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生姜的种植效益,从选种、催芽、整地、作畦、播种、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与留种贮藏等方面介绍了生姜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遮阳网遮阴种植生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姜在我县有悠久的种植历史,每年种植近3000亩.为了满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2003年我站在县良种场采用遮阳网遮阴种植生姜试验、示范,平均亩产生姜2456.2kg,比本地普通种植增产8.4%.现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张玉栋 《种子科技》2011,29(5):44-45
生姜性温驱寒,具有良好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是农业种植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生姜产量高,一般地块亩产2500~3500 kg,高产地块可达5500 kg以上。近年来受市场影响,生姜价格走势趋好,经济效益明显。目前,又到了春播季节,要做好生姜栽培的前期管理,  相似文献   

4.
大棚生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姜是姜科宿根植物,块茎含有辛香浓郁的挥发油、姜辣素等成分,具有健胃、祛寒和解毒等功能,是一种传统中药,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调味品。生姜可以加工成姜粉、姜油、姜糖、姜片等食用品,种植生姜已成为一些地区的地方特色产业,如江西、山东等地。生姜喜温,不耐霜冻,其生长发育要求较高的温度,因此,在生姜生产中许多地方采用塑料大棚栽培,既可提高地温,又可提高气温,从而可以提早播种生姜,又可以延迟生姜的收获,在生姜大棚栽培技术中的病虫害的防治、肥料和调节物质的施用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生姜的产量及品质。为了提高大棚生姜的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调动广大农户种植生姜的积极性,现把大棚生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生姜深沟地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省关岭县坡贡生姜(小黄姜)以口味辣、皮薄、肉嫩、淀粉多、含硫低而著称。但由于姜农在生产管理上一直沿袭传统习惯,且重茬严重,致使生姜品质变劣、产量低且不稳,有些地方姜瘟病盛行。我们在连续几年试验的基础上,探索出生姜深沟地膜高产栽培技术,这种技术不仅能改良土壤,而且对预防姜瘟病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6.
莱芜素有“三辣”之乡的美誉,生产的生姜、大蒜等远销国内许多大中城市及国际市场,而大蒜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长期以来由于农药、化肥等使用不合理,造成大蒜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超标,成为大蒜产业持续发展的瓶颈。为此,通过总结近几年来大蒜高产栽培研究和示范推广经验.提出了无公害大蒜模式化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本规程适用于出口生姜高产优质栽培。一、品种应选择肉质细嫩、外形美观、辛香味浓、品质佳、耐贮运的品种。适宜的品种有莱芜大姜、莱芜片姜、台湾胖姜等。  相似文献   

8.
生姜不仅是烹调作料,也是药用作物,栽培面积逐年增大。近几年,我县大力推广种植生姜新品种——金姜,一般亩产量达1800~2000千克,亩产值5400~6000元,经济效益显著。全县每年种植面积在8500~9000亩,总产值在4590万~5400万元。开发山地种植金姜,为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笔者经过几年探索,现将金姜的繁育及山地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以往生姜施肥忽视K肥和P肥,过多地施加N肥,造成生姜肥料中N、P、K的比例失衡,导致肥料中的重要营养物质大量流失。以福建省德化县为研究对象,采用3因子5水平最优回归设计法,进行生姜施肥氮肥、磷肥、钾肥用量的试验,找到生姜高产优化施肥的最佳方案,从而促进生姜种植实现高产量、高品质的理想阶段。  相似文献   

10.
生姜栽培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种植效益。就当前种植情形来分析,要想实现生姜高产,就必须在栽培技术上加大研究和推广力度,做到因地制宜,才能更好地提高种植效益。基于此,从选种、催芽、整地、作畦、播种、大田管理以及采收与留种储藏等方面介绍了生姜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随着生姜价格的不断提高,特别是春节期间嫩生姜的需求量大,价格上扬,供不应求,种鲜嫩生姜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给种嫩生姜的农户带来了好的收益。在宜宾、南溪等县(区)的城郊结合部种鲜嫩生姜面积增长较快。因生姜具无休眠期有耐阴的特性,为冬季栽培提供了有利条件。高产栽培一般产量可达到45 000~60 000kg/hm2,能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生姜的冬季高产栽培技术如下。1建温室一是建棚:建长3 500cm,宽600cm的大棚。一般  相似文献   

12.
生姜具有良好的去腥效果,是人们日常烹饪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调味品。近年来,人们对生姜的使用量越来越大,为满足市场需求,必须运用科学的栽培技术,加强生姜种植过程中的管理力度,有效提高生姜的产量及质量。基于此,主要围绕生姜高产栽培技术及管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全面阐述了生姜栽培技术的整个流程。  相似文献   

13.
小麦与生姜套种是目前高效农业的种植方式之一。一年三熟,小麦行距50cm。小麦播种后,背垄中间套种大青菜、菠菜及黄、黑心乌。3月份青菜收获后,于4月底或5月初栽植生姜。一般产小麦350~375kg/667m~2,产青菜400kg/667m~2,产生姜4000kg/667m~2。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4.
莱芜生姜种植历史悠久,1960年在莱芜召开的全国八省二市姜葱蒜三辣生产会议上,将莱芜生姜列为全国名优产品.近年来,随着种植水平的提高,667m2产量由20世纪70年代的1500kg提高到5000kg,单株重达4.3kg,个别地块创下了7433kg的新高,并在第三届中国农博会上荣获"名牌产品",被国家命名为"生姜之乡",生姜及系列加工产品远销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深受消费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15.
生姜采用宽窄行栽培,间种大豆技术是高产高效的一项间套式栽培技术,开阳县高寨乡平寨村试验示范及推广应用以来,深受群众的欢迎,应用面积从0.8hm^2示范在两年期间发展到66.86hm^2,占种姜面积的48.3%,且产品品质优,效益突出。  相似文献   

16.
文章概述了C区生姜种植的近况,简要整理了生姜栽培的技术条件及特点,分析了生姜种植的影响条件,包括环境、土壤、施肥等,梳理了高质高产生姜的种植技术方法,包括掌握生姜栽培各阶段时间、甄选姜种、整地作畦等,探索了生姜栽培管理的具体措施,包括规范种植、落实土地管理、严格防控病害等,以保证生姜贮藏质量,融合绿色种植理念。从种植农艺、种植管理、生态保护多个方面分析,确保生姜种植质量。  相似文献   

17.
在农业部“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的带动下,黔东南的沼气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到2005年底止沼气池建设已突破13.4万口,建立了“黔东南沼气生态模式”。为了扩大沼气的综合利用,通过几年的实践,总结一套沼肥在生姜优质高产栽培上的应用技术,2004年推广3.6hm2,平均产量2232.1kg/667m2  相似文献   

18.
创棉花高产 (2 2 5 0kg/hm2 ,首先要有一条创高产的思路。思路明确 ,措施得力 ,才能达到创高产的预期目标。现将 1997— 2 0 0 1年在实施国家科技部创高产攻关项目过程中的一些体会概述如下。1生育思路不同产量水平的棉花 ,其具体的生育轨迹是明显不同的。棉花创高产 ,就是寻找与产量水平相适应的生育轨迹和生育各阶段的生育特点 ,提出主攻目标和关键技术措施 ,使棉花生育沿着创高产方向发展。1.1 苗期抓“早、壮、平衡”棉花创高产 ,必须同时提高群体生产力和个体 (单株 )生产力。否则 ,会难以实现预期的产量指标。围绕“双提高” ,苗…  相似文献   

19.
平桥区农业局通过实施农业部花生高产创建项目,使平桥区的花生单产提高1000 kg/667 m2以上,同时在总结花生规模高产栽培经验的基础上,集成了一整套花生优质栽培管理新技术.  相似文献   

20.
利用乙烯利浸种、田间增施中微量元素及功能肥等,研究其对生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生姜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可行性方案。结果表明:乙烯利浸种、增施中微量元素和功能肥的施用,生姜株高、主茎叶数和地上茎粗显著增加,有利于产量的增加。在生姜品质方面,乙烯利浸种和肥料处理对生姜抗坏血酸含量没有显著影响,粗纤维含量均有所降低。在供试范围内,乙烯利浸种最佳浓度为350 mg/kg;生姜功能肥施用量为525 kg/hm2;硼肥的增产效果略优于锌肥,二者对生姜品质影响略有差异;1500 kg/hm2硅肥的施用在保持生姜品质的同时具有最佳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