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余晓红 《酿酒科技》2003,(5):66-67,70
麦汁中α—氨基氮是影响啤酒中高级醇、双乙酰含量和啤酒质量的关键因素。通过不同的α—AN含量的麦汁对酵母生长、pH变化、外观糖度变化、α—氨基氮含量变化、双乙酰含量变化、高级醇含量变化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将麦汁中的α—AN含量控制在167mg/L时比较适当,发酵产生的高级醇和双乙酰比较适中,啤酒的pH比较适当;可添加糖化辅料,降低生产成本。扩大生产时控制麦汁中α—AN含量在160—180mg/L,可酿造出口味比较协调的优质啤酒。(孙悟)  相似文献   

2.
在发酵过程中,蜡质高粱麦汁α-氨基氮及其发酵液中的高级醇含量,可以通过向麦汁中接种普通酵母或接种用酵母-麦芽培养基培养的酵母来进行.控制上蜡质高梁生产的麦汁与普通麦汁的α-氨基氮含量相近。发酵罐顶空的氧浓度由发酵初期的20%。经72小时发酵后,下降到不足1%,这表明:发酵环境逐渐由有氧转变为无氧。两种麦汁产生丙醇,异丁醇,戊醇以及异戊醇所消耗的α-氨基氮量也相近。发酵时间超过144小时后,丙醇,异丁醇,戊醇以及异戊醇的含量变化趋势也相同,异丁醇含量最低。向麦汁中接种用麦汁培养的酵母或添加用酵母-麦芽培养基培养的酵母,分别经过24小时和36小时开始产生丙醇。最终的乙醇和高级醇含量控制在储藏啤酒的要求范围内,用大麦麦芽和蜡质高粱粉生产的麦汁不但可以为啤酒酵母提供充足的营养,而且可以和工业麦汁相比。目前,已经有使用提纯的蜡质高粱粉作为辅料生产储藏啤酒的实例。  相似文献   

3.
麦汁最适α-氨基氮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麦汁在不同α-氨基氮含量的条件下发酵,研究酵母对氨基氮的同化作用,并采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麦汁氨基氮与发酵过程和风味物质的相关性;综合成本和酒液质量考虑,将麦汁α-氨基氮控制在160~180mg/L比较好。  相似文献   

4.
啤酒生产过程中高级醇形成因素及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级醇是啤酒生产发酵过程形成的,目前可检出的高级醇有30多种.啤酒中高级醇的生成途径主要有氨基酸、α-酮酸途径和糖类物质合成高级醇途径.高级醇的生成与麦汁发酵过程的pH值、α-氨基氮含量、麦汁充氧量、麦汁浓度、发酵强度、酵母菌种及其接种量等因素有关,控制麦汁α-氨基氮含量、可发酵性糖、麦汁充氧量、发酵工艺条件、乙醛含量、酵母菌种及其接种量可有效控制啤酒中的高级醇含量.  相似文献   

5.
在发酵过程中,蜡质高粱麦汁的α-氨基氮及其发酵液中的高级醇含量,可以通过向麦汁中接种普通酵母或接种用酵母-麦芽培养基培养的酵母来进行控制。由蜡质高梁生产的麦汁与普通麦汁的α-氨基氮含量相近。发酵罐顶空的氧浓度由发酵初期的20%,经72小时发酵后,下降到不足1%,这表明:发酵环境逐渐由有氧转变为无氧。两种麦汁产生丙醇、异丁醇、戊醇以及异戊醇所消耗的α-氨基氮量也相近。发酵时间超过144小时后,丙醇、异丁醇、戊醇以及异戊醇的含量变化趋势也相同,异丁醇含量最低。向麦汁中接种用麦汁培养的酵母或添加用酵母-麦芽培养基培养的酵母,分别经过24小时和36小时开始产生丙醇。最终的乙醇和高级醇含量控制在储藏啤酒的要求范围内。用大麦麦芽和蜡质高梁粉生产的麦汁不但可以为啤酒酵母提供充足的营养,而且可以和工业麦汁相比。目前,已经有使用提纯的蜡质高梁粉作为辅料生产储藏啤酒的实例。  相似文献   

6.
为降低高浓啤酒发酵中高级醇的生成量,研究18°Bx麦汁啤酒酿造过程中的加糖浆方式、酵母接种量和麦汁中α-氨基氮含量对啤酒高级醇生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8°Bx麦汁发酵高级醇生成量显著高于12°Bx麦汁;分两次加入制备18°Bx麦汁所需的糖浆量、控制18°Bx麦汁的酵母细胞接种量为3×107个/mL以及麦汁中α-氨基氮含量为230mg/L麦汁时,均有利于降低18°Bx高浓啤酒发酵过程中高级醇的生成量。  相似文献   

7.
啤酒企业要在不增加设备的投资情况下提高啤酒产量 ,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 ,缩短发酵周期则是有效的途径。而控制双乙酰生成 ,加速双乙酰还原 ,是缩短发酵周期必须首先解决好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麦汁质量麦汁是酵母发酵的营养基液 ,是酵母所需氮源、碳源的提供体。麦汁组成是否合理 ,关系到酵母性能与发酵 ,代谢与啤酒最终质量。1 1麦汁中必须含有足够的α -氨基氮 ,以保证酵母生长对缬氨酸的需要及有效反馈抑制α -乙酰乳酸的过量生成。每升每度麦汁中α氨基氮的含量≥15mg/L ,如12°P麦汁≥180mg/L,10…  相似文献   

8.
啤酒高浓酿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高麦汁浓度对酵母生长发酵的影响 ,研究了麦汁溶氧对酵母生长发酵的促进作用。实验结果表明 :随着麦汁浓度的增加 ,酵母糖降速率明显降低 ;相同浓度的麦汁 ,α 氨基酸含量低 ,酵母糖降速率下降 ;α 氨基氮含量高 ,酵母增殖密度明显增加 ,但单位α 氨基氮生成酵母细胞干重降低 ,即增加的α 氨基氮未被充分用于生成酵母细胞 ;充入纯氧能显著提高麦汁的饱和溶氧量 ,采用二次充氧比一次充氧能够显著提高啤酒发酵度 ,并缩短发酵时间  相似文献   

9.
浅析啤酒发酵过程中高级醇的产生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宝忠  申华 《酿酒》2003,30(3):66-67
通过对啤酒发酵过程中,高级醇形成因素的分析,针对在不同酵母菌株、不同麦汁充氧量、不同麦汁α--氨基氮含量及不同发酵温度的情况下,测定了啤酒中高级醇含量,得出了一些控制啤酒中高级醇含量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林梅香 《啤酒科技》2002,(4):37-37,40
[概述] α-氨基氮是酵母生长发育的主要氮源。因此,麦汁中α-氨基氮的含量,对啤酒的风味质量和理化性能起很重要的作用,并对啤酒酵母自身的生长繁殖有着重大影响。1.α-氨基氮含量对酵母代谢及啤酒质量的影响1.1 当α-氨基氮含量过低时:(1)酵母的增值少,回收酵母质量差,数量少。(2)主酵和后酵迟缓,成品酒发酵度低。  相似文献   

11.
酵母在添加马铃薯辅料的麦汁中的发酵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酵母在添加马铃薯辅料的麦汁中的发酵特性,结果表明,与在添加大米辅料的麦汁中的发酵特性相比,其完成主发酵所需时间、在主发酵阶段可发酵浸出物含量的变化、酵母利用还原糖和α-氨基氮的情况,以及酒精生成量的变化等方面均无明显区别;双乙酰的生成情况略有不同。所得啤酒的各项理化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GB4927。  相似文献   

12.
啤酒中高级醇的影响因素及降低其含量的措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啤酒中高级醇的影响因素包括原料(麦芽、辅料比、酒花)、糖化工艺(麦汁的α-氨基氮含量、可发酵性糖含量、pH值、浓度、溶氧量)及发酵工艺(酵母菌种、酵母的增殖倍数、酵母接种量和酵母活性、发酵温度、发酵压力、发酵度)等。降低啤酒中高级醇含量的措施有:采用优质的原料和优良的酵母菌种,制订合理的糖化发酵工艺,实施低温发酵、高温还原双乙酰工艺。  相似文献   

13.
不同糖化工艺对大麦啤酒的麦汁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研究了大麦啤酒的麦汁质量,将添加国产大麦复合酶制剂和诺维信Ondea Pro之后制得的麦汁与麦芽麦汁进行对比,分析麦汁中糖谱分布、α-氨基氮含量以及麦汁的最终发酵度大小,结果表明,直接用大麦酿制啤酒,在糖化过程添加酶制剂,能够得到符合酵母生长需要的麦汁,且不经制麦,可以实现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14.
宋安东  张建威  李强  王顺  高玉千 《酿酒》2004,31(4):30-31
通过对α-乙酰乳酸脱羧酶的加入与否,以及麦汁中α-氨基氮含量不同时对双乙酰产生情况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发酵第2~12d的过程中,双乙酰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在4d时达到峰值,同时α-乙酰乳酸脱羧酶的加入和高α-氨基氮含量的麦汁会减少双乙酰的产生量。  相似文献   

15.
在低浓度麦汁发酵和使用高辅料时,麦汁中酵母所需的营养物质氨基氮、生物素以及保持酵母发酵酶活性的无机离子等物质的含量不足,导致酵母在啤酒发酵过程中,酵母活性降低、死亡率增高、双乙酰还原能力下降、发酵周期延长等一系列问题。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我们试用了江西亨达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酵母营养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高辅料比啤酒酿造过程中,为了得到α-氨基氮含量合适,高、中、低分子氮分布合理的麦汁,又能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本文在糖化初始阶段,添加不同剂量的蛋白酶,考察对麦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使用45%的玉米淀粉,同时利用国产麦芽代替部分澳麦,并添加蛋白酶80U/g麦芽时,能够有效提高麦汁α-氨基氮的水平,满足酵母发酵需要,提高可溶性总氮的含量,并且能降低高分子蛋白质含量,使高、中、低分子氮分布合理。  相似文献   

17.
李家飚  肖冬光  韩涛 《酿酒》2004,31(4):56-58
通过研究α-氨基氮总量及不同氨基酸对啤酒发酵过程中杂醇油生成的影响,得出亮氨酸的影响最为显著。用4株亮氨酸缺陷型突变株与出发菌株进行发酵性能比较,杂醇油生成量比出发菌株减少了20%以上。在啤酒发酵过程中,麦汁中的游离α-氨基氮含量190mg/L时,杂醇油生成量最低,过高或过低都会增加杂醇油的生成。当麦汁中游离α-氨基氮含量为140mg/L时,出发菌株SC-4的杂醇油生成量增加了48.93%,突变株的杂醇油生成量仅增加了7.66%;当麦汁中α-氨基氮含量为240mg/L时,出发菌株SC-4的杂醇油生成量增加了35.95%.突变株的杂醇油生成量仅增加了4.40%。  相似文献   

18.
张娜 《啤酒科技》2009,(12):51-52,54
1)品种的搭配使用。依据不同品种麦芽的α-氨基氮、库值及可溶性氮等指标搭配麦芽使用,避免糖化麦汁中起泡蛋白和糖蛋白含量降低;麦汁α-氨基氮含量太低不能满足酵母代谢需要,也会影响成品酒的泡沫性能(表1)。  相似文献   

19.
口味良好的啤酒,必须是经过正常而顺利的发酵过程方能达到;为此,需要具备两个前提:一是麦汁成分合适;二是使用纯粹、健康的酵母。合适的麦汁成分:应使麦汁中能保持酵母营养所必须的含氮量,α—氨基氮应在180毫克/升以上(最好每1%浸出物含有20毫克/升),以及一定量的可发酵性糖分,淡色麦汁的最终发酵度以80~84%为宜。此外还需保持麦汁中含有0.15~0.20毫克/升的锌量,冷麦汁中应含有7~8毫克/升溶解氧。E.Geiger 曾指出,出现发酵障碍的次数  相似文献   

20.
在啤酒酿造过程中,麦汁α-氨基氮低,酵母代数高等因素都会使酵母的活力下降,从而引起啤酒发酵度低、发酵期长、酵母凝聚性差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厂试用了国产酵母营养盐。一、实验步骤1、实验室小型对比试验:固体斜面原菌用11°P麦汁经试管扩大培养至300毫升麦汁的三角瓶,于A、B、C 三个三角瓶中,各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