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陕西省11所医院医务人员锐器伤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陕西省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发生情况,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陕西省11所医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的锐器伤的发生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9088名调查对象中37.81%在最近1年内有过锐器伤经历,平均发生率为1.44次/(人.年);护士(45.43%)、工作5~10年(45.92%)是锐器伤发生的高危人群;锐器伤发生较多的地点为普通病房(45.73%)及手术室(27.24%);静脉输液头皮针(33.91%)、注射器针头(27.09%)、缝合针(19.76%)是造成医务人员锐器伤的主要医疗器具;将针头放入锐器盒(16.48%)、回套针帽(14.16%)、手术缝合(13.99%)及医疗废物处置(11.58%)等操作是造成医务人员锐器伤的主要环节;在已知暴露源的情况下,血源性疾病暴露率达27.40%,锐器伤后上报率仅为3.12%。结论锐器伤是医疗卫生机构中常见的职业伤害,应通过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操作、推行使用安全器械、改变错误的习惯行为、实施标准的安全防护等措施,以切实降低锐器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发生情况,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2011年5月医务人员的锐器伤发生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1424名调查对象中9.06%在调查月内有过锐器伤经历,平均发生密度为0.12次/(人.月);锐器伤发生较多的地点为普通病房及手术室,发生率分别为40.46%、39.88%;一次性注射器、手术缝针及静脉输液头皮针是造成医务人员锐器伤的主要医疗器具,分别占35.84%、20.81%及16.76%;手术过程中、回套针帽时、整理手术器械、将针头放入锐器盒等操作是造成医务人员锐器伤的主要环节,分别占20.81%、19.66%、9.83%、9.83%;由于工作内容的不同,不同类别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发生地点、操作种类及涉及器具有所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已知暴露源的情况下,血源性疾病暴露率为18.06%,锐器伤后上报率仅为5.20%。结论锐器伤是医疗卫生机构中常见的职业伤害,应通过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操作、推行使用安全器械、改变错误的习惯行为、实施标准的安全防护等措施来切实降低锐器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锐器伤害防护知识知晓和防护措施实施现况,评价防护措施的效果。[方法]用横断面调查,对省内9家医院职业暴露风险较大科室的医护人员905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效问卷率91.8。仅有9.6%的医护人员掌握血源性病原体种类、可能的感染途径及疫苗等知识;医疗活动中使用安全器械者仅20.9%;有48.1%医护人员能正确处理使用过的医疗锐器。[结论]加强医护人员锐器伤害防护培训,推广安全器械使用,正确处理用过的锐器,可以有效地降低伤害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男性建筑农民工非致死性职业伤害现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立意抽样的方法,从湖北省武汉市、安徽省马鞍山市和浙江省湖州市24个建筑工地共抽取1260名男性建筑农民工作为调查对象.对每一调查对象采用面对面访谈的方式调查其在过去1年(2007年6月至2008年5月)中伤害发生的情况以及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有189名工人受到了194次伤害,伤害发生率为15.00%,最主要的伤害原因是碰撞(27.32%)、锐器(17.53%)和跌落(15.46%).在<30岁组中,伤害发生率为12.59%,最主要的伤害原因是跌落(20.00%)、烧烫(18.18%)、碰撞(16.36%)和砸伤(16.36%);在≥30岁组中,伤害发生率为16.21%,最主要的伤害原因是碰撞(31.65%)、锐器(19.42%)和跌落(13.67%).在<30岁组中,吸烟和饮酒是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在≥30岁组中,饮酒、没有接受过伤害教育以及抑郁是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建筑农民工是伤害发生率很高的一类人群,今后应重点加强该类人群的伤害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男性建筑农民工非致死性职业伤害现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立意抽样的方法,从湖北省武汉市、安徽省马鞍山市和浙江省湖州市24个建筑工地共抽取1260名男性建筑农民工作为调查对象.对每一调查对象采用面对面访谈的方式调查其在过去1年(2007年6月至2008年5月)中伤害发生的情况以及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有189名工人受到了194次伤害,伤害发生率为15.00%,最主要的伤害原因是碰撞(27.32%)、锐器(17.53%)和跌落(15.46%).在<30岁组中,伤害发生率为12.59%,最主要的伤害原因是跌落(20.00%)、烧烫(18.18%)、碰撞(16.36%)和砸伤(16.36%);在≥30岁组中,伤害发生率为16.21%,最主要的伤害原因是碰撞(31.65%)、锐器(19.42%)和跌落(13.67%).在<30岁组中,吸烟和饮酒是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在≥30岁组中,饮酒、没有接受过伤害教育以及抑郁是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建筑农民工是伤害发生率很高的一类人群,今后应重点加强该类人群的伤害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男性建筑农民工非致死性职业伤害现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立意抽样的方法,从湖北省武汉市、安徽省马鞍山市和浙江省湖州市24个建筑工地共抽取1260名男性建筑农民工作为调查对象.对每一调查对象采用面对面访谈的方式调查其在过去1年(2007年6月至2008年5月)中伤害发生的情况以及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共有189名工人受到了194次伤害,伤害发生率为15.00%,最主要的伤害原因是碰撞(27.32%)、锐器(17.53%)和跌落(15.46%).在<30岁组中,伤害发生率为12.59%,最主要的伤害原因是跌落(20.00%)、烧烫(18.18%)、碰撞(16.36%)和砸伤(16.36%);在≥30岁组中,伤害发生率为16.21%,最主要的伤害原因是碰撞(31.65%)、锐器(19.42%)和跌落(13.67%).在<30岁组中,吸烟和饮酒是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在≥30岁组中,饮酒、没有接受过伤害教育以及抑郁是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建筑农民工是伤害发生率很高的一类人群,今后应重点加强该类人群的伤害控制.  相似文献   

7.
锐器伤害是医疗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伤害,多种病原体能经锐器传播,可引发疾病,并可能产生致命的后果。所以医疗护理人员要接受安全操作技术和正确处理锐利物品方面的培训,正确处理使用过的锐器,并报告所发生的锐器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助产士在工作中造成锐器伤害与防护措施.[方法]回顾性地对助产士在2004-2005年发生的锐器伤进行调查.[结果]100%助产士发生过锐器伤害,人均1.6次,80%发生在接产过程中,非接生时发生为20%.[结论]助产士面临锐器伤职业危害,应针对性提出防护措施,增强自我防护措施,减少锐器伤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锐器伤的现状,分析探讨其有效防护措施。方法采取问卷调查形式,对2011-08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情况开展横断面调查。结果 762名调查对象中,锐器伤发生人数为69名,发生次数为97次,平均发生率为0.13次/(人·月);护士、医生是锐器伤发生的高危人群;锐器伤发生地点多为普通病房;头皮钢针及一次性注射器是造成医务人员锐器伤的主要医疗器具;医疗废物处置是造成医务人员锐器伤的主要环节。结论锐器伤是医疗机构中常见的职业伤害,应通过减少不必要的医疗操作,推行使用安全器械,改变错误行为习惯,实施标准预防的安全防护等措施,切实降低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临床护士锐器伤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目的 了解护士锐器伤的现状,为采取职业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医院临床192名护士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2008年1月~2009年5月锐器伤情况.结果 72.92%护士发生过锐器伤;发生锐器伤的锐器主要是注射器针头(35.37%)、其次是玻璃(31.71%);护士主要在掰安瓿(32.11%)、处理使用后锐器(23.17%)、配药治疗时(21.14%)、治疗后拔针(10.57%)等环节容易发生锐器伤;有77.86%护士发生锐器伤时未戴手套;有63.57%护士没有规范处理锐器伤.结论 临床护士面临锐器伤职业危险,应强化"标准预防"理念的教育、提高职业防护意识、完善操作规程并规范操作行为、倡导并使用安全护理器具、减少临床护士锐器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医疗锐器伤是护理工作中常见的职业损害,一旦被血液污染的锐器伤害,受伤者将会面临经血液传染艾滋病、乙型肝炎及丙型肝炎等的危险。为了解我院手术室护士医疗锐器伤害情况,笔者进行了本次调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分析消毒供应中心锐器伤的发生情况。方法对134名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锐器伤的发生率和分布情况。结果在回收131份问卷中,共有96人在过去的2年中发生过锐器伤,总体发生率为73.28%,其中,1-2次有48人(36.64%),3-5次有29人(22.14%),6-10次有16人(12.21%),>10次有3人(2.29%)。结论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医疗锐器的整体发生率仍较高,是消毒供应中心人员面临的主要职业危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分析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发生情况,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某三甲医院临床及医技科室的全体医务人员过去1年锐器伤职业暴露情况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1 218名研究对象中过去1年曾发生锐器伤职业暴露的有853名(70.0%),以护士发生率最高(79.4%),工龄15年的医务人员发生率最低(56.1%),发生的主要时机与环节是掰安瓿、补液配置和注射、输液结束拔针时;玻璃器皿和注射器针头是导致锐器伤害的主要医疗器具;锐器伤发生后仅22.9%的人员进行报告。结论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较高,应结合医院锐器伤的特点,采取相应防控措施,以降低锐器伤发生率,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某院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情况,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某医院2013年5月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2 467名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505人、654人次,发生率20.47%、人次发生率26.51%;其中护士437人次、实习生58人次和医师139人次,分别占66.82%、8.87%和21.25%,是易发生锐器伤的高危人群;头皮钢针、一次性注射器、手术缝针是造成医务人员锐器伤的主要医疗器具,分别占29.05%、21.10%、11.01%;加药、医疗废物处置和手术缝合等操作是造成医务人员锐器伤的主要环节,分别占13.00%、9.63%、9.33%;在已知暴露源情况下,血源性疾病暴露率达10.24%,锐器伤后上报率仅为5.20%。结论锐器伤是医务人员常见的职业伤害,应强化实施标准预防措施,切实降低锐器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山东省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发生情况,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山东省28所医院2012年10月份锐器伤的发生进行调查.结果 共调查46 600名医务人员,其中7.30%有过锐器伤经历,平均发生率为9.71次/(人·月);护士是锐器伤发生的高危人群占63.25%;锐器伤发生较多的科室为普通病房及手术室,分别占49.54%、18.89%;一次性注射器针头、静脉输液头皮钢针和手术缝针是造成医务人员锐器伤的主要医疗器具,分别占34.87%、23.18%、8.90%;加药、回套针帽和手术缝合等操作是造成医务人员锐器伤的主要环节,分别占11.22%、10.32%、8.77%;在已知暴露源的情况下,血源性疾病暴露率达3.80%,锐器伤后上报率仅为15.75%.结论 锐器伤是医务人员常见的职业伤害,应通过避免不必要医疗操作、改变错误习惯行为、实施标准安全防护措施等,以切实降低锐器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山区居民伤害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国礼  佟媛  夏梅  梁兵  黄祥磊  陈烨 《中国公共卫生》2005,21(12):1535-1536
目的探讨山区居民伤害的发生现况,为伤害的预防及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安徽省部分山区11128名居民一年中伤害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伤害总发生率为13.04%,村民伤害率为13.95%,集镇居民为1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及不同文化程度等伤害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位居伤害前3位的依次是:钝锐器伤、跌伤和扭伤(共占48.86%).劳动所致最多,其次是玩耍和家务.伤害致残率为10.07‰,死亡率为3.68‰.结论伤害在山区居民中常见且多发,应加强安全教育,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江西省崇仁县儿童伤害发生现状及儿童看护人对伤害的认知情况,为制定伤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崇仁县3个乡(镇),对所抽取乡(镇)3 784名0~6岁儿童伤害发生现状及2946名儿童看护人伤害认知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0~6岁儿童非致死性伤害发生率为21.86%,男性发生率高于女性,伤害类型构成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跌伤(9.70%)、锐器伤(3.46%)和动物致伤(3.09%);7例致死性伤害中,溺水死亡5例,且均发生在村里的池塘和沟渠.被调查的儿童看护人只有24.30%听说过伤害.结论 农村6岁以下儿童伤害发生情况较为严重,看护人对伤害预防的相关知识非常缺乏.加强对儿童及看护人开展与儿童安全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与宣传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富阳市农村居民伤害的流行特征,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2001年富阳市的5个自然村的1480户4 674名居民一年内(2000年11月1日~2001年10月31日)伤害发生情况.结果 伤害发生率31.64%,发生率居前5位依次是:刀割/锐器伤(11.81%)、跌伤(7.38%)、碰撞伤(4.34%)、交通伤(2.89%)、动物咬伤(2.35%),其中男性为35.45%,女性为27.59%.在调查覆盖时段内调查对象总共休息6 790.80天,人均休息1.45天,男性多于女性;调查对象活动受限总共计6 828.50天,人均活动受限1.46天,男性多于女性;调查对象共支出医疗费269 805.60元,人均57.52元,男性高于女性.因伤害造成家庭经济负担居前5位的依次是:跌伤、交通伤、刀割/锐器伤、碰撞伤、动物咬伤.0~、5~、15~、35~、60~岁组伤害发生率分别为45.94%、30.02%、22.08%、36.65%、37.15%,其中0~岁组以跌伤为主,5~岁组以以跌伤、刀割/锐器伤为主,15~、35~岁组以刀割伤主,60岁组以跌伤、刀割/锐器伤主为.结论 建议在农村居民中加强安全卫生教育,提高居民的自我保护意识,预防和控制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了解临床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发生原因、环节、人群分布、锐器种类及相关血液、体液暴露源情况等,分析出锐器伤发生的流行病学特点,有效践行医院内的职业安全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2月发生锐器伤的174名临床医务人员,逐一填写"医疗锐器伤登记表",对4年的监测数据进行调查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发生锐器伤的174名临床医务人员中,护士比例最高,占53.45%,其次为医师,占40.23%;手术室内发生锐器伤最多,占36.20%;导致伤害的锐器物以缝合针和注射器针头为主,分别占32.76%、32.18%;工龄≤10年及男性的医务人员更易发生针刺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务人员在白班时段更易发生锐器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主要以手术科室为主,发生刺伤最多的锐器以缝合针、注射器针头最多见,是医务人员锐器伤防护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了解大连市学生伤害发生情况及分布特征,为有效开展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与分析大连市2006-2014年3所伤害监测医院急诊首诊为伤害的学生伤害监测数据.结果 共收集学生伤害病例15 002例,其中男生占71.0%,女生占29.0%.学生伤害发生地主要是学校(37.8%)、公共场所(17.9%)和公路/街道(17.6%).1d中,12:00和17:00伤害发生频率较高.跌倒/坠落(40.1%)是伤害发生的首位原因,其次是钝器伤(25.8%)、刀/锐器伤(15.6%).伤害部位以上肢(31.5%)、下肢(30.7%)和头部(26.2%)较为常见.伤害性质主要为挫/擦伤(45.7%)、锐器/开放伤(24.4%)以及扭伤(18.8%).轻度伤害占81.5%,中度伤害占17.8%,重度伤害占0.7%.82.7%的伤害是意外伤害,故意伤害占16.0%,自伤占0.6%.结论 应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开展有效的安全教育,减少伤害的发生,保障学生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