15.
张宇初《岘泉集》收录了大量诗歌,作为一位道士诗人,他的诗取材广泛,大致可分为宫廷赐宴诗、题赠诗、游记诗、闲适诗,是道教文学重要的内容。文章对张诗分类择要予以赏析,试图挖掘诗歌的道教美学与清虚旨趣。  相似文献   

16.
象棋是中国的国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造就的知识分子,文天祥对象棋文化有着一种特殊的爱好。在归隐文山期间,他经常约邀朋友在山中聚会,或登山赏景,或弈棋吟诗,使文山成为当时庐陵、乃至整个江西的象弈中心。他不但棋艺高超,而且有理论建树--撰写了棋谱,首创出蒙目象棋的走法,从而成为中国13世纪的象棋大师,在中国象棋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文天祥有一首《海上》诗,原诗如下。天边青鸟逝,海上白鸥驯。王济非痴叔,陶潜岂醉人。得官须报国,可隐即逃秦.身世何时定,挑灯看剑频。诗载《指南后录》卷一。“得官”一作“得当”,“身世何时定”一作“身事盖棺定”.《后录》卷二自序。“予后录诗以广州至金陵为第一(卷).”但《海上》诗与同卷其他诗相较,在内容、感情、格调方面都有很大不同,如《过零丁洋》(编次在其前)、《赣州》(编次在其后)等诗都透出一种面对国七家破时的悲痛欲绝的心情,而在《海上》中则着不到这种感情,有的只是报国无门的苦闷.我们经过反复推勘…  相似文献   

18.
集杜句,“学琰语”,用以自遣,是文天祥《胡笳曲(十八拍)》的主要特点。作者在代蔡文姬立言的同时,融进自己的经历和感情,艺术地概括了南宋末年的社会现实,抒发了社稷倾覆、民族劫难的深愤巨痛。文天祥《胡笳曲》凝重沉郁的风格,与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可谓同曲异调;又在诗歌体裁和表现手法上提供了与《集杜诗》200首不同的集句创作经验。  相似文献   

19.
象棋是中国的国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造就的知识分子,文天祥对象棋文化有着一种特殊的爱好。在归隐文山期间,他经常约邀朋友在山中聚会,或登山赏景,或弈棋吟诗,使文山成为当时庐陵、乃至整个江西的泉弈中心。他不但棋艺高超,而且有理论建树——撰写了棋谱,首创出蒙目象棋的走法,从而成为中国13世纪的象棋大师,在中国象棋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明诗别裁集》是对历代古典诗歌有所研究的清人沈德潜、周准共同选编的一部明诗选集,共收录了明代三百四十位作家的诗歌一千零二十余首,其中收录在十五首以上的作者共十人,杨升庵是其中之一,在这部选集的几篇序言中,都分别肯定了杨升庵在明诗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但评价相当简略,很有不足。值得注意的是,在选编的十五首诗中,几乎都是他谪贬云南后的诗作,这也大略说明杨升庵诗歌中的优秀篇章,大都出自他谪贬以后。 杨升庵,名慎,字用修,四川省新都县人,生于明朝宏治元年十一月(公元1488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