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分析了煤矿井下电力监测监控系统的主要网络结构.针对其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提出了基于以太网、CAN总线、RS485-CAN转换器的监控系统的改进方案,给出了基于RS485-CAN转换器软硬件设计、CAN总线和上位机组态软件的井下电力监测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2.
RS485总线与CAN总线应用比较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作为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应用日益广泛的RS 485总线与CAN总线,由于结构简单、应用方便而成为许多网络拓扑结构的应用总线.从RS 485总线、CAN总线的通信机理与网络性能来比较他们应用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重点介绍一套开关柜在线监测系统中通信单元的设计。通信作为沟通设备层开关柜在线监测装置(下位机)和管理主机(上位机)的桥梁起着重要作用。为了达到有效进行分布式监测的目的并且综合考虑装置成本、实现难易程度、开发周期等因素,提出采用485总线和CAN总线相结合的双总线的通信方案,CAN总线完成故障数据的主动上传从而保证其实时性,而RS—485总线负责传送上位机请求数据,保证了通讯的高效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4.
RS 485总线作为一种多节点、差分数据传输的通信方式,由于其具有长距离传输、良好的共模干扰抑制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智能电表集中抄表系统中。在研究RS 485总线的特点及组网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工程现场多节点RS485通信失败的原因,结合国内智能电表的发展趋势,提出了针对多节点RS 485通信设计的改进建议,并在工程应用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基于CAN总线和RS485总线各自的优势,设计的CAN总线与RS485总线协议转换器可以使两种总线互联进行数据转换,并通过RS232接口连接上位机实现在数据转换过程中对参数的动态配置。  相似文献   

6.
戚银城  尚秋峰  赖光源 《黑龙江电力》2001,23(4):227-228,235
阐述快速可靠的通信系统是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实现远程监测与控制的关键,结合配电网通信系统的特点,。对比RS-485总线现场通信模式,提出一种基于Lonworks网络技术的现场通信设计方案,该设计的开放性和实时性都优于RS-485方案,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针对大量的各种通信接口、规约的智能装置、仪表需接入到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现状,提出了基于MPC850通信微处理器和VxWorks实时嵌入式多任务操作系统的设计原则,使通信管理器具备变电站自动化常用的以太网、CAN总线、RS-232C/422/485等通信接口,同时还提供了GPS对时及一定数量的遥信、遥测和遥控量.本通信管理器适用于新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以及旧站自动化系统改造.  相似文献   

8.
单片机与微机的远距离串行通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完成测控系统中主从计算机间的远距离通信,设计了一种基于RS-485总线的方法。采用RS-485总线进行远距离数据收发,在上位机一端用MAX232完成RS-232电平与TTL电平信号之间的转换。运用C语言编程实现远距离实时数据传输。简述了系统结构、通信原理和软件设计。该通信模块已应用于实际测控系统,较好地完成了远距离数据通信任务。稍做扩展,即可用于主机与多下位机的串行通信。  相似文献   

9.
周妍 《江苏电器》2008,(6):43-45
分析了传统的单片机通信网络中各从机之间不能直接通信、实时性差、浪费主机时间等缺点。提出了采用RS485总线实现多主机通信模式和采用AT89S51单片机和75LBC184芯片的多主机通信网络硬件设计,从而解决了多主机通信模式必须解决的两个主要技术问题。设计单片机多主机通信网络模式,具有很强的功能和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基于RS485总线的数字电视发射机远程监测系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介绍了一种基于RS485总线的数字电视发射机远程监测系统,可实时监测发射机的工作温度、功率、工作电压、工作电流等状态,并具有显示报警功能.系统由一个主机和多个从机构成,主机和从机通过RS485进行通讯,从机通过I2C总线采集数据.系统成本低、可靠性高、使用方便,可用于多种远程监测场合.  相似文献   

11.
CAN现场总线在地铁隧道显示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菡  程越  刘继达 《电子测量技术》2010,33(8):56-59,65
介绍了地铁隧道显示系统的组成,采用基于CAN总线的通信网络替代原系统的RS485网络。阐述了新型的CAN网络的特点,使用C_CAN控制器的消息对象机制实现CAN总线网络中的CAN端口节点与各个列显CAN节点的通信,介绍了CAN网络通信程序的设计以及通信出错的检查与恢复方法。实际的数据传输测试表明,CAN总线通信网络完全满足地铁隧道显示系统对数据传输的设计要求,并大大提高了整个地铁隧道显示系统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实时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ISA总线和RS-485网络的高温超导磁储能监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套基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SA)总线和RS-485网络的高温超导磁储能(SMES)监控系统。介绍了系统的通信协议,描述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及主要功能。为提高系统的实时响应性能和数字信号处理能力,在硬件上采用了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技术;采用模块化的程序设计方法,同时通过利用DSP的中断资源,解决了多任务对CPU的同时请求以及交叉的问题。实验表明,该监控装置能对整个SMES系统进行有效的状态监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13.
FlexRay总线技术及其多节点通信测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一代FlexRay总线采用时间触发方式,并具有数据传输速率高、可靠性高和实时性好等优点,它给工业领域监控系统中原有的RS485、CAN总线等通信方式带来了更新换代的可能.研究了FlexRay总线技术的网络拓扑结构和通信协议,在飞思卡尔公司FlexRay开发套件基础上实现了3节点FlexRay网络的节点间通信,并应用FreeMASTER软件进行了FlexRay通信机制的测试,为FlexRay总线技术在分布式测控系统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RS485传输距离大,速率快,能够很好的抑制高噪声,是电力抄表系统通信采用的主要方式。为了检测抄表设备RS485总线的工作性能,本文设计并开发了一款面向集抄终端和智能电表接口测试的RS485总线接口性能测试仪。该测试仪由硬件和软件部分构成,具有高精度AD采样及实时数据的存储和分析功能,能够实现电表通信线工作特性精确采集和在线故障准确分析。实际测试数据表明,所测得RS485总线的各个特性参数误差在5%以内,对通信无消极影响,符合行业标准,与传统的接口性能测试方法相比,有效降低了检测时间和成本。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套基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SA)总线和RS-485网络的高温超导磁储能(SMES)监控系统。介绍了系统的通信协议,描述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及主要功能。为提高系统的实时响应性能和数字信号处理能力.在硬件上采用了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技术;采用模块化的程序设计方法,同时通过利用DSP的中断资源.解决了多任务对CPU的同时请求以及交叉的问题。实验表明,该监控装置能对整个SMES系统进行有效的状态监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16.
刘文华  马晓军 《电力学报》1998,13(4):238-243
介绍了一种新型智能模块化高频变换220V直流不间断电源系统的构成及其实现。整流模块采用具有高可靠性的电路拓朴实现三相功率因数校正及DC/DC变换,采用最大值均流控制方法实现无主均流控制,并具有CAN总线通信接口。监控模块采用80C196单片机实现电源系统的监控,并具有RS232/RS485串行通信口及高速CAN总线通信接口来实现集中监控通信及对整流模块、接地检测模块和电池巡检模块的监控通信。  相似文献   

17.
电动汽车车载电池充电控制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未来电动汽车将会占主导地位,采用车载电池充电控制器比非车载充电控制器具有更多的优势。本文提出了充电控制器的硬件设计方案,采用CAN总线与电池组通信,RS485与开关电源模块通信,传感器对电路进行监测,功率管对电流电压进行调节。采用一定的软件算法实现对功率管控制。电池组模块与充电控制器之间的通信采用SAE J1939协议。通过实验测试,该系统能够正常的运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充电控制器不仅可以根据电池组的特性采用合适的充电方案实现智能充电,而且能够监控电池组进行实时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孙建红 《低压电器》2013,(10):38-43
设计了一种塑壳断路器智能脱扣器的无线通信接口,在未改变原有CAN总线、RS-485总线接口和通信协议的基础上用无线通信方式替换有线通信。详细阐述了硬件系统的原理和具体的电路设计及所选元器件的相关特性,并对软件设计要点进行了介绍。试验表明,该接口通信稳定、抗干扰能力强,免去了配电柜内繁杂的接线,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通信管理机承担着规约转换和接口匹配、数据汇总等任务。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其通信接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介绍了通信管理机接口电路——CAN总线及RS232总线电路的软硬件设计。该设计采用ARM7核心板,开发相应软件,嵌入式实现;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便于检修及系统升级,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