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光辉  郭予飞 《核动力工程》1998,19(1):12-14,20
在低压自然循环水回路上,对垂直上升管内两相流动密度波不稳定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实半记录了不同工况下的脉动曲线,用多元线性回归这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出一个低压两相自然循环密度波的稳定性判据准则式,实验参数范围为,系统压力P=0.21~1.75MPa,质量流速G=345~1947kg/m^2.s,进口对冷度△Tsub=6~60℃,加热功率Q=2.3~24kW。  相似文献   

2.
对两相自然循环流动不稳定性问题进行了机理性实验研究,系统压力范围为0.1MPa-0.4MPa。通过实验,分析了不稳定流动的机理,并根据其内在特性总结出两类主要的不稳定流动,为深入进行理论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中压热工水力回路的喷放段上设计一定的破口面积,模拟小破口失水事故喷放进行了瞬态热工水力特性实验。本实验的工况参数范围为:压力p=0.7-2.2MPa,过冷度Δsub=50-120℃质量流速G=1750-2800kg/m^2.s,热流密度q=0.3-1MW/m^2。  相似文献   

4.
喷泉不稳定诱发间歇流量振荡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实验在5MW低温核供热堆热工水力学模拟回路上完成,系统压力为0.1MPa。研究了发生间歇流量振荡的条件及机理。给出了喷泉不稳定诱发的间歇流量振荡的物理模型。  相似文献   

5.
对三维内翅片管内低质量流速的高、中、低压汽液两相流摩擦阻力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段是由24×2不锈钢管机加工成的三维内翅片管,长1.5m。试验参数范围:压力P=3.92~12MPa;质量流速G=390~982kg/m2·s;热流密度q=0.201~1.86MW/m2;平均干度Xp=0.038~0.332。本文采用相同管长和直径的光管两相流摩擦阻力乘以倍增因子的方法来计算内翅片管两相流摩擦阻力,对所得到的试验数据,按非线性回归,得到了上述参数范围内内翅片管两相流摩擦阻力的经验关系式。  相似文献   

6.
4πγ高气压电离室核素活度测量标准装置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该标准装置由2台4πγ高气压电离室(IC/2C(1.0MPa),IG12/A20(2.0MPa)),微电流测量系统,铅屏蔽室,标准样品瓶和一套长寿命监督源(^2^2^6Ra)组成。2台4πγ高气压井型电离室,用于系统的互检。装置具有测量快速,长期稳定性好和量程宽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在高温钠沸腾试验回路上,对液钠沸腾两相流动密度波型不稳定性进行了广泛而又系统的实验研究,并理论分析了液钠沸腾两相流动密度波型不稳定性发生的区域、机理、临界条件等特性以及系统压力、质量流速、入口过冷度等对这些特性的影响。实验参数范围如下:系统压力P:2600-1.1×105Pa;入口过冷度Tsub:25.6-226.8℃;热流密度q:8.0×104-4.76×105W/m2;质量流速G:42.9-383.0kg/m2·s。  相似文献   

8.
10MW高温气冷堆蒸汽发生器稳定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10MW高温气冷堆盘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双管工程模拟实验回路的技术特征和主要技术指标。实验系统用高温氦气作为热源,采用1:1全尺寸模拟,进行卫30%负荷工况两相流稳定性验证实验、入口过冷度、蒸汽出口压力、流量及入口阻力对两相流稳定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蒸汽发生器30%负荷设计工况下,蒸汽出口压力2.5 ̄4.0MPa、给水温度75 ̄180℃、入口节流阻力大于40kPa时系统能稳定运行;蒸汽发生  相似文献   

9.
蒋治国 《核动力工程》1997,18(5):447-450
脉冲棒发射速度测量仪提供了脉冲棒发射过程中各点瞬时速度的测量手段。整个测量系统以光电传感器作敏感元件,CMOS集成电路组成控制电路,在脉冲棒170mm的行程中分16个不等距的测量点,数字显示电路直接显示测量结果。该系统工作可靠、操作简便。在压力为0.2MPa时,脉冲棒末端速度为2.34m/s,达到了预期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管内竖直向上流动水的临界热流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温高压回路上,对φ10×1竖直管内临界热流密度现象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参数范围为:压力p=6.37~14.7MPa;质量流速G=571~5466kg/(m2·s);人口欠热焓△hin=96~744kJ/kg.通过实验,得出了在上述参数范围内的临界热流密度关系式,并用实验数据对Biasi关系式和Bowring关系式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1.
低环径比(LAR)概念作为一种聚变动力堆设计方案,它的许多关键问题已用总体设计程序进行了评估计算。A=1.4,κ=3,βT=62%和自持电流为87%的平衡设计的物理基础取自过去已得到的结果。计算表明,若引入氪(Kr)以便增加等离子体芯部辐射,则可将偏滤器上的热流部分地转移到第一壁上,但此时芯部的聚变功率也有所减少。设计中采用了积极的工艺措施,将关键部件的参数推向设计极限,为了减小堆尺寸,对铜合金的环向磁场(TF)线圈中心柱未施屏蔽。本文提出了一项能承受高的热负荷和中子壁负载的堆设计,它在第一壁和包层中用氦作载热剂、钒合金作结构材料、锂作氚增殖剂。若采用上述材料组合和设计,一个电功率为1966MWe的聚变动力堆的尺寸,可减小到大半径为3.05m。设铜合金和钒合金的辐照寿命为15MWy/m2,考虑到在堆的30年寿期内,须更换铜合金中心柱和外侧第一壁以及包层,估计电价为5.19美分/千瓦时,而总的直接投资为48.8亿美元。这说明采用本LAR设计,聚变电厂的造价(2482美元/千瓦电)开始接近可接受的价格水平,为了获取经济的聚变动力,采用LAR发展途径可能是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2.
Considering the ionizing energy of bound electrons, the energy depositions around the path of an ion whose energy is below 1 MeV/u are calculated by using track structure model. The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s.  相似文献   

13.
实验研究了低压低干度汽水两相混合物在自然循环条件下产生密度波不稳定性时的流量振荡特性。实验在大型热工水力学实验回路HRTL-200上以水为工质进行,压力为1.0-4.0MPa,加热功率为27-190kW,人口欠热度为5-80℃,加热段出口质量含汽率小于5%,实验参数范围包括200MW核供热堆微沸腾工况运行的参数。获得了有关自然循环流量振荡模式、相对振幅、振荡周期等振荡特性参数随系统压力,加热功率和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描述了一种低浓度氡的测量方法。氡衰变的子体用静电场收集到圆柱形收集室(φ156×210mm)的收集极上,收集时间为3小时,使氡与其子体平衡;用 ZnS(Ag)屏闪烁计数器测量氡子体的α放射性,以确定氡浓度。测量了氡子体在收集电极上的分布,研究了收集电压和含氡空气湿度对收集效率的影响。在收集电压为-3000V 和含氡空气为干燥空气的条件下,得到的平均收集效率约73%,测员装置对 RaA、RaC′,α粒子的2π探测效率约为95%,本底在0.3—1 cmp之间。当氡和它的子体达到平衡时,灵敏度约为6 cpm/[pCi/l(氡)]。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一个用于低水平α放射性核素能谱分析的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的数学表达式、计算方法和算法框图,以及应用实例,初步应用表明,该程序的解谱结果与标准混合核素源的参考值在计数统计涨落范围(3%-1%)内相吻合。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paper,the origin and type of radiation hazards as well as the main aspects of radiation protection for low-energy accelerators are discussed in general,and the problems of radiation protection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of the operational monitoring of the five accelecrators in the Institute of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Sichuan University,namely,one 1.2M cyclofron,two Cockroft-waltons and two Van de Graafts,as well as a powerful electron accelerator for industrial irradiation are described.The discussion and evaluation are made according to the requirments of the national standards GB5172-85.  相似文献   

17.
极低放废物处置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极低放废物是国际上近年来新提出的一种放射性废物,目前尚未形成公认的定义和处置方式。本文介绍了研究极低放废物比较早的几个国家对极低放废物的定义,概述了国际原子能机构(1AEA)和一些国家的极低放废物处置政策与方法,综述了极低放废物处置场的安全评价方法,比较了这些国家极低放废物的处置状况,指出了我国研究极低放废物的迫切性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The proton-capture reactions 12C(p,γ)^13N and 13C(P,γ)^14N have been studied to determine 13C enrichments.The system has been calibrated by measuring the gamma-rays yield from the 12C(p,γ)13N and 13C(p,γ)^14N reactions as a function of known 13C enrichment.This technique is applicable to the analysis of samples with 13C enrichments between 1% and 90%.  相似文献   

19.
采用预辐照接枝工艺研究了丙烯酸乙酯单体在低密度聚乙烯粉末上的辐射接枝聚合。发现接枝率随着剂量、剂量率及单体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反应温度25~40℃时接枝率最高。甲醇是接枝反应最有效的溶剂。接枝共聚物的结构和物理性能与接枝率有关。  相似文献   

20.
低剂量辐射的兴奋效应研究工作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低剂量辐射(LDR)对人体健康效应的研究进展,大量的整体和体外实验及流行病学调查说明LDR的刺激效应和适应性反应,并提出临床应用的现状及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