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根据平原区水闸运行特点,系统分析了水闸消能防冲设施的破坏机理,并根据相关规范规程和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水闸消能防冲设施设计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设计要点,为水闸消能防冲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朱家站水闸位于横阳支江河口,水闸两岸现状仅为土堤,防冲性能差,闸下消能防冲问题非常突出。以水工模型试验为手段,研究水闸的泄流能力,进行消力池原设计方案和优化方案的消能比较试验,并对闸门调度运行方式提出合理化建议。结果表明,水闸的泄流能力满足设计要求,推荐采用的二级消力池方案能够明显改善消力池水流流态、减小下游海漫段的流速,有利于消能防冲。  相似文献   

3.
水闸底流的消能防冲原理通常是利用水跃现象,通过水流产生的摩擦,将剩余的能量释放,从而起到保护水闸和河岸的目的。为了解决目前消能防冲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因水跃致使消力池消能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一种全新的水闸底流消能防冲方法,在分析水流流态的基础上设计水闸底流消力池、搭建水闸底流海漫与防冲槽。实验证明,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可以保证水闸在泄水过程中,水闸外侧与内侧的水流流速基本相同,具有更好的消能防冲效果,可有效避免底流剩余能量冲刷河床,保证水闸的安全稳定,延长其使用年限,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文章结合某山区河道水闸消能防冲安全评价,介绍山区河道水闸消能防冲安全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方法,依据消能设施现状和运行方式,通过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消能防冲计算分析,根据计算结果得出安全评价结论,并提出初步加固建议。  相似文献   

5.
水闸底流消能利用了消力池中的水跃现象,通过水流的相互摩擦使剩余能量得到释放,保护防冲设施与闸室的安全。基于低佛汝德数分析水闸底流消能对水流流态的影响,从辅助消能工措施、不护底消力池、加固消能防冲设施等三个层面入手,结合工程实例探讨水闸底流消能防冲的关键技术。分析认为,运用消能防冲技术能够使水流动能与波状水跃得到有效消除,避免剩余能量冲刷闸室、河床与河岸,更好地保障水闸安全。  相似文献   

6.
水闸枢纽的消能防冲设计措施通常为底流式消能,然而由于低水头水工构筑物的效能工较低消能效果不好,会使水闸下游水流不稳定,出现剧烈紊动,尤其是水闸下泄时期会对河床造成严重的冲刷,不利于河床和水闸闸室的稳定。结合飞来峡水闸枢纽工程,分析了水闸消能防冲设计措施。  相似文献   

7.
高落差水闸消能防冲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落差地区水闸设计中,对下游消能防冲措施选择正确与否,对整个工程的安全影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着重介绍了多级跌水消能措施在高落差地区水闸下游消能防冲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安坎水闸过闸水流流速不稳定,消能设施设置不当,每年到了泄流期,水闸消力池下游海漫及防冲槽均遭到严重冲刷,导致水闸出现冲淘塌岸现象,从而影响到整个水闸的稳定性。为了使消能设施能够满足消散动能与均匀扩散水流的要求,使闸下游流速均匀,避免发生偏流,结合安坎水闸实际过闸水流情况,对水闸消力池、海漫及防冲槽等消能防冲设施进行设计,并确定消力池的池长、池深,底板防冲抗浮厚度、以及海漫长度、抛石防冲槽深度,为同类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一、水闸消能防冲设计情况消能防冲设施关乎水闸的安全,也是水闸设计的重点。平原地区的水闸一般水头不高,多采用底流消能的方式。挖深式消力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后海漫分浆砌石和干砌段,干砌石为斜坡式,纵向坡比不陡于1∶10,海漫末端设抛石防冲槽,其开挖边坡不陡于1∶2,末端以缓坡与下游河道相连。对海漫、防冲槽及其下游连接段两  相似文献   

10.
软基水闸的泄洪水流条件较复杂,水闸下游河床的抗冲刷能力较低,其泄洪消能防冲是工程设计和运行极为关心的问题。结合广东省地方标准——《软基水闸消能防冲设计规程》(DB44/T 2143—2018)的水力设计内容及相应的试验研究成果,对水闸消能设计的下游河道初始水位选取、消力池(尾槛顶高程、池深、池长)及下游海漫的布置和计算进行了分析和说明,较完整地介绍了水闸下游消能防冲的水力设计方法,研究成果可供水闸工程设计和运行管理参考。  相似文献   

11.
浅谈水闸下游底流式消能防冲设计的两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闸下游底流式消能防冲设计主要是利用水跃进行消能,设计时找准水闸运行工况,正确判断发生的水跃类别就显得光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消能防冲是枢纽的安危所系,由于清远水利枢纽工程所处的北江下游河道受人为采砂的影响,河道水位连年下切,枢纽的消能防冲设计受到高度重视。对此利用宽水槽断面模型,在定床模型试验研究中对消能工体型进行多方案优化并确定了推荐方案,在下游局部动床试验中对推荐方案在各种工况下的闸下冲刷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消能防冲设计的安全性及可靠性。试验研究解决了该平原河道大型水闸枢纽消能防冲的关键技术难题,试验推荐方案为工程设计所采纳。研究成果可供平原河流大型水闸枢纽消能防冲设计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水闸的消能防冲设计是水闸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与经济性,通过旗岭水闸加固扩建工程实例,介绍了水闸扩建过程中利用在原有消力池后增设二级消力池的方法,达到满足消能、节省工程投资的目的,并根据水闸闸门的调度原则相应介绍了水闸二级消能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采用水力自控翻板闸门水闸的过流能力和消能防冲的计算分析,结合工程实际探讨水力自控翻板闸门的运行特点及对水闸过流及消能防冲的影响.并应用于工程设计中,更好地发挥水力自控翻板闸门在低水头水闸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治淮》2019,(2)
以某平原区水闸为例,分析研究水闸所在的砂性土河道下游冲刷问题。水闸的下游消能防冲设施是必不可少的工程组成部分,其布置的是否合理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安全。设计过程中在满足水闸设计规范要求的基础上,应结合工程所在位置的地质情况,优化下游消能防冲设施布置方案,特别是易冲刷的土质,应加强闸下一定范围内的抗冲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简述了虎仔拦河闸消能工设计的控制条件,考虑了水闸上下游水位、过闸流量、闸门启闭的组合程序等因素对消能防冲的影响,采用多种组合进行消能防冲设计,为设计提供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平原区水闸闸下消能防冲与闸门控制运行的特点,基于水力学理论分析,导出了消力池最大深度的计算公式。以沙颍河郑埠口水利枢纽工程为例,确定消力池的设计方案。根据消能防冲应满足的水流条件,由系列模型试验资料绘制了闸门控制运行曲线图,继而依据该图制定了满足消能防冲要求的闸门控制运行方式。应用结果表明,采用该消力池方案设计并按此闸门控制方式运行,能很好地满足消能防冲要求。  相似文献   

18.
通过整体水工模型试验,对比研究了非岩基水闸闸后消力池和斜坡护坦两种消能防冲方式对下游冲刷和水库冲沙的影响。结果表明:消力池方案存在妨碍冲沙和因泥沙淤积而削弱消能作用等问题;通过斜坡护坦连接闸室和下游河道,护坦末设防冲墙和抛石防冲槽,可以满足敞泄泄洪和降水运行过程中的消能防冲要求;用2年一遇洪水敞泄冲沙,可满足水库冲沙要求。  相似文献   

19.
文中通过一总干补水闸的工程设计实例,对比分析底流消能和跌水消能方式的优缺点,说明跌水消能方式在高落差水闸下游防冲设计中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北溪水闸枢纽下游消能防冲设施除险加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建洪 《东北水利水电》2011,29(1):63-66,72
根据北溪水闸下游消能防冲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采用理论分析结合模型实验,经过方案比选,拟定采用一级消力池底流消能、加长并加固海漫和防冲槽的除险加固措施,成功地解决了该工程几十年来存在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