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脉冲射频联合硬膜外自控镇痛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7例。对照组实施硬膜外自控镇痛(PECA)治疗,治疗组实施脉冲射频联合PECA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疼痛评级指数(PRI)、现实疼痛指数(PPI)和视觉模拟评分(VAS)等观察指标的变化,并比较2组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的PRI、PPI、VAS评分等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冲射频联合硬膜外自控镇痛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半月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7年12月我科经皮穿刺半月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93例初发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脉冲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结果分析显示性别、年龄、病程、受影响的三叉神经分支数、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脉冲射频腰脊神经背根节结合中药治疗腰背痛的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有效性、安全性及副作用。方法:75例慢性顽固性腰背部疼痛其他治疗方法效果差的患者,A组中药治疗+牵引+脉冲射频治疗,B组中药治疗+牵引+硬膜外注药治疗,C组中药治疗+牵引。结果:治疗后各组各时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为A组全部数据、B组2个月内、C组治疗1个月时比治疗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组间比较A组与B组除治疗当日外,其余各时点两种方法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两种方法效果比较,各时点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脉冲射频(PRF)临床应用于腰脊神经背根节(DRG)结合中药治疗顽固性腰背痛效果确切且副作用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创脉冲射频治疗原发性舌咽神经痛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例原发性舌咽神经病患者行微创脉冲射频治疗,给予精心的围术期护理。结果6例患者经1次射频治疗,3例疼痛完全消失,3例疼痛缓解,随访6个月1例复发经再次射频治疗疼痛缓解。结论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加强术中监测和术后护理,防止迷走神经反应是保证患者康复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创脉冲射频治疗原发性舌咽神经痛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例原发性舌咽神经痛患者行微创脉冲射频治疗,给予精心的围术期护理。结果6例患者经1次射频治疗,3例疼痛完全消失,3例疼痛缓解,随访6个月1例复发经再次射频治疗疼痛缓解。结论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加强术中监测和术后护理,防止迷走神经反应是保证患者康复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赵军 《颈腰痛杂志》2016,(4):351-352
正在踝关节扭伤导致的慢性疼痛中,跗骨窦综合症较为常见。该病是由跗骨窦病变所引起的跗骨窦区肿胀、疼痛、足及小腿部感觉异常等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1]。大多数患者予局部封闭注射、针灸、按摩、理疗等治疗后,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患者复发率高。一些症状持续存在、迁延难愈且多次传统治疗无效的被称为顽固性跗骨窦综合症,笔者近年来采用脉冲射频治疗该病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型臂X线引导下脉冲射频治疗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120例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患者,随机均分为脉冲射频治疗组(A组)和神经阻滞治疗组(B组)。所有患者均在C型臂X线引导下经皮穿刺至目标腰脊神经后支,A组行脉冲射频治疗;B组行神经阻滞治疗。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7d、1和3个月行疼痛评分(VAS评分);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行腰部活动度和压痛及腰腿部肌力和皮感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7d、1个月两组和治疗后3个月A组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1)。与B组比较,治疗后7d、1、3个月A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或P0.01)。治疗后3个月A组患者腰部活动度和压痛评分为优例数明显高于治疗前和B组(P0.01);无效例数明显少于治疗前和B组(P0.01)。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点两组腰腿部肌力和皮感减退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脉冲射频治疗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患者疼痛改善明显、腰部活动度恢复良好且持续时间久,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治疗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脉冲射频治疗难治性胸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效果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1-12—2015-12间因难治性胸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入院接受治疗的42例患者。均在C型臂引导下进行脉冲射频治疗。治疗效果评价采用简化Mc Gill疼痛问卷表。结果 42例患者经治疗后有效40例,术后12个月复发2例。治疗前、治疗后1周、3个月、12个月的简式Mc Gill疼痛问卷表(SF-MPQ)分值分别为(24.48±4.36)、(13.68±5.23)、(8.78±3.26)、(6.16±3.46),除术后3个月与术后12个月SF-MPQ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脉冲射频术治疗难治性胸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疼痛能够迅速缓解,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临床疗效较为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臭氧穴位注射+脉冲射频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 3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110例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n=55)和治疗 组(n=55)。参照组给予臭氧穴位注射治疗,治疗组给予臭氧穴位注射与联合脉冲射频治疗,比较两组 VAS、PSQI及LSI-B评分、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VAS评分、PSQI评分低于参照组,LSI-B评分、治疗总 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臭氧穴位注射联合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遗 神经痛患者,有助于减轻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李蔚  张斌  陈伟 《颈腰痛杂志》2015,36(1):78-80
脉冲射频治疗(PRF)是一种前沿的治疗慢性疼痛的新技术,具有创伤小、操作便捷等优点。近年来,脉冲射频(PRF)应用于颈源性头痛,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就脉冲射频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最新进展相关综述,以期提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联合强脉冲光和射频对雀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5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采取联合强脉冲光和射频治疗,每21d治疗1次,共3~5次,治疗前后观察疗效。结果150例雀斑患者经过3~5次治疗后,52例痊愈,58例显效,34例好转,6例无效,显效率为73.3%,有效率为96.0%。结论联合强脉冲光和射频对雀斑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射频技术治疗慢性疼痛具有微创、镇痛迅速、可重复实施、安全和并发症少等优点,为慢性疼痛的治疗开辟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其作用原理、适应证、治疗方法和近年来的应用与进展以及CT引导下射频技术操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联合强脉冲光和射频对雀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5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采取联合强脉冲光和射频治疗,每21d治疗1次,共3~5次,治疗前后观察疗效。结果150例雀斑患者经过3-5次治疗后,52例痊愈,58例显效,34例好转,6例无效,显效率为73.3%,有效率为96.0%。结论联合强脉冲光和射频对雀斑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中华麻醉学杂志》2005,25(7):496-496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疼痛中心继续举办2005年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慢性疼痛诊疗新技术讲习班”(编号:2004- 04-13-021),主题为神经病理性疼痛和慢性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新技术与新方法。届时邀请国内外著名疼痛专家授课与演示。本次学习班授予Ⅰ类学分14分。诚挚邀请您参加! 授课内容:1.细胞因子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2.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3.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治疗;4.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浮针治疗;5.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脉冲射频与射频热凝治疗技术;6.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臭氧注射治疗;  相似文献   

15.
三叉神经痛(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PTN)是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短暂、反复发作的剧烈性疼痛,可由正常刺激,例如吃饭、洗漱等所诱发[1].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高龄病人更为多见.2008 年1 月-2010 年6 月,我们对40 例老年病人分组观察,施行三叉神经周围支的脉冲射频联合局部注射法,现将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神经根脉冲射频加神经根周围注射倍他米松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2012年5月~2013年2月,对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在cT导引下精确定位神经根后,突出椎间盘节段神经根脉冲射频治疗,相应椎间孔内神经根周围注射倍他米松1ml+生理盐水1ml。结果均顺利完成治疗,无并发症。术后6个月随访,按改良MaeNab标准:优28例,良12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7.O%(40/46),有效率95.7%(44/46)。结论神经根脉冲射频加神经根周围药物注射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微创、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C型臂X线机引导关节间隙脉冲射频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注入治疗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9-06-2020-08诊治的15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术中先于骨科牵引床行患肢牵引增加髋关节间隙,C型臂X线机透视引导穿刺针直达病灶,行脉冲射频治疗后注入富血小板血浆,定位髋周神经后再进行射频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18.
集束电极射频毁损术治疗不能切除的大肝癌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集束电极射频毁损术治疗不能切除的原发性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B超引导经皮穿刺38例,术中穿刺5例.治疗后复查发现肿瘤残存或复发者可重复治疗. 结果 43例(肿瘤直径平均7.3 cm),行射频毁损术治疗62次,平均每次6点.术前AFP>400 μg/L者56.3%(18/32)治疗后降至正常.术后CT检查76.7%(33/43)肿瘤完全毁损.常见的并发症有发热、疼痛、肝功能受损,无严重并发症或与操作相关的死亡.1年存活79.3%(23/29). 结论集束电极射频毁损术治疗不能切除的大肝癌,可使大范围的肿瘤发生热坏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无法切除的大肝癌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9.
射频技术在疼痛性疾病的治疗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从射频技术在镇痛治疗中的模式、各种模式的机理和临床应用、射频疗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射频技术具有微创、镇痛迅速、安全和并发症少等优点,为疼痛治疗开辟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脉冲射频术(pulsed radiofrequency,PRF)治疗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 headache,CE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例确诊CEH的患者,对其颈2背根神经节进行PRF治疗。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并记录治疗前1 d、治疗后6个月疼痛评分。结果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前比较,VAS评分明显下降(6.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为86.97%。结论对C2背根神经节应用PRF治疗CEH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