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阳离子反应性表面活性剂DMHB的合成和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基丙烯酸二甲基胺乙酯和1-溴代十六烷为原料,通过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反应性表面活性剂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十六烷基二甲基溴化铵(DMHB),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元素分析、高效液相色谱等对目标产物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并对其表面活性和胶束化热力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用丙烯酰端的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作为共聚单及反应性乳化剂,研究了甲基丙烯酰丙基氧烷和丙烯酰甲酯的乳液共聚合,探讨了反应性乳化剂用量与单体转化率、反应时间和乳胶粒径的关系,研制了有机硅单株质量分数为405的稳定乳液。此外,用^1H-NMR研究了滴加乳化单体液滴和一次加料两种方法下,共聚物组成与单体转化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加料方式对共聚物组成有较大影响,水溶性大的单体优先聚合。  相似文献   

3.
酪素季铵盐衍生物的合成、表征与抗菌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以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十八烷基-二甲基溴化铵为活性单体,与酪素进行接枝共聚反应制备季铵盐型酪素衍生物.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热重分析仪与激光粒度Zeta电位仪对接枝产物进行了表征和测定,用悬菌定量杀菌试验研究了其抗菌性能.结果表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十八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季铵盐单体通过其双键接枝到酪素表面;酪素的零电位pH=4.6,而酪素季铵盐衍生物的零电位pH=10.4,由于阳离子季铵基团的引入使酪素的零电位发生了较大的位移;所制备的酪素季铵盐衍生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与白色念珠菌在振荡作用15 m in后,平均杀菌率分别为99.99%、99.99%和92.33%.  相似文献   

4.
以胶原为载体,以硝酸铈铵作引发剂,用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十四烷基-二甲基溴化铵为活性单体进行接枝共聚反应制备季铵盐型胶原衍生物.用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和激光粒度Zeta电位仪对接枝产物进行了表征和测定,用悬菌定量实验研究了其抗菌性能.结果表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十四烷基-二甲基溴化铵通过其双键可以接枝到胶原表面;胶原的零电位在pH5.0,胶原季铵盐衍生物的零电位在pH9.6,季铵基的引入使其零电位发生了较大的位移;所制备的胶原季铵盐衍生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白色念珠菌在振荡作用15min后,平均杀菌率分别为99.87%、99.99%和97.72%.  相似文献   

5.
新型可聚合表面活性剂DMDB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新型可聚集合表面活性剂DMDB的制备方法 ,介绍了产物的分离实验方法 ,进行了产品的合成和纯度的分析。用甲基丙烯酸二甲氨乙酯 (DM)与月桂溴反应合成了新型可聚合表面活性剂甲基丙烯酰氧乙基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 (DMDB) ,并用红外光谱、高压液相色谱、凯氏定氮、临界胶束浓度与Craft点、电导率测定等方法 ,对产物进行分析。数据表明 ,产物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其CMC为 6×1 0 - 5mol/L、氮含量 98.4 %、纯度 95.9% ,研究了产品微乳液的特性和电导率的关系 ,实验表明 :在A区域为油包水型微乳区 ,B区域为双连续微乳区 ,C区域为水包油型微乳区 ,3个区域的分布为 :A区 :≤ 2 0 % ,B区 :2 0 %~ 65% ,C区 :≥ 65%。  相似文献   

6.
魔芋葡甘聚糖季铵盐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生物学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硝酸铈铵为引发剂,以魔芋葡甘聚糖作载体,用甲基丙烯酰氧乙基-辛烷基-二甲基溴化铵为活性单体合成了魔芋葡甘聚糖季铵盐接枝共聚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和激光粒度Zeta电位仪对接枝产物进行了表征和测定,用悬菌定量杀菌实验研究了其抗菌性能.结果表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辛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季铵盐单体通过其双键接枝到魔芋葡甘聚糖上;魔芋葡甘聚糖的零电位pH=4.5,而魔芋葡甘聚糖季铵盐接枝共聚物的零电位pH=10.2,由于阳离子季铵基团的引入使魔芋葡甘聚糖的零电位发生了较大的位移;所合成的魔芋葡甘聚糖季铵盐接枝共聚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白色念珠菌在振荡作用15 min后,平均杀菌率分别为99.99%、99.99%和92.55%.  相似文献   

7.
有机硅-丙烯酸甲酯的乳液聚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丙烯酰端基的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作为共聚单体及反应性乳化剂,研究了甲基丙烯酰丙基硅氧烷和丙烯酸甲酯的乳液共聚合。探讨了反应性乳化剂用量与单体转化率、反应时间和乳胶粒径的关系,研制了有机硅单体质量分数为40%的稳定乳液。此外,用1H-NMR研究了滴加乳化单体液滴和一次加料两种方法下,共聚物组成与单体转化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加料方式对共聚物组成有较大影响,水溶性大的单体优先聚合。  相似文献   

8.
以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单体及阳离子单体,偶氮二异丁基脒二盐酸盐(V-50)为引发剂,水溶性壳聚糖(CTS)为分散稳定剂,在叔丁醇水溶液中进行分散聚合反应。考察了单体质量分数、引发剂质量分数、水醇体积比、反应温度等条件对聚合产物的特性黏数、单体转化率、分子粒径以及体系表观黏度等因素的影响,并通过FT-IR谱图和1 H NMR谱图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发现:单体质量分数为3.29%~8.32%,水醇体积比在5.5∶4.5~7.5∶2.5,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006 73%~0.013 45%,反应温度在55~60℃,能得到均匀、流动性好的水分散体系。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反相乳液聚合合成聚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丙烯酰胺阳离子型共聚物的方法。分析了讨论了反应温、油水体积比,乳化剂质量分数,单体质量分数对共聚物特性粘数的影响,并进行了污泥脱水应用实验。  相似文献   

10.
以苯乙烯(St)和丙烯酸丁酯(BA)为主要单体,丙烯酸(AA)为功能单体,壬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乳化剂,通过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阳离子乳液.研究了乳化剂、功能单体、交联剂用量等工艺条件对乳液性能的影响.通过优化工艺制备了具有良好的静置、稀释性和耐钙离子稳定性的乳液,该乳液作为涂料喷墨印花预处理液时,能够防止渗化透印,且具有良好的耐干、湿摩擦色牢度,能够满足一定的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以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作为单体,加入丙烯酸甲酯,以过硫酸钾为催化剂,水溶液聚合制 备含季铵盐共聚物,并使该共聚物接枝到棉织物表面,制得新型的聚季铵盐抗菌棉织物。采用核磁共振氢谱、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等分析手段对改性的抗菌棉织物进行性能表征,研究棉织物表面元素组成 以及形貌特征,分析改性棉织物的抗菌性能。结果表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与丙烯酸甲酯的摩尔 比为 100:1 时,制备的聚季铵盐抗菌棉织物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 为 92.06%和 92.33%。  相似文献   

12.
以蔗渣为原料,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METAC)、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2-甲基丙烯酸(AMPS)为单体,过硫化钾(K2 S2 O8)为引发剂,通过自由基聚合技术合成了两性蔗渣吸附剂(MABA).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分析仪(TGA)对两性蔗渣吸附剂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系统考察了两...  相似文献   

13.
有机硅-丙烯酸酯复合乳液性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含不饱和双键有机硅单体与丙烯酸酯单体共聚,制备高性能的改性丙烯酸酯乳液。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工艺,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10)复合乳化体系,合成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研究了单体配比、复合乳化剂配比及有机硅氧烷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丙烯酸丁酯)/m(甲基丙烯酸甲酯)/m(丙烯酸)=45∶53∶2,m(阴离子乳化剂)/m(非离子乳化剂)=1,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的加入量为单体质量的2.5%时,乳液的综合性能较好,用其配制的涂料各项性能优良,耐洗刷性达2万次以上。  相似文献   

14.
以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和衣康酸为共聚单体,用具有反应活性的环氧改性羧甲基纤维素(CMC)作为高分子分散剂,以及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采用水分散聚合法制备两性聚丙烯酰胺(AmPAM)水包水乳液.考察了合成AmPAM的DMC含量、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用量、单体浓度、分散剂含量、引发剂用量、聚合温度等因素对纸张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DMC的含量为4%,甲基丙烯磺酸钠(SMAS)的用量为0.8%,AM单体的浓度为18.0%,分散剂的含量为13.0%,引发剂的用量为0.35%,聚合温度80℃时聚合物性能较佳,纸张的环压强度和抗张拉力分别可提高38.04%和30.15%.  相似文献   

15.
采用以阳离子单体为模板制备单分散多孔功能材料,该方法利用偶氮二异丁基咪盐酸盐(AIBA)作为引发剂,苯乙烯(St)和丙烯酸丁酯(BA)组成的阳离子主体,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MOTAC),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阳离子单体.以阳离子单体为模板制备了TiO2,TiO2/MnO2功能材料.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以淀粉为基材,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AAC)、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聚合单体,采用溶液聚合技术合成两性接枝共聚物的方法。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溶解助剂用量、络合剂用量等因素对单体转化率、接枝率、产物特性粘数及溶解性的影响。最佳反应工艺条件为:引发剂的质量分数为0.1%,m(单体)∶m(淀粉)=7∶3,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4 h。所得产物的接枝率为217.92%、转化率为93.74%、特性粘数为543.31 mL/g。  相似文献   

17.
以C9油与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胺的共聚物P(C9-DMC)为乳化剂制备苯/丙阳离子乳胶粒,并以其为模板,利用直接包覆法制备了由17 nm左右微晶体堆成的ZrO2空心微球。所制得的样品采用FT-IR、XRD、TEM和SEM等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8.
以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以及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聚合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采用本体聚合的方法制备硅氧烷水凝胶接触镜材料,并讨论了不同单体配比、温度等影响因素对角膜接触镜材料含水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PDMMC抗静电剂的合成及实验室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水溶液聚合方法合成了聚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PDMMC)阳离子型高分子抗静电剂。采有正交实验方法分析讨论了聚合体系单体质量浓度、引发剂用量、聚合体系pH值,对聚合物特性粘数([η])的影响,从中优化出最佳反应条件,并对该高分子抗静电剂在丙纶地毯短纤维上应用的抗静电性能进行了实验室评价。  相似文献   

20.
一种可聚合的丙烯酰胺类单体与不同碳链的溴代烷反应,通过改变疏水基团碳链的长度,制得丙烯酰胺类阳离子表面活性单体。利用红外和核磁共振表征了产物的结构。同时采用表面张力法(环法) 和电导滴定法测定丙烯酰氨基丙基二甲基(辛基、十二烷)十六烷基溴化(AMQC8、AMQC12、AMQC16)铵临界胶束浓度( CMC),及在临界胶束浓度时的表面张力(γCMC);同时使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疏水基团碳链的增长,临界胶束浓度逐渐降低;Krafft 温度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