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亦群 《节能》1992,(2):15-17
<正> 企业在经济体制改革深化过程中,迫切地感受到为有效地利用自身积累资金,适应社会市场需求,获取更好的经济效益,需要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规划。因此,经济发展规划日益被企业领导层所重视。绝大多数企业已制订或正在制订五年经济发展规划或中、长期发展规划。但是在经济发展规划编制中,被格外重  相似文献   

2.
叙述了企业能源规划的编制的基本内容、能源规划编制的步骤.指出,能源规划是企业实施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辅助规划,是总体规划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甘肃能源》2006,(2):F0002-F0002
中国已经结合“十一五”规划编制拟定了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这个发展规划可以概括为48个字,即:“节能优先,效率为本;煤为基础,多元发展;立足国内,开拓海外;统筹城乡,合理布局;依靠科技,创新机制;保护环境,保障安全”其中。调整能源结构,加快发展核电,可再生能源和大力发展水力能源在能源中长期规划中占有重要份量。  相似文献   

4.
太原市清洁能源规划是根据国家清洁能源行动领导组的要求 ,经过 1年的努力编制完成的。 2 0 0 2年 1 2月 7日在北京通过了中外专家的评审 ,成为太原市清洁能源行动的依据。下面对这个规划做一简要介绍。1 综述太原市是全国能源重化工基地的中心城市 ,能源生产和使用在全市经济  相似文献   

5.
《节能》2019,(9):162-163
城市能源规划的编制是一个涉及多目标、多价值的决策过程,在此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经济、社会、生态等诸多因素,并在满足国家及地方生态要求的基础上开展相关工作,这样才能够保证城市能源规划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城市能源体系的健康有序发展。能源规划隶属于行业规划,在现阶段能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的状态下,传统的城市能源规划已经与时代的发展脱节,因此需要在深入研究城市能源规划的基础上,对其发展战略进行探讨,以发挥城市能源规划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以江阴市顾山镇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为例,探讨了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中能源利用规划的编制方法,分析了生态工业园能源利用规划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并阐述了能源利用规划对于建设生态工业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是缓解目前农村能源问题、保障农村能源供应,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后劲和可持续性的有效途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应当加速制订农村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并将其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并与市场运作相结合;高度重视统筹开发并突出各地资源特色;提高技术研发水平并注重技术推广。  相似文献   

8.
区域可再生能源规划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源规划是对一段时期内能源发展所做的计划、设想和部署。能源规划按照地域可划分为国家能源规划和地区能源规划;按照性质可划分为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等发展规划,最近还陆续提出了可再生能源与核能发展规划等;专项能源规划介于综合能源与能源行业发展规划之间,它既是对综合能源规划的补充,也与其他专项能源规划有着紧密的联系。与能源规划密切相关的社会发展规划包括经济社会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国土规划、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可再生能源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已成为综合能源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可再生能源规划与单一能源种类规划的区别在于:规划对象范围不同;规划的工作基础不同;对于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的目的和作用也有很大不同,这也导致政策措施上的差异。与农村能源规划的区别是,当前所讨论的可再生能源都是具有交易价值的商品能源,而农村能源规划涉及的沼气、薪柴等仅起到当地补充能源的作用,属于非商品化能源产品。我国能源规划主要从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关信息收集、能源供需平衡分析、投资和其他财务预算方案编制等几方面来制定。  相似文献   

9.
鲍云樵 《中外能源》2009,14(12):1-7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能源政策的研究、法规的制订和实施,走过了一条逐渐系统化、规范化、合理化的发展道路。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能源界的专家学者,始终立足国情,紧紧把握"能源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可持续发展服务"的主题,为政府决策部门献言献策,贡献专长,为国家能源政策的实施和完善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保障了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回顾并评价了近30年来与中国能源政策研究有关的几个重大事件,特别提到中国能源研究会的成立背景,以及近30年来该会在中国能源政策研究方面发挥的作用、取得的成效。同时,对21世纪以来的中国能源形势作了点评,对正在编制的国家"十二五"能源规划的政策特点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1 解决能源问题的出路是节能和能源结构多元化 作为一名从事能源工作的科研人员,我特别关注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一五”规划中关于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方针、政策和措施。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报告和规划把解决能源问题放在突出位置,第一次把降低单位GDP能耗作为约束性的量化指标,与GDP增长率一起,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公诸于世。“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20%,2006年降低4%,是很有力度的指标。而且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把节能降耗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统计、评价考核体系,并且要公开发布。这充分体现了中央解决能源问题的决心。“八五”、“九五”期间我国的能源消费弹性指数平均在0.5左右,就是说用能源消费翻一番保证了经济总量翻两番。而2000年以后,这一系数年年大于1,2004年我国能源消费的弹性系数飙升到1.6。  相似文献   

11.
城市能源规划中的能源数据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柳州市能源规划工作为例,对城市能源规划中的数据处理工作的主要方面即能源平衡,能源预测,以及能源优化的方法加以说明,并进一步阐述了能源数据处理在能源规划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浙江节能》2007,(1):50-52
国家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要求,“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指标要比“十五”末下降20%。能源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根据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和可能,我国的能源政策是“开发与节约并重,近期把节约能源放在优先地位”。而且节能是发展国民经济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热电联产企业理积极响应,并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3.
《节能与环保》2012,(12):28-30
城市节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开经济发展谈节能环保或为经济发展放弃节能减排都是毫无意义的。"浙江义乌市副市长陈勇点出了节能减排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节能减排是经济发展的正向动力源之一。制定、执行能源规划其根本目的是保证城市实现节能减排的既定目标,推动城市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在中国老城区与新城区并存的情况下,在能源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相协调、相适应的要求下,制定、执行能源规划必须要集成创新。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上海的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现状以及"十二五"的发展形势,提出对上海经济及产业结构、投资、能源消费在规划期内的总量目标,并针对性的提出"经济总量要突破、产业结构调整要稳妥、能耗总量要控制、投资效果要强化"的观点及破解能源经济发展瓶颈的建议,供有关部门在制定"十二五"规划目标时参考。  相似文献   

15.
深圳市能源利用状况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红 《节能技术》2004,22(3):6-8
本文介绍了深圳市的土地、人口等自然资源情况,根据深圳市历年经济的增长速度以及建筑面积和汽车的拥有量,详细分析了深圳市电力供应和电力需求的状况、深圳市能源消费的特点、以及深圳市的建筑能耗问题,最后根据深圳市能源结构的规划和能源预测,提出积极开展节能工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应是深圳市今后能源发展的主要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16.
<正> 一、前言工业部门是最大的能源消费者。如何在发展工业的同时,尽可能的降低能源消费(即降低工业综合能耗),这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影响工业部门综合能耗变化的因素有两个:其一是“单耗效应”,即各工业部门的产值单耗的变化对其综合能耗的影响;其二称为“结构效应”,即工业生产的结构变化对工业部门综合能耗的影响。如何将这两种效应分解开来,并分别进行定量分析,以确定各自的贡献,对于制订工业部门的节能政策以及确定节能方向和节能重点都有其现实意义。目前国际上在这方面的研究中主要采用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能源统计是社会经济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能源的开发、生产、流通、消费和储备各方面服务。国务院发布的《节约能源管理暂行条例》中,已明确要求国家统计局应当建立健全能源统计体系。在工业生产企业中能源统计指标主要是各种能源的购入、消费及库存量统计;编制企业的能源平衡表;计算企业的经济效益指标——单位产品单项能源消耗、单位产品综合能源消耗、  相似文献   

18.
能源规划是政府对能源开发利用活动实施指导和管理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制定能源规划的重要性在于有利于协调经济、能源和环境的关系,促进能源工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使其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坚强支撑。但是在我国,中国特色的能源规划的理论方法和实施的长效机制尚待完善,加上限于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许多不确定因素,使得规划往往成了不切实际的设想,被人们讥为“规划,规划,墙上挂挂”。为了发挥能源规划的功能与作用,确实需要研究适应于我国国情的能源规划的制定与实践的理论和机制问题。此文从能源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期待有更多的论文面世。  相似文献   

19.
基于经济结构调整的能源消费模式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逸 《中外能源》2012,17(5):5-11
能源的合理利用与消费一直是能源经济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现有研究对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能源消费的影响重视不足,对能源消费的预测也鲜有政策背景与目标性约束.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我国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将政策性的目标指向与能源消费量相结合,从而为能源消费量的预测与目标规划提出新的分析角度.基于我国经济发展目标,总结出经济结构调整的各项主要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出经济结构调整指数,以反映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利用回归分析法得出结论,经济结构调整每优化1个单位,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约0.3个单位,经济结构的调整对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动有较明显的引导作用;能源消费结构每优化1个单位,能源消费总量减少1.8%;而能源效率每增加1个单位,能源消费总量减少约4.0%;同时能源生产和人口增加也促使能源消费总量增长.可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能源消费结构优化,进而引起能源消费总量的下降.建议国家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创造条件;加快能源产业自身结构调整步伐,更好地适应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20.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表示.加强战略规划,编制“十二五”能源规划。加快研究出台石油天然气、电力、可再生能源、煤层气等产业政策,加快制定和完善能源产品与技术标准,是国家能源局今年要做好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