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将2010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接诊治疗的脑栓塞后抑郁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抑郁情况(HAMD)、肢体功能(FMA)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HAMD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HAMD评分3.14±1.20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96±2.17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FMA评分、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最大限度降低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的抑郁程度,提高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对于神经功能康复具有重要意义,为脑栓塞患者尽快回归家庭和社会,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余乐华 《全科护理》2014,(24):2229-2230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分析。[方法]将住院的112例PSD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心理护理干预。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MBI)评分、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两组病人进行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前HAMD、MBI、F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HAMD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BI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MA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为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6,P0.05)。[结论]早期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改善PSD病人的抑郁情绪,促进病人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对其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ADL)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0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结果各组经护理干预后的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 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NIHSS)评分较护理干预前有显著改善( P<0.05),且观察组FMA、Barthel、NIH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SF-36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针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常规护理基础上,早期实施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可降低患者心理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理论在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4年1-10月上海第七人民医院康复科收治的PSD患者60例,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自我效能理论对其进行干预。评价并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及神经功能损害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HAMD及NIH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及NIHS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自我效能理论应用于PSD患者的康复护理中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抑郁状况,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收治某三级综合医院神经内科的脑卒中抑郁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护理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早期综合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r指数(BI)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程度、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HAMD、FMA、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后,HAMD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FMA评分、BI评分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抑郁情绪,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艾灸联合偏瘫健肢康复操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8例脑卒中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64)及对照组(n=64)。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艾灸联合有氧健肢康复操进行护理,干预时间为6个月,干预前后应用Fugl-Meyer(FMA)日常生活活动功能量表(ADL)及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对两组肢体功能恢复、日常生活活动及神经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肢体感觉功能、上肢运动功能、下肢运动功能、关节活动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联合有氧健肢康复操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神经系统功能,有助于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开展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超早期康复护理,比较2组护理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前,2组HAMA及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护理后,观察组HAMA及HAMD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护理前,2组NIHSS评分无显著差异(P 0. 05),护理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脑梗死患者开展超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负性情绪,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有利于患者活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鼓励-教育-运动-工作-评估模式下康复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鼓励-教育-运动-工作-评估模式下康复护理措施,两组干预时间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认知功能[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ES)]、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两组干预期间康复锻炼依从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HAMA、HAMD、NIHS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MMSE、AD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期间,观察组康复锻炼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应用鼓励-教育-运动-工作-评估模式下的康复护理干...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的抑郁情绪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76例PSD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8例与护理干预组38例,前者采用抗抑郁药物治疗,后者在应用抗抑郁药物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治疗前后应用HAMD抑郁量表、Barthel指数(BI)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后护理干预组HAMD抑郁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BI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PSD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积极有效的早期康复护理,不仅能减轻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还有利于患肢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循证病例分析为指导的流程化护理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21年11月30日收治的83例脑梗死患者,根据简单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病例分析为指导的流程化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认知功能[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肢体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评分量表(FMA)]、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及生活质量[采用脑卒中影响量表(SIS)]。结果:干预后,两组MMSE、FMA、ADL、SI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NIHS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循证病例分析为指导的流程化护理可促进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认知水平,促进患者肢体康复,帮助患者生活自理,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联合早期康复对脑梗死患者负性情绪、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1日~2020年7月1日治疗的8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号奇偶数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联合早期康复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肢体运动功能[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生活质量[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Barthel指数)]。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P0.01),FMA评分、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优质护理联合早期康复能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和语言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depression,PSD)的干预治疗对运动功能康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的影响。方法:60例PSD患者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组给予药物治疗和早期康复、ADL训练,干预康复治疗组给予药物治疗、早期康复、ADL训练和抗抑郁剂及心理调试干预治疗。结果:干预康复组在治疗后1个月NIHSS(6.90±4.22)分,FMA(74.65±24.12)分,MBI(81.80±21.58)分及HAMD得分(4.75±0.60)分,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PSD的治疗,可促进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运动功能康复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中医护理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1月收治的58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穴位贴敷中医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及康复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结束时两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护理1个月、护理结束时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FMA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结束时两组FMA评分明显提高,且研究组护理1个月、护理结束时FM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ADL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结束时两组ADL评分明显提高,且研究组护理1个月、护理结束时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康复总有效率为9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4%(P<0.05)。结论:应用穴位贴敷中医护理干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能提升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提高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4.
陈志朋 《当代护士》2016,(11):40-41
目的探讨程序化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脑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程序化护理干预,分别于入院及出院时应用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FMA)、Barthel指数、NIHSS量表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对两组患者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物质生活、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心理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程序化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脑梗死患者康复,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抑郁(PSD)对早期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标准将64例初发脑卒中患者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进行研究,4周后比较简式Fugl-Meyer(FMA),Barthel指数(BI),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NS),认知功能(MMSE)量表的评分。结果抑郁组和非抑郁组比较CN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FMA和BI、MMSE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P<0.01)。结论PSD对患者早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的负面影响。临床上应重视PSD的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联合抗抑郁药治疗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常规脑血管病治疗,心理干预组还给予心理干预,疗程均为6周。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价抑郁程度、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6周后,2组的痊愈率、有效率和HAMD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在治疗2、4周后,心理干预组的HAMD评分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6周后心理干预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联合抗抑郁药能快速改善PSD患者的抑郁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多学科团队协同管理下早期康复护理在急性脑卒中病人救护中的应用。[方法]选取的急性脑卒中病人10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多学科团队协同管理下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病人心理状况、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舒适度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病人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病人运动功能量表(FM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病人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和环境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学科团队协同管理下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急性脑卒中病人抑郁、焦虑情绪,提高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适应模式在阿尔茨海默病(AD)家庭病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2019年5月1日收治的AD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及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适应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老年临床评分[采用老年临床评定量表(SCAG)]、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抑郁状态[采用汉密顿抑郁评分量表(HAMD)]及精神状况[采用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CAG、ADL、HAMD评分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MMSE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适应模式在AD家庭病房患者应用中效果理想,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认知能力,从而改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团队干预在四肢创伤患者康复早期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1日~2019年10月31日收治的100例四肢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给予协同护理团队干预;比较两组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肢体功能[采用Fugl-Meyel运动功能量表(FMA)]、心理状态[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自护能力[采用自护能力量表(ESCA)]、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VAS、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FMA、ESCA、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协同护理团队干预可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和不良情绪,提高肢体功能、自护能力、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主动运动训练联合萧氏双C护理模式在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功能锻炼及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主动运动训练联合萧氏双C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疗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肢体运动功能[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自理能力[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NIHSS评分、FMA评分、Barthel评分均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PSQI各维度评分和总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主动运动训练联合萧氏双C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脑梗死偏瘫患者干预中,疗效满意,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运动功能,缓解其负性情绪,提高其睡眠质量,尽早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