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技术方法,综合测井、地震和岩芯资料对惠州凹陷深层储层——珠海组和恩平组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从中识别出短期、中期、长期3个级别的基准面旋回层序,进一步分析短期旋回层序结构,划分出向上"变深"非对称型、向上变浅非对称型、对称型3种基本结构类型。依据等时地层对比法则并利用地震资料约束进行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层序的联井对比,建立了珠海组和恩平组的等时地层格架,在等时地层格架内进行了单砂体的对比,并在等时地层格架内分析了储层的时空展布规律。  相似文献   

2.
惠州凹陷珠海组沉积时期,海侵自西南方向进入凹陷,潮流对来自西北方向的古珠江三角洲沉积物有强烈改造作用,在凹陷西南部形成近海潮汐沉积,研究区以潮坪沉积作用为主。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分析了A/S值变化过程中潮汐相的沉积学与地层学响应,以岩心、测井资料为基础,对珠海组进行了高频基准面旋回划分。在时间地层单元格架内,以潮汐相沉积模式为指导,以井—震界面标定与追踪后的三维数据体为基础,运用地震沉积学分析方法和地层切片技术,优选地震属性,对研究区储层分布进行了预测,分析了其时空演化特征,为该区油气勘探与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魏恒飞  王宇林  王威  郭强  刘锦 《沉积学报》2009,27(6):1109-1115
在实测106 km剖面和对喀左盆地九佛堂组沉积特征及演化进行详细研究的基础上,依据相序关系,并结合碳酸钙、油页岩的成因意义,将九佛堂组划分了 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和7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在长期基准面旋回内,上升期的中期基准面旋回发育以上升半旋回为主的不完全对称型中期基准面旋回,上升与下降过渡期的中期基准面旋回,则发育近完全对称的中期基准面旋回,下降期的中期基准面旋回,则发育以下降半旋回为主的不完全对称型中期基准面旋回。经过对中期基准面旋回和短期基准面旋回发育特点和形成原因的详细研究,对代表剖面进行了中期基准面旋回对比。  相似文献   

4.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沉积学的相关理论,以汭水河剖面、42口井的岩心资料以及97口井的测井资料为依据,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进行了层序地层划分。结果显示,研究区内的延长组可划分为4个长期旋回,11个中期旋回。四次长期旋回的最大湖泛面位置分别对应于长9、长7、长4+5及长1油层组。研究发现盆地西南部地区延长组主要的旋回结构样式包括A/S小于1时,以上升半旋回为主的非对称结构;A/S接近1时,上升和下降旋回均保存完整的对称型结构及A/S大于1时,以下降半旋回为主的非对称结构。从南北向和东西向层序地层年代格架剖面分析可以发现,研究区内延长组内部不存在大型的或者区域性的沉积间断和不整合面,研究区延长组上部由于后期的构造抬升作用而被剥蚀,与上覆侏罗系呈假整合接触。  相似文献   

5.
川西新场气田蓬莱镇组陆相地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20  
利用钻井岩芯、测井和地震资料 ,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及方法 ,对新场地区蓬莱镇组进行不同级次的基准面旋回层序划分 ,识别出 45~ 47个短期、5个中期、2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层序 ,并对不同级次的基准面旋回层序的结构类型、叠加样式和平面分布模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在单井分析的基础上 ,以二分时间单元分界线为优选等时对比标志对不同级次的基准面旋回进行了较高精度的等时对比 ,所对比的等时成因地层单元的最高精度可达到相当准层序组 (十万年级 )的短期基准面旋回。建立了新场地区蓬莱镇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 ,成功地将单井一维信息转化为气田范围内的三维地层关系信息。并分析了短期基准面旋回过程中可容纳空间 (A)与沉积物补给通量 (S)的比值 (A/S)变化对储集砂体的作用 .文中还利用沉积动力学的地层响应过程特征分析 ,重点讨论了中、短期基准面旋回过程中有利储集砂体的沉积相序列、组合特征、产状类型、控制因素及其与物性的关系。指出发育于长期基准面缓慢上升或下降过程中的三角洲沉积体系 ,为形成储集砂体的必备背景条件 ,而控制沉积体系中储层时空展布和演化规律的因素则主要为中期基准面旋回。在层序地层格架中 ,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界面两侧的储层其储集性最好。以此为依据 ,提  相似文献   

6.
川西新场气田蓬莱镇组陆相地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利用钻井岩芯、测井和地震资料,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及方法,对新场地区蓬莱镇组进行不同级次的基准面旋回层序划分,识别出 45~ 47个短期、5个中期、2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并对不同级次的基准面旋回层序的结构类型、叠加样式和平面分布模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在单井分析的基础上,以二分时间单元分界线为优选等时对比标志对不同级次的基准面旋回进行了较高精度的等时对比,所对比的等时成因地层单元的最高精度可达到相当准层序组 (十万年级 )的短期基准面旋回。建立了新场地区蓬莱镇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成功地将单井一维信息转化为气田范围内的三维地层关系信息。并分析了短期基准面旋回过程中可容纳空间 (A)与沉积物补给通量 (S)的比值 (A/S)变化对储集砂体的作用.文中还利用沉积动力学的地层响应过程特征分析,重点讨论了中、短期基准面旋回过程中有利储集砂体的沉积相序列、组合特征、产状类型、控制因素及其与物性的关系。指出发育于长期基准面缓慢上升或下降过程中的三角洲沉积体系,为形成储集砂体的必备背景条件,而控制沉积体系中储层时空展布和演化规律的因素则主要为中期基准面旋回。在层序地层格架中,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界面两侧的储层其储集性最好。以此为依据,提。  相似文献   

7.
车镇凹陷上古生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导,利用测井、岩芯和录井等资料,对车镇凹陷上古生界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划分。将上古生界划分为2个超长期、7个长期、16个中期和45个短期基准面旋回,精细对比研究了短期、中期和长期基准面旋回。其中,短期基准面旋回可分为2大类3种亚类,并区别出A型、B型不对称短期基准面旋回和C型对称性短期基准面旋回,总结了它们的结构特征、形成条件、岩性岩相组成;通过研究不同沉积体系下中期、长期基准面旋回特点,得出中期、长期基准面旋回的特点和发育特征,区别出不同沉积环境下层序界面特点;分析了研究区内超长期基准面旋回特征,综合分析认为车镇凹陷超长期基准面旋回以下降半旋回为主。  相似文献   

8.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古近系珠海组近海潮汐沉积特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前人研究成果多认为惠州凹陷西南部珠海组形成于辫状三角洲环境,或以受海侵影响的三角洲前缘沉积作用为主。在对研究区宏观构造—古地理背景分析之上,以岩心详细观察与描述为基础,通过岩相、测井相并辅助宏观地震相分析,提出珠海组沉积时期来自古珠江三角洲体系提供的丰富砂质沉积物在该区经历了潮汐的强烈改造作用,以潮汐沉积作用为主的认识。详细描述了发育在珠海组的潮汐沉积构造、潮下带、潮间带与潮上带沉积序列及其相组合特征,并以单井相分析为基础,结合区域地震相分析了研究区沉积相宏观展布特征。这一新认识为该区油气勘探,特别是位于该区主体部位的油气田开发中储层预测提供了依据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辽河油田大民屯凹陷沈84—安12块为一复杂断块油藏,目前已进入开发中后期的高含水阶段。根据区内钻井、测井资料,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对沈84—安12块Es33段地层进行了多级次基准面旋回的识别与对比,分析了基准面旋回对沉积特征、储层物性、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明确了基准面旋回内不同部位剩余油的富集规律:(1)基准面下降晚期、上升早期,砂体面积广,厚度大,储层物性好,剩余储量易于动用且多连片分布;(2)基准面下降早期、上升晚期,砂体面积小,厚度薄,储层物性差,剩余储量不易动用且零星分布;(3)基准面下降中期、上升中期,剩余油储量中等。研究证实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研究手段在高含水期的剩余油挖潜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东斜坡开展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识别出三种准层序类型,对应三种短期基准面旋回:基准面上升型、基准面下降型、基准面下降半旋回和上升半旋回两部分构成的复合型准层序。两种中期基准面旋回:中期基准面下降旋回,由多个进积式的短期旋回组成;中期基准面上升旋回,地层堆叠样式则呈退积结构。研究区梧桐沟组可划分为5个准层序组(中期基准面旋回),自下而上依次为 S1、S2、S3、S4、S5,基准面上升期形成S1、S2,基准面下降期形成S3、S4、S5。吉7井和吉17井梧桐沟组出油砂层属于不同的准层序组,成因不同,因而不是同一砂组。  相似文献   

11.
HZ-A油田产油层段主要为辫状河三角洲相的砂岩储层,现今埋深超过3500 m。目的层段地震资料主频低、钻井少、 井距稀疏及砂层厚度变化大的特点,给小层对比工作带来较大困难。针对以上难点,本文提出了一套实用的相控旋回等时 对比技术。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分析其物源和汇水体系,明确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其次,建立精确的井-震关系以及 地震相分析,提供地层对比趋势;在此基础上参考地球物理反演模型,选择合适的小层对比模式;最后,应用高分辨率层 序地层学理论,同时结合流体性质对比、沉积微相相序等,对测井旋回级次由大到小,完成目的层段的地层细分与砂体对 比。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小层划分和对比的多解性,较好的应用于HZ-A油田文昌组辫状河三角洲油层砂体对比。  相似文献   

12.
井震结合对川西白马庙气田蓬莱镇组进行了多级次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首先对不同级次层序界面进行识别,然后依据相序、岩石的物理性质、地层的接触关系等特征并结合地震层序界面追踪,进行单井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层序识别划分,划分出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级次的基准面旋回。选取密集井网的联井剖面,依据等时地层对比法则并利用地震资料约束进行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层序的联井对比,建立高精度的等时地层对比格架,在等时地层格架内进行了单砂体的对比。最后在等时地层格架内分析了储层的时空展布。  相似文献   

13.
迁移型层序是陆相湖盆中一种特殊的层序构型,但是其特征以及主控因素尚不清楚.通过对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文昌组层序地层学研究,发现下文昌组三级层序PSQ1~PSQ4主要发育在凹陷南部,上文昌组三级层序PSQ5~PSQ7主要发育在凹陷北部;三级层序PSQ1~PSQ7逐渐由南东向北西发生跨洼陷迁移.这种迁移型层序是由幕式构造活动差异性造成的,在裂陷IA幕,惠州凹陷南部控凹断裂活动强度大,发育以下文昌组为主的T型层序构型;在裂陷IB幕,北部断裂活动加强,南部的断裂活动减弱,造成沉积、沉降中心迁移到惠州凹陷北部,发育以上文昌组为主的H型层序构型.迁移型层序及其控制下的砂体和烃源岩在侧向迁移、叠加过程中,更利于生、储、盖等油气成藏要素的有效配置,形成多区块、多层段油气藏组合.   相似文献   

14.
南堡凹陷东营组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及沉积体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分辨率三维地震、钻井以及大量地质资料研究基础上,根据层序地层界面特征,将南堡凹陷东营组划分为1个二级层序和4个三级层序。以初始洪泛面和最大洪泛面识别特征为依据,进一步将三级层序划分出体系域。通过层序地层格架特征及其发育位置分析,认为柳南次凹层序地层格架发育的主控因素为构造、物源和湖平面变化。应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及南堡凹陷沉积充填背景研究,认为柳南次凹的沉积体系类型为冲积扇、扇三角洲、水下扇、重力流及湖泊沉积体系。冲积扇及水下扇体系在低位体系域中发育,高位体系域中扇三角洲体系和重力流发育,湖扩体系域中湖泊体系非常发育。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海相页岩中层序边界的识别、层序划分以及垂向上的演变特征,并给页岩中标准化层序地层的研究以及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提供参考,以川东南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黑色富有机质海相页岩为例,综合利用野外剖面、岩芯、岩石薄片、古生物化石、测井、地球化学资料,结合层序地层学理论对海相页岩进行层序界面的识别和层序的划分。研究建立了以岩性界面直观反映物理特征,以测井反映地层叠加样式,以古生物笔石限定时间概念,以地球化学参数TH/U反映氧化还原环境和TOC反映有机质旋回性的海相页岩多参数层序边界识别方法;进而分析了垂向的层序发育特征以及连井层序特征,明确了五峰组—龙马溪组龙一段先后经历了三次较大规模的海侵—海退旋回,划分出3个三级层序和7个体系域;探讨了海退—海侵事件以及冰期气候对相对海平面升降的控制作用,建立了在冰期气候、古陆抬升、上升洋流以及浊流等影响因素下以体系域为单元海侵—海退的海相页岩垂向层序演化模式;体系域SQ1-TST、SQ2-TST以及SQ2-EHST为有机质富集的重点层位,SQ3-TST为次一级的有机质富集层位。  相似文献   

16.
库车坳陷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组是盆地内重要的含油气层段.本文应用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库车坳陷古近系库姆格列木组地层中划分出3个三级层序、14个四级层序和数十个五级层序(准层序).四级层序中发育有冲积扇、辫状河、曲流河、辫状河三角洲和滨浅湖等沉积体系,局部地区发育下切水道、干旱盐湖、泻湖-海湾、半深湖、浊流-重力流等沉积.该组下部四级层序Psk1、Psk5和中上部四级层序Psk7、Psk12等的砂质沉积形成区内的主力储层,主要分布在盆地北-西北缘和东-东南缘,与其上覆的泥岩、膏泥岩形成有利的储盖组合.  相似文献   

17.
以沉积学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基础,通过薄片、扫描电镜观察、测井和地球化学分析等手段,对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A区块珠江组下段和珠海组滨岸—潮汐沉积储层岩性和物性特征进行研究,该区珠海组以潮汐沉积为主,岩性主要为岩屑质长石砂岩;珠江组下段以滨岸沉积为主,岩性主要为岩屑质亚长石砂岩,西部滨岸沉积发育,岩性较纯,东部潮汐沉积发育,砂泥混杂。储层孔隙类型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其中西部原生孔隙所占比例较东部高,西部地区物性较东部好,珠江组下段滨岸沉积物性较珠海组潮汐沉积高。结合成岩作用分析,认为该区储层物性主控因素为基准面旋回格架内的沉积环境,同时针对滨岸和潮汐沉积体系,由前滨—上临滨—潮间潮砂坪—下临滨—潮下潮道—潮下潮砂坝—潮间混合坪—潮间潮道—潮上泥坪物性逐渐变差,且滨岸砂岩物性优于潮汐相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