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马续香 《冶金管理》2008,(12):53-55
为开发具有高可变形性的高强管线钢,日本JFE钢铁公司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提高钢材可变形性的主要技术之一是双相显微组织结构控制。通过采用进行控制轧制和加速冷却的热机械控制工艺(TMCP)可获得具有铁素体一贝氏体显微组织的中厚板。低碳无硼钢在控制轧制后的冷却过程中可形成铁素体,而具有超高冷却速度的快速冷却可使钢的强度达到X120级。在快速冷却后采用在线热处理工艺还可提高基材的夏比冲击功。日本JFE公司通过控制双相显微组织已试生产了X120级高可变形性的管线钢。  相似文献   

2.
控轧控冷工艺生产D36高强度船板钢的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合理设计成分的基础上,通过TMCP工艺对轧制过程中的温度制度、变形制度和轧后冷却制度等进行有效控制,显著改善了钢材的微观组织,获得了具有良好综合力学性能的船板钢.为微合金化高强度船板钢的生产提供了一种低成本、节能及工艺相对简单可行的技术.  相似文献   

3.
控制轧制(TMCP)技术是取代离线热处理生产高性能钢材的一种生产技术,它的核心包括:(1)控制轧制温度和轧后冷却速度、冷却的开始温度和终止温度;(2)轧制变形量的控制;(3)钢材的成分设计和调整。  相似文献   

4.
TMCP工艺是通过控轧技术和控冷技术的结合,在线精确控制显微组织,从而获得优越机械性能的钢材制造技术体系。JFE自1980年在西日本制铁所首次成功的将厚板在线加速冷却装置(OLAC)应用到工业化生产以来,一直致力于提高TMCP水平。1998年,能够以接近水冷理论极限的最高冷却速度进行均匀加速冷却的Super-OLAC(超速加速冷却装置)开发成功并投入运行。2004年,在世界上率先投入使用了在线感应加热装置(HOP,在线热处理工艺)。通过这两种工艺的组合,使淬火-回火工艺生产的高强钢的显微组织细化,从而达到高性能化,并且进一步发现了中途停止冷却,然后再次加热的这种传统工艺从未设想过的热处理过程来控制显微组织的新方法,应用此方法正在积极开发新产品。对TMCP组织控制技术基础及TMCP的最新进展和厚板产品的高性能化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正>通过控制钢坯加热温度、轧制温度及轧后冷却,许多专用钢可取消轧后坯处理工序或减少热处理时间。利用轧后钢材的余热在相应的工艺条件下热处理,可提高钢材性能和节约能源。在上世纪90年代初,采用加速冷却技术制造的TMCP钢实现了提高钢板强度、改进焊接性能的目的,目前加速冷却技术已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冷却工艺对超低碳贝氏体钢强韧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侯华兴  于功利  张鹏远  张涛  刘明 《钢铁》2006,41(3):44-50
研究了一种含有Cu、Ni、Mo、Nb、B等元素的超低碳贝氏体钢,以搞清楚其在不同的热机械处理 弛豫-析出-控制相变技术 回火工艺(TMCP RPC T)条件下组织和强韧性能的变化规律.实验室研究和工业试制表明,随着工艺制度的不同,钢的显微组织表现为粒状贝氏体和板条贝氏体的比例、形态、尺寸不同;在一定的冷却速度下,轧态钢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屈强比随终冷温度的降低呈现上升趋势;回火后钢的屈强比较热轧态有所提高.试验条件下,回火温度对Nb析出数量的影响不明显,加热时Nb的固溶程度对该钢的最终组织有明显影响;采用TMCP RPC、TMCP RPC T工艺路线,通过调整工艺参数,能够获得不同性能组合的钢板,实现高性能钢种的柔性化设计.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轧后通过控制水冷参数来控制基体组织均匀性的冷却工艺。通过对工艺过程的分析,以及与常规冷却方式的比较,认为:在厚钢板轧制过程中,采用TMCP技术,在控制加热温度、轧制温度和冷却水量的基础上,对厚度50~80 mm高强高韧抗层状撕裂钢板实施分段控制冷却及加速冷却的工艺控制,可以使TMCP态厚规格钢板也获得较优厚度方向的组织和性能。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TMCP)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超快速冷却为核心的新一代TMCP工艺。通过介绍TMCP发展状况,对比传统与新一代TMCP技术特点,分析了新技术的工艺原理及对产品组织性能的影响。这一新技术必将有助于我国实现热轧钢材绿色生产,推动轧钢工艺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9.
控轧控冷技术发展及在中厚板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厚板生产的控制轧制、控制冷却及其相结合的TMCP技术是改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重要手段。控制轧制用于控制奥氏体晶粒大小和形态,新发展了中间冷却(IC)、驰豫-析出控制(RPC)和高温终轧(HTP)等奥氏体晶粒控制方法;控制冷却用于控制相变组织类型,促进了细化晶粒和相变强化,先后开发了直接淬火(DQ)、间断直接淬火(IDQ)、在线热处理(HOP)和直接淬火-分配(DQP)等新技术。介绍了其基本原理、特点和对钢板组织和力学性能的控制效果。分析了各种TMCP新技术的发展路径,以及通过TMCP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率中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依据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的成分和性能要求,进行了低碳加铌、钛微合金化成分设计,通过控制轧制与控制冷却(TMCP)工艺对轧制过程中的温度、变形和层流冷却等进行有效控制,获得了具有良好综合力学性能的Q460MC钢板,完全满足标准要求,其低温冲击可满足E级要求。  相似文献   

11.
热轧带钢新一代TMCP技术以超快速冷却为核心,通过冷却系统从空冷至超快冷的无级调控,利用广阔 的冷速范围及精准的温度控制,实现对带钢轧后冷却路径进行灵活的控制。有利于细晶强化、析出强化、固溶强 化、位错强化、相变强化的最佳匹配,从而使得热轧带钢产品获得优良的综合性能。新一代TMCP工艺技术具备低 成本、高效率、高均匀性、高控制精度等特征,是轧制工艺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随着人们对带钢产品性能要求的 不断提高以及资源的日益枯竭,以超快速冷却为核心的热轧带钢新一代TMCP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采用TMCP工艺生产700MPa级低碳贝氏体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爱民 《河南冶金》2007,15(5):13-15
以微合金化结合控轧、控冷工艺生产非热处理高强度钢,本文通过对700MPa级低碳贝氏体钢轧制工艺的研制分析,制定合理的轧制工艺,成功开发出TMCP工艺下700MPa级低碳贝氏体钢  相似文献   

13.
在合理设计化学成分的基础上,通过控轧控冷(TMCP)工艺对轧制过程中的温度、变形和轧后冷却等进行有效控制,显著改善了Q460C钢材的微观组织,获得了具有良好综合力学性能的高强度低合金钢板。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920℃精轧,830℃终轧以12℃/s冷至590℃,空冷的TMCP控制轧制工艺和TMCP+940℃淬火-630℃回火两工艺的桥梁钢Q690q(/%:0.05C、0.30Si、1.40Mn、1.10Cu、0.50Cr、0.80Ni、0.07V、0.55Mo,焊接冷裂纹敏感指数Pcm≤0.267)15mm板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TMCP工艺生产的桥梁钢Q690q组织主要由粒状贝氏体和少量铁素体组成,TMCP+调质处理后的组织为多边形铁素体和少量渗碳体,其屈服强度Rp0.2为845~870MPa,抗拉强度Rm895~900MPa,-20℃冲击功153~186J, -40℃为141~155 J。调质处理减小了钢材的M/A岛尺寸和位错密度,使Q690q钢保持高强度的同时也具有较好的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15.
朱书成  于飒  高照海  李忠波  袁永旗 《钢铁》2011,46(12):90-93
 利用250mm连铸坯料,在3800mm宽厚板轧机上针对Q345GJC-Z35钢种进行了厚50~80mm钢板的TMCP工艺试验,确定了相应的热轧及控冷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采用碳的质量分数低于0.11%添加微量复合铌、钒、钛元素,按照2阶段控制,当轧到成品钢板厚度的2~3倍时开始待温,精轧开轧温度小于860℃,终轧温度为820~860℃,生产的Q345GJC-Z35高强度厚板的性能完全超出国家标准GB19879—2005要求,而且其钢板的平均断面收缩率都大于50%,远高于Z35钢板的技术要求。实现了钢板很好的强韧性匹配,工艺上不用后续热处理,减少了工艺流程,节约了成本。  相似文献   

16.
控轧控冷工艺对DH36级船体用结构钢低温韧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合理的化学成分设计,采用不同的控轧控冷工艺,对DH36船板钢在生产试制过程中产生的-40℃纵向冲击功波动较大的现象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降低Ⅱ阶段的开轧温度,增大未再晶区的变形量(〉60%),结合合理的控冷工艺,能有效提高DH36级船板钢的综合性能,尤其是钢的低温韧性。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CR和TMCP两种工艺的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的生产工艺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ACC设备投用后,运用TMCP工艺合理控制轧制方式及轧后冷却速度,钢板的性能优于CR钢板,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明显提高。利用TMCP工艺降低Q345D中的Mn含量,减弱了钢板的中心偏析程度,提高了低温冲击韧性。同时TMCP工艺的应用,缩短钢板的轧制周期,提高了轧制节奏。  相似文献   

18.
 Thermal mechanical control processing (TMCP), the combination of controlled rolling and controlled cooling, provides a powerful means of developing high-strength low alloy (HSLA) steels by intensive microstructural control. In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the effects of TMCP parameters, consisting of the finish cooling temperature and the start rolling temperature in non-recrystallization region, on the final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Q460q steel have been studied by tensile, Charpy impact tests, optical microscopy. The TMCP parameters for Q460q steel have been optimized by laboratory experiments. And the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industrial product were coincident with the results of laboratory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19.
Thermomechanical controlled processing (TMCP) of low carbon cold heading steel in different austenite conditions were conducted by a laboratory hot rolling mill.Effect of various processing parameters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steel was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low carbon cold heading steel could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y TMCP without heat treatment.The improvement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can be attributed mainly to the ferrite grain refinement due to low temperature rolling.In the experiments the better ultimate tensile strength and ductility are obtained by lowering finishing cooling temperature with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from 650 ℃ to 550 ℃ since the interlamellar space in pearlite colonies become smaller.Good mechanical properties can be obtained in a proper austenite condition and thermomechanical processing parameter.The ferrite morphology has a more pronounced effect on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than refinement of the microstructure.It is possible to realize the replacement of medium-carbon by low-carbon for 490 Mpa grade cold heading steel with TMC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