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名人写微博     
《广东电子》2012,(14):37-37
@李承鹏(时评人,作家)我们的生活总被赋予悲凉的新意,有人不过为了同工同酬,就进了精神病院;有人不过想吃顿安全的饭菜,就被逼成了化学家;有人不过是深爱着他的家,却走在了卖国的路上。所以,这里的荒诞并不是荒诞,而是一种荒诞必演化成另一种荒诞.  相似文献   

2.
ZigBee技术会中途夭折吗?如果有人讲,ZigBee未来可能被Wi—Fi传感器网络所取代,一定很少有人会去相信。这不仅因为由于ZigBee国际联盟持续强势的宣传推广,使这种技术已被业界广泛接受为一种很有市场前景的低功耗低成本的无线技术,而且支持这种技术标准的厂商都是重量级的,其中就包括了TI、飞思卡尔等。可能最令业界质疑的就是Wi—Fi能做到像ZigBee一样的低功耗吗?不过,事情还真的就这么发生了。  相似文献   

3.
邹宁 《视听技术》2009,(2):67-69
<正>对于音响,本身并不是我们最终追求的目标,它不过是我们了解并熟悉音乐的一个通道,一个重播载体。但这并不表明我们就不用看重音响了,因为只有在各方面表现都很优异的音响才能重播出让人感觉坦然舒服、真实准确、自然和谐的音乐来,所以每当有人找到笔者为其推荐音响时,我总是在其有限的资金内推介  相似文献   

4.
关于影片自古以来,钻石就被人们视为权力、地位和富贵的象征,如今更是与婚姻和爱情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为天下男人“抱得美人归”的标志性礼品。不过,却很少有人会关心那一颗颗外观美  相似文献   

5.
《中国新通信》2010,12(10):62-63
有人将"屏"一分为三,一块为PC屏,一块为电视屏,第三块为手机屏;也有人将这三块屏分为信息屏、娱乐屏和功能屏.不过无论怎么分,"屏"将一统天下都是广为认可的事情.这一观点在云计算时代,尤为贴切.  相似文献   

6.
最近,一个专门帮助人在网上拉关系的网站,引起了热议。反对者认为,这是把"走后门"搬到了网上,会助长社会腐败;支持者认为,这不过是提供了一条正常交往的渠道。有人问我怎么看,我觉得这事儿还  相似文献   

7.
《新潮电子》2014,(9):68-77
没有人会拒绝大房子,但真的有人会拒绝房间多的大房子;比如这个房间的主人,他就活生生的把一套200多平方米的宅给改成了三室两厅。不过,我们的确要承认,这里有很浓的科技味与文化味。这—切,源于一个科技暧男之手。  相似文献   

8.
如果有人问你想不想拍摄自己的日常生活,相信大多数人的回答是肯定的。不过一定还会有很多朋友认为,那样专业的事情,是不是太复杂了?其实,只要你拥有一台用着顺手的数码摄像机。自己拍摄业余甚至专业级的电视素材,就变的一点也不难了。  相似文献   

9.
城市书香     
《西部广播电视》2009,(6):247-247
《寻找失落空间——城市设计的理论》;《延伸的城市——西方文明中的城市形态学》;《大规划——城市设计的魅惑和荒诞》;《紧缩城市——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  相似文献   

10.
花钱看戏,人人都会;有人看戏图个热闹,有人看戏为的开心,还有人看戏就单单是为了"瞧",甭管是什么打算,想把戏看完整的人,准备银子在所难免。也许有人要问了?敢情你是来给我们说戏的?这话算你说到点儿了,鄙人今天要说的正是手机上市这场戏。 虽说我们社会主义物质生活上去了,不过买手机这事儿还没等同到买大白菜的地步,大多数人买手机前都想当个精明的看客,一分银子一分货。不过眼前的手机市场实在复杂,你想,那每个月出的新玩意儿都那么多,你记得住?功能都是越来越细,你用得着?广告都是怎么邪乎它怎么吹,你信得了?所以说,要做个手机看客,那是不难,要做个买手机的看客,那你就得悠着点儿喽!好在信息社会沟通方便,这位看官儿糊涂,那位或许正清楚着呢,大家琢磨琢磨、交流交流,谈谈自个儿的看法,即使暂时不明白这出戏,也可以慢慢儿泡下去。好了,嘴皮子不再扯了,咱看一下最近这几出手机新戏上演得如何?  相似文献   

11.
一样器材,若是有人喜欢必定就会有人嫌弃。拿丹拿(Dynaudio)来说,经常看到一群“死党”将其奉之为神灵,也会有那么一些人对其不以为然。像是笔者,就属于后面那些对丹拿缺乏好感的人之一。不过,话又说回来,这几年间偶然的几次试听都还是让人印象深刻的。用一种比较中肯的口吻来形容,可以不喜欢它的音色,但必须敬重它的素质。因为无论是外形、内部用料和音质表现,每一款丹拿音箱皆有其独特和过人之处,值得我们玩味。音响世界就如另一个江湖,可能彼此意见不合,但对那些“放之四海皆为准”的东西,大多还是有共识的。  相似文献   

12.
上海中学生韩寒因为出书、退学、上电视节目、复旦大学特招等一列事件已经变得越来越瞩目了。最近,人们甚至已经把韩寒当作一种社会现象来分析了,很多专家学者都撰文谈了自己的看法。有人觉得他是天才中的偏才、怪才,社会理应给与相应的关注和良好的生长土壤,但也有人认为韩寒不过是一个会写文章、喜欢标新立异的小混混而已。如今,这场争论已经蔓延到网上,很多网友在网站的论坛上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在物理学的幼年时期,人们就发现一条光学定律,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不过这条定律并未被人们利用。有人利用火车车窗玻璃上反射的象来暗中监视乘客。本世纪70年代初,苏联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所谓“过失镜”, 这种镜的特点是:无论从什么角度观察,你自身的象都能被反射回来。开初,这种新型反射镜只被看作一种实验室珍品,现在,这种反射镜却引起许多部门的科学家的极大兴趣,如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行业、核聚变以及美国的战略预御倡议计划。  相似文献   

14.
3G的狗     
淡水河 《数字通信》2004,(7):100-100
对于狗,我是自小就怕的,因为怕,所以便很是讨厌这种动物了,以至于听说某人手机上出现的问候语是“你好,中国狗”时,很是义愤,不过后来有人告诉我说,我的义愤纯粹属于不懂幽默,还列举某某自称某某门下走狗一事来教育我。自此,我懂了些幽默,见到那些要仰仗别人来活的人,就  相似文献   

15.
行贿这事,很早就有了,从古到今,哪朝哪代,都少不了,但是具体从哪个朝代开始的,我还真的没有好好去研究。说实在的我对行贿这玩意儿并不感兴趣。不过不管我感不感兴趣,一样有人行贿,有人受贿。行贿受贿的手段,还能与时俱进花样翻新,我感兴趣的,是这几年才出现的“手机行贿”。  相似文献   

16.
果坚 《数码》2009,(1):152-155
“我其实倒没有觉得自己的作品很荒诞,大部分时候现实比我的作品更荒诞。”马良相机下的人物状况看上去匪夷所思,却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真实。具体、形象却带有一些戏谑的画面仿佛把我们带入另一个世界,他经相机为笔,描绘着一幅幅心灵画卷。  相似文献   

17.
当我们需要查看Wi-Fi信号强度时,看一眼手机和电脑屏幕上那个Wi-Fi连接图标就行了;但对于周围信号的分布情况,我们的眼睛是看不见的。不过,现在有人利用计算机技术加上一些LED灯泡让无形的Wi-Fi信号"显形"了。专注于数据可视化技术的导演、设计师Timo Arnall与来自挪威奥斯陆建筑设计学院的一个设计师团队设计了一根装满LED灯的4米长的杆子,内置有微型控制器和Wi-Fi连接器,利用这个杆子就能检测到遍布在城市中的Wi-Fi信号并让它们可视化。  相似文献   

18.
尝试     
萧萧 《通信技术》2005,(3):98-99
电脑如今几乎是家家都有,但是相信很少有人将它当做蓝牙手机的耳机来使用吧。虽然不可能把它挂在耳朵上,但是可以通过音箱播放来电,对着麦克风和对方通话。怎么样,想不想也来尝试一下? 替代品现在内置蓝牙的手机越来越多了,所能支持的蓝牙配件也不少,比如蓝牙耳机就是其中之一,但它的价格少则四五百元,多则上千,所以一般不是有特别需要的人就不会去买它了。不过还有一种办法  相似文献   

19.
《新潮电子》2014,(2):24-25
提到时下流行的潮牌耳机,很多人会想到澎湃的低音,热血的美国街头文化.极限运动等等,不过很少有人会认为这些耳机铃拥有出色的音质,从”腹黑”的角度来说,资深发烧友往往会用”呵呵”来一笑置之。不过我想当你和来自Skullcandy(骷髅音响)的sam Noertker进行一番深入交谈后,这些被资深发烧友影响的偏见就会消失。  相似文献   

20.
好莱坞自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周身上下就充满了一种魔力,这种魔力有人趋之若鹜,有人嗤之以鼻,有人更是不屑一顾,虽然褒贬不一,它的音乐却始终让人难以忘怀,而它的歌舞片更是叫人回味无穷.难怪当两位艳丽的影星凯瑟琳-泽塔·琼斯和蕾妮·泽尔维格于2003年因改编自百老汇名作的歌舞电影<芝加哥>,而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和女配角奖的时候;当这部电影创下了惊人票房,让制片商米拉迈克斯公司名利双收的时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