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申琳  敖勇琴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2):1818-1818
随着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l)患的增多,进行早期康复训练,注重提高生活质量及改善预后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与研究。通过对60例AMI患的对照康复,证明积极、有效的实施老年AMI早期康复不仅可以帮助患提早离床活动,减少由于卧床时间长、康复进程慢而带来的并发症,而且减轻了患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塞三周康复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月兰  胡健  赵安乐 《现代康复》1998,2(4):344-346
对收入CCU的6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在实施合理临床医疗措施的同时.采用AMI三周康复程序进行“早活动、早离床、早出院”的康复治疗.同时配合心理康复治疗,与10年前患比较.取得了明显的疗效.患的活动能力和心功能状态在AMI早期得到了恢复.心理障碍不同程度得到了纠正,减少了由卧床引起的并发症,缩短了住院日。认为对AMI患在执行合理临床治疗的同时,应早期进行合理的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康复干预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观妹  袁岩 《中国临床康复》2002,6(21):3279-3279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心脏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无并发症急性心肌梗死患136例,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在入院当天即开始康复锻炼,按研究小组制订的2周康复程序进行;对照组在入院1-5d内绝对卧床休息,按研究小组制订的3周康复程序进行,比较两组康复锻炼后的心理状态,病情变化,6min步行试验结果,住院天数和并发症。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AMI早期康复干预能促进心脏康复,提高患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提出适合我国急性心肌梗死(AMI)患的早期康复护理模式。方法 通过分析目前我国AMI患早期康复护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临床开展AMI康复护理经验及国外的先进理论,创建一种以AMI患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采用早期心理阶梯护理、早期阶梯活动程序护理及健康教育的方法,为达到促使患早日康复为目标的AMI患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结果 AMI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开展应从4个方面进行:即早期心理康复护理是先导;早期阶梯活动是基础;早期开展健康教育是重要任务;康复护理计划的制定是实施的保障。结论 此模式打破了AMI患的传统护理观念与方法,不仅有利于对患的护理,而且也能促进临床护理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30年来,欧美发达国家广泛对无并发症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早期出院方案。结果表明并不增加死亡率和并发症的病死率。在中国大多数医院也实行了AMI早期出院,但还有相当多的临床工作者和绝大多数患者对此还心存疑虑,这方面的研究和宣教工作亟待深入和普及。  相似文献   

6.
殷玉华 《中国临床康复》2002,6(9):1356-1356
目的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早期康复对远期预后可产生有益的影响。方法 以病人为中心由责任护士对病人进行早期康复指导,保证了老年AMI早期康复的顺利进行。结果 责任护士对其进行康复指导的老年AMI患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卧床天数明显缩短。结论 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早期康复,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早期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很高,排便困难是AMI早期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常见诱因。有报道,AMI后2~3d有5.3%的患者在排便过程中出现心绞痛、二次AMI、心力衰竭、猝死等并发症。即使无便秘的AMI患者,在排便时或排便后也有发生意外的可能。可见,排便活动是威胁AMI早期患者生命安全的一大难题。心肌耗氧量(myocardial oxygen consumption,MVO2)是反映心脏负荷的一项客观指标,可用于评价AMI早期患者排便过程中心脏功能状态的变化。本研究旨在了解排便活动对AMI早期患者MVO2的影响情况,并采取恰当的排便护理措施,减少排便相关并发症,促进AMI患者康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早期心理康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张惠芳  程华 《中国临床康复》2003,7(9):1426-1426
心理因素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生及近远期预后都起着重要作用。以住院的急性期AMI患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组对照研究方法,早期对AMI患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方法,探讨心理康复护理的最佳程序。  相似文献   

9.
李建平  刘亮  黄志辉  杨粟毅 《新医学》2004,35(9):562-56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无合并症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c infarction,AMI)患者住院期病情的影响及可行性、安全性;以及早期出院方案及危险性评估.方法:61例AMI患者接受早期康复早期出院的10日综合治疗方案,观察其安全性和可行性.结果:住院病死率为2%(1/61),再梗死率为3%(2/61),临床心功能Killip分级小于2级占89%(54/61).60例存活者生活均能自理,平均住院10日.结论:无合并症的AMI患者实施早期康复出院治疗方案是有效、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本对13例老年人急性心梗(AMI)早期(两周左右)施行早期运动负荷试验(EET).旨在探讨老年人AMI患安全性及应用前景。我们对入院13.78±201天的老年AMI患施行心率限制性及症状限制性运动负荷试验(GXT).随访l06±0.63年,对其出院后各种活动的恢复作观察.结果EET时最大心率为119.01±13.31bPm.阳性4/13倒(30.77%),完成8100±7.96%的预测心率.运动持续时间达9.14±1.47min,代谢当量达4.64±10IMETs。同非EET组比较.其住院时间明显缩短(14.79±2.09比29.21±798天.P<0.00X),住院费用明显减少。随访3个月-2年。EET在参加体育锻炼、恢复工作及家务劳动、性生活恢复等问题上较非EET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果提示EET有助于判定老年人AMI的预后,在其心脏康复计划的实施及恢复期指导其复工、体育锻炼及改善生恬质量等方面颇有益处,而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1.
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吕素琴 《中国临床康复》2002,6(17):2626-2627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对32例脑出血和49例脑梗死患实施了系统的4阶段康复训练,应用Barthel指数和简式Fugl-Meyer积分法分别对康复组和对照组患于入院、出院和病后6个月随访期间予以评定。结果 康复组和对照组在出院以及随访时,患的功能均有改善,但康复组功能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提示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功能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是心肌梗塞的易患因素,糖尿病合并心肌梗塞(AMI)亦多见,且病死率高,国内外对此已有报道。而非糖尿病性AMI患者发生一过性高血糖,在临床上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作者对72例非糖尿病AMI患者早期血糖测定结果进行分析,以探讨AMI早期血糖增高对病死率及梗塞面积等并发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董翠英 《护理研究》2006,20(12):3232-3233
急性心肌梗死(AMI)起病急、病死率高,硝酸甘油治疗不仅能减少心肌耗氧量,还有抗血小板聚集和黏附作用,使坏死的心肌得以存活,使梗死面积缩小,是目前临床早期治疗AMI的首选药物。我院心内科在收治的51例AMI病人中,均通过早期使用硝酸甘油治疗,症状缓解后接受进一步治疗好转出院。现将观察护理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无并发症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85例研究对象前瞻性随机分为早期康复治疗组(组1,91例)及对照组(组2,94例)。2组主要基线资料具可比性。组1采用早期康复治疗方案,组2采用传统康复方案。所有研究对象分别在入院2周末行24h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和HRV分析。同时,患者出院前作生活自理能力和精神状态评价。结果:早期康复组HRV各指标、Holter中Lown3级以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gt;O.05),但早期康复组能改善生活自理能力(χ^2=7.91,P&;lt;O.05)和精神状态(χ^2=6.23,P&;lt;O.05)。结论:无并发症AMI患者实行早期康复治疗不影响HRV值,不影响心肌电稳定性,不增加Lown3级以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能改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精神状态,从另一角度提示该组患者早期康复治疗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5.
对老年急性心肌梗塞康复活动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玲 《中国康复》1998,13(4):179-180
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早期起床活动和早出院是近年的新趋势。早在1956年美国人就提出AMI后14d内进行早期活动,并对早期分级活动程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了评价’“。虽然AMI早活动可对抗不活动带来的各种临床并发症,但应注意到AMI的高发年龄段为60~70岁k’,近来研究认为年龄因素已成为决定AMI疗效及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在康复治疗中不可忽视年龄的差异,对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必须以安全性为前提。本文就老年AMI的特点、康复活动的时间及强度进行探讨,将有关研究报道综述如下。1老年AMI的特点1.1并发症发生率高心肌…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早期活动的预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树青  高航 《现代康复》2001,5(11):78-7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病人早期活动的安全性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65例AMI病人随机分为早活动组35例及对照组30例,分别采用早期活动和传统卧床治疗方案。结果:两组在心率,血压,左室射血分数以及梗死后心绞痛,再梗死,住院期间病死率等方面的数据在统计学上均无显差异(P>0.05),但早期活动组无1例出现长期卧床所致的并发症。结论:无合并症的AMI病人实行早期活动的治疗方案可改善病人的预后,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中青年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活动对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于 1998年 10月~ 2000年 9月对 90例急性中青年心肌梗死 (AMI)病人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本组 90例中男 59例,女 31例;年龄 25~ 58岁,平均 52岁,均确诊为 AMI,无并发症。随机分为实验组 45例,对照组 45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可比性强,两组临床症状,康复指标,住院天数观察比较, P< 0.05,入院后均按 AMI常规处理,符合溶栓指征者,给予溶栓治疗。 方法: (1)实验组 (早期活动 ): AMI无并发症。肌酸磷酸肌酶 (CPK)值 <1500u/L。第 1~ 2天绝对卧床,被动体位,生活由陪人照顾。第 3~ …  相似文献   

18.
责任护士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康复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开展早期心脏疾病的康复医疗。大量临床资料表明,无并发症心脏梗死(AMI)的患者,早期活动对远期预后可产生有益的影响。但应如何指导老年AMI患者更加科学有效地进行早期康复活动呢?我们针对老年AMI患者的特点,由责任护士对老年AMI患者进行康复指导,把整体护理运用到老年AMI患者的早期康复过程中。通过临床对比观察发现,由责任护士进行康复指导的15例老年AMI患者,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脑卒中早期与中晚期康复治疗后残损功能的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探讨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的疗效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康复治疗的128例脑卒中患的预后及其发生的并发症,根据发病至开始康复治疗的时间分为早期组(发病后数天内,通常两三天)和中晚期组(两三个星期后)。治疗2个月后统计分析两组患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残损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①早期组患并发压疮、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偏瘫步态和肩手综合征的发生率为20%,中晚期组并发上述5项并发症发生率为71%。②早期组残损功能恢复的总有效率为96%,中晚期组总有效率为74%。结论 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低,十分有利于患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病人早期活动的安全性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65例AMI病人随机分为早期活动组35例及对照组30例。分别采用早期活动和传统卧床治疗方案。结果两组在心率、血压、左室射血分数以及梗死后心绞痛、再梗死、住院期间病死率等方面的数据在统计学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早期活动组无1例出现长期卧床所致的并发症。结论无合并症的AMI病人实行早期活动的治疗方案可改善病人的预后,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