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泥岩的沉积序列和地球化学特征包含大量地质信息,广泛应用于沉积学及其物源分析等。豫西巩义地区上石炭统本溪组富集锂资源,但对于锂资源的来源、沉积条件等控制因素及赋存的矿物等不明确。基于野外露头等资料,综合分析豫西巩义地区上石炭统本溪组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特征,阐明本溪组锂富集特征,探讨本溪组的源岩、岩石风化程度、沉积物分选状况和古环境特征,进而分析本溪组锂富集的成因。结果表明:本溪组锂资源丰富,主要富集在泥岩中(Li平均质量分数为1 487×10-6),而铝土矿Li含量较低;沉积序列表明,本溪组主要以细粒沉积物为主,形成于潟湖环境;B/Ga、Sr/Cu值等参数表明沉积时期海水为微咸水,气候条件为温湿—干热气候,处于还原环境;微量和稀土元素等综合图解分析表明,物源区母岩以长英质岩浆岩为主,灰岩和泥岩等是次要物源,化学蚀变指数、风化指数参数及图解表明源岩遭受强烈的风化作用,经历沉积再旋回作用。本溪组富锂泥岩的物源、沉积特征等综合分析表明,锂资源的富集与泥岩中高岭石、绿泥石等黏土矿物关系密切,本溪组源岩为锂富集提供物质基础,沉积物的再旋回过程、沉积环境等沉积特征影响锂资源的...  相似文献   

2.
2014年9月20日,在第十届本溪国际枫叶节开幕式暨“中国温泉之城”授牌仪式上,辽宁省本溪市被国土资源部正式授牌——“中国温泉之城”. 望着这块金光闪闪、含金量颇高的“金字招牌”,本溪市国土资源局几年来的艰辛和付出瞬间化为了彩虹.该局局长吕彦明兴奋地告诉记者:“对资源型城市本溪来说,‘中国温泉之城’无疑是一张靓丽的名片,对本溪的经济转型和产业优化升级将起到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正建设新本溪是本溪市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积极支持和服务新本溪建设,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能。本溪市国土资源系统紧紧围绕"尽职尽责保护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尽心尽力维护群众权益"的国土资源工作新职责定位,以推进沈溪新城建设,服务本溪市经济为总抓手,不断提高资源保障和管理服务水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力争到"十三五"期末,国土资源开发利  相似文献   

4.
为了对矿山规范化、法制化和科学化管理,合理开采和利用有限资源,应大力加强小煤矿储量动态监测工作。储量动态监测能为上级主管部门和矿业权人提供较可靠的储量管理依据,是强化煤矿资源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几年在对沈阳、本溪、抚顺、阜新、锦州、葫芦岛市等矿区一百多  相似文献   

5.
辽东半岛南部石炭系是中国东部华北型石炭系的中部地层。它的本溪组厚度比太子河流域的本溪组薄,夹的灰岩层数、铝土矿层数比太子河流域的本溪组所夹的少,比山东、苏北、淮北的本溪组所夹的多。太原组的情况与本溪组正相反。  相似文献   

6.
本溪组,是唯一以辽宁地理名称命名并通用于华北地台的古生代组级岩石地层单位。首先由赵亚曾(1926)命名为“本溪系”。以后随着研究地不断深入和研究者的各有侧重,又称为“本溪统”(野田光雄,1938)、本溪群(杨敬之等,1962),本溪阶(王德文,1962)及本溪组(中国地质科学院,1979)。1976年,辽宁省地质局第一区测队完成了全省范围的1:20万区测,翌年,整饰出版了辽宁省地质图(1:50万),以“本溪群”统一了辽宁地台型中石炭统的划分。  相似文献   

7.
复州湾地区石炭纪早期发展史及地层研究有待深入。本文通过有关岩石和化石内容,讨论了传统本溪组的一些问题,认为本溪组应改称本溪群,它代表自奥陶系石灰岩侵蚀面至砾状灰岩顶面一段沉积地层,砾状灰岩顶面标志——平行不整合面,据岩性组合本溪群分为上下两部分(有待建组)。化石资料修正了本溪组时代相当莫斯科期的观点,提出该区本溪群延续时限自早石炭世晚期(相当纳谬尔A期)或更早至莫斯科期中期(Profusulinella带上限),在区域上本溪群是一个明显的穿时单位。  相似文献   

8.
自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实施以来,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和深部找矿工作取得重要进展,成果喜人,如广西南丹铜坑锡矿、湖北大冶铁矿、河北迁安铁矿、辽宁红透山铜锌矿、辽宁本溪铁矿等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9.
正沈阳经济区涵盖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辽阳5个城市,资源丰富生态良好,城镇集聚基础雄厚,是国家重要装备制造业基地和优化开发区域,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群和辽宁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2011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准《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对沈阳  相似文献   

10.
辽宁石炭纪海侵可划分为中石炭世本溪期和晚石炭世太原期、山西期.本溪期海侵自海绿石石英砂岩期开始,在本溪灰岩期达到高峰,牛毛岭灰岩期海水退出;晚石炭世海侵包括太原期和山西期,太原期最早海侵相当山西庙沟灰岩期,故辽宁缺失Triticies带,即缺少相当山西吴家峪、无名灰岩期的海侵.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汝州地区铝士矿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河南省汝州地区的铝土矿特征的研究,认为该区铝土矿床是赋予石炭系本溪组的水硬铝石型沉积铝土矿,具有较典型的溶斗状特征.区内铝土矿资源储量虽然不算太大,但有相当数量的富铝土矿,这些铝土矿资源若能得到合理的勘查开发利用,本区将成为豫西又一个较为重要的铝土矿资源产地.  相似文献   

12.
论本溪群     
本溪群的原始定义属岩石地层单位,70年来的研究表明;其界线层型及岩百地层单位性质没有改变过;本溪群可以延展到东北南部及华北,并具有二分、三分的概分性。华北本溪群曾被划分为湖田组(铁铝岩组)和畔沟组,业已证实二分的可行性;张守信(1988,1992)欲以太原组(新涵义)替代本溪群(剔除下部铁铝岩组合)是不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上石炭统本溪组海陆过渡相泥页岩是该区潜在的页岩气勘探目标。在盆地东缘柳林—子洲地区本溪组代表性剖面和重点探井的系统观测和采样分析基础上,对该区本溪组富有机质泥页岩的发育影响因素与发育模式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本溪组“缓慢沉降、陆源供给、封闭保存”的海陆过渡相富有机质泥页岩的发育模式。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柳林—子洲地区本溪组富有机质泥页岩主要发育在晋祠段和畔沟段,以黏土质泥页岩为主,含少量硅质泥页岩;其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类型主要为腐殖型;本溪期炎热潮湿的气候导致区域内成煤植物繁盛,沉积水体有机质供应充足;在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整体缓慢沉降的海侵背景下,障壁岛-瀉湖-浅海泥质陆棚体系在水体底层形成较高盐度的缺氧还原性水体,为沉积有机质的保存和富集提供了良好场所。  相似文献   

14.
2009年8月13日,辽宁本溪,暑气升腾,热浪扑面. 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召集全省国有地勘单位专家、领导和部分地质大队的大队长,齐聚本溪召开"辽宁省大讨论‘立、改、废'暨大台沟深部找矿研讨会".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西部煤下铝土矿勘查前景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铝土矿主要赋于石炭系本溪组中,在河南省西部分布较广,资源量较大.随着近年我国铝工业的快速发展,本地浅部及中深部的矿产资源已得到快速的开发和利用,为了缓解当前资源瓶颈的约束、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河南省西部煤层深部铝土矿床将是近期及未来主要勘查和开发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近日,在考察辽宁西部本溪组剖面时,在本溪组采得叶肢介化石。经对化石壳瓣形态,装饰及胎壳等特征的观察,可能属光滑叶肢介科。它们(可能包括两个属,待扫描研究)产于本溪组(辽西本溪组以锦西南票为最发育,岩石地层单位似可称石场子组)下部,并与Neuropteris gigantea Sternberg, Rhacopteris asplenites(Gothan)Schimp., Rhodeopteri-  相似文献   

17.
<正>世界地质公园以保护地质遗迹和保护自然环境、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开展旅游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宗旨。目前,全球世界地质公园共有64个,中国有22个。截至目前,辽宁仅有大连滨海、大连冰峪沟、本溪、朝阳鸟化石4个国家地质公园。但迄今为止,辽宁还没有一个世界地质公园,这与辽宁丰富独特的地质遗迹资源很不相适应。  相似文献   

18.
2009年3月,北京"两会"期间.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副总理李克强在百忙中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辽宁省地质找矿.李克强在"人大"分组讨论辽宁组会上,特意向辽宁省省长陈政高细细询问了辽宁省本溪大台沟发现10亿吨超大型铁矿的资源储量、品位及矿藏深度等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19.
本溪系不是岩石地层单位,也不是年代地层单位或生物地层单位,而是历史形成的一种习惯用法。根据地层单位清理的原则,本溪系一名应废弃,置原太原群下部,一并称太原群。辽东地区太原群下部建山城子组、二里河组两个岩石地层单位;辽东半岛南部建山城子组、三棱山组两个岩石地层单位替代原本溪系。华北地台太原群下部(本溪系)海侵方向,根据地层厚度,生物繁衍、迁移路线,地层的空间展布及海相层分析,海水应由北东太子河流域向南西侵进。  相似文献   

20.
前寒武纪条带状铁建造(BIFs)蕴含丰富的铁矿石资源,记录了早期地球演化的重要信息。鞍山—本溪地区发育巨量的太古宙BIFs。鞍山—本溪地区BIFs由互层的硅铁条带组成,金属矿物以磁铁矿为主,含少量赤铁矿、黄铁矿及菱铁矿等。围岩与BIFs呈整合接触,具有变火山岩的岩石学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BIFs属于阿尔戈玛型,其变火山岩围岩年龄可大致代表BIFs沉积时代。锆石U-Pb年代学显示,鞍山—本溪地区至少发育约3.10Ga及约2.55Ga两期BIFs沉积成矿事件,后者在华北克拉通广泛发育。鞍山—本溪地区BIFs地球化学具有以下特征:1低的TiO2与Al2O3含量及高场强元素负异常,表明沉积过程中陆源碎屑物质加入量很少;2PAAS标准化REE配分模式显示重稀土元素富集,La、Y及Eu正异常,暗示BIFs沉积自海水与海底高温热液的混合溶液;3接近同时代亏损地幔的εNd(t)值(3.0~4.7),表明Fe可能来源于海底热液活动淋滤洋壳;4BIFs中仅发育少量黄铁矿,基本不显示Ce负异常且富集铁的重同位素(δ(57Fe)值为(0.13~2.73)×10-3),暗示古海洋整体处于低硫、缺氧环境,BIFs的沉淀可能与富Fe2+溶液遭遇环境突变有关。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大孤山与陈台沟围岩具有弧火山岩特征,南芬与歪头山围岩类似于弧后盆地玄武岩,因此,鞍山—本溪地区BIFs沉积于火山弧相关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